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歸家
穿越之冷漠王妃快過來 作者:蒙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馬車越來越接近宰相府,王惜悅開始感到有點手足無措。
哥哥是初十離家去國昭寺,在寺內耽擱了幾天,今天已經是十六了,也不知道爹娘有沒有等著急。
王熙傑難得見妹妹局促不安的樣子,遂安慰道:“悅悅別怕,我們府內什麽都沒變,還是跟以前一模一樣。”
“爹娘就是擔心你離家太久會對家裏不熟悉,所以這六年來一切布置都沒變,連下人都沒怎麽更換過,都是你熟悉的人。”
王惜悅深知父母疼愛之心,她知道他們一直是她的依靠,於是笑著對哥哥點點頭表示自己沒事。
她掀開馬車的車簾往外看去。
在這條路的盡頭,那個宅子就是自己闊別六年的家了。
王惜悅隱約發現自家門口有個人伸長脖子東張西望的。
嗯,這是什麽情況?
心裏不自覺擔憂起來。
距離百步的時候,王惜悅還沒看清楚那人是誰,就被那個人扯破喉嚨的喊叫聲嚇了一跳。
“來人啊!”
“快點通報老爺和夫人。”
“少爺和小姐迴來了!”
“快點啊!”
這條路本就不寬暢,馬車行進也不快,速度隻比常人走路快那麽幾分。
因此待馬車停穩在宰相府門前的時候,已經有一大群人在門口候著了。
王惜悅下了馬車,掃了一眼眾人,暖心一笑,真的如哥哥所言,都是多年前那些老熟人。
王管家帶頭,示意身後的下人們一起向小姐跪拜行禮。
管家也是心情激動,語氣都有些哽咽,自己期望多年的一幕終於出現了:“小姐,歡迎迴家!”
看著眼前頭發已花白的管家,王惜悅鼻子有點酸,深深還禮:“王爺爺,我迴來了!”
管家身後是全府的侍衛,依次是小廝,丫鬟,廚娘,繡娘等等,烏泱泱一大片人全擠在大門口。
這陣仗應該是全府的人都出來了。
不知道的,還以為自家是接待什麽大人物呢。
王惜悅摸了摸鼻子,感覺屬實有點興師動眾了。
不過,她也不厭其煩地一一還禮,感謝他們對宰相府的忠心耿耿和不離不棄。
待眾人分開兩旁站好,她就看到爹娘相攜著疾步而來,王惜悅頓感心酸:“爹,娘,女兒讓你們憂心了!”
李玲玲控製不住急跑幾步上前,緊摟著女兒泣不成聲,“娘的女兒終於迴家了。”
她雖然每個月都去見女兒一次,可是那相處的短短一兩個時辰根本不夠,這麽多年她日夜期盼,一直盼著大師早點說女兒沒事可以迴家。
想不到這一盼,就盼了六年。
李玲玲淚眼朦朧打量著女兒,一身湖藍色衣裙顯得那麽熠熠生輝,眉眼清亮,全身氣勢沉穩又內斂。
此時的女兒早已不複當初那個自己懷中軟軟糯糯的小人兒,在自己不知道的時間裏她已然成大,她這個做母親的心裏為女兒高興也替她難過。
王惜悅低頭靠著娘親的肩膀,安靜地享受著娘親的懷抱,還是那麽柔和,那麽溫暖,那麽讓人眷戀。
王伯興也很激動,但做父親的自然沒法跟女兒那麽親密擁抱,他隻是悄悄擦掉眼角即將滴落的淚,伸手輕輕撫摸著女兒的頭頂,一下又一下,“悅悅,迴來就好!”
王惜悅抬頭看著眼前已漸生華發的父親,心如刀絞。
“爹爹,您辛苦了!”
為了自己這個女兒如此費心,為了這個小家盡心盡力,為了這個國之大家那麽殫精竭慮。
王伯興也有很多話要跟女兒說,待看妻子情緒稍微平複一些之後,就勸慰道:“玲兒,我們進去吧!”
“女兒這次是真的迴來了,你也別哭了,久哭傷身。”
“我們進屋坐著慢慢說吧,我們以後還有很多很多時間在一起呢!”
“你和女兒一直這麽站著,累壞了怎麽辦!
李玲玲知道外麵不是說話的地方,於是牽起女兒的手往裏走,打算先讓女兒休息一下,待會再去用餐。
“好,我們先進去,悅兒趕了這麽遠的路,定然又累又餓。”
“悅兒,娘已經讓廚娘準備了你愛吃的菜,你要不要先去房間小憩?”
王惜悅一點都不覺得累,她一路上基本都在馬車上睡覺,而且她現在的身體素質可不是小時候能比的。
“娘,我不累。難得今天爹休沐,我們去客廳說說話吧!”
“我雖然沒有哥哥那麽強悍的身體素質,但我也有天天練武的。”
“這種短距離趕路,還有哥哥和侍衛大哥們同行,一路上完全用不著我操心,對我來說,真的隻是換個地方睡覺。”
“這不,我一覺醒來,就到家了。”
王惜悅再次感歎,被人保護的感覺真好啊!
李玲玲聽女兒要陪自己說話就更開心了,她其實就隻想多和女兒待一會,她剛才隻是怕影響女兒休息,現在正合她意:“好,那我們先去客廳。”
王伯興在她們母女後麵緊跟著也進了屋。
王熙傑看著走遠的三人,非常無奈。
爹娘是不是忘了他們還有個兒子。
他也很累很餓的,好嗎?
要不要這麽重女輕男?
他好命苦啊!
啊……
他有點想哭。
他發誓,以後一定要生一個女兒一個兒子,然後好好體會下父親為什麽那麽區別對待。
陳田看自家少爺一動不動的站著,很是無語地提醒:“少爺你不進去嗎?老爺他們都走遠了。”
王熙傑白眼一翻,斜眼看著陳田,真是一點眼力見都沒有,一點都不會安慰人:“陳大哥,你說我是不是爹娘撿來的?”
陳田很想笑,但憋住了:“少爺,我問過接生婆很多次,你確實是夫人親生的,當然也是老爺親兒子。”
王熙傑哼了一聲,陳田就知道打擊他。
他當然知道自己是親生的,隻是妹妹一出現,爹娘眼裏基本看不見他。
他鬱悶了十多年也沒想明白為什麽。
陳田也是一路陪伴少爺長大,對他再了解不過,自家少爺對妹妹的寵溺一點都不比老爺夫人少。
隻是因為少爺一直是在無憂無慮又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的,所以性格難免過於率真熱烈,都二十出頭歲的大人了,依然帶著孩子心性,被父母偶爾冷落總是不自覺的吃醋。
李玲玲一路上都舍不得放開女兒的手,就一直緊緊牽著女兒,所以王惜悅也隻得無奈抱著娘的胳膊同行。
小的時候她盡管天性喜靜,但粘著娘的時間也挺多,可在寺院中生活的六年,她已經非常習慣了獨來獨往,現在反而有點不太適應跟別人太過親密的舉動。
家人還好,畢竟十多年的相伴很熟悉。
如果是陌生人靠近,她本能就是退後,保持距離。
生人勿近是她的人生準則。
待父母在主位坐好之後,王惜悅也把慢悠悠跟上來的哥哥拉過來安置在了側位坐好。
待三人都坐好,王惜悅在父母正前方雙膝跪地,正式行了三次叩拜之禮。
王惜悅想到這十多年爹娘的付出,看著父母眼角又添了新的皺紋,憋了很久的眼淚猝不及防流了下來,“讓爹娘為我擔驚受怕這麽多年,是女兒不孝!”
李玲玲看到女兒行此大禮,她剛才好不容易收迴去的眼淚再次決堤。
她急急忙忙站起來扶起跪在地上的女兒,難得語帶責備:“悅兒是爹娘的寶貝,怎麽會不孝,快點起來,地上那麽涼,下次不可以這樣了。”
王伯興也跟著妻子一並扶起女兒,他看著眼前穩重的女兒心疼不已。
小小年紀就被他們送入佛門,卻沒有絲毫怨氣,她一個人無論再怎麽苦再怎麽累,都一一忍耐,能有這麽優秀的女兒,他引以為傲。
時間都去哪兒了啊?
一轉眼十五年已悄然過去,自己印象中可愛的小女兒如今已長得亭亭玉立,氣質無雙。
再過兩個月女兒及笄,用不了多久她就會變成別人家的了,隻是想想,他心肝都糾緊了。
也不知道將來要便宜哪個臭小子,他真的很舍不得女兒嫁人,離開家他們想見女兒都難了。
王惜悅看父母情緒低落,急忙擦幹眼淚接著岔開話題,她示意陳田把禮物呈上來。
她把給父母的首飾盒子分別雙手奉上。
“爹,娘,這是我送你們的小物件。”
“你們看下,喜不喜歡?”
王伯興和李玲玲聽到女兒還給自己準備了禮物,兩人瞬間高興得像兩個孩子,傷感的情緒消失不見。
兩人都興奮地接過盒子,也都當場打開,迫不及待看看裏麵是什麽東西。
女兒送的禮物,無論是什麽樣,他們都喜歡。
對上哥哥羨慕的眼神,王惜悅不慌不忙走到他麵前,恭恭敬敬地來了個大鞠躬,隨後把最後的盒子遞過去,“哥哥,謝謝你!”
“謝謝你從小到大的陪伴和愛護。”
王熙傑本以為妹妹隻給父母準備禮物,想不到也有自己的份,剛才的委屈巴巴瞬間煙消雲散,不由露出一口大白牙笑個不停,“還是悅悅惦記著我。”
高興之餘也不忘責備:“兄妹之間何需言謝!你是我妹妹,我是哥哥,哥哥保護妹妹天經地義,下次不能這麽客氣了。”
王惜悅就知道哥哥不喜歡自己客氣生疏,於是幹脆應承:“好。”
“那哥哥有需要我做的事也要大方開口,不可以隱瞞我。”
說完還湊在哥哥耳邊悄悄加了句:“比如未來嫂嫂的事情。”
王熙傑又羞又惱瞪著妹妹,悶聲悶氣低聲答應:“肯定有你出力的時候。”
李玲玲對女兒送的金釵愛不釋手,隻是自己一向素慣了,這麽華麗貴氣的首飾,她已經很久不曾佩戴,畢竟自己已是半老徐娘,感覺戴出門有點招搖。
於是隻得小心翼翼的捧著好好欣賞,待會看夠了就仔細收好,等女兒的及笄宴她再拿出來佩戴,肯定最應景。
她看這做工很精致,就猜測到女兒肯定花光了私房錢。
李玲玲並未責怪女兒亂花錢,要是女兒沒有零用錢了她再貼補就是了。
王伯興把玩著玉石發冠,樣式大方,雅致不落俗氣,他很是喜歡,於是迫不及待地走到妻子麵前,把自己的發冠放在桌上。
他一邊把妻子的金釵拿過來,一邊不忘指揮道:“玲兒,坐下。”
待妻子落座,他小心翼翼地把金釵插在妻子發間,戴完就退後幾步看看有沒有歪斜,調整幾次之後才滿意收手。
“你啊,就是平日裏太素淨了,現在這金釵一戴,你就漂亮得像個妙齡少女。”
李玲玲聽著丈夫寵溺的誇讚,一向靦腆的她臉更紅了,不由嬌嗔:“孩子們都長大了,我也這麽老了,哪裏是什麽姑娘?這話說出口,你也不嫌害臊。”
王伯興今天實在太高興,甜蜜的話張口就來:“你在我心裏永遠都是小姑娘!”
順便不忘指使妻子,“快點,玲兒幫我把玉冠戴上。”
等她幫忙佩戴好後,他也不忘自我調侃:“怎麽樣?玲兒,我戴上它是不是也年輕得像個少年郎?”
李玲玲撫摸著丈夫鬢角和額前那些日益漸增的白發,滿眼心疼的望著他,溫柔堅定的說道:“是,你永遠都是我心中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
站在旁邊的王惜悅和哥哥,看著父母親密的樣子,兩人忍不住對視一眼,內心被這一波秀恩愛給暴擊了。
王熙傑心裏除了羨慕嫉妒就隻剩下酸了,為什麽一家人就隻有他的愛情那麽艱難。
王惜悅忽略掉腦中一閃而過的人,也在旁真心附和:“爹和娘永遠都是那麽年輕,那麽好看!”
這是父母給她的言傳身教。
因為彼此相愛相知、不離不棄,所以在對的人眼裏,你一直是那麽好看、那麽優秀。
自始至終也隻有一個你。
父母開心是因為女兒給的禮物,所以不論她送的是什麽,價值幾何,在他們眼裏那就是稀世珍寶。
他們高興僅僅是因為,這個禮物是自己這個女兒送的,是因為幹淨的孝心。
真摯的愛情、親情、友情就該是這樣,彼此付出彼此珍惜。
王惜悅突然想起了東方玉,點點落寞不自覺地溢出,嚀喃低語:“你已是弱冠之年,想必早已成婚了吧!”
隨即抬頭看了一眼東陽國的方向,無聲祝福:“願你也像我父母那般幸運,遇到那個唯一對的人。”
此時,相隔千裏之外的東陽國。
賢王府,書房。
一直在處理折子的東方玉,突然心髒猛地刺痛,他似有所感抬起頭來看向遠方。
是誰在念他?
會是她嗎?
王伯興看著女兒眼中難得有點迷茫空洞,他很擔心女兒是不是有什麽心事,於是趕緊把家裏的重要大事說出來分散她的注意力。
“悅悅,再過兩月你及笄,爹和娘想給你舉辦一個熱鬧的及笄宴,到時候會宴請一些朝廷同僚和親朋好友,你覺得怎麽樣?”
父親的話瞬間把思緒飄遠的王惜悅給拉了迴來。
王惜悅羨慕相濡以沫的愛情,也感恩時刻為自己牽腸掛肚的父母。
她微笑著上前站在父母麵前,行萬福禮:“全憑爹娘做主,也感謝爹娘為我操持。”
雖然宰相府一直秉持低調原則,但經過這麽多年沉寂無聲,也該偶爾熱鬧一下了。
王惜悅心裏明白,自己的疾病終於有了壓製,馬上也及笄成年,爹娘是發自內心的高興。
他們沒有了沉重的心裏枷鎖,也是想借此機會給府裏添點喜氣,也真心想跟親朋好友分享他們的喜悅。
王伯興很欣慰女兒的懂事體貼。
女兒不反對,李玲玲也開心,但不免要嗔怪一番:“你這孩子總是這麽客氣,你不用覺得欠了我們什麽,我們是一家人,不用總是那麽多禮節,太生分了。”
王惜悅點點頭:“娘,我知道了,下次不會了。”
她的道謝不會隻是掛在嘴上,她會竭盡全力付出行動。
愛是相互的,父母愛子女不求迴報,是責任。
而她也不會認為,子女得到就是理所當然,子女在自己無能為力的時候享受父母的給予無可厚非,但子女也要做到盡可能迴報父母的恩情。
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付出和迴報是對等的,如果相差太大,那永遠都不可能長久,家人、愛人、友人皆如此。
這是王惜悅這六年來,從佛經中悟出的最重要的道理。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是她的為人處事原則,無論好人還是壞人。
......
接下來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商量著接下來的宴席流程。
當然,當天需要什麽衣服首飾和準備哪些菜肴這一類瑣碎基本是李玲玲在安排,其他三人聽從,畢竟他們三人都不懂。
至於宴請哪些同僚、親朋好友,除了將軍府,其餘大都是王伯興決定,畢竟京城關係錯綜複雜,他隻想請真心結交的同道中人,這屬於家宴沒必要弄得滿城皆知。
王熙傑畢竟在京城長大,也有自己的職務,自然也有結交的好友,這過程中自然也能發表些意見。
而王惜悅這個當事人,可以說從頭到尾隻有點頭的份。
九歲前她不喜歡外出,結交的同齡人很少,無非就是外祖和靖安侯的同齡女子認識幾個,但這麽多年不見早已生分了。
之後就去了國昭寺,更是沒什麽朋友,除了宰相府,她是真的“孤家寡人”。
哥哥是初十離家去國昭寺,在寺內耽擱了幾天,今天已經是十六了,也不知道爹娘有沒有等著急。
王熙傑難得見妹妹局促不安的樣子,遂安慰道:“悅悅別怕,我們府內什麽都沒變,還是跟以前一模一樣。”
“爹娘就是擔心你離家太久會對家裏不熟悉,所以這六年來一切布置都沒變,連下人都沒怎麽更換過,都是你熟悉的人。”
王惜悅深知父母疼愛之心,她知道他們一直是她的依靠,於是笑著對哥哥點點頭表示自己沒事。
她掀開馬車的車簾往外看去。
在這條路的盡頭,那個宅子就是自己闊別六年的家了。
王惜悅隱約發現自家門口有個人伸長脖子東張西望的。
嗯,這是什麽情況?
心裏不自覺擔憂起來。
距離百步的時候,王惜悅還沒看清楚那人是誰,就被那個人扯破喉嚨的喊叫聲嚇了一跳。
“來人啊!”
“快點通報老爺和夫人。”
“少爺和小姐迴來了!”
“快點啊!”
這條路本就不寬暢,馬車行進也不快,速度隻比常人走路快那麽幾分。
因此待馬車停穩在宰相府門前的時候,已經有一大群人在門口候著了。
王惜悅下了馬車,掃了一眼眾人,暖心一笑,真的如哥哥所言,都是多年前那些老熟人。
王管家帶頭,示意身後的下人們一起向小姐跪拜行禮。
管家也是心情激動,語氣都有些哽咽,自己期望多年的一幕終於出現了:“小姐,歡迎迴家!”
看著眼前頭發已花白的管家,王惜悅鼻子有點酸,深深還禮:“王爺爺,我迴來了!”
管家身後是全府的侍衛,依次是小廝,丫鬟,廚娘,繡娘等等,烏泱泱一大片人全擠在大門口。
這陣仗應該是全府的人都出來了。
不知道的,還以為自家是接待什麽大人物呢。
王惜悅摸了摸鼻子,感覺屬實有點興師動眾了。
不過,她也不厭其煩地一一還禮,感謝他們對宰相府的忠心耿耿和不離不棄。
待眾人分開兩旁站好,她就看到爹娘相攜著疾步而來,王惜悅頓感心酸:“爹,娘,女兒讓你們憂心了!”
李玲玲控製不住急跑幾步上前,緊摟著女兒泣不成聲,“娘的女兒終於迴家了。”
她雖然每個月都去見女兒一次,可是那相處的短短一兩個時辰根本不夠,這麽多年她日夜期盼,一直盼著大師早點說女兒沒事可以迴家。
想不到這一盼,就盼了六年。
李玲玲淚眼朦朧打量著女兒,一身湖藍色衣裙顯得那麽熠熠生輝,眉眼清亮,全身氣勢沉穩又內斂。
此時的女兒早已不複當初那個自己懷中軟軟糯糯的小人兒,在自己不知道的時間裏她已然成大,她這個做母親的心裏為女兒高興也替她難過。
王惜悅低頭靠著娘親的肩膀,安靜地享受著娘親的懷抱,還是那麽柔和,那麽溫暖,那麽讓人眷戀。
王伯興也很激動,但做父親的自然沒法跟女兒那麽親密擁抱,他隻是悄悄擦掉眼角即將滴落的淚,伸手輕輕撫摸著女兒的頭頂,一下又一下,“悅悅,迴來就好!”
王惜悅抬頭看著眼前已漸生華發的父親,心如刀絞。
“爹爹,您辛苦了!”
為了自己這個女兒如此費心,為了這個小家盡心盡力,為了這個國之大家那麽殫精竭慮。
王伯興也有很多話要跟女兒說,待看妻子情緒稍微平複一些之後,就勸慰道:“玲兒,我們進去吧!”
“女兒這次是真的迴來了,你也別哭了,久哭傷身。”
“我們進屋坐著慢慢說吧,我們以後還有很多很多時間在一起呢!”
“你和女兒一直這麽站著,累壞了怎麽辦!
李玲玲知道外麵不是說話的地方,於是牽起女兒的手往裏走,打算先讓女兒休息一下,待會再去用餐。
“好,我們先進去,悅兒趕了這麽遠的路,定然又累又餓。”
“悅兒,娘已經讓廚娘準備了你愛吃的菜,你要不要先去房間小憩?”
王惜悅一點都不覺得累,她一路上基本都在馬車上睡覺,而且她現在的身體素質可不是小時候能比的。
“娘,我不累。難得今天爹休沐,我們去客廳說說話吧!”
“我雖然沒有哥哥那麽強悍的身體素質,但我也有天天練武的。”
“這種短距離趕路,還有哥哥和侍衛大哥們同行,一路上完全用不著我操心,對我來說,真的隻是換個地方睡覺。”
“這不,我一覺醒來,就到家了。”
王惜悅再次感歎,被人保護的感覺真好啊!
李玲玲聽女兒要陪自己說話就更開心了,她其實就隻想多和女兒待一會,她剛才隻是怕影響女兒休息,現在正合她意:“好,那我們先去客廳。”
王伯興在她們母女後麵緊跟著也進了屋。
王熙傑看著走遠的三人,非常無奈。
爹娘是不是忘了他們還有個兒子。
他也很累很餓的,好嗎?
要不要這麽重女輕男?
他好命苦啊!
啊……
他有點想哭。
他發誓,以後一定要生一個女兒一個兒子,然後好好體會下父親為什麽那麽區別對待。
陳田看自家少爺一動不動的站著,很是無語地提醒:“少爺你不進去嗎?老爺他們都走遠了。”
王熙傑白眼一翻,斜眼看著陳田,真是一點眼力見都沒有,一點都不會安慰人:“陳大哥,你說我是不是爹娘撿來的?”
陳田很想笑,但憋住了:“少爺,我問過接生婆很多次,你確實是夫人親生的,當然也是老爺親兒子。”
王熙傑哼了一聲,陳田就知道打擊他。
他當然知道自己是親生的,隻是妹妹一出現,爹娘眼裏基本看不見他。
他鬱悶了十多年也沒想明白為什麽。
陳田也是一路陪伴少爺長大,對他再了解不過,自家少爺對妹妹的寵溺一點都不比老爺夫人少。
隻是因為少爺一直是在無憂無慮又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的,所以性格難免過於率真熱烈,都二十出頭歲的大人了,依然帶著孩子心性,被父母偶爾冷落總是不自覺的吃醋。
李玲玲一路上都舍不得放開女兒的手,就一直緊緊牽著女兒,所以王惜悅也隻得無奈抱著娘的胳膊同行。
小的時候她盡管天性喜靜,但粘著娘的時間也挺多,可在寺院中生活的六年,她已經非常習慣了獨來獨往,現在反而有點不太適應跟別人太過親密的舉動。
家人還好,畢竟十多年的相伴很熟悉。
如果是陌生人靠近,她本能就是退後,保持距離。
生人勿近是她的人生準則。
待父母在主位坐好之後,王惜悅也把慢悠悠跟上來的哥哥拉過來安置在了側位坐好。
待三人都坐好,王惜悅在父母正前方雙膝跪地,正式行了三次叩拜之禮。
王惜悅想到這十多年爹娘的付出,看著父母眼角又添了新的皺紋,憋了很久的眼淚猝不及防流了下來,“讓爹娘為我擔驚受怕這麽多年,是女兒不孝!”
李玲玲看到女兒行此大禮,她剛才好不容易收迴去的眼淚再次決堤。
她急急忙忙站起來扶起跪在地上的女兒,難得語帶責備:“悅兒是爹娘的寶貝,怎麽會不孝,快點起來,地上那麽涼,下次不可以這樣了。”
王伯興也跟著妻子一並扶起女兒,他看著眼前穩重的女兒心疼不已。
小小年紀就被他們送入佛門,卻沒有絲毫怨氣,她一個人無論再怎麽苦再怎麽累,都一一忍耐,能有這麽優秀的女兒,他引以為傲。
時間都去哪兒了啊?
一轉眼十五年已悄然過去,自己印象中可愛的小女兒如今已長得亭亭玉立,氣質無雙。
再過兩個月女兒及笄,用不了多久她就會變成別人家的了,隻是想想,他心肝都糾緊了。
也不知道將來要便宜哪個臭小子,他真的很舍不得女兒嫁人,離開家他們想見女兒都難了。
王惜悅看父母情緒低落,急忙擦幹眼淚接著岔開話題,她示意陳田把禮物呈上來。
她把給父母的首飾盒子分別雙手奉上。
“爹,娘,這是我送你們的小物件。”
“你們看下,喜不喜歡?”
王伯興和李玲玲聽到女兒還給自己準備了禮物,兩人瞬間高興得像兩個孩子,傷感的情緒消失不見。
兩人都興奮地接過盒子,也都當場打開,迫不及待看看裏麵是什麽東西。
女兒送的禮物,無論是什麽樣,他們都喜歡。
對上哥哥羨慕的眼神,王惜悅不慌不忙走到他麵前,恭恭敬敬地來了個大鞠躬,隨後把最後的盒子遞過去,“哥哥,謝謝你!”
“謝謝你從小到大的陪伴和愛護。”
王熙傑本以為妹妹隻給父母準備禮物,想不到也有自己的份,剛才的委屈巴巴瞬間煙消雲散,不由露出一口大白牙笑個不停,“還是悅悅惦記著我。”
高興之餘也不忘責備:“兄妹之間何需言謝!你是我妹妹,我是哥哥,哥哥保護妹妹天經地義,下次不能這麽客氣了。”
王惜悅就知道哥哥不喜歡自己客氣生疏,於是幹脆應承:“好。”
“那哥哥有需要我做的事也要大方開口,不可以隱瞞我。”
說完還湊在哥哥耳邊悄悄加了句:“比如未來嫂嫂的事情。”
王熙傑又羞又惱瞪著妹妹,悶聲悶氣低聲答應:“肯定有你出力的時候。”
李玲玲對女兒送的金釵愛不釋手,隻是自己一向素慣了,這麽華麗貴氣的首飾,她已經很久不曾佩戴,畢竟自己已是半老徐娘,感覺戴出門有點招搖。
於是隻得小心翼翼的捧著好好欣賞,待會看夠了就仔細收好,等女兒的及笄宴她再拿出來佩戴,肯定最應景。
她看這做工很精致,就猜測到女兒肯定花光了私房錢。
李玲玲並未責怪女兒亂花錢,要是女兒沒有零用錢了她再貼補就是了。
王伯興把玩著玉石發冠,樣式大方,雅致不落俗氣,他很是喜歡,於是迫不及待地走到妻子麵前,把自己的發冠放在桌上。
他一邊把妻子的金釵拿過來,一邊不忘指揮道:“玲兒,坐下。”
待妻子落座,他小心翼翼地把金釵插在妻子發間,戴完就退後幾步看看有沒有歪斜,調整幾次之後才滿意收手。
“你啊,就是平日裏太素淨了,現在這金釵一戴,你就漂亮得像個妙齡少女。”
李玲玲聽著丈夫寵溺的誇讚,一向靦腆的她臉更紅了,不由嬌嗔:“孩子們都長大了,我也這麽老了,哪裏是什麽姑娘?這話說出口,你也不嫌害臊。”
王伯興今天實在太高興,甜蜜的話張口就來:“你在我心裏永遠都是小姑娘!”
順便不忘指使妻子,“快點,玲兒幫我把玉冠戴上。”
等她幫忙佩戴好後,他也不忘自我調侃:“怎麽樣?玲兒,我戴上它是不是也年輕得像個少年郎?”
李玲玲撫摸著丈夫鬢角和額前那些日益漸增的白發,滿眼心疼的望著他,溫柔堅定的說道:“是,你永遠都是我心中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
站在旁邊的王惜悅和哥哥,看著父母親密的樣子,兩人忍不住對視一眼,內心被這一波秀恩愛給暴擊了。
王熙傑心裏除了羨慕嫉妒就隻剩下酸了,為什麽一家人就隻有他的愛情那麽艱難。
王惜悅忽略掉腦中一閃而過的人,也在旁真心附和:“爹和娘永遠都是那麽年輕,那麽好看!”
這是父母給她的言傳身教。
因為彼此相愛相知、不離不棄,所以在對的人眼裏,你一直是那麽好看、那麽優秀。
自始至終也隻有一個你。
父母開心是因為女兒給的禮物,所以不論她送的是什麽,價值幾何,在他們眼裏那就是稀世珍寶。
他們高興僅僅是因為,這個禮物是自己這個女兒送的,是因為幹淨的孝心。
真摯的愛情、親情、友情就該是這樣,彼此付出彼此珍惜。
王惜悅突然想起了東方玉,點點落寞不自覺地溢出,嚀喃低語:“你已是弱冠之年,想必早已成婚了吧!”
隨即抬頭看了一眼東陽國的方向,無聲祝福:“願你也像我父母那般幸運,遇到那個唯一對的人。”
此時,相隔千裏之外的東陽國。
賢王府,書房。
一直在處理折子的東方玉,突然心髒猛地刺痛,他似有所感抬起頭來看向遠方。
是誰在念他?
會是她嗎?
王伯興看著女兒眼中難得有點迷茫空洞,他很擔心女兒是不是有什麽心事,於是趕緊把家裏的重要大事說出來分散她的注意力。
“悅悅,再過兩月你及笄,爹和娘想給你舉辦一個熱鬧的及笄宴,到時候會宴請一些朝廷同僚和親朋好友,你覺得怎麽樣?”
父親的話瞬間把思緒飄遠的王惜悅給拉了迴來。
王惜悅羨慕相濡以沫的愛情,也感恩時刻為自己牽腸掛肚的父母。
她微笑著上前站在父母麵前,行萬福禮:“全憑爹娘做主,也感謝爹娘為我操持。”
雖然宰相府一直秉持低調原則,但經過這麽多年沉寂無聲,也該偶爾熱鬧一下了。
王惜悅心裏明白,自己的疾病終於有了壓製,馬上也及笄成年,爹娘是發自內心的高興。
他們沒有了沉重的心裏枷鎖,也是想借此機會給府裏添點喜氣,也真心想跟親朋好友分享他們的喜悅。
王伯興很欣慰女兒的懂事體貼。
女兒不反對,李玲玲也開心,但不免要嗔怪一番:“你這孩子總是這麽客氣,你不用覺得欠了我們什麽,我們是一家人,不用總是那麽多禮節,太生分了。”
王惜悅點點頭:“娘,我知道了,下次不會了。”
她的道謝不會隻是掛在嘴上,她會竭盡全力付出行動。
愛是相互的,父母愛子女不求迴報,是責任。
而她也不會認為,子女得到就是理所當然,子女在自己無能為力的時候享受父母的給予無可厚非,但子女也要做到盡可能迴報父母的恩情。
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付出和迴報是對等的,如果相差太大,那永遠都不可能長久,家人、愛人、友人皆如此。
這是王惜悅這六年來,從佛經中悟出的最重要的道理。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是她的為人處事原則,無論好人還是壞人。
......
接下來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商量著接下來的宴席流程。
當然,當天需要什麽衣服首飾和準備哪些菜肴這一類瑣碎基本是李玲玲在安排,其他三人聽從,畢竟他們三人都不懂。
至於宴請哪些同僚、親朋好友,除了將軍府,其餘大都是王伯興決定,畢竟京城關係錯綜複雜,他隻想請真心結交的同道中人,這屬於家宴沒必要弄得滿城皆知。
王熙傑畢竟在京城長大,也有自己的職務,自然也有結交的好友,這過程中自然也能發表些意見。
而王惜悅這個當事人,可以說從頭到尾隻有點頭的份。
九歲前她不喜歡外出,結交的同齡人很少,無非就是外祖和靖安侯的同齡女子認識幾個,但這麽多年不見早已生分了。
之後就去了國昭寺,更是沒什麽朋友,除了宰相府,她是真的“孤家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