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晏擺了擺手,將房內的丫鬟們都打發了下去。
湊到林黛玉跟前,罕見的撒起了嬌。
“姐姐別哭了嘛,是我不好,沒有將這件事兒安排妥當。心裏不舒服便罵罵我出出氣可好?”
林黛玉自己也不想哭的,但是想著過幾日,與自己相依為命多年的弟弟也要迴姑蘇了。眼底的淚卻是怎麽也忍不住的。
哭多傷身,林景晏看著林黛玉宣泄的差不多了,才扶了扶額,一副不堪忍受的模樣。
“姐姐,頭疼。”
林黛玉聞言一愣,橫了林景晏一眼。淚水卻是慢慢收了去。
“你就知道用這話堵我。”
林景晏也放下手,笑著哄著“這不是知道姐姐疼我嘛。”
林景晏的前世就像是與林黛玉共享了一生一樣,自然是心疼她的。
雨過天晴,林景晏這才與林黛玉說起正事兒來。
這也是剛剛決定的。
他與賈璉這次都要離京,姐姐也要住到賈府去。賈家那邊有王熙鳳注意著不用太過擔心。但是傳遞消息卻是要用林家的路子的。
如果讓張老管家與王熙鳳直接對接難免太過顯眼。
有了姐姐便不一樣了,方便又尋常。
往日林景晏從來沒有想過讓林黛玉接觸家中之事兒,隻想她平安喜樂便好。
今日才想清楚,阿姐隻是身體不好,但是她聰明細心,為人大氣能幹,從來不是需要依靠他人的菟絲花。
他不想也不願與世間的大多數男子一樣,將姐姐束縛在閨中。他想讓姐姐與他一樣,可以去了解這個世界。
過盡千帆,姐姐的選擇才是她真的想要的。
人或者未來,皆是如此。
將這一切都想清楚了,林景晏眼神晶亮的看著林黛玉,臉上全是躍躍欲試。
言語間將他與林如海的打算全盤托出。
“姐姐,我們來京已然三年有餘。當初來京城明麵說的是完成亡母遺願。其實是因為父親接手了江南鹽科。鹽科之事,向來水深。我吐血昏迷,母親驟然離世。父親徹查無果。為保你我性命,這才將你我送來了京城。”
“自我倆走後,父親深思熟慮。擯棄之前激進之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於是在揚州,父親明麵上與鹽稅官員,甄家子弟狼狽為奸,蛇鼠一窩。背地依靠與你我的家書傳遞消息。再由我傳給南寧侯府。”
“甄家與賈家世代姻親,多有經濟往來。這鹽科之事就算賈家未曾參與,想來也是知情者。上次李老太君來府,璉二哥與鳳嫂子答應了打探一二消息。”
“隻是這次,需要借用璉二哥的身份,帶著東西迴來。所以璉二哥會以送我科考為由,陪我一同去姑蘇,中途再以順路為由去揚州與父親匯合。”
“我年紀小,璉二哥又是賈家人,想來要帶東西迴京要簡單些。”
“隻是這樣,再有需要與南寧侯府傳遞消息,怕是……”
“姐姐可願意?”
林黛玉微蹙著眉頭靜靜的傾聽著。聽到林景晏的問話也沒著急答應。隻是問了句。
“如果母親的死真的與鹽科之事有關,那外祖母一家也是知情麽?”
他們的母親雖然已經去世三年有餘,但是音容麵貌似乎還在眼前。
明明在賈府,不論在誰口中都能得知自己母親從來都是頗受寵愛的。
林黛玉壓根兒不敢想象,如此受寵的母親居然會被賈府放棄。
就像她不會相信如果沒有賈家的默許,甄家,江南一帶敢對賈家的嫡長女動手。
畢竟賈家的祖籍可是在金陵的,離揚州不過百餘裏。
江南的土霸王甄家與賈家又世代交好。
嗬,如果真有其事兒,對母親都是如此,更何況她與景晏。
當初幸好沒住進榮國府。
林景晏聽了林黛玉的問話,隻愣了愣,卻也沒有瞞著林黛玉。
隻輕聲答著“我與父親推測應是知道,或是後麵知道的。但是並無證據。”
林黛玉微不可察的哼了一聲。
複點了點頭。
“你與二哥便去吧,京中之事兒,我會與鳳嫂子商量著的。若是有什麽消息,上次與鈺凝約好再見,我與她下帖子便是了。”
“隻是,我畢竟閨閣女兒,插手家中之事兒,是否有些出格了。”
聽了這話林景晏十分的不讚同。
皺眉道。
“姐姐雖為女兒身,詩詞歌賦無一不精。不過心疼我,幫我些忙罷了。如何出格。再說各家主母,不知朝廷之事,如何管家,如何與其餘人家往來。姐姐聰慧,不過提前些罷了。”
見林景晏果真毫無芥蒂,林黛玉這才開心起來。
“全是你有理。隻要你與父親不在意。我自然是願意的。弟弟,這天下男兒都與你一般便就好了。”
林景晏聽了這話,笑了笑。
“雖然不是天下男兒都像我,但是和我有一樣想法的定然不隻我一個。”
他雖然做不到讓天下男子都是如此,卻可以讓自己的姐姐過的輕鬆快活些。
他是這樣,那些與他有一樣想法的人也是這樣。
作為男子,他既然享受了家族的資源,姐妹的支持。那姐姐隻做自己便好,外麵總歸有他和父親呢。
既然要將京城中的事情交給林黛玉,林景晏自然不會藏著掖著。
將他與父親傳遞消息的方式,京中暗探。府中情況。全都告訴了林黛玉。
林黛玉看著手中的林氏家訓,有些哭笑不得。
怪不得往日她常見景晏拿著林氏家訓呢。
原來是這種原由。
林景晏在賈璉的陪同下迴姑蘇考試過後,林黛玉也帶著丫鬟行李搬進了榮國府。
據說還是上次那個院子。離賈母與鳳嫂子都不算遠。
林黛玉看著巍峨的榮國府大門前的兩座石獅子。
心境與初次見著已經全然不同了。
往事如煙,當下,隻希望弟弟一路順風。
湊到林黛玉跟前,罕見的撒起了嬌。
“姐姐別哭了嘛,是我不好,沒有將這件事兒安排妥當。心裏不舒服便罵罵我出出氣可好?”
林黛玉自己也不想哭的,但是想著過幾日,與自己相依為命多年的弟弟也要迴姑蘇了。眼底的淚卻是怎麽也忍不住的。
哭多傷身,林景晏看著林黛玉宣泄的差不多了,才扶了扶額,一副不堪忍受的模樣。
“姐姐,頭疼。”
林黛玉聞言一愣,橫了林景晏一眼。淚水卻是慢慢收了去。
“你就知道用這話堵我。”
林景晏也放下手,笑著哄著“這不是知道姐姐疼我嘛。”
林景晏的前世就像是與林黛玉共享了一生一樣,自然是心疼她的。
雨過天晴,林景晏這才與林黛玉說起正事兒來。
這也是剛剛決定的。
他與賈璉這次都要離京,姐姐也要住到賈府去。賈家那邊有王熙鳳注意著不用太過擔心。但是傳遞消息卻是要用林家的路子的。
如果讓張老管家與王熙鳳直接對接難免太過顯眼。
有了姐姐便不一樣了,方便又尋常。
往日林景晏從來沒有想過讓林黛玉接觸家中之事兒,隻想她平安喜樂便好。
今日才想清楚,阿姐隻是身體不好,但是她聰明細心,為人大氣能幹,從來不是需要依靠他人的菟絲花。
他不想也不願與世間的大多數男子一樣,將姐姐束縛在閨中。他想讓姐姐與他一樣,可以去了解這個世界。
過盡千帆,姐姐的選擇才是她真的想要的。
人或者未來,皆是如此。
將這一切都想清楚了,林景晏眼神晶亮的看著林黛玉,臉上全是躍躍欲試。
言語間將他與林如海的打算全盤托出。
“姐姐,我們來京已然三年有餘。當初來京城明麵說的是完成亡母遺願。其實是因為父親接手了江南鹽科。鹽科之事,向來水深。我吐血昏迷,母親驟然離世。父親徹查無果。為保你我性命,這才將你我送來了京城。”
“自我倆走後,父親深思熟慮。擯棄之前激進之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於是在揚州,父親明麵上與鹽稅官員,甄家子弟狼狽為奸,蛇鼠一窩。背地依靠與你我的家書傳遞消息。再由我傳給南寧侯府。”
“甄家與賈家世代姻親,多有經濟往來。這鹽科之事就算賈家未曾參與,想來也是知情者。上次李老太君來府,璉二哥與鳳嫂子答應了打探一二消息。”
“隻是這次,需要借用璉二哥的身份,帶著東西迴來。所以璉二哥會以送我科考為由,陪我一同去姑蘇,中途再以順路為由去揚州與父親匯合。”
“我年紀小,璉二哥又是賈家人,想來要帶東西迴京要簡單些。”
“隻是這樣,再有需要與南寧侯府傳遞消息,怕是……”
“姐姐可願意?”
林黛玉微蹙著眉頭靜靜的傾聽著。聽到林景晏的問話也沒著急答應。隻是問了句。
“如果母親的死真的與鹽科之事有關,那外祖母一家也是知情麽?”
他們的母親雖然已經去世三年有餘,但是音容麵貌似乎還在眼前。
明明在賈府,不論在誰口中都能得知自己母親從來都是頗受寵愛的。
林黛玉壓根兒不敢想象,如此受寵的母親居然會被賈府放棄。
就像她不會相信如果沒有賈家的默許,甄家,江南一帶敢對賈家的嫡長女動手。
畢竟賈家的祖籍可是在金陵的,離揚州不過百餘裏。
江南的土霸王甄家與賈家又世代交好。
嗬,如果真有其事兒,對母親都是如此,更何況她與景晏。
當初幸好沒住進榮國府。
林景晏聽了林黛玉的問話,隻愣了愣,卻也沒有瞞著林黛玉。
隻輕聲答著“我與父親推測應是知道,或是後麵知道的。但是並無證據。”
林黛玉微不可察的哼了一聲。
複點了點頭。
“你與二哥便去吧,京中之事兒,我會與鳳嫂子商量著的。若是有什麽消息,上次與鈺凝約好再見,我與她下帖子便是了。”
“隻是,我畢竟閨閣女兒,插手家中之事兒,是否有些出格了。”
聽了這話林景晏十分的不讚同。
皺眉道。
“姐姐雖為女兒身,詩詞歌賦無一不精。不過心疼我,幫我些忙罷了。如何出格。再說各家主母,不知朝廷之事,如何管家,如何與其餘人家往來。姐姐聰慧,不過提前些罷了。”
見林景晏果真毫無芥蒂,林黛玉這才開心起來。
“全是你有理。隻要你與父親不在意。我自然是願意的。弟弟,這天下男兒都與你一般便就好了。”
林景晏聽了這話,笑了笑。
“雖然不是天下男兒都像我,但是和我有一樣想法的定然不隻我一個。”
他雖然做不到讓天下男子都是如此,卻可以讓自己的姐姐過的輕鬆快活些。
他是這樣,那些與他有一樣想法的人也是這樣。
作為男子,他既然享受了家族的資源,姐妹的支持。那姐姐隻做自己便好,外麵總歸有他和父親呢。
既然要將京城中的事情交給林黛玉,林景晏自然不會藏著掖著。
將他與父親傳遞消息的方式,京中暗探。府中情況。全都告訴了林黛玉。
林黛玉看著手中的林氏家訓,有些哭笑不得。
怪不得往日她常見景晏拿著林氏家訓呢。
原來是這種原由。
林景晏在賈璉的陪同下迴姑蘇考試過後,林黛玉也帶著丫鬟行李搬進了榮國府。
據說還是上次那個院子。離賈母與鳳嫂子都不算遠。
林黛玉看著巍峨的榮國府大門前的兩座石獅子。
心境與初次見著已經全然不同了。
往事如煙,當下,隻希望弟弟一路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