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落。


    公輸先生沒有想到他在大佛寺,竟然傳出他是騙子、妖孽的話來。


    他嗬嗬一笑說道:“說我是騙子有可能,出門在外經常騙人,在外我說姓魯,這個就是騙人的。說我是妖孽,怎麽沒見大佛寺的菩薩把我給劈了呢?


    寺廟裏的百姓隻是知道魯大師在廟裏,但是不知道是哪一個。


    再一個經常看到別人叫他公輸先生,隻把他當做教書先生。


    老百姓想魯大師是高人,不可能穿得像個莊稼漢一樣地忙前忙後。


    大佛寺隻準進不準出,老百姓也不知道外麵的傳言,公輸先生之所以知道,太子傳進來的。


    國公爺聽說之後連說幾句胡說八道,“何人如此胡說八道?現在這種情況挑起民憤不是讓京城大亂嗎?”


    國公夫人說道:“明知故問,除了那位,還有誰?我給你說,咱老六因為在書院為頭,別讓那位盯上了,迴頭收拾咱國公府。”


    國公爺說道:“你當我傻呀,我就在你跟前說說。”


    等國公爺出去後,國公夫人想了想,叫來心腹吩咐幾句。


    這迴她也要伸伸手,為了兒子。


    還有就是她討厭太後,當年生老六的時候,太後背後笑話她說這麽老了還霸著男人。


    老百姓最願意相信天災是妖孽帶來的,之前把魯大師傳得神乎其神,還說是鬼穀子的傳人。


    既然這麽厲害,為何沒有算出來雪災和癘氣呢?


    有人推波助瀾,民間從竊竊私語到唿籲要燒死妖孽,不知是誰說的,魯大師住在益陽郡主的莊子裏。


    益陽郡主是朝廷封的,去年益陽郡主在大佛寺跪拜三天三夜,得了個孝女的稱號,又在蝗災有大功。


    所以認為魯大師收益陽郡主為徒弟,就是利用益陽郡主,就如同利用太子殿下一樣。


    朝廷規定不能四處走動的時候,還沒有動靜,在解禁的第一天就有人跑到益陽郡主的莊子,讓交出魯大師。


    莊子裏的人也不知道魯大師和益陽郡主去了哪裏,隻能說人不在。


    憤怒的人群想要燒莊子,被衛所的人趕來驅散了人群,誰敢鬧事全部送到大佛寺。


    有些人害怕跑了,都知道染了癘氣的人才會被送到大佛寺。


    這也製止不了傳言,越傳越玄乎,竟然有人說魯大師挾持了益陽郡主不定躲在哪裏。


    安老太太足不出戶,最後也聽到了這種傳聞,心裏樂開了花,這可是這段時間最好的事情,可以利用這個事情把淩霄關進家廟。


    她在等癘氣過後派人抓也把淩霄抓迴來,這迴可是名正言順的清理門戶。


    最好那個死丫頭染上癘氣沒了。


    突然,又有一個傳聞,說妖孽是雙胞胎,就這一句讓百姓閉了嘴,沒人敢議論。


    誰都知道裕親王世子娶的是雙胞胎表妹,那會還鬧出娥皇女英的傳聞。


    娥皇女英嫁的誰?


    舜帝!


    史書記載: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太子拍著桌子樂,不知道誰傳的這句,他又派人放出風聲,南明郡王府的江陵縣主當初想效仿娥皇女英,是受了裕親王妃指使,好掩蓋那一對雙胞胎。


    總之京城裏傳言滿處飛,一會一個,又有人說天有異象是大亂開始,唯有受命於天的真龍天子才能鎮住一切妖孽。


    臘月份,皇上下了一份罪己詔,詔告天下。


    :餘一人有罪,無及萬夫。


    :國以人為本,聞有災當亟救之,豈可尚複疑之邪!


    :朕德不類,不能上全三光之明,下遂群生之和,變異頻仍,咎證彰灼,夙夜祗懼,不遑寧康。


    :今朕痛自刻責,豈聲利未遠而讒諛乘間歟?


    最後一句:朕甚愧之!


    灑灑洋洋一千字,什麽妖孽讒言都不是真的,是皇上一人之罪。


    越是這樣,越顯得皇上為了遮掩親兄弟裕親王的野心。


    傳言頓時消失,隻有一聲歎息。


    皇上下了罪己詔,很奇怪的是癘氣逐漸消失,百姓衝著皇宮方向磕頭。


    其實是太子讓所有染了癘氣的人用安淩霄用過的辦法,再一個病患者當初是分兩個地方,輕的送到大佛寺,嚴重的是在城外的一個莊子,外人不知。


    也不知道這個辦法是真有用還是撞大運,確實好了一部分人。


    好不了的城外就地燒了,然後掩埋。


    城裏大戶人家也有染病的,及時發現送到大佛寺,不用別人交代,那幾個府裏所有的人自我隔離,後麵有了方子,按照方子來,又是喝又是泡又是熏的。


    外麵的這些安淩霄不知道,晏九知道,謝二往小木屋送東西,紙條上都寫了。


    安淩霄自從重生以來,從來沒有這麽輕鬆過,不用考慮別人,不用考慮弟弟,不用考慮祖母會不會暗害她,每天想著怎麽用僅有的食材做吃的。


    晏九自從跟了太子之後,從來沒有這麽放鬆過,身體慢慢恢複,他讓安淩霄住在裏間,他把幾個方椅砍了扶手拚成一張床。


    每天一早起來去院子裏練下拳腳,過幾天會有人送進來東西,包括食物,除了鴨子,還會送進來肉骨頭,蘿卜。


    他每天看著安淩霄做飯,當個下手,聽著安淩霄說東說西,也看得出來她並不怎麽會做飯,僅會的一些還是跟公輸先生學的。


    晏九每次接到謝二的信,最怕打開是讓他出大佛寺。


    謝二信裏說太子問他身體好了沒有,他說還是很虛弱,需要靜養。


    謝二說你出來後千萬別說漏嘴,說外麵啥事沒有,讓他這一段時間好好休養一下。


    晏九看到安淩霄,就想她是我的妹妹,可是又渴望聽到她嘰嘰喳喳說個不停,她把鴨子烤焦了,他也願意吃下去。


    安淩霄很不好意思,她用鐵爐烤鴨子,烤得外焦裏不熟。


    “不吃了,我扔了。”


    晏九伸手拿過來,掰了鴨腿,咬一口說道:“外麵現在連吃的都沒有,別浪費。”


    安淩霄心想,那她也吃吧。


    晏九阻止道:“你別吃,小姑娘吃這個不好。”


    安淩霄隻好喝粥吃了個蘿卜。


    她想烤整隻鴨子不行,下一迴切成片串在木枝上烤。


    過了一天,晏九拿進來一塊鐵板放在爐子上,鴨肉切成片,在上麵烤。


    安淩霄看了一眼晏九,是他讓太子的人送進來的吧?


    原先發愁這麽多的鴨子怎麽辦,經過這一冬天不用發愁了,鴨肉也是肉。


    確實,太子把她莊子裏的鴨子留一些鴨種全部收購了,先結賬後付銀子。


    讓謝二賣給那些大戶人家,難民那裏是鴨肉鬆花蛋粥。


    雖然鴨肉是涼性的,但總比白粥強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侯門嬌,九千歲萬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酈七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酈七午並收藏侯門嬌,九千歲萬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