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有一個桃花林,長的極好,自黛玉的及笄宴後也被許多人知曉。


    浮影居士自然也是聽的一二的。


    如及笄宴上所言,這一次下山,她果然沒有著急迴了文淵書院,而是在京中的蘇家住了下來。


    她與黛玉的許諾也一一兌現了。


    詩社中第一次出的詩集裏,她甚至送了自己的兩首詩過來。


    用自己名,去護那些女兒家的名聲。


    就是那詩集也多是擺在她名下的書肆當中的。


    畢竟女兒家出的詩集,迂腐的酸儒書生不僅不會看,甚至還可能會說一句不成體統。


    閨閣之語也敢拿出來賣弄?


    好好讀自己的女戒女則便就是了。


    若是浮影居士卻不會,在知曉浮影居士就是謝清然這個一個閨閣婦人之前,她的詩是被眾人所追捧的。


    如今踩踏於她,便是打了自己臉。


    那些人迂腐,也重臉麵。不管心裏如何不舒服,也不會公開去說。


    但是就是這般,那些詩詞也是反響平平。


    氣的林如海多次在府中說那些人一點兒文才都沒有。


    山豬吃不了細糠!


    他看過的,除了浮影居士的兩首,明明玉兒她們收集的女兒家的詩也有好的。


    婉約成頌,也有另外的意境。


    不說人人傳頌,也不該被人恥笑。


    至少比有些受追捧的公子寫的那些酸詩要好。


    什麽時候這詩也要看性別了。


    女子的才氣真的隻能是為取悅男子而存在麽?


    他不信。


    與他不同黛玉、李鈺凝和詩社裏邊的其他姐妹都是開心且滿足的。


    她們有的人從來沒有想過,有一日自己寫的詩也能被收錄成冊。


    雖然買的人大多也是閨閣女兒,但是於她們而言卻是夠了。


    這詩集本來就是試水。


    隻想溫水煮青蛙,沒想過轟轟烈烈。


    潛移默化之下,大家總是能接受的。


    原來女子的詩詞也可以走出後宅,為眾人研讀。


    如今是詩,誰又能保證往後不能是其他的呢。


    當然還有意外之喜,就說黛玉這裏,從詩集出了過後,便收到不少各府小姐送來的詩。


    啟蒙是從自身開始的。


    隻有有一日自己認識她們與男兒沒什麽不同,才有改變的勇氣。


    被馴化也能被同化。


    況且她們要的不多,不想著去爭一同科舉,也不想著入朝為官。


    太不現實了。


    她們隻想有一日想獨自踏青不會被指指點點。


    有一日想出門買些自己喜歡的東西,不會收到男子鄙夷的目光和家中長輩的訓話。


    有一日,她們走出後宅,發現外邊也有她們的容身之所。


    她們隻是不想這一生能看到的都是宅院裏的圍牆,和道觀寺廟的青磚。


    所以,這個開始並沒有讓姑娘們失望。


    甚至還有些喜出望外。


    這樣的結果對於她們來說已經很好了,她們都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了。


    被議論,被看不起。被人名聲有損。


    如今都沒有。


    還有一些支持她們的姑娘們。


    真好。


    這般真好。


    當然啦,也有支持欣賞她們的男子,黛玉的一個堂哥林向毅訂親了。


    定的是翰林院侍讀學士家的姑娘。


    就是那位詩詞與黛玉一起呈到禦前的那位姑娘。


    她也是詩社裏的。


    向毅堂兄自己看上了,問了林如海和林景晏。


    便請了家中父母過來。


    林家的幾位堂兄,放在京城中都是不錯的兒郎。更何況林向毅還是林家旁支主事的嫡子。


    自己也有文才。


    翰林院侍讀家便也應了。


    及笄宴過後,向毅堂兄的父母都未離開,如今就忙著兩人的婚事呢。


    這次他也是中了進士的。


    為了詩集,黛玉常去拜訪浮影居士。


    浮影居士喜愛她,從來不曾像其他上門的人一樣避而不見。


    她去,她都在。


    隻有時會棄了一首寫到一半的詩,一幅還未畫完的畫,亦或是一曲還未彈完的琴。


    雖然她的態度觀之依舊不如旁人熱情,但是黛玉也有些懂她了。


    兩人真的處出了一些亦師亦友的情誼。


    上次去時,浮影居士也聽說林家有一片桃花林,便就說過,尋得機會讓家中之人去摘一二。


    做成桃花箋,到時一定給黛玉送上一些。


    黛玉自然是應了的,不止浮影居士幫了她們太多,還有她喜歡浮影居士。


    通透豁達,不為外物所擾。


    塵世紛爭,她仿佛永遠隻是自己。


    就算沒有她為她們送來的詩,名下的書肆,還有時不時的為她解惑。


    就是及笄那日送的那幾本不起眼的書籍,也對她修的女史有莫大的幫助。


    皆是孤本,外邊是尋不得的。


    也給了她。


    這點兒小事,她也願意。


    當日迴了林家,便吩咐下去了。


    若是蘇家來人摘桃花,就算她不在,也恭恭敬敬的將人請進來便是了。


    這桃花箋複雜,要采摘最新鮮的桃花花瓣,晾曬,特製,融入紙漿當中,還有一係列繁複的工序,耗費許久才能得到一張。


    她也想要呢。


    如今正是桃花開的最盛的時候。


    蘇昀之今兒得閑,便被自己的母親支了過來。


    前邊的門房早就得了黛玉的命令,自然是恭恭敬敬的將他請了進來。


    林景晏和林如海沒在,家裏的姑娘又不方便,張忠便陪著他過來。


    過了池塘,就見桃花林。


    果真是美不勝收。


    張忠本想作陪,蘇昀之拒絕了。


    摘桃花而已,他在書院時也做過的。


    漫步在桃花林中,隻覺得有趣。


    一路從小徑過來,他卻是挑了不少。


    風光霽月的讀書人此時手中還拿著一個花籃,倒也有些不可說了。


    反正與平日的他有些不同。


    往深處走,便能聽到吱吱呀呀的聲音。


    此時他還不知是林如海親手紮的秋千發出來的聲音。


    就算有林景晏和張老管家彌補,底子不行,隻能保證黛玉的安全了。


    他們都想著,等到林如海何時不關注這裏了,再全給換了。


    他尋著聲音而去。


    便看見了坐在秋千上的黛玉。


    郡主怎麽在這兒?


    按照他平日的性子,這會兒該是立馬退了出去的。


    可這會他卻是愣住了。


    等迴過神來,黛玉已經發現了他。


    “蘇公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林家有嫡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顧拉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顧拉拉並收藏紅樓之林家有嫡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