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麗迴到老家後,生活仿佛按下了重播鍵,她如同往昔那般,每日按部就班地開啟了帶娃與做家務的模式。
從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進廚房,她便在灶台邊忙碌起來,準備一家人的早飯,而後洗衣、打掃房間。
然而,在晚上孩子們都洗漱完畢躺到床上準備入睡時,馮麗便開始了她暗中策劃的行動。
在幫陳正掖被子的時候,她看似不經意地將陳正的被子輕輕掀開一角,隨後又緩緩地把陳正的上衣往上撩起一些,讓他那小小的肚臍眼毫無遮擋地露在外麵。
此時正值入冬,天氣寒冷,夜晚的氣溫更是低得刺骨。
就這樣過了沒幾天,陳正的身體終究還是扛不住了,開始出現感冒發燒的症狀,整個人變得無精打采,小臉燒得通紅,難受地躺在床上。
可馮麗卻一反常態,沒有表現出絲毫的緊張與擔憂。
她不慌不忙地叫來永芳,平靜地對她說:“永芳,給你爸爸打電話,告訴他哥哥生病了。”
她的眼神中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深意,似乎這一切都在她的預料之中。
而這場因孩子生病引發的風波,也不過是她精心布局中的一步棋而已。
永芳按照媽媽的吩咐,撥通了陳才的電話,聲音帶著一絲焦急:“爸爸,哥哥病了,媽媽也病了,你趕快迴來吧!”
語畢,未等陳才迴應,便匆匆掛斷了電話。
馮麗看著永芳,眼神嚴肅而又神秘,輕聲叮囑道:“不許說是媽媽讓你打的電話,知道不?”
永芳眨著那雙清澈的眼睛,懵懂地點了點頭,心裏滿是疑惑,不明白媽媽為何要如此行事,但出於對媽媽的信任,她選擇了默默遵從。
陳才在電話那頭一聽兒子生病了,心瞬間揪了起來,腦海中立刻浮現出陳正虛弱無助的模樣。
而當聽到馮麗也病了時,內心的擔憂更是如潮水般洶湧。
他顧不上手頭的工作,匆忙向領導請假,火急火燎地奔向車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擠上了迴家的車。
一路上,他眉頭緊鎖,眼神望向車窗外飛逝而過的景色,心中默默祈禱著家人並無大礙,隻盼能快點迴到他們身邊。
那原本隔著的幾百公裏的距離,此刻仿佛成了難以跨越的天塹,每一分每一秒的等待對他來說都是煎熬。
天剛蒙蒙亮,馮麗在睡夢中便隱約聽到了一陣急切的敲門聲,她知道是陳才迴來了。
於是,她緩緩起身,故意放慢動作,裝出一副極為疲倦的樣子,拖著沉重的步伐走向門口。
門緩緩打開,馮麗半眯著眼,用微弱得仿佛隨時都會斷掉的聲音說道:“你怎麽迴來了?”
陳才一見到馮麗,眼睛裏立刻滿是關切與焦急,他顧不上換鞋,一步跨進屋裏,連聲問道:“怎麽迴事啊?
怎麽突然你和阿正都病了?要不是永芳打電話告訴我,我還被蒙在鼓裏呢!老爸在家不?”
他一邊說著,一邊快速地掃視著屋內,試圖尋找出一些生病的跡象。
馮麗輕輕搖了搖頭,有氣無力地迴答道:“老爸幫別人幹活去了。
我們其實沒什麽大不了的,就是永芳那孩子,有點小事就大驚小怪的,可能是怕我和哥哥照顧不好自己,所以才急著給你打電話。”
馮麗邊說邊用手揉了揉太陽穴,似乎是在緩解身體的不適,可她的眼神卻在不經意間悄悄觀察著陳才的反應。
“你看看你,每次遇到事情總是自己一個人硬扛著,阿正現在情況怎麽樣了?”陳才的話語中帶著一絲責備與心疼。
“在房裏。”馮麗伸出手指,無力地指向房間,聲音輕輕弱弱地說道。
陳才心急如焚,大步流星地朝著房間走去。
一進屋,他徑直來到床邊,俯身輕輕摸了摸陳正的額頭,眉頭立刻皺成了一個“川”字,嘴裏喃喃道:“好燙。”
隨後,他不假思索地抱起陳正,轉身對馮麗說道:“走,我們趕緊去醫院。”
接著,又對著站在一旁滿臉擔憂的永芳說:“永芳,你跟著鄰居家的小孩一起去上學,別耽誤了學習,家裏有我和你媽媽呢。”
永芳懂事地點了點頭,雖然眼中仍有一絲不安,但還是聽話地去準備上學了。
陳才則抱著陳正,拉著馮麗的手,匆匆忙忙地往醫院趕去,一路上他的腳步急促而又沉重,仿佛每一步都承載著對家人深深的關愛與擔憂。
一行人火急火燎地趕到醫院後,醫生迅速展開了診治工作。
經過一番仔細的檢查與診斷,確定陳正確實是高燒不退,而馮麗的身體狀況正如她自己所言,並沒有什麽大礙。
得知結果後,陳才與馮麗兩人緊繃的神經稍稍放鬆了一些,隨後便陪著陳正在醫院的病房裏打點滴。
病房裏很安靜,隻有點滴落下的聲音滴答滴答地響著,仿佛在為時間打著節拍。
馮麗靜靜地坐在一旁,目光落在陳才身上。
隻見陳才目不轉睛地看著病床上的陳正,眼神裏滿是焦急與關切,一會兒伸手摸摸陳正的額頭,一會兒又仔細詢問他是否感覺哪裏不舒服。
他還不時地起身,去為陳正倒一杯熱水,或是調整一下點滴的流速。
看著陳才如此緊張兒子、關心家庭的模樣,馮麗的心中湧起一股久違的溫暖。
這溫暖如同冬日裏的暖陽,漸漸融化了她心中此前因懷疑而產生的堅冰。
她在心裏暗自慶幸自己想出了這麽一個方法,若不是如此,或許她還無法如此真切地感受到陳才對家庭的在乎。
此刻,她竟有些矛盾地希望兒子不要那麽快好起來。
因為她深知,一旦陳正康複,陳才便會立刻動身返迴深圳,而那好不容易重新尋迴的家庭溫暖與和諧,又將麵臨著未知的變數。
她想要多享受這一刻的溫馨,想要讓這份家庭的凝聚力再多停留片刻,哪怕隻是短暫的延緩陳才離去的腳步也好。
從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進廚房,她便在灶台邊忙碌起來,準備一家人的早飯,而後洗衣、打掃房間。
然而,在晚上孩子們都洗漱完畢躺到床上準備入睡時,馮麗便開始了她暗中策劃的行動。
在幫陳正掖被子的時候,她看似不經意地將陳正的被子輕輕掀開一角,隨後又緩緩地把陳正的上衣往上撩起一些,讓他那小小的肚臍眼毫無遮擋地露在外麵。
此時正值入冬,天氣寒冷,夜晚的氣溫更是低得刺骨。
就這樣過了沒幾天,陳正的身體終究還是扛不住了,開始出現感冒發燒的症狀,整個人變得無精打采,小臉燒得通紅,難受地躺在床上。
可馮麗卻一反常態,沒有表現出絲毫的緊張與擔憂。
她不慌不忙地叫來永芳,平靜地對她說:“永芳,給你爸爸打電話,告訴他哥哥生病了。”
她的眼神中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深意,似乎這一切都在她的預料之中。
而這場因孩子生病引發的風波,也不過是她精心布局中的一步棋而已。
永芳按照媽媽的吩咐,撥通了陳才的電話,聲音帶著一絲焦急:“爸爸,哥哥病了,媽媽也病了,你趕快迴來吧!”
語畢,未等陳才迴應,便匆匆掛斷了電話。
馮麗看著永芳,眼神嚴肅而又神秘,輕聲叮囑道:“不許說是媽媽讓你打的電話,知道不?”
永芳眨著那雙清澈的眼睛,懵懂地點了點頭,心裏滿是疑惑,不明白媽媽為何要如此行事,但出於對媽媽的信任,她選擇了默默遵從。
陳才在電話那頭一聽兒子生病了,心瞬間揪了起來,腦海中立刻浮現出陳正虛弱無助的模樣。
而當聽到馮麗也病了時,內心的擔憂更是如潮水般洶湧。
他顧不上手頭的工作,匆忙向領導請假,火急火燎地奔向車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擠上了迴家的車。
一路上,他眉頭緊鎖,眼神望向車窗外飛逝而過的景色,心中默默祈禱著家人並無大礙,隻盼能快點迴到他們身邊。
那原本隔著的幾百公裏的距離,此刻仿佛成了難以跨越的天塹,每一分每一秒的等待對他來說都是煎熬。
天剛蒙蒙亮,馮麗在睡夢中便隱約聽到了一陣急切的敲門聲,她知道是陳才迴來了。
於是,她緩緩起身,故意放慢動作,裝出一副極為疲倦的樣子,拖著沉重的步伐走向門口。
門緩緩打開,馮麗半眯著眼,用微弱得仿佛隨時都會斷掉的聲音說道:“你怎麽迴來了?”
陳才一見到馮麗,眼睛裏立刻滿是關切與焦急,他顧不上換鞋,一步跨進屋裏,連聲問道:“怎麽迴事啊?
怎麽突然你和阿正都病了?要不是永芳打電話告訴我,我還被蒙在鼓裏呢!老爸在家不?”
他一邊說著,一邊快速地掃視著屋內,試圖尋找出一些生病的跡象。
馮麗輕輕搖了搖頭,有氣無力地迴答道:“老爸幫別人幹活去了。
我們其實沒什麽大不了的,就是永芳那孩子,有點小事就大驚小怪的,可能是怕我和哥哥照顧不好自己,所以才急著給你打電話。”
馮麗邊說邊用手揉了揉太陽穴,似乎是在緩解身體的不適,可她的眼神卻在不經意間悄悄觀察著陳才的反應。
“你看看你,每次遇到事情總是自己一個人硬扛著,阿正現在情況怎麽樣了?”陳才的話語中帶著一絲責備與心疼。
“在房裏。”馮麗伸出手指,無力地指向房間,聲音輕輕弱弱地說道。
陳才心急如焚,大步流星地朝著房間走去。
一進屋,他徑直來到床邊,俯身輕輕摸了摸陳正的額頭,眉頭立刻皺成了一個“川”字,嘴裏喃喃道:“好燙。”
隨後,他不假思索地抱起陳正,轉身對馮麗說道:“走,我們趕緊去醫院。”
接著,又對著站在一旁滿臉擔憂的永芳說:“永芳,你跟著鄰居家的小孩一起去上學,別耽誤了學習,家裏有我和你媽媽呢。”
永芳懂事地點了點頭,雖然眼中仍有一絲不安,但還是聽話地去準備上學了。
陳才則抱著陳正,拉著馮麗的手,匆匆忙忙地往醫院趕去,一路上他的腳步急促而又沉重,仿佛每一步都承載著對家人深深的關愛與擔憂。
一行人火急火燎地趕到醫院後,醫生迅速展開了診治工作。
經過一番仔細的檢查與診斷,確定陳正確實是高燒不退,而馮麗的身體狀況正如她自己所言,並沒有什麽大礙。
得知結果後,陳才與馮麗兩人緊繃的神經稍稍放鬆了一些,隨後便陪著陳正在醫院的病房裏打點滴。
病房裏很安靜,隻有點滴落下的聲音滴答滴答地響著,仿佛在為時間打著節拍。
馮麗靜靜地坐在一旁,目光落在陳才身上。
隻見陳才目不轉睛地看著病床上的陳正,眼神裏滿是焦急與關切,一會兒伸手摸摸陳正的額頭,一會兒又仔細詢問他是否感覺哪裏不舒服。
他還不時地起身,去為陳正倒一杯熱水,或是調整一下點滴的流速。
看著陳才如此緊張兒子、關心家庭的模樣,馮麗的心中湧起一股久違的溫暖。
這溫暖如同冬日裏的暖陽,漸漸融化了她心中此前因懷疑而產生的堅冰。
她在心裏暗自慶幸自己想出了這麽一個方法,若不是如此,或許她還無法如此真切地感受到陳才對家庭的在乎。
此刻,她竟有些矛盾地希望兒子不要那麽快好起來。
因為她深知,一旦陳正康複,陳才便會立刻動身返迴深圳,而那好不容易重新尋迴的家庭溫暖與和諧,又將麵臨著未知的變數。
她想要多享受這一刻的溫馨,想要讓這份家庭的凝聚力再多停留片刻,哪怕隻是短暫的延緩陳才離去的腳步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