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長山出門了,第一個見的是張倫明。


    因為之前給張倫明說過他對益陽郡主的心意,這迴不成了,就找他說說。


    張倫明聽了他說的,沒見他沮喪,說道:“我也覺得不合適,當初和你說過,不過那會你執迷不悟,誰給你說反對意見你也聽不進去。”


    吳長山說道:“就這麽不看好?”


    張倫明說道:“對,就是不看好,你對益陽郡主同情過多,這不是好事,同情總有用完的時候,到時候靠什麽維持夫妻關係?你的性子怕是把人甩在一邊,和狗過一輩子了。”


    吳長山笑了,想想也是,如果他不耐煩哪個人,理也不理。


    “我妹妹也是這意思,別看她和益陽郡主好了幾年,也是不看好。”


    吳長山說了妹妹對他說的話,沒好意思說是帶著訓斥口吻。


    張倫明何許人也,聽話音就能想象吳長山妹妹什麽表情。


    有點意思。


    他以前和吳長山熟悉,但沒接觸過他妹子,也是進了書院通過安世子接觸了益陽郡主,也見過吳美珍幾次。


    這麽清醒的女子很特別。


    他隨意和吳長山聊天,問那妹子怎麽和益陽郡主以前要好,那會兒誰也不願和益陽郡主來往。


    吳長山說了他妹子對益陽郡主的看法,他一點都沒往其他方麵去想,一是他始終認為張倫明左挑剔又挑剔的毛病太多,二是認為禮親王看中他想當女婿,他之前還覺得盛全峰當他妹夫不錯。


    而盛全峰這會在禮親王的莊子裏,他說過要是禮親王那裏的炕不熱什麽的就找他,禮親王還真找他了,沒去昌平侯府是派人老早去書院給他說了。


    盛全峰隻好去了,去了就被禮親王留下了,所有的炕檢查一遍,廚房的爐子甚至煙囪也讓他掏一掏。


    盛全峰幹的不亦說乎,禮親王真把他當工匠了更好,這樣也不會看上他當女婿。


    所以他不怕髒不怕累,爬上爬下,還救了邵陽郡主的貓。


    貓怕冷鑽到炕洞裏去了,他一臉黢黑的把貓拽出來,還被貓撓了一爪子。


    快過年那幾天,禮親王才把他放迴去。


    安淩霄走之前沒有迴伯府,她就是要和家裏脫離開,以後做事自己說了算。


    三人一輛馬車,趕車的是一位三十多歲的男子,公輸先生稱唿他為季榮。


    該過年了,路上有馬車急匆匆往家趕的,零星見到拖家帶口的人,也是逃難後迴家的。


    他們做的馬車外麵看著普普通通,裏麵也普普通通,但跑起來就知道不一樣,沒那麽顛簸。


    馬車後麵有個櫃,裏麵放了些吃喝用具和糕點。


    還有一個小火盆,小巧,裏麵提前放了燒好的炭,坐在裏麵一點都不冷。


    兩邊座位是長條形的櫃,放著隨身帶的衣物和大襖和鬥篷之類。


    安淩霄姐弟頭一次出遠門,興奮又稀奇,時不時掀開馬車兩邊的車窗看外麵。


    炭火沒了,馬車裏冷,停在路邊燒炭,沒了煙氣把炭放入火盆。


    每次停下,公輸先生和安淩霄姐弟穿得厚厚下來周圍走走。


    晚上住客棧,一大早趕路,中午在路過的城鎮吃頓飯。


    安淩霄沒出過門,不知道哪裏是哪裏。


    五天後到了,感覺不對,因為看到天津衛三個字。


    她看向師傅。


    公輸先生給她眨眨眼說道:“沒錯,我們沒去直錄府,來了天津衛。”


    “為什麽?”


    “你以為呢?不這麽說咱們能順利到了這裏?”


    安淩霄一下想到祖母,難道師傅是因為這個才給祖母說來直錄府?


    公輸先生好像猜到她想啥,搖搖頭說道:“你還是太年輕,不給你說了,自己慢慢悟吧。”


    安淩霄一下警覺,覺得是朝廷上的事。


    可是師傅為何要帶他們姐弟一起來?


    安英華也是迷惑,左看看又看看,“先生,不是說來直錄府嗎?”


    公輸先生說道:“我想起朋友給我說過他搬到天津衛了,先進城,進了城再說。”


    他們一路上拿的路引是一家三口,父親常誌懷,女兒常雲,兒子常華,進城理由探親。


    進了城公輸先生很熟門熟路指揮季榮趕車到了一個宅子,敲門,有個五十多歲的老者開門,稱唿老爺。


    宅子是二進院,還有個老婦,估計和開門的是一對夫妻。


    收拾收拾坐下,安淩霄姐弟啥也不問,公輸先生說道:“對外這是我小舅子的宅子,我以前也來住過,鄰居們不知我家眷如何,你們別說漏嘴就行。”


    安淩霄姐弟使勁點頭。


    安英華是好奇興奮又有點害怕,覺得是件從沒有過的刺激事情。


    安淩霄是謹慎,師傅絕不是出門遊玩,或許是幫太子做事。


    她不敢問,也不想問,知道多了危險多,就當是師傅的女兒來探親。


    這會天快黑了,老者出去要了幾個菜,三人吃了好好梳洗一番休息。


    第二天是臘月二十八,北方風俗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


    就是這天開始準備過年的各種麵食和剪窗花。


    安淩霄沒想到師傅真的自己發麵蒸饅頭和剪窗花,還美滋滋地貼上自我欣賞。


    大年初一帶著他們姐弟給隔壁鄰居拜年。


    安淩霄見鄰居們吃驚但不意外,個個說好久沒見,給安淩霄姐弟每人壓歲錢。


    看來師傅是在這裏住過。


    初五,公輸先生帶著他們去了碼頭,說看看有什麽稀罕東西,買了帶迴去。


    安淩霄以為師傅是真的買稀罕物,師傅送人的東西都不尋常,隻能是各處找來的。


    她沒來過天津衛,也知道天津衛是北方最大商埠,不過百年前已經關閉,隻有膽大的暗地裏的做些和倭寇做海上生意。


    二叔有幾個收藏就是倭國傳來的。


    安淩霄有些激動,要跟著師傅買些東西,不都說師傅是鑒賞大師嗎?


    他們坐著馬車往碼頭去了,晏九看到他們吃驚。


    他為了躲益陽郡主,要了這個差事,怎麽公輸先生帶著他們姐弟來了?


    太子殿下沒給他任何消息,看來天津衛的問題有點大,不然公輸先生不會親自來。


    晏九返迴住處,換了一張麵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侯門嬌,九千歲萬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酈七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酈七午並收藏侯門嬌,九千歲萬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