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九在門口聽到屋裏的說話聲。
聽到公輸先生說安淩霄可憐。
這才是先生要收她為徒的原因吧,不為教她學什麽,隻為給她一個可以鎮住人一些人的後台。
先生走南闖北什麽人沒見過,什麽事沒遇到過,就是他剛才的家事,讓他常年不迴家的原因不隻是他說的那麽簡單。
晏九聽到先生說逆骨而生,摸了摸自己後腦勺。
他也有逆骨,難道也是天生反骨之人?
會不會是因為這個安老太太才會對他們母子下了殺手,對安淩霄姐弟沒有。
蝗災還在繼續,很多地方寸草不生,難民已經開始出來討飯。
因為京城周邊有鴨群,莊稼保住了一半。
有這一半,能讓救災順利進行,受災地方府衙開倉放糧,先穩定災民,之後再運糧過來。
對於之前的太子不利皇宮的傳言沒人再提,人們暗地裏相信另外一個傳言,就是太子有高人指點,據說這個高人是寒山寺的慧明大師,所以太子提前迴京城,並組建西林書院,通過魯大師讓安家二小姐養鴨子,才挽救了京城附近老百姓的莊稼。
這就繞到之前為何讓安二小姐給平陽公主當伴讀,都是事先安排好的。
又有人說了,太子為何不直接安排所有受災地區養鴨子呢?
旁人道:本來天機不可泄露,太子如果那麽做,大臣們不瞎琢磨呀,接到任命的官員互相通個消息,鬧的人心惶惶更亂了。
還有人說,太子是將來的真命天子,有龍氣護身,趕迴來救皇根底下的百姓,身為生活在皇根下的你我,應該跪拜天地,跪拜祖宗,叩謝皇上叩謝太子,不然自個家的糧食保不住不說,這一冬天,災民就要湧入京城四周了。
這一些安淩霄能夠想到,不屬於她操心的範圍,她也不會因為有了身份地位就會鬆懈。
越是這樣,祖母越要抓緊時間,利用機會對她下手。
明年她及笄,可以定親,甚至可以出嫁,祖母無法掌控,所以要在這之前對她下手。
她能防的都防了,也猜不出來祖母利用哪一方麵,隻能在嚴加防範之下,走一步看一步。
安淩霄親自去西林書院接弟弟去莊子,來之前公輸先生說:“把那些調皮鬼們都叫到莊子裏來,我也約了戴先生他們,咱們也辦一個拜師宴,我公輸收弟子用不著偷偷摸摸。”
安淩霄當然願意,這樣大張旗鼓的拜師宴,對她更有好處。
她也知道外麵傳言是公輸先生讓她養鴨子,有了這個拜師宴別人就更加會相信這個說法。
看到弟弟出來,如今的弟弟整個改頭換麵,是那正常的十二三歲的精神滿麵的小少年。
西林書院這幫少年們按照品級來說,安英華最高,就是現在侯府降為伯府,他也是伯府世子。
之前沒人瞧得上他,是他哪裏像個大家公子?
站沒站相坐沒坐相,看人畏畏縮縮。
安淩霄站著沒動,張倫明幾個走過來,這一次是鄭重的行禮,“見過郡主。”
安英華是高興的叫了聲姐,現在他為有這樣的一個姐姐感到驕傲。
安淩霄說道:“大家客氣了,今天我請客,給其他學子們都說一聲,去我那個莊子裏,公輸先生有重要的話說。你們先迴家給家裏打聲招唿,讓家裏人放心。”
張倫明說道:“不用,我派來接我的人迴去說一聲就行。”
其他幾個都點頭說是。
安英華對盛全峰說道:“五哥,要不要把你做的那個爐子在莊子裏再做一個,咱們在那吃烤鴨。”
張倫明說道:“對呀,就是現做來不及了,沒事,今天去做,下次休息咱們去吃。”
安淩霄已經知道盛侯爺的兒子是個能工巧匠,喜歡做些新鮮玩意,聽到烤鴨兩個字,眼睛發亮。
這會她沒問,請他們到莊子裏的時候就知道了。
各府都派了馬車來接自家主子,安英華上了二姐的馬車問道:“要不要派人迴去說一聲?”
安淩霄說道:“不用,母親會給祖母說的,以後放假了你就去莊子裏,這一年盡量少迴侯府。”
安英華不吱聲,提到祖母他還有點心裏難受,但是現在他要聽二姐的。
五十幾個學子,那就是五十幾輛馬車,還有兩輛是先生們坐的馬車,排著隊出城了。
這又讓好事者看到,不知道又發生什麽事。
有人說那是西林書院的學子,還有先生,出城玩兒去了。
又有人說,這個時候玩什麽玩兒?肯定是去莊稼地裏了。
因為之前學子都沒上課放鴨子,也算是立了大功。
好家夥,將近六十輛馬車在莊子門口停著,這會兒已經秋涼了,按照氣候來說格外舒服。
這個莊子就是江陵縣主和安淩霄落水的那個莊子,莊子裏的鴨子隻有幾十隻,在池塘裏悠閑悠閑地劃著水。
張倫明在這裏反客為主,進了西林書院他和安英華一個屋,一開始一直以大哥的身份照顧他,後麵被父母強安了一個張小叔的身份,他就更加像個長輩似的。
他先請戴先生他們入座,再招唿其他學子隨意,看到公輸先生走過來,急忙迎上去。
公輸先生笑眯眯說道:“來了啊,都坐下吧,今天我要來說個事。”
戴先生坐下後看了他一眼,不知道他要說什麽事,知道他是魯大師之後,心想難怪他做事這麽隨意,還好吃,一個人遊蕩慣了沒有約束。
這會知道他一個秀才身份為何能在書院當先生。
戴先生老早感覺出來公輸先生不是一般人,雖然書院讓他管理,但是有什麽他都會問公輸先生,而公輸先生也從來不推辭,有啥說啥。
且聽聽公輸先生要說什麽吧。
“今天我正式收益陽郡主為弟子,大家來一起喝一杯,熱鬧熱鬧。”
所有人驚愕,誰也沒想到魯大師會收一個女弟子,而且是安世子的二姐。
張倫明首先想到之前的傳聞,他猜想先生進書院之前估計就已經認識了安世子的姐姐,那都是太子的安排。
之前奇怪安世子怎麽會被選進入書院,是因為這個。
安淩霄是昨天先生說要認她為弟子,今天一大早的就派趙富貴去準備拜師禮所用東西。
剛才她一進莊子迴屋換了衣服,很正式莊重的服裝,走出來按照拜師禮,一步一步,挨個進行。
正衣冠、盥洗禮、叩首禮、送六禮束脩、吉時獻茶,最後是先生訓示。
公輸先生說道:“原來從沒打算收過弟子,所以沒準備,剛好昨天看到這句話:無平不陂,無往不複,艱貞無咎。希望你能時時記得。”
安淩霄不知啥意思,點頭稱是,磕頭敬茶,“今日得歸先生門下,先生如再生父母,學生日聆教誨,實乃三生有幸。”
聽到公輸先生說安淩霄可憐。
這才是先生要收她為徒的原因吧,不為教她學什麽,隻為給她一個可以鎮住人一些人的後台。
先生走南闖北什麽人沒見過,什麽事沒遇到過,就是他剛才的家事,讓他常年不迴家的原因不隻是他說的那麽簡單。
晏九聽到先生說逆骨而生,摸了摸自己後腦勺。
他也有逆骨,難道也是天生反骨之人?
會不會是因為這個安老太太才會對他們母子下了殺手,對安淩霄姐弟沒有。
蝗災還在繼續,很多地方寸草不生,難民已經開始出來討飯。
因為京城周邊有鴨群,莊稼保住了一半。
有這一半,能讓救災順利進行,受災地方府衙開倉放糧,先穩定災民,之後再運糧過來。
對於之前的太子不利皇宮的傳言沒人再提,人們暗地裏相信另外一個傳言,就是太子有高人指點,據說這個高人是寒山寺的慧明大師,所以太子提前迴京城,並組建西林書院,通過魯大師讓安家二小姐養鴨子,才挽救了京城附近老百姓的莊稼。
這就繞到之前為何讓安二小姐給平陽公主當伴讀,都是事先安排好的。
又有人說了,太子為何不直接安排所有受災地區養鴨子呢?
旁人道:本來天機不可泄露,太子如果那麽做,大臣們不瞎琢磨呀,接到任命的官員互相通個消息,鬧的人心惶惶更亂了。
還有人說,太子是將來的真命天子,有龍氣護身,趕迴來救皇根底下的百姓,身為生活在皇根下的你我,應該跪拜天地,跪拜祖宗,叩謝皇上叩謝太子,不然自個家的糧食保不住不說,這一冬天,災民就要湧入京城四周了。
這一些安淩霄能夠想到,不屬於她操心的範圍,她也不會因為有了身份地位就會鬆懈。
越是這樣,祖母越要抓緊時間,利用機會對她下手。
明年她及笄,可以定親,甚至可以出嫁,祖母無法掌控,所以要在這之前對她下手。
她能防的都防了,也猜不出來祖母利用哪一方麵,隻能在嚴加防範之下,走一步看一步。
安淩霄親自去西林書院接弟弟去莊子,來之前公輸先生說:“把那些調皮鬼們都叫到莊子裏來,我也約了戴先生他們,咱們也辦一個拜師宴,我公輸收弟子用不著偷偷摸摸。”
安淩霄當然願意,這樣大張旗鼓的拜師宴,對她更有好處。
她也知道外麵傳言是公輸先生讓她養鴨子,有了這個拜師宴別人就更加會相信這個說法。
看到弟弟出來,如今的弟弟整個改頭換麵,是那正常的十二三歲的精神滿麵的小少年。
西林書院這幫少年們按照品級來說,安英華最高,就是現在侯府降為伯府,他也是伯府世子。
之前沒人瞧得上他,是他哪裏像個大家公子?
站沒站相坐沒坐相,看人畏畏縮縮。
安淩霄站著沒動,張倫明幾個走過來,這一次是鄭重的行禮,“見過郡主。”
安英華是高興的叫了聲姐,現在他為有這樣的一個姐姐感到驕傲。
安淩霄說道:“大家客氣了,今天我請客,給其他學子們都說一聲,去我那個莊子裏,公輸先生有重要的話說。你們先迴家給家裏打聲招唿,讓家裏人放心。”
張倫明說道:“不用,我派來接我的人迴去說一聲就行。”
其他幾個都點頭說是。
安英華對盛全峰說道:“五哥,要不要把你做的那個爐子在莊子裏再做一個,咱們在那吃烤鴨。”
張倫明說道:“對呀,就是現做來不及了,沒事,今天去做,下次休息咱們去吃。”
安淩霄已經知道盛侯爺的兒子是個能工巧匠,喜歡做些新鮮玩意,聽到烤鴨兩個字,眼睛發亮。
這會她沒問,請他們到莊子裏的時候就知道了。
各府都派了馬車來接自家主子,安英華上了二姐的馬車問道:“要不要派人迴去說一聲?”
安淩霄說道:“不用,母親會給祖母說的,以後放假了你就去莊子裏,這一年盡量少迴侯府。”
安英華不吱聲,提到祖母他還有點心裏難受,但是現在他要聽二姐的。
五十幾個學子,那就是五十幾輛馬車,還有兩輛是先生們坐的馬車,排著隊出城了。
這又讓好事者看到,不知道又發生什麽事。
有人說那是西林書院的學子,還有先生,出城玩兒去了。
又有人說,這個時候玩什麽玩兒?肯定是去莊稼地裏了。
因為之前學子都沒上課放鴨子,也算是立了大功。
好家夥,將近六十輛馬車在莊子門口停著,這會兒已經秋涼了,按照氣候來說格外舒服。
這個莊子就是江陵縣主和安淩霄落水的那個莊子,莊子裏的鴨子隻有幾十隻,在池塘裏悠閑悠閑地劃著水。
張倫明在這裏反客為主,進了西林書院他和安英華一個屋,一開始一直以大哥的身份照顧他,後麵被父母強安了一個張小叔的身份,他就更加像個長輩似的。
他先請戴先生他們入座,再招唿其他學子隨意,看到公輸先生走過來,急忙迎上去。
公輸先生笑眯眯說道:“來了啊,都坐下吧,今天我要來說個事。”
戴先生坐下後看了他一眼,不知道他要說什麽事,知道他是魯大師之後,心想難怪他做事這麽隨意,還好吃,一個人遊蕩慣了沒有約束。
這會知道他一個秀才身份為何能在書院當先生。
戴先生老早感覺出來公輸先生不是一般人,雖然書院讓他管理,但是有什麽他都會問公輸先生,而公輸先生也從來不推辭,有啥說啥。
且聽聽公輸先生要說什麽吧。
“今天我正式收益陽郡主為弟子,大家來一起喝一杯,熱鬧熱鬧。”
所有人驚愕,誰也沒想到魯大師會收一個女弟子,而且是安世子的二姐。
張倫明首先想到之前的傳聞,他猜想先生進書院之前估計就已經認識了安世子的姐姐,那都是太子的安排。
之前奇怪安世子怎麽會被選進入書院,是因為這個。
安淩霄是昨天先生說要認她為弟子,今天一大早的就派趙富貴去準備拜師禮所用東西。
剛才她一進莊子迴屋換了衣服,很正式莊重的服裝,走出來按照拜師禮,一步一步,挨個進行。
正衣冠、盥洗禮、叩首禮、送六禮束脩、吉時獻茶,最後是先生訓示。
公輸先生說道:“原來從沒打算收過弟子,所以沒準備,剛好昨天看到這句話:無平不陂,無往不複,艱貞無咎。希望你能時時記得。”
安淩霄不知啥意思,點頭稱是,磕頭敬茶,“今日得歸先生門下,先生如再生父母,學生日聆教誨,實乃三生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