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父見陳母絮叨個不停,實在聽不下去了,忍不住出言相勸:“兒子都這麽大了,何況都已經結了兩次婚,他現在好不容易找到自己真心喜歡的人,咱們就別管太多了。”
陳母卻麵露不甘之色,心裏像堵了一塊大石頭。她就是咽不下這口氣,在她看來,那個媳婦處處都受兒子疼愛,這讓她心裏極不是滋味。
更讓她無法容忍的是,兒子對媳婦的好竟然遠遠超過了對自己的好。
在陳母的觀念裏,兒子娶媳婦迴家,就該和兒子一同孝順自己,對自己言聽計從,而不是現在這般本末倒置。
在陳母的觀念裏,她覺得媳婦就應當以她為榜樣,將家中裏裏外外的大小事務都操持得井井有條,精心照顧好家中的每一個人,把為丈夫傳宗接代視為首要的、天經地義的正事。
目前家中的狀況是,僅有陳才一人成了家,其餘三個兄弟仍舊依賴著父母生活。
陳母滿心期待著阿麗嫁過來之後,能和陳才齊心協力努力賺錢,承擔起供養全家的責任,一直到其他兄弟都順利成家立業,這樣她才能放心,覺得這個家的未來有了保障,一切都在按照她所期望的方向發展。
二弟陳光,性格溫和,似乎很好地遺傳了陳父的通情達理。
他見陳母執意幹涉大哥陳才的事情,且試圖將家庭的重擔都壓在大哥一人肩頭,於心不忍,便也站出來輕聲勸道:“媽,您就別再過多地幹涉大哥了,也別把家裏的壓力一股腦兒全丟給他。”
他頓了頓,語調不緊不慢,目光中透著對大哥的敬重與感激:“您想想,從小到大,大哥總是處處為我們著想,有什麽好吃的、好穿的,從來都是優先緊著我們幾個兄弟。
現在大哥好不容易找到了自己真心喜歡的人,也想踏踏實實地過屬於自己的小日子,咱們就別去打擾了。
難道沒有大哥在前麵扛著,我們就全都沒法過日子了嗎?大哥也該為自己的幸福考慮考慮了,咱們也該學會自立自強了。”
陳母一聽陳光的勸說,頓時火冒三丈,伸出手指,直直地指著陳光,氣急敗壞地說道:“你懂什麽!你哥是大哥,長兄如父,為家庭奉獻那是他應該做的。
還有你,你是二哥,以後你成家了,也得像你大哥這樣承擔起家庭的責任,這是咱們家的規矩!”
陳光聽了母親這番話,心裏那股火“噌”地一下就冒了起來,再也聽不下去了。
他提高了聲音反駁道:“難怪之前的大嫂會說沒人敢嫁進咱們家,就您這想法,這要求,換了是我,我都不想邁進這個家門一步。
您隻想著讓大哥和我無限度地付出,卻從不考慮我們的處境和感受,也難怪之前大嫂都留不住,您要是再不改變,這個家遲早要散!”
陳光滿臉憤懣,言辭愈發犀利,說完那番話,他迅速轉頭朝向陳才,眼神中帶著急切與關切:“大哥,你還是帶著大嫂迴娘家住吧!
這家裏的情況你也清楚,大嫂在這兒隻有受委屈的份兒。你難道忘了第一個大嫂是怎麽離開的嗎?
那些日子裏她所遭受的委屈和壓抑,難道你都能輕易抹去?難道你還想讓現在的大嫂也重蹈覆轍,再次被這家庭的不合理要求逼走嗎?”
陳母聽到陳光這一番毫不留情的話語,隻覺得氣血上湧,怒發衝冠。
她的雙眼瞬間瞪大,眼神中燃燒著熊熊怒火,整個人像是被激怒的猛獸一般。
在極度的憤怒驅使下,她順手操起牆邊的一根棍子,不假思索地朝著陳光衝了過去,腳步踉蹌卻又帶著十足的衝勁,
邊追邊聲嘶力竭地喊道:“你這個不孝子!我真是白養你那麽大了,簡直就是一個白眼狼!我含辛茹苦把你拉扯大,你就這麽報答我?”
陳才聽到陳光的這一番話,仿佛被一道利箭直直地穿透了心中那層一直以來的懵懂與麻木,思緒也隨之飄迴到了過去阿蘭在這個家中的種種遭遇。
阿蘭嫁給他之後,在母親毫無節製的幹涉下,每天從早到晚像個旋轉不停的陀螺,忙裏忙外,片刻不得閑。
洗衣做飯、打掃庭院、侍奉公婆,家中一切繁雜事務都沉甸甸地壓在了她肩頭。
而每當阿蘭好不容易做完這一長串事務,累得氣喘籲籲、汗流浹背之時,本以為能得到片刻的安寧與慰藉,卻沒想到等來的竟是母親無端的責罵。
母親總能雞蛋裏挑骨頭,不是嫌飯菜不合口味,就是怪屋子打掃得不夠幹淨。
阿蘭那原本明亮的雙眸漸漸失去了光彩,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疲憊與委屈。
或許是因為當初與阿蘭的結合本就沒有太多愛情的成分,陳才在那段日子裏,竟對阿蘭內心所承受的巨大委屈視而不見,麻木不仁。
阿蘭默默為這個家付出了一切,把家裏打理得井井有條,對他也是關懷備至,可他卻從未有過一絲想要給阿蘭購置三金的念頭。
在他當時的觀念裏,買與不買似乎並沒有什麽本質區別,仿佛阿蘭的付出與感受都是可以被輕易忽視的存在。
如今,陳才卻在父母麵前態度堅決地提出一定要為阿麗購置三金。
這般轉變,皆是源於他內心深處對阿麗熾熱的愛意。
他想到阿麗時,眼中滿是寵溺與憐惜,一心隻想著絕不能讓她在這個家中遭受一絲一毫的委屈。
為了阿麗,他甚至不惜與陳母發生激烈的爭吵。
這鮮明地展現出男人在愛與不愛時截然不同的態度。
當深愛著一個女人時,他會將她視作心中最珍貴的寶貝,小心翼翼地嗬護著。
哪怕是來自自己父母的些許為難,他都會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像守護最柔弱花朵一樣,為她遮風擋雨,絕不容許任何傷害靠近她。
反之,若心中並無愛意,便隻會將女人當作免費的勞力,像驅使一頭默默耕耘的驢一般,讓她承擔家中無盡的瑣事。
無論女人怎樣傾盡全力地付出,怎樣在角落裏暗自飲泣承受委屈,他都能做到視若無睹,冷漠以對,仿佛那些痛苦與他毫無關聯。
陳母卻麵露不甘之色,心裏像堵了一塊大石頭。她就是咽不下這口氣,在她看來,那個媳婦處處都受兒子疼愛,這讓她心裏極不是滋味。
更讓她無法容忍的是,兒子對媳婦的好竟然遠遠超過了對自己的好。
在陳母的觀念裏,兒子娶媳婦迴家,就該和兒子一同孝順自己,對自己言聽計從,而不是現在這般本末倒置。
在陳母的觀念裏,她覺得媳婦就應當以她為榜樣,將家中裏裏外外的大小事務都操持得井井有條,精心照顧好家中的每一個人,把為丈夫傳宗接代視為首要的、天經地義的正事。
目前家中的狀況是,僅有陳才一人成了家,其餘三個兄弟仍舊依賴著父母生活。
陳母滿心期待著阿麗嫁過來之後,能和陳才齊心協力努力賺錢,承擔起供養全家的責任,一直到其他兄弟都順利成家立業,這樣她才能放心,覺得這個家的未來有了保障,一切都在按照她所期望的方向發展。
二弟陳光,性格溫和,似乎很好地遺傳了陳父的通情達理。
他見陳母執意幹涉大哥陳才的事情,且試圖將家庭的重擔都壓在大哥一人肩頭,於心不忍,便也站出來輕聲勸道:“媽,您就別再過多地幹涉大哥了,也別把家裏的壓力一股腦兒全丟給他。”
他頓了頓,語調不緊不慢,目光中透著對大哥的敬重與感激:“您想想,從小到大,大哥總是處處為我們著想,有什麽好吃的、好穿的,從來都是優先緊著我們幾個兄弟。
現在大哥好不容易找到了自己真心喜歡的人,也想踏踏實實地過屬於自己的小日子,咱們就別去打擾了。
難道沒有大哥在前麵扛著,我們就全都沒法過日子了嗎?大哥也該為自己的幸福考慮考慮了,咱們也該學會自立自強了。”
陳母一聽陳光的勸說,頓時火冒三丈,伸出手指,直直地指著陳光,氣急敗壞地說道:“你懂什麽!你哥是大哥,長兄如父,為家庭奉獻那是他應該做的。
還有你,你是二哥,以後你成家了,也得像你大哥這樣承擔起家庭的責任,這是咱們家的規矩!”
陳光聽了母親這番話,心裏那股火“噌”地一下就冒了起來,再也聽不下去了。
他提高了聲音反駁道:“難怪之前的大嫂會說沒人敢嫁進咱們家,就您這想法,這要求,換了是我,我都不想邁進這個家門一步。
您隻想著讓大哥和我無限度地付出,卻從不考慮我們的處境和感受,也難怪之前大嫂都留不住,您要是再不改變,這個家遲早要散!”
陳光滿臉憤懣,言辭愈發犀利,說完那番話,他迅速轉頭朝向陳才,眼神中帶著急切與關切:“大哥,你還是帶著大嫂迴娘家住吧!
這家裏的情況你也清楚,大嫂在這兒隻有受委屈的份兒。你難道忘了第一個大嫂是怎麽離開的嗎?
那些日子裏她所遭受的委屈和壓抑,難道你都能輕易抹去?難道你還想讓現在的大嫂也重蹈覆轍,再次被這家庭的不合理要求逼走嗎?”
陳母聽到陳光這一番毫不留情的話語,隻覺得氣血上湧,怒發衝冠。
她的雙眼瞬間瞪大,眼神中燃燒著熊熊怒火,整個人像是被激怒的猛獸一般。
在極度的憤怒驅使下,她順手操起牆邊的一根棍子,不假思索地朝著陳光衝了過去,腳步踉蹌卻又帶著十足的衝勁,
邊追邊聲嘶力竭地喊道:“你這個不孝子!我真是白養你那麽大了,簡直就是一個白眼狼!我含辛茹苦把你拉扯大,你就這麽報答我?”
陳才聽到陳光的這一番話,仿佛被一道利箭直直地穿透了心中那層一直以來的懵懂與麻木,思緒也隨之飄迴到了過去阿蘭在這個家中的種種遭遇。
阿蘭嫁給他之後,在母親毫無節製的幹涉下,每天從早到晚像個旋轉不停的陀螺,忙裏忙外,片刻不得閑。
洗衣做飯、打掃庭院、侍奉公婆,家中一切繁雜事務都沉甸甸地壓在了她肩頭。
而每當阿蘭好不容易做完這一長串事務,累得氣喘籲籲、汗流浹背之時,本以為能得到片刻的安寧與慰藉,卻沒想到等來的竟是母親無端的責罵。
母親總能雞蛋裏挑骨頭,不是嫌飯菜不合口味,就是怪屋子打掃得不夠幹淨。
阿蘭那原本明亮的雙眸漸漸失去了光彩,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疲憊與委屈。
或許是因為當初與阿蘭的結合本就沒有太多愛情的成分,陳才在那段日子裏,竟對阿蘭內心所承受的巨大委屈視而不見,麻木不仁。
阿蘭默默為這個家付出了一切,把家裏打理得井井有條,對他也是關懷備至,可他卻從未有過一絲想要給阿蘭購置三金的念頭。
在他當時的觀念裏,買與不買似乎並沒有什麽本質區別,仿佛阿蘭的付出與感受都是可以被輕易忽視的存在。
如今,陳才卻在父母麵前態度堅決地提出一定要為阿麗購置三金。
這般轉變,皆是源於他內心深處對阿麗熾熱的愛意。
他想到阿麗時,眼中滿是寵溺與憐惜,一心隻想著絕不能讓她在這個家中遭受一絲一毫的委屈。
為了阿麗,他甚至不惜與陳母發生激烈的爭吵。
這鮮明地展現出男人在愛與不愛時截然不同的態度。
當深愛著一個女人時,他會將她視作心中最珍貴的寶貝,小心翼翼地嗬護著。
哪怕是來自自己父母的些許為難,他都會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像守護最柔弱花朵一樣,為她遮風擋雨,絕不容許任何傷害靠近她。
反之,若心中並無愛意,便隻會將女人當作免費的勞力,像驅使一頭默默耕耘的驢一般,讓她承擔家中無盡的瑣事。
無論女人怎樣傾盡全力地付出,怎樣在角落裏暗自飲泣承受委屈,他都能做到視若無睹,冷漠以對,仿佛那些痛苦與他毫無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