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久,隔壁村的媒婆張嬸風風火火地帶著一個男人來到了馮家。


    這個男人名叫侯永強,看上去大概 30 多歲的樣子,麵容卻還帶著幾分稚嫩。


    他的身世有些坎坷,自幼父母雙亡,是跟著大伯與大伯母長大的。


    在深圳辛辛苦苦打了將近 10 年工,靠著自己的努力和節儉,在老家蓋起了一層樓房。


    侯永強見到馮新時,誠懇地說道:“家裏現在就缺一個女主人來操持。”


    媒婆也在一旁不遺餘力地向馮新介紹著侯永強的情況,把他誇得天上有地下無的。


    說附近十裏八鄉都沒有一個男孩能比得上他,要不是著急結婚,他這樣的條件根本不會出來相親。


    馮新仔細打量著這個小夥,隻見他為人還算端正,站在那裏身姿挺拔,眼神中透露出一股樸實和堅定。


    再想到他目前的經濟情況也還可以,而且沒有父母,馮麗嫁過去之後或許能當家作主。


    加上嫁得也近,將來自己老了也有人照顧。權衡了一番利弊之後,馮新便點頭答應了這門婚事。


    爸爸都答應了,馮麗一向乖巧,自然也沒有異議,順從地點頭應下了這門婚事。


    媒婆看到事情辦成了,更是開心得合不攏嘴,那模樣仿佛一件滯銷的次品終於成功推銷出去了一樣。


    村裏人得知馮麗要嫁人了,看到馮新都紛紛向他問候祝賀。


    “哎呀,老馮啊,你可真是找到了一個好女婿啊,以後有什麽事,都可以隨叫隨到啦。”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誇讚著。


    聽到村裏人話裏話外的誇讚,馮新心裏樂開了花,那種高興是前所未有的。


    哪怕侯永強隻給了五千塊錢彩禮,他也根本不在乎,滿心歡喜地開始興致勃勃地給馮麗置辦嫁妝。


    從被子、家具到各種生活用品,前前後後花了三萬多塊錢,每一樣東西他都精心挑選,希望女兒能風風光光地出嫁。


    本來婚禮馮新是想大辦一場的,但是男方給出了理由。


    侯永強說,因為他父母都不在了,不適合大搞婚禮,叫上親朋好友簡單吃個飯就可以了。


    對此,馮新也表示理解,同意了這個安排。而馮麗呢,她對這些事情也沒有太多的想法,自然也是沒有意見。


    就這樣,馮麗懵懵懂懂地開啟了她的第一段婚姻。


    婚後,馮麗跟著侯永強一起到深圳打工。


    他們在深圳的一個城中村裏租了一間房子,開始過上了男主外、女主內的婚後生活。


    在認識馮麗之前,侯永強一次戀愛也沒有談過,是村裏人人誇讚的“好男孩”。


    他對此還經常在馮麗麵前炫耀,說自己是一個追求純潔、崇尚純愛的人。


    然而,他卻有著嚴重的大男子主義毛病。


    他要求馮麗在他下班之前必須做好飯菜在家等他。


    每天傍晚,當侯永強下班的時間臨近,馮麗就會在狹窄的廚房裏忙碌著,洗菜、切菜、炒菜,油煙彌漫在整個小小的空間裏。


    她的臉上帶著一絲疲憊,但還是認真地準備著每一道菜,希望能讓丈夫滿意。


    他還要求馮麗把家裏打掃得一幹二淨。


    馮麗每天都會拿著掃帚和拖把,仔細地清掃房間的每一個角落,擦拭家具上的灰塵。


    即使是一些難以清理的角落,她也會不厭其煩地反複打掃,隻為了達到侯永強的要求。


    而且,他經常會因為工作上的不順心,迴家後莫名其妙地對馮麗大發脾氣。


    有一次,侯永強在公司裏被領導批評了,迴到家後,他一臉陰沉。


    馮麗剛開口問他怎麽了,他就大聲嗬斥道:“你別問那麽多,做好你自己的事就行了!”


    馮麗被他的吼聲嚇了一跳,但也隻能默默忍受。總之,在這個家裏,他說一,馮麗絕對不能說二。


    當侯永強知道馮麗在與他結婚之前已經談過一段戀愛的時候,他竟然直白地開口問馮麗:“你的第一次還在吧?”


    馮麗當時並沒有覺得有什麽不妥,她覺得侯永強作為她的丈夫,這樣問她也是正常的。


    於是,她老老實實地迴答:“還在。”


    侯永強知道她第一次還在,心裏暗自樂開了花。


    在他的觀念裏,如果馮麗失去了第一次,再與他結婚,那就是對他的欺騙,這是他絕對不能接受的。


    他們結婚好長一段時間都沒有成功同房,因為雙方都沒有經驗,每次嚐試都以失敗告終。


    他們試過很多次,都覺得很尷尬和無奈。


    後來,有一次,他們決定像某些情侶一樣,喝點酒來放鬆一下。


    在酒精的加持下,兩人竟然自然而然地成功圓房了。


    侯永強在那次隱約嚐試到快感之後,變得更加過分。


    他竟然要求馮麗去看一些關於如何取悅自己丈夫的視頻,而他自己則隻需要每天賺錢就夠了。


    馮麗沒有任何的異議,在她的觀念裏,她反而覺得這是作為老婆應該做的。


    她認為把家裏照顧好,把丈夫服侍好,然後再生兩個孩子,把孩子帶大,這些都是她的責任。


    父親馮新也經常打電話給她,叮囑她要體諒自己的丈夫,說一個男人出門在外賺錢不容易,比一個女人在家收拾家務要難太多了。


    即使侯永強發脾氣,也要學會忍。馮麗聽著父親的囑咐,每次都默默點頭,表示會照做的。


    即使有時候,馮麗心裏有委屈,她也選擇忍在心裏。


    出門在外和別人聊天時,她也一直誇侯永強是一個好丈夫,不舍得她上班辛苦賺錢,讓她在家享福。


    其實,她這樣說,一方麵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婚姻形象,另一方麵也是一種虛榮心的表現。


    她就想告訴別人,她嫁了一個好丈夫,丈夫對她非常好,希望能得到別人的羨慕和讚揚。


    在村裏,有一種根深蒂固的執念。誰家女兒嫁出去還要去上班的,潛意識裏就會被判斷過得肯定不好。


    隻有在家裏,不用上班,由老公養著的,才會被認為是嫁得好,就會成為被村裏人人羨慕的對象,還會不停地被人說命好。


    所以,馮麗嫁給侯永強之後,成為了人人誇讚、人人羨慕的家庭主婦。


    父親馮新也跟著臉上沾光,走在村裏都覺得腰杆更直了。


    不久之後,馮麗懷孕了。侯永強與她父親馮新得知這個消息後,第一時間問的就是:“是男孩還是女孩?”


    由於醫院對胎兒性別有嚴格的保密規定,所以沒有人知道究竟馮麗肚子裏懷的是男孩還是女孩。


    村裏人看到馮麗的大肚子,都各憑經驗猜測起來。有的說:“看這肚子的形狀,肯定是個男孩。”


    有的則說:“我看不像,應該是個女孩。”


    聽到說是男孩,父親馮新就笑得合不攏嘴,臉上洋溢著喜悅和期待。


    而聽到說是女孩時,他的臉瞬間就板了起來,神情變得有些失落。


    為了期待馮麗肚子裏懷的是個男孩,馮新還每個月初一十五都到廟裏請願,虔誠地祈禱女兒馮麗肚子裏懷的是男孩。


    每次從廟裏迴來,他都對馮麗說,這是給她起的平安願,希望她到時候生小孩能平平安安。其實,他心裏對男孩的執著源於他自己沒有生到男孩的遺憾。


    丈夫侯永強當然也希望是男孩,不過他想的是,如果第一胎不是,也沒關係,畢竟是第一胎,如果是女兒,他就決定再生,直到生到男孩為止。


    馮麗看著他們兩個男人的樣子,不僅沒有理解到他們的想法與做法,甚至還笑著說:“不就是懷一個孩子嗎?你們至於那麽緊張嗎?”


    她突然覺得自己懷上孩子就是這個家裏的大功臣,終於有了價值,被重視了,心裏也是樂開了花。


    的確,在村裏結婚,傳宗接代是最重要的一個目的。


    如果一個女人做不到這一點,那在村裏就像犯了大錯一樣,會被村裏人在背後指指點點。


    同時,還會受到家裏人的冷落和無視,甚至最後,就像一個沒有用的物件一樣,被男方家丟棄。


    如果生的第一胎是個女孩,二胎幾乎是注定逃不掉的。


    在他們傳統的觀念裏,女孩長大了,嫁出去了就是別人家的,隻有兒子才是自己家的。


    基於這種思想,很多村裏的家庭如果有女兒的,等女兒長大了,就會讓她們出去掙錢迴來供兒子讀書,極少有父母願意供其女兒讀書讀到大學的。


    等到嫁人的時候,再向男方要一筆彩禮錢,然後就算兩清了,從此女兒就是別人家的,迴來就是客人了。


    馮麗雖然還沒有完全意識到這些背後的深意,但她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了這種傳統觀念的旋渦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些未被講述的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賴西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賴西米並收藏那些未被講述的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