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恆生指數恢複到公共衛生事件之前的盤整期水平時,楊開迫不及待地開始計算自己的收益。


    他坐在自己那間寬敞而安靜的辦公室裏,桌上堆滿了各種交易文件和財務報表。陽光透過窗戶灑在辦公桌上,形成一片片光斑,仿佛在訴說著這一段充滿波折的投資曆程。


    楊開打開自己精心製作的投資賬本,上麵詳細記錄著每一筆投資的時間、金額、買入的股票名稱以及當時的恆生指數點位。他的手指順著一行行數據慢慢移動,腦海中不斷迴憶著每一次決策時的情景。


    首先,他計算起公共衛生事件期間買入的那些被嚴重低估的股票。當時市場一片恐慌,股票價格低得令人難以置信。他買入了大量某科技公司的股票,當時這家公司的股價因為疫情衝擊,從每股50元跌到了每股10元。楊開投入了500萬資金,買入了50萬股。如今,這家公司在疫情後的科技浪潮中迅速崛起,股價已經迴升到每股40元。僅僅這一筆投資,就為他帶來了1500萬的收益,扣除掉一些手續費和相關稅費,淨收益也達到了1300萬左右。


    接著,他看向自己在旅遊行業的投資。這部分投資在疫情期間遭受了重創,他在旅遊公司股票上投入了300萬,買入時股價為每股20元,疫情最嚴重時股價跌到了每股5元。他雖然在股價最低點時又增持了部分股票,但總體來說,這仍然是他投資組合中的一個虧損點。現在股價迴升到了每股12元,算下來,這部分投資仍然虧損了120萬。


    然後是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他在疫情初期就看好這個行業的發展潛力,投入了800萬買入某知名醫療公司的股票。當時股價是每股30元,隨著醫療公司在疫苗研發和醫療設備製造方麵的卓越貢獻,股價一路上漲,現在已經達到每股80元。這一筆投資為他帶來了1333萬的收益,扣除成本後淨收益達到1200萬左右。


    楊開一邊計算著,一邊在本子上做著詳細的記錄。他的表情時而嚴肅,時而露出欣慰的笑容。那些在艱難時期做出的決策,那些在市場動蕩中的堅守與果斷,都在這一刻以數字的形式呈現出來。


    最後,他將所有的收益和虧損進行匯總。在公共衛生事件後的這段時間裏,他的總投資為2000萬左右(包含後續增持部分),經過這一係列的操作,他的總資產達到了3480萬左右,總的淨收益達到了1480萬。


    楊開坐在略顯昏暗的辦公室裏,燈光在堆滿文件的辦公桌上投下一片微黃的光暈。他深知,這次計算收益將是對自己在恆生指數投資中的一次全麵審視,畢竟,那高達十倍的杠杆就像一把雙刃劍,既可能帶來巨額的收益,也可能將他拖入無盡的深淵。


    當初,他自己投入了200萬,再加上從銀行貸款1800萬,總共湊齊了2000萬的本金進入市場,並且動用了十倍杠杆。這意味著,他實際上控製著價值2億的投資組合,每一點恆生指數的波動,都被放大了十倍。


    隨著恆生指數上漲了568點,市場一片繁榮,但楊開知道,在計算收益之前,必須先明確整個投資組合的構成和各項費用。


    他的投資主要集中在幾家大型企業上。其中,對一家知名金融集團的股票投資占了總投資組合的40%,也就是8000萬(2億x40%)。在投資時,該股票的價格是每股100元,恆生指數上漲後,股價漲到了每股130元。這部分股票的收益為:(130 - 100)x(8000萬÷100) = 2400萬。


    對一家房地產巨頭的股票投資占30%,即6000萬。買入時每股80元,現在漲到了每股110元,這部分的收益為:(110 - 80)x(6000萬÷80) = 2250萬。


    剩下30%的投資分散在其他幾隻股票中,綜合計算下來,這部分的收益約為2000萬。


    這樣算下來,投資股票的總收益為2400 + 2250 + 2000 = 6650萬。


    但這僅僅是毛收益,還需要扣除一係列的費用。


    首先是銀行貸款的利息,銀行貸款1800萬,年利率為10%,投資期間共一年,利息支出為1800萬x10% = 180萬。


    杠杆交易的手續費相當高昂,按照交易金額的3%計算。買入時手續費為2億x3% = 600萬,賣出時因為市值增加,手續費為(2億 + 6650萬)x3% = 800萬左右,手續費總共600 + 800 = 1400萬。


    還有其他一些諸如監管費、印花稅等雜項費用,大約50萬。


    那麽,扣除所有費用後的淨收益為:6650 - 180 - 1400 - 50 = 5020萬。


    楊開看著這個數字,心中並沒有太多的喜悅。他知道,雖然這次通過杠杆操作獲得了高額的收益,但這期間他承受的壓力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楊開懷揣著上次投資結算後的複雜心情,腳步匆匆地來到了交易大廳。他的目光急切地搜尋著上次的交易員小李。交易大廳裏人來人往,電子屏幕上閃爍著各種數據,一片忙碌景象。


    終於,楊開在一個角落裏找到了小李。小李正對著電腦屏幕,神情專注地分析著數據。楊開走上前去,拍了拍他的肩膀。


    “小李,我又有大動作了。”楊開的聲音裏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決心。


    小李轉過頭來,看到是楊開,眼中閃過一絲驚訝:“楊先生,上次的投資收益很可觀啊,這次您有什麽打算?”


    “我要做空恆生指數。”楊開簡潔地說道。


    小李瞪大了眼睛:“這可是個大膽的決定,楊先生。恆生指數最近雖然有波動,但也不是毫無上漲動力的。”


    “我已經考慮清楚了。”楊開堅定地說。


    隨後,楊開開始聯係上次合作過的幾家銀行。他來到銀行的貴賓室,與銀行經理們一一交談。


    “楊先生,您上次的貸款雖然按時還清了,但這次您要貸款2億,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而且您還要動用十倍杠杆,風險非常大啊。”一位銀行經理皺著眉頭說道。


    “我知道其中的風險,但我對自己的判斷有信心。”楊開迴答道。


    經過一番商討,幾家銀行最終同意了楊開的貸款申請。楊開再次籌集到了2億的資金,加上十倍杠杆,他操控著價值20億的投資組合,準備做空恆生指數。


    在交易室裏,楊開和小李密切關注著市場動態。隨著楊開的大量做空操作,恆生指數開始有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楊先生,您看,市場已經有反應了,但現在很多投資者還沒有察覺到您的意圖,一旦他們發現,可能會引發一係列的連鎖反應。”小李緊張地說。


    “我就是要在他們反應過來之前,建立好我的空頭頭寸。”楊開的眼神中透著冷峻。


    然而,市場的變化難以完全預測。恆生指數在短暫的波動後,突然因為一則利好消息開始上漲。


    “楊先生,情況不妙啊,這則消息可能會推動指數持續上漲。”小李焦急地說道。


    楊開的額頭冒出了汗珠,但他依然強裝鎮定:“不要慌,這隻是暫時的,消息的影響不會持續太久。”


    可是,恆生指數並沒有如楊開所期望的那樣迴落,反而繼續攀升。楊開的資金在不斷縮水,他麵臨著巨大的壓力。


    “楊先生,如果指數再這樣漲下去,您的保證金很快就會不足,到時候就會被強製平倉的。”小李的聲音有些顫抖。


    楊開緊緊握著拳頭,他知道自己正站在懸崖邊上。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決策,是不是過於衝動了?但現在已經沒有迴頭路可走,他隻能寄希望於市場突然反轉。


    就在楊開幾乎絕望的時候,國際市場上突然傳來一則重大的經濟消息,這一消息對恆生指數產生了巨大的負麵影響。恆生指數開始急劇下跌。


    “楊先生,指數下跌了,我們的做空計劃成功了!”小李興奮地喊道。


    楊開鬆了一口氣,但他知道,這場與市場的博弈還遠遠沒有結束。他望著不斷下跌的恆生指數,心中既有劫後餘生的慶幸,也有對未來投資之路的深深思索。


    楊開坐在那間熟悉的交易室裏,周圍的空氣仿佛都凝固了。交易室裏的燈光有些昏暗,隻有電腦屏幕上閃爍的數字散發著冰冷的光。隨著恆生指數從1892點下降到1052點,楊開知道,是時候仔細計算一下自己的收益了。


    他此次投入的2億資金,加上十倍杠杆,意味著他操控著價值20億的投資組合做空恆生指數。每一點的恆生指數變動,都在他的計算之中被放大了十倍。


    首先,計算指數下降的點數,1892 - 1052 = 840點。


    按照他的投資規模,每點的價值計算起來稍微複雜一些。由於他是做空,他的收益計算為:(建倉點位 - 平倉點位)x 每點價值x 杠杆倍數x 投資份額。


    先確定每點價值,假設根據市場規則和相關合約,每點價值為50元。


    他的投資份額為2億÷(1892x50)(這裏是將資金換算成對應的指數點位份額)。


    那麽他的初步收益為:840x50x10x(2億÷(1892x50)) = 840x50x10x(÷(1892x50)) ≈ 840x50x10x2114.16 = (元)


    這看起來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數字,但楊開清楚,這還遠不是他最終能拿到手的錢,還有一係列的費用需要扣除。


    銀行貸款的利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2億的銀行貸款,年利率為12%,投資周期從建倉到平倉共三個月,利息支出為2億x12%x(3÷12) = 600萬。


    杠杆交易的手續費按照交易金額的3%計算。買入(做空操作視為反向買入)時手續費為20億x3% = 6000萬,賣出(平倉)時因為市值變化,手續費為(20億 + 收益)x3%,這裏收益約為88.99億,那麽賣出手續費為(20億 + 88.99億)x3% = 32.697億,手續費總共6000萬 + 32.697億 = 33.297億。


    還有其他諸如監管費、印花稅等雜項費用,大約500萬。


    扣除所有費用後的淨收益為:88.億 - 600萬 - 33.297億 - 500萬 = 55.04788億。


    楊開看著這個數字,心中五味雜陳。雖然收益數字龐大,但他知道這背後是巨大的風險和壓力。他想起了自己在整個過程中的提心吊膽,每一次指數的微小波動都讓他心跳加速。


    他知道自己在這場與市場的博弈中贏了,但也清楚下一次的投資可能就沒有這麽幸運了。他望著窗外繁華的街道,心中對未來的投資之路充滿了敬畏,這一次的經曆就像一場驚心動魄的冒險,他雖滿載而歸,但也深知市場的無情。


    楊開的操作模式看似在這次恆生指數的做空交易中獲得了巨額收益,但其中潛藏著諸多足以讓人粉身碎骨的風險。


    楊開動用了十倍杠杆,這意味著他的收益和虧損都被放大了十倍。當恆生指數的走勢與他的預期相反時,哪怕是很小幅度的反向波動,他的損失都會以驚人的速度增長。例如,在他建倉做空後,如果恆生指數不是下跌而是上漲了100點,按照每點價值50元以及2億的投資份額計算(2億÷(1892x50)),他的損失就會達到100x50x10x(2億÷(1892x50))≈5.285億。這種放大效應就像一把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可能讓他的資金瞬間歸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80年代當富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他來了,快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他來了,快跑並收藏重生80年代當富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