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郡主捂嘴笑一陣。
當時心裏想的就是,好,繼母能嫁義父太好了,隻有義父才不會考慮什麽女子二嫁三嫁的,隻有義父能護住繼母。
對於義父到底是何方神聖,她問了晏九。
“這個我也不清楚,我隻是知道義父的身邊有皇家人護著。”
益陽郡主睜大眼睛,沒想到義父竟然和皇家有關係。
皇家的事少打聽,她就沒再繼續問。
晏九白天去忙事,每天晚上都會過來一趟,想想以前隻能站在院子外頭靜聽,聽著益陽進門出門的動靜,看著她屋裏的燈滅了,久久才離去。
現在不用這樣了,以後都不用這樣了。
每天晚上過來一趟,二人纏綿相擁,說會話,他才離開。
益陽郡主心疼他這麽來迴跑,讓他留下來,說反正沒人知道,就算知道,誰也不敢說玉麵羅刹的事情。
晏九不肯,他心想益陽哪裏知道一個血氣方剛的男人,守著心愛女子,哪裏會睡得著?
益陽郡主給晏九說了義父要見他。
晏九又去了他自己的宅子,現在感覺好像這個宅子不是他的,是一塵大師的。
那麽將來義父成親之後,就住在這裏好了,也方便他和郡主照顧。
晏九翻牆進去,見有一間屋子燈亮著,走過去敲敲門,大師的聲音說:“進來。”
一塵大師見晏九進來說道:“你自己的家你還翻牆進來,有何見不得人的?”
晏九沒理會他如此說話,知道大師的毛病,有時候心情不爽,那就不好好說話。
更何況對他這個被師傅硬塞過來的拖累,他更是沒好氣。要是以往,他也冷冰冰問找我有何事,今天沒有。
“義父以後說話要改改,英華的母親要是知道義父平時就這麽說話,會怎麽想呢?”
一塵大師被問住了,他活了這麽大,一直都是想怎麽說就怎麽說,從來不看人臉色,也沒人敢給他臉色看。
昨天忘了給範太夫人說這個問題了,得問問她能不能接受這樣的他,他自己以後說話注意。
但是讓他改,恐怕很難。
晏九找個位置坐下,一塵大師這會才反應過來,剛才晏九稱唿他為義父。
本來想損他兩句算了。
“見到益陽了?讓你過來是定一下你們的婚期。三月份有點早了,很多東西來不及準備,我看八月最好,你也老大不小了,趕緊成親,也讓養父在地下放心。”
其實他跟晏九的關係也挺亂的,按道理養父養了他,又養了晏九,他和晏九應該是一輩。
可是養父說晏九是替你養的,養父擔心他的性子誰也不容,將來讓晏九給他養老送終。
那時養父快死了,他硬是忍下難聽話,什麽都答應,所以對晏九沒好氣。
不是針對晏九,當然也是不是針對養父,他是想,原來我就是這麽一個人?
他從來沒覺得養父說他會說錯,他相信這個世上誰都會害他,誰都會圖他什麽,隻有養父不會。
晏九聽大師說婚期定在八月份,說了聲好。
他也是這麽想的,雖然他巴不得立刻成親。
但他要給益陽一個隆重的婚禮。
一塵大師看著晏九,心想這個臭小子能有什麽錢,益陽的嫁妝要多準備一點。
他第一次覺得自己窮,以前花的都是小錢,這次要花大錢了。
不過他不發愁,皇上有錢。
為了心裏的一根刺,皇上也得拿出銀子打發了他。
他活著就是皇上的刺,不是因為他是庶長子的問題,是他天生反骨。
漢高祖混子一樣玩到四十八歲起兵,五十多歲搶了秦朝的江山,所以皇上對他那是有求必應,也所以這麽多年對他從來沒有鬆懈過。
一塵大師不知道,因為他怕狗,這事讓皇上知道後鬆了一大口氣,不是說怕狗的人就會讓人安全,而是這是一大弱點。
裕親王表現得本本分分,對誰也和和氣氣,不是太後這幾年上躥下跳暴露他們母子野心,誰不說裕親王是個謙謙君子?
益陽郡主對範太夫人的事很著急,她很想對繼母說,這一次不要考慮別人,不要考慮範家、薛家,考慮她們姐弟,隻考慮自己。
別猶豫,過了這個村沒那個店,一塵大師這樣的人百年難遇。
可是現在她不能去淮陰伯府,又不方便再把繼母叫到這裏來,繼母會難為情。
那隻能夠去薛家,外祖母大舅母為了繼母的個人,為了薛家範家,也會勸說繼母的。
雖然她對薛家為了攀高枝把親娘嫁到侯府有些反感,但這次不一樣。
薛家最近已經被安家的事情弄蒙了不說,也受到了驚嚇,外麵說的什麽益陽郡主不是安家血脈,是以前的安伯爺讓好友,找個棄嬰,沒想到好友抱了自個兒的親生女兒冒充,為的是讓女兒當侯府嫡女長大,以後好給紀家謀好處。
薛老太太知道刺激的女兒生的益陽,說明什麽?
說明外孫女不是女婿的。
薛家想辦法見了範太夫人,範太夫人說具體情況不知道,但也能確定益陽不是安家的,萬幸外孫英華是女婿的。
薛老太太一直想見外孫女,可是外孫女沒空見不著,她想著外孫女是生氣,難怪之前一夜白頭,是不是那次已經知道了?
想想外孫女太可憐了,這件事對於她來說是怎樣的打擊。
這會兒看到外孫女急急忙忙過來,薛老太爺夫妻心都不會跳了,嚇得。
薛老太太心驚膽戰顫抖著問道:“又出什麽事兒了?是不是英華?”
益陽郡主說道:“不是英華,英華沒事,是有件事,還是件大事。”
薛老太太快暈倒,薛老太爺讓屋裏的人全部出去,院子裏都不留人。
益陽郡主先簡單說一下親生母親的事情,說是安老太太陷害,至於其他不用多說。
既然選擇不讓外人知道,多說無益,多一個人知道,將來總會露出口風。
薛老太太小聲痛罵安老太太,臉都是漲紅,薛老太爺嗬斥道:“你閉嘴,先聽益陽說什麽?”
既然外孫女不是安家的血脈,他也不再稱唿淩霄。
當時心裏想的就是,好,繼母能嫁義父太好了,隻有義父才不會考慮什麽女子二嫁三嫁的,隻有義父能護住繼母。
對於義父到底是何方神聖,她問了晏九。
“這個我也不清楚,我隻是知道義父的身邊有皇家人護著。”
益陽郡主睜大眼睛,沒想到義父竟然和皇家有關係。
皇家的事少打聽,她就沒再繼續問。
晏九白天去忙事,每天晚上都會過來一趟,想想以前隻能站在院子外頭靜聽,聽著益陽進門出門的動靜,看著她屋裏的燈滅了,久久才離去。
現在不用這樣了,以後都不用這樣了。
每天晚上過來一趟,二人纏綿相擁,說會話,他才離開。
益陽郡主心疼他這麽來迴跑,讓他留下來,說反正沒人知道,就算知道,誰也不敢說玉麵羅刹的事情。
晏九不肯,他心想益陽哪裏知道一個血氣方剛的男人,守著心愛女子,哪裏會睡得著?
益陽郡主給晏九說了義父要見他。
晏九又去了他自己的宅子,現在感覺好像這個宅子不是他的,是一塵大師的。
那麽將來義父成親之後,就住在這裏好了,也方便他和郡主照顧。
晏九翻牆進去,見有一間屋子燈亮著,走過去敲敲門,大師的聲音說:“進來。”
一塵大師見晏九進來說道:“你自己的家你還翻牆進來,有何見不得人的?”
晏九沒理會他如此說話,知道大師的毛病,有時候心情不爽,那就不好好說話。
更何況對他這個被師傅硬塞過來的拖累,他更是沒好氣。要是以往,他也冷冰冰問找我有何事,今天沒有。
“義父以後說話要改改,英華的母親要是知道義父平時就這麽說話,會怎麽想呢?”
一塵大師被問住了,他活了這麽大,一直都是想怎麽說就怎麽說,從來不看人臉色,也沒人敢給他臉色看。
昨天忘了給範太夫人說這個問題了,得問問她能不能接受這樣的他,他自己以後說話注意。
但是讓他改,恐怕很難。
晏九找個位置坐下,一塵大師這會才反應過來,剛才晏九稱唿他為義父。
本來想損他兩句算了。
“見到益陽了?讓你過來是定一下你們的婚期。三月份有點早了,很多東西來不及準備,我看八月最好,你也老大不小了,趕緊成親,也讓養父在地下放心。”
其實他跟晏九的關係也挺亂的,按道理養父養了他,又養了晏九,他和晏九應該是一輩。
可是養父說晏九是替你養的,養父擔心他的性子誰也不容,將來讓晏九給他養老送終。
那時養父快死了,他硬是忍下難聽話,什麽都答應,所以對晏九沒好氣。
不是針對晏九,當然也是不是針對養父,他是想,原來我就是這麽一個人?
他從來沒覺得養父說他會說錯,他相信這個世上誰都會害他,誰都會圖他什麽,隻有養父不會。
晏九聽大師說婚期定在八月份,說了聲好。
他也是這麽想的,雖然他巴不得立刻成親。
但他要給益陽一個隆重的婚禮。
一塵大師看著晏九,心想這個臭小子能有什麽錢,益陽的嫁妝要多準備一點。
他第一次覺得自己窮,以前花的都是小錢,這次要花大錢了。
不過他不發愁,皇上有錢。
為了心裏的一根刺,皇上也得拿出銀子打發了他。
他活著就是皇上的刺,不是因為他是庶長子的問題,是他天生反骨。
漢高祖混子一樣玩到四十八歲起兵,五十多歲搶了秦朝的江山,所以皇上對他那是有求必應,也所以這麽多年對他從來沒有鬆懈過。
一塵大師不知道,因為他怕狗,這事讓皇上知道後鬆了一大口氣,不是說怕狗的人就會讓人安全,而是這是一大弱點。
裕親王表現得本本分分,對誰也和和氣氣,不是太後這幾年上躥下跳暴露他們母子野心,誰不說裕親王是個謙謙君子?
益陽郡主對範太夫人的事很著急,她很想對繼母說,這一次不要考慮別人,不要考慮範家、薛家,考慮她們姐弟,隻考慮自己。
別猶豫,過了這個村沒那個店,一塵大師這樣的人百年難遇。
可是現在她不能去淮陰伯府,又不方便再把繼母叫到這裏來,繼母會難為情。
那隻能夠去薛家,外祖母大舅母為了繼母的個人,為了薛家範家,也會勸說繼母的。
雖然她對薛家為了攀高枝把親娘嫁到侯府有些反感,但這次不一樣。
薛家最近已經被安家的事情弄蒙了不說,也受到了驚嚇,外麵說的什麽益陽郡主不是安家血脈,是以前的安伯爺讓好友,找個棄嬰,沒想到好友抱了自個兒的親生女兒冒充,為的是讓女兒當侯府嫡女長大,以後好給紀家謀好處。
薛老太太知道刺激的女兒生的益陽,說明什麽?
說明外孫女不是女婿的。
薛家想辦法見了範太夫人,範太夫人說具體情況不知道,但也能確定益陽不是安家的,萬幸外孫英華是女婿的。
薛老太太一直想見外孫女,可是外孫女沒空見不著,她想著外孫女是生氣,難怪之前一夜白頭,是不是那次已經知道了?
想想外孫女太可憐了,這件事對於她來說是怎樣的打擊。
這會兒看到外孫女急急忙忙過來,薛老太爺夫妻心都不會跳了,嚇得。
薛老太太心驚膽戰顫抖著問道:“又出什麽事兒了?是不是英華?”
益陽郡主說道:“不是英華,英華沒事,是有件事,還是件大事。”
薛老太太快暈倒,薛老太爺讓屋裏的人全部出去,院子裏都不留人。
益陽郡主先簡單說一下親生母親的事情,說是安老太太陷害,至於其他不用多說。
既然選擇不讓外人知道,多說無益,多一個人知道,將來總會露出口風。
薛老太太小聲痛罵安老太太,臉都是漲紅,薛老太爺嗬斥道:“你閉嘴,先聽益陽說什麽?”
既然外孫女不是安家的血脈,他也不再稱唿淩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