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親王聽了國公爺說的,立馬派人收拾莊子。


    邵陽郡主很是警惕,姨母說了,你不能全指望你父王,他不會把他親弟弟想得多麽壞,你要硬氣起來。


    果然,二嬸先來了,帶著丫鬟婆子,拿著補品,門房不讓進,二嬸在門口大吵大鬧。


    邵陽郡主氣得臉通紅,明知母親懷孕,二嬸故意如此,讓母親聽到會讓她進來。


    她親自出去,先給二嬸行禮,“二嬸,我母親睡下了,二嬸的心意我替母親心領,太醫說了,母親要靜心養胎,不見客,對不住了。”


    二嬸板著臉說道:“你是個沒出嫁的姑娘,能照顧好你母親?這是我挑出來的幾個?讓她們照顧你母親。”


    邵陽郡主並不讓開說道:“勞煩二嬸費心,母親身邊已經安排好人,我父王進宮請太醫留守府中,我也大了,會照顧好母親。”


    反正她就守在門口,不能讓二嬸進去。


    二嬸聽請了太醫不好再嚷嚷隻好打道迴府。


    三嬸老遠看到沒敢近前,想著她這麽多年巴結大嫂,不會不讓她進,等到二嫂的馬車走遠了,她才派人過去敲門。


    沒想到門房同樣不讓她進,她想了想,先迴去,迴頭讓人聯係大嫂身邊的媽媽。


    第二天汪齊氏帶了五六個人過來,聽妹夫說要搬到莊子裏去住,她說好,住那兒清靜。


    汪齊氏本來想給妹夫說,就是搬到莊子裏也別讓外人過去,但是這個妹夫太天真,你要說是外人,他就會想,他自個兒的兄弟不是外人。


    五天後邵陽郡主一家三口利索地搬到了莊子裏,王府的人手一個都沒帶,莊子裏的人也全部打發到別處。


    汪齊氏把她的陪嫁人派過來不說,還有汪家的下人。


    她的丈夫是詹事府的府丞,汪老夫人看到兒媳為她親妹子忙活都顧不上家裏,她沒有怨言,隻是心疼兒媳,這麽多年,兒媳對禮親王妃就像對親閨女似的。


    她對兒子說道:“幸虧你媳婦不像禮親王妃,我要是有這麽個兒媳,休又休不掉,氣都要氣死了。”


    汪府丞說道:“還是娘有福,兒媳個個能幹。”


    汪老夫人笑了,她不會為了兒子如願娶一個無能兒媳,兒媳個個都是她挑選的,包括庶子兒媳。


    當年的齊氏,她猶豫,怕她和她妹子一樣,還是自己的姐姐說,姐妹倆不一樣。


    禮親王妃確實貌美,如今三十五歲,走出來如同二十多歲。


    五指不沾陽春水,除了畫畫念詩為月亮圓缺發愁,哪像自己媳婦,操持家裏,還要為禮親王府費心,能不顯老嗎?


    姐妹倆走出去像母女。


    汪府丞從母親那兒走出去,想了想,出府給夫人買個禮物。


    本來今天他休沐,想著好好陪夫人一天,可是夫人又去忙禮親王家的事。


    年輕時的禮親王妃是京中很多少年人的愛慕,隻不過誰都知道禮親王對她情深意重,就像去年之前的裕親王世子對鄭員外郎的女兒一樣。


    禮親王那會還是世子,天天往齊家跑,其他的人誰也不敢表露心跡。


    愛屋及烏,禮親王對汪府丞就像對親姐夫一樣,也經常給他送禮,汪府丞比他們大個四歲,看著他們少男少女兩小無猜,對小姨子也像對親妹妹一樣。


    做為姐夫,做為汪家人,他都希望小姨子嫁禮親王,除了禮親王,誰家能容忍小姨子?


    到時候還是他媳婦的煩惱。


    汪府丞去首飾店給妻子挑了一對手鐲,走出來看到安茂彥,彼此點頭示意一下。


    看著安茂彥的背影,汪府丞為安茂彥感到可惜。


    安茂彥有點像禮親王,他不認為安茂彥會賣了他過世大嫂的嫁妝,隻能說是個孝子。


    安茂彥沒想到遇見汪府丞,有些難堪。


    他二人算是棋友,如今見麵不複以往。


    迴到府裏,他去榮壽堂給母親說田地的收成。


    安家和別的府一樣,有莊子有田地,但不多。


    今年的收成少了一半,公中的現銀不到五千兩,兩個鋪子,盈利也沒有多少。


    安茂彥之所以知道得這麽清楚,是因為母親把管家權交給大嫂,大嫂核對完之後,又把賬目給他和顧氏看了,不僅看了,還讓他簽名。


    大嫂直接說不管家裏有多有少,希望每個人都清清楚楚,以後她也能放開手腳管這個家。


    安茂彥明白大嫂的意思,一個伯府就這點家產,肯定是不夠開支,那大嫂隻能往裏貼補,就是貼補也要貼補得明明白白。


    安茂彥不會想到之前府裏母親打理,母親有沒有藏私房錢,他隻是想到母親很的為難,所以才賣了大嫂的嫁妝。


    伯府隻有兩房,對於商家出身的範夫人來說,管理並不是件困難的事情,她按照淩霄說的,把賬核對清楚攤在二房夫妻麵前,按照淩霄說的直接把外麵的鋪子和莊子交給二叔去收賬。


    既然沒分家,二叔一個壯男丁總是要為安家做點事。


    安淩霄仍舊住在莊子裏,她和公輸先生的師徒名分已定,師徒如父女,兩個人住在莊子裏沒有人會說什麽。


    她太喜歡師傅了,師傅一點都不嚴厲,也沒說收了她為徒,就讓她背書本。


    兩人每天在一起研究做什麽吃的。


    等到烤爐幹透之後,親自動手做烤鴨。


    好吃的人,不愛動手的人挑剔別人,愛動手的人看到什麽好吃的了,迴頭自己琢磨試著做。


    公輸先生介於兩者之間,有條件他就挑剔,指揮讓別人做,沒條件隻能自己動手的時候,他就自己做。


    安淩霄是對什麽都好奇的年齡,待在莊子裏又沒什麽事兒,師徒兩人一個指揮一個動手,公輸先生用他吃的經驗,研究用什麽配料把烤鴨把鴨子醃一下,在放進烤爐裏烤。


    烤出來的香味飄出去,饞壞了一人。


    禮親王的莊子離這裏有段距離,禮親王妃嗅嗅鼻子,聞到香味,想吃。


    禮親王趕緊派人聞味尋找,找到益陽郡主的莊子。


    於是,他親自上門了。


    安淩霄的門房聽主子的吩咐,沒主子事先吩咐,任何人不讓進,也不會說什麽迴稟一下。


    是杜絕來拜訪公輸先生的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侯門嬌,九千歲萬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酈七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酈七午並收藏侯門嬌,九千歲萬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