第97章 他們可真是會唱戲
鹹魚郡主迴京,全皇朝追著吃瓜 作者:晚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公主府欺負他們?
禦史們豎起耳朵聽,可瞧著他們這兇神惡煞的樣子,都大張旗鼓擱公主的門口唱戲呢。
這到底是誰在欺負誰呀。
要不是知曉郡主行事,一向滴水不漏,不留把柄的,他們都想擼起袖子罵上去了。
可看看世子爺,他竟然還心虛了!
怎麽,高陽大長公主府的人,還真欺負他們啊。
何止是欺負。
蔣紹聽著他們兇巴巴喊著欺負,卻是退縮了兩步,就知道那死丫頭沒有那麽好欺負。
都知曉他們要殺她,豈會乖乖受死。
也沒想到她竟然讓一群功成身退的老將,過來敲鑼打鼓,還唱大戲啊。
“你們休要血口噴人,就算是想送禮,斷然沒有在門口這般吵鬧的。”
即便他們是幫著皇上奪位的將士,也不能肆意鬧上門。
定南王府狼子野心的名頭,才讓朝堂平下去多久,他們竟然還敢公然在公主府大鬧?
這不敬皇族的罪名,不就真坐實了,也是活該定南王府這些年被追著罵。
蔣紹下意識就想訓斥,卻又理智上頭,咽下想接著罵的話。
這些老將先前圍攻鎮北將軍府的軍營,都能全身而退。
還讓朝堂都不得不為定南王府,清算謠言。
他就算是再憤怒,也不能和他們公然撕破臉,揚聲以理服人。
“我相信諸位是好意,可你們既然是來為母親送禮,也該知曉母親的年歲大了。”
“如此鬧哄哄的,實在太擾人清靜,不知道的,真會以為諸位是來鬧事的。”
“要說我們欺負你們,也太過冤枉了吧。”
“唉——”
“世子爺啊。”
老將們歎氣聲更重,看向還挺會說話的世子爺,無奈道。
“我們一把老骨頭了,特意將戲台搬到公主府,還親自敲鑼打鼓,弄得喜氣洋洋的。”
“更是歡喜地與民同樂,怎麽到世子爺的口中,就是擾人清靜呢?”
“怎麽,公主府是不願意看到百姓其樂融融的畫麵呀。”
“覺得這樣歡樂的笑聲,是刺耳?”
“你,你........”
他哪裏有這麽說!
蔣紹都被氣得噎著了,他的話都說得這麽客氣了,他們竟然如此明目張膽曲解他的意思。
這是故意掰扯的罪名吧!
可瞧他們示意自己看向周圍的百姓,都在樂嗬著看戲呢。
蔣紹更氣了,他們能不樂嗬,也不聽聽這戲,唱得多好聽!
他都沒有聽過這樣曲調的戲,一聽就不是尋常的戲曲,還怪是動人心弦。
等等,這不是重點!
蔣紹氣唿唿瞪過去,他們就是故意擺戲台子,吸引百姓圍觀,看公主府的笑話!
“世子爺,我們真的是一片真心啊。”
老將們揚聲歎氣,指著垂暮的自己:“我們這些人,年少時來皇城馳騁沙場,還和你們公主府的人,一起協助。”
“護衛南凜疆土安穩,讓百姓安居樂業,這些年,我們一直謹記這樣的使命。”
“為保疆土百姓,浴血沙場幾十年,如今暮年退下了,能有機會來皇城看看。”
“我們就是拖著殘老的身軀,也想盡份心意。 想要皇城的人,都看到我們定南王府的一片忠心。”
“這不就來了高陽大長公主府,公主殿下乃皇家尊貴的公主,定然也是心係百姓。”
“我們就特意將扶桑百姓,為皇家排的戲,搬到公主府外。”
“這戲,表達了我們扶桑郡對皇家的愛護敬重,對朝堂的仰慕感激,更是描繪了我南凜江山的盛世景象。”
“想著公主殿下看到了,定然會高興,這也是我們特意為公主殿下準備的禮物。”
“不曾想,世子爺竟然覺得是擾了公主殿下的清淨。”
老將們很是自責:“是我們的錯,不知道如今公主殿下,和當年不同了,忘記了當年,我們一起為這座皇城浴血奮戰的光景。”
“現在,公主殿下已經不想看到南凜國的盛華,不想看到皇家百姓同樂。”
“我們錯了,馬上把與民同樂的戲撤走,鑼鼓也不敲了。”
“還給公主殿下想要的清淨,驚擾殿下,還望公主殿下責罰。”
“你,你,你你你你.......”
“等等,不,不許停!”
蔣紹的臉色都白了,竟是嚇得支支吾吾了,又很是氣。
他們可真是能說啊,三言兩語就把這麽大的罪名壓過來。
說什麽要母親責罰他們,這到底是誰在責罰誰!
哪裏還敢讓他們停,真坐實了他們的胡言亂語?
瞧他們還真是不敲鑼打鼓,戲也不唱了,聽著百姓還有議論,當即咬牙切齒,也要揚聲賠罪。
“是我,是不知道這戲,竟然是扶桑百姓的心意。”
“是我險些辜負了你們特意送來的禮物,我同諸位賠罪。”
“哦?”
老將們一聽,真誠地問:“那我們這鑼鼓能敲,大戲,能唱了?”
“....能!”
“我們就知道公主殿下,還是心係百姓的。”
老將們當即就將鑼鼓敲得響亮 ,笑哈哈揚聲:“讓公主殿下,還有皇城的百姓,都看看我們扶桑郡百姓的心意。”
“來,戲都唱起來!”
頃刻間,鑼鼓響徹,戲曲悠揚,能迴蕩在整個巷子裏。
圍著的重臣們瞧著這戲,還真是津津有味,原來這戲是表達對皇家朝堂的敬重之情啊。
怪不得這戲,這般好聽。
扶桑郡的百姓,真是會唱啊。
這戲詞,莫不是郡主寫的吧,這曲調,也是郡主譜的?
反正這些老將們的陰陽怪氣,頗有郡主的風格,肯定是郡主教的。
“這幾句說的,瞧把世子爺給嚇得,還不乖乖由著他們敲鑼打鼓唱大戲?”
德安侯嘴角都咧開了,瞧著世子爺那敢怒不敢言的模樣,更是揚了揚眉。
這些功成身退的老將,還真是好使。
怪不得那丫頭,特意將他們帶來皇城,她來皇城,竟然也是做足了準備。
連扶桑百姓為公主唱的,與民同樂的戲,都送上了。
“那這戲啊,必然還要唱個幾天的。”
德安侯不得不誇讚:“這臭丫頭真是貼心,自己去了城外寺廟,還不忘在城裏留下好聽的戲,讓我們能看看。”
那臭丫頭,是不是不會在浮光寺,再惹什麽熱鬧了?
禦史們豎起耳朵聽,可瞧著他們這兇神惡煞的樣子,都大張旗鼓擱公主的門口唱戲呢。
這到底是誰在欺負誰呀。
要不是知曉郡主行事,一向滴水不漏,不留把柄的,他們都想擼起袖子罵上去了。
可看看世子爺,他竟然還心虛了!
怎麽,高陽大長公主府的人,還真欺負他們啊。
何止是欺負。
蔣紹聽著他們兇巴巴喊著欺負,卻是退縮了兩步,就知道那死丫頭沒有那麽好欺負。
都知曉他們要殺她,豈會乖乖受死。
也沒想到她竟然讓一群功成身退的老將,過來敲鑼打鼓,還唱大戲啊。
“你們休要血口噴人,就算是想送禮,斷然沒有在門口這般吵鬧的。”
即便他們是幫著皇上奪位的將士,也不能肆意鬧上門。
定南王府狼子野心的名頭,才讓朝堂平下去多久,他們竟然還敢公然在公主府大鬧?
這不敬皇族的罪名,不就真坐實了,也是活該定南王府這些年被追著罵。
蔣紹下意識就想訓斥,卻又理智上頭,咽下想接著罵的話。
這些老將先前圍攻鎮北將軍府的軍營,都能全身而退。
還讓朝堂都不得不為定南王府,清算謠言。
他就算是再憤怒,也不能和他們公然撕破臉,揚聲以理服人。
“我相信諸位是好意,可你們既然是來為母親送禮,也該知曉母親的年歲大了。”
“如此鬧哄哄的,實在太擾人清靜,不知道的,真會以為諸位是來鬧事的。”
“要說我們欺負你們,也太過冤枉了吧。”
“唉——”
“世子爺啊。”
老將們歎氣聲更重,看向還挺會說話的世子爺,無奈道。
“我們一把老骨頭了,特意將戲台搬到公主府,還親自敲鑼打鼓,弄得喜氣洋洋的。”
“更是歡喜地與民同樂,怎麽到世子爺的口中,就是擾人清靜呢?”
“怎麽,公主府是不願意看到百姓其樂融融的畫麵呀。”
“覺得這樣歡樂的笑聲,是刺耳?”
“你,你........”
他哪裏有這麽說!
蔣紹都被氣得噎著了,他的話都說得這麽客氣了,他們竟然如此明目張膽曲解他的意思。
這是故意掰扯的罪名吧!
可瞧他們示意自己看向周圍的百姓,都在樂嗬著看戲呢。
蔣紹更氣了,他們能不樂嗬,也不聽聽這戲,唱得多好聽!
他都沒有聽過這樣曲調的戲,一聽就不是尋常的戲曲,還怪是動人心弦。
等等,這不是重點!
蔣紹氣唿唿瞪過去,他們就是故意擺戲台子,吸引百姓圍觀,看公主府的笑話!
“世子爺,我們真的是一片真心啊。”
老將們揚聲歎氣,指著垂暮的自己:“我們這些人,年少時來皇城馳騁沙場,還和你們公主府的人,一起協助。”
“護衛南凜疆土安穩,讓百姓安居樂業,這些年,我們一直謹記這樣的使命。”
“為保疆土百姓,浴血沙場幾十年,如今暮年退下了,能有機會來皇城看看。”
“我們就是拖著殘老的身軀,也想盡份心意。 想要皇城的人,都看到我們定南王府的一片忠心。”
“這不就來了高陽大長公主府,公主殿下乃皇家尊貴的公主,定然也是心係百姓。”
“我們就特意將扶桑百姓,為皇家排的戲,搬到公主府外。”
“這戲,表達了我們扶桑郡對皇家的愛護敬重,對朝堂的仰慕感激,更是描繪了我南凜江山的盛世景象。”
“想著公主殿下看到了,定然會高興,這也是我們特意為公主殿下準備的禮物。”
“不曾想,世子爺竟然覺得是擾了公主殿下的清淨。”
老將們很是自責:“是我們的錯,不知道如今公主殿下,和當年不同了,忘記了當年,我們一起為這座皇城浴血奮戰的光景。”
“現在,公主殿下已經不想看到南凜國的盛華,不想看到皇家百姓同樂。”
“我們錯了,馬上把與民同樂的戲撤走,鑼鼓也不敲了。”
“還給公主殿下想要的清淨,驚擾殿下,還望公主殿下責罰。”
“你,你,你你你你.......”
“等等,不,不許停!”
蔣紹的臉色都白了,竟是嚇得支支吾吾了,又很是氣。
他們可真是能說啊,三言兩語就把這麽大的罪名壓過來。
說什麽要母親責罰他們,這到底是誰在責罰誰!
哪裏還敢讓他們停,真坐實了他們的胡言亂語?
瞧他們還真是不敲鑼打鼓,戲也不唱了,聽著百姓還有議論,當即咬牙切齒,也要揚聲賠罪。
“是我,是不知道這戲,竟然是扶桑百姓的心意。”
“是我險些辜負了你們特意送來的禮物,我同諸位賠罪。”
“哦?”
老將們一聽,真誠地問:“那我們這鑼鼓能敲,大戲,能唱了?”
“....能!”
“我們就知道公主殿下,還是心係百姓的。”
老將們當即就將鑼鼓敲得響亮 ,笑哈哈揚聲:“讓公主殿下,還有皇城的百姓,都看看我們扶桑郡百姓的心意。”
“來,戲都唱起來!”
頃刻間,鑼鼓響徹,戲曲悠揚,能迴蕩在整個巷子裏。
圍著的重臣們瞧著這戲,還真是津津有味,原來這戲是表達對皇家朝堂的敬重之情啊。
怪不得這戲,這般好聽。
扶桑郡的百姓,真是會唱啊。
這戲詞,莫不是郡主寫的吧,這曲調,也是郡主譜的?
反正這些老將們的陰陽怪氣,頗有郡主的風格,肯定是郡主教的。
“這幾句說的,瞧把世子爺給嚇得,還不乖乖由著他們敲鑼打鼓唱大戲?”
德安侯嘴角都咧開了,瞧著世子爺那敢怒不敢言的模樣,更是揚了揚眉。
這些功成身退的老將,還真是好使。
怪不得那丫頭,特意將他們帶來皇城,她來皇城,竟然也是做足了準備。
連扶桑百姓為公主唱的,與民同樂的戲,都送上了。
“那這戲啊,必然還要唱個幾天的。”
德安侯不得不誇讚:“這臭丫頭真是貼心,自己去了城外寺廟,還不忘在城裏留下好聽的戲,讓我們能看看。”
那臭丫頭,是不是不會在浮光寺,再惹什麽熱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