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有人從宮裏出來,好奇地看了眼他們。


    安淩霄說了句:“我先進去了。”


    趕緊進去。


    去年中秋那晚遇見晏九,隻想巴結他,一是想通過他給太子說重要的消息,比如這次蝗災。


    二是,他可是將來的九千歲。


    沒想到一年後,反而他向自己行禮。


    心裏沒有那種我曾經想巴結的人,以為高高在上的人,如今卻要給我行禮的那種自得和竊喜,反而覺得別扭。


    晏九將來可是太子的,不是將來,他一直都是太子的寵臣,而自己一個沒有皇家血緣的郡主算什麽?


    就是太子妃的哥哥弟弟見了晏九都客客氣氣,這個是上輩子聽陳序說的,說的時候一臉的鄙視。


    所以這時候的安淩霄一直認為晏九是太子最心愛的人,最心愛的人不分男女,上輩子弟弟為了一個男戲子,連爵位都不要私奔了。


    安淩霄進宮後先去見皇上,被門口的太監攔住,說皇上有要事。


    她又去見太後。


    太後看著這個最早是被自己攛掇皇後封的益陽郡主,還偏巧出現蝗災,這個丫頭養的鴨子派上了用場,得了功勞。


    她把表弟找來問怎麽沒有算出來蝗災,太後覺得她的親弟弟不爭氣,重要的事情都交給表弟去做。


    表弟找了一個高人,算出她會是名副其實的太後,什麽叫名副其實的太後?那就是親兒子親孫子能登上皇位。


    太後的表弟說高人也有一二三等,沒準太子身邊也有高人,為什麽會辦那個書院,書院裏那個魯大師一開始為何沒暴露身份?


    沒準那個魯大師就是高人,都說是魯大師讓益陽郡主養鴨子的,估計他一早推算出來了。


    太後讓表弟把安淩霄的八字拿去推算一下,表弟算迴來,說,益陽郡主的八字從去年開始就有了重大改變,之後無法推算,隻有一點,跟誰旺誰。


    太後問道:“那為何安家從侯府降為了伯府?”


    太後表弟說道:“我也這麽問了,他說那是安家自己把福氣折騰沒了,要是不賣益陽郡主母親的嫁妝,也不會如此。”


    太後這會看著給她磕頭的安淩霄,心中一動,隻可惜裕親王世子已經定親。


    不過她還有個外孫,今年十四,總之不能讓安淩霄嫁給太子那邊的人,實在不行就毀了這丫頭,她得不到別人也別想得到。


    安淩霄不知道她的生死就要掌握在麵前這個和藹可親的太後手上,她能感覺出來太後對她比上一次見的時候親熱很多,賞的禮也貴重。


    接下來是去見皇後,皇後娘娘是真的喜笑顏開,從心裏感到高興,她給女兒選的陪讀有今天的造化,女兒麵子上也好看。


    平陽公主在這裏等著,歡天喜地給她道喜,這迴皇後娘娘給安淩霄賞了一堆東西,還說:“你和平陽像姐妹一樣,以後要好好的,千萬別鬧脾氣。”


    皇後娘娘也對安淩霄動了念頭,她娘家好幾個侄子呢,迴頭給皇上提一下。


    安淩霄出宮之後,先迴到安家門口,讓媽媽把她得到的禮物,送迴玉林院,她自己去了國公府。


    到了國公府,還沒下馬車,就有兩個婆子上前,見了她先是行禮,口稱郡主,一人伸手扶著安淩霄下了馬車。


    再看府門口,站著幾個穿戴整齊一臉笑容的媽媽們。


    國公夫人得知安家二小姐今天被封為名副其實的益陽郡主,後悔了。


    早知道之前想法和安家定了親事,兒子就是儀賓,這個儀賓比駙馬強,以後能跟著郡主去封地上,妥妥的地方上的人上人。


    如今來不及了,皇家選誰也不會選國公府的人當益陽郡主的儀賓。


    但,結交是肯定。


    幸好國公爺昨天就約了益陽郡主,不是知道了才拉攏。


    國公夫人叫上兩個嫡親兒媳婦,孫媳,還有一個十二歲的嫡親孫女一起接待客人,安淩霄進去後,稱唿國公夫人為夫人,稱唿世子夫人,也就是張倫明的大嫂,還有他二嫂為伯娘和嬸子。


    張倫明的侄媳和侄女,她稱唿為姐妹,直接把自己放在國公夫人的孫輩,反正是他張家一開始這樣排輩的。


    這麽一排輩分,國公夫人的次媳笑開了花。


    她有個兒子剛好十五歲,和益陽郡主合適,她是二房媳婦,早晚分家出去,是國公府旁支,要是嫡長那一支,她不會打這個主意。


    要是自己兒子當了益陽郡主的儀賓,二房有個出頭的。


    這麽一想,頓時看益陽郡主就像看財神爺。


    國公府的人都很熱情,安淩霄沒有聯想到有人打自己的主意,以前安家和國公府沒什麽交情,安淩霄不知道上輩子張倫明娶的誰,他侄女嫁的誰。


    國公府的姻親都有誰她一概不清楚。


    不是昨天約好了,她今天不會來國公府,她也去到莊子上,和公輸先生一起釣魚也行呀。


    這一次拜訪,是熱熱鬧鬧又親親熱熱,能封為國公府的祖上是武將出身,不像文人家裏喝茶要遮擋口鼻,笑也是微微一笑。


    國公府的兒媳孫媳沒有一個出身是文人之家,沒那麽拘謹,國公夫人自己笑起來都是哈哈。


    張倫明的侄女,十二歲的張君蘭,一開始不說話,聽著長輩們說話,後麵她自己悄悄地坐在安淩霄的身邊,展開很友好的笑容。


    安淩霄想起了自己,她和吳美珍認識,是在別人的家的宴會當中,那會兒她外麵沒有什麽朋友,很想認識朋友。


    但是很多人對她說話客客氣氣帶著疏離,打完招唿找借口走開。


    她看到了吳美珍,吳美珍一開始對她點頭微笑,打招唿的時候眼神裏沒有別人的那種瞧不起。


    然後她注意吳美珍,在她身邊沒人的時候就坐下,自認為露出一個甜甜的微笑,上趕著說話。


    張君蘭把麵前的一個點心端著遞給安淩霄說道:“安姐姐,這是梅花酥,我最喜歡吃的,姐姐嚐嚐。”


    安淩霄拿了一塊嚐嚐,點頭說好吃。


    國公夫人和兒媳世子夫人相視一笑,次媳心想,你們用女孩結交,到時候郡主成了我兒媳,羨慕嫉妒恨吧。


    安淩霄迴到家中,就一個感覺,累。


    是心累。


    這時佩服每個府的婦人們,應酬是個苦差事。


    想一想自己,從小祖母壓根沒教她,每次家裏來客,她打聲招唿就走,有時聽見祖母給客人解釋:都是我把她慣壞了。


    那時的自己怎麽就一點沒覺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侯門嬌,九千歲萬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酈七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酈七午並收藏侯門嬌,九千歲萬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