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
白安秋步出皇宮,夜色已深,月光如洗,灑在他略顯狼狽卻依舊挺拔的身軀上,為他鍍上了一層銀色的光輝。
他的臉龐雖因武德帝的拳腳而腫脹,但那雙眸子卻更加明亮。
他在京城並沒有府邸,而是緩步走向一條幽靜的小巷,那裏停著一輛不起眼的馬車,是他讓蘇子瑜事先安排好的退路。
馬車內,白安秋閉目養神,心中卻在盤算著接下來的每一步棋。
青王玉樞不會輕易善罷甘休,定會利用手中殘餘的力量,或是聯合其他對皇位虎視眈眈的勢力,進行反擊。而他,正需要這樣的機會,將這些隱藏在天武朝暗處的蛀蟲,一網打盡。
“去學宮。”白安秋輕聲吩咐車夫,聲音雖輕,卻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決斷。
車夫應聲,馬車轔轔,穿街過巷,向著學宮的方向駛去。
學宮,這個江湖三大勢力之一,培育了無數棟梁之才的地方,對白安秋而言,不僅是學習的殿堂,更是心靈的歸宿。
他記得,自己初入學宮時,還是個初入江湖的懵懂少年,是大先生的教誨,讓他明白了許多。
一路太平。
十日後。
白安秋再次踏入這片聖地,他的心境已大不相同,但那份對先生的敬仰與感激,卻從未改變。
學宮內,燭光搖曳,大先生正伏案疾書,似乎並未察覺到白安秋的到來。
白安秋輕輕敲門,得到允許後,緩步進入。大先生抬頭,見到白安秋的模樣,不由得一愣,隨即眉頭緊鎖。
“你個臭小子!害我一陣擔心!?”大先生關切地問道,語氣中滿是心疼。
白安秋苦笑,行禮作揖,隨後將近半年中發生之事簡略敘述了一遍。大先生聽後,沉默良久,最終輕歎一聲:“安秋啊,你這一步棋,走得太過兇險。但好在,你心中有溝壑,肩上有擔當,先生我欣慰之餘,但也為你擔憂啊。”
白安秋看著大先生,這兩年來竟長了不少白發。
“先生放心,學生自有分寸。”白安秋恭敬迴答,眼神堅定。
大先生點了點頭,從抽屜中取出一卷古籍,遞予白安秋:“這是我近年來對兵法的一些心得,你拿去好好研讀,或許對你接下來的行動有所幫助。”
雖然,他從小便熟讀兵書。
但大先生何許人也,他的心得,不比古人那些書籍來的差。
白安秋雙手接過,心中湧動著暖流。
他知道這不僅是一卷古籍,更是先生對他深深的期望與信任,之前給自己《劍經》,如今又是給兵法心得。
這個世界上,除了無良師父,很少有人對白安秋這般了。
告別大先生,白安秋又相繼去見了幾位先生,告知了當前各位師兄師姐的近況後,沒有片刻停留,直奔武宗而去。
武宗,江湖另外一大勢力。
號稱江湖第一的門派,不少江湖高手出身武宗,練就一身武藝,對他而言,這是第一次登門。目的就是要找他那無良師父,那個嚴厲而又慈愛的身影,總是在他曾經迷茫時給予指引,在他困頓時給予力量。
他們說的大劫究竟為何,他也不知道。
當時他告訴自己,在大劫之中,靈虛天境還隻是勉強能自保,如今他劫後重生,體內更融合了儒佛道三家所長,不僅內力還是強橫的外功防禦,可以說是曠古絕今。
更何況,他掌握了言出法隨。
雖然無法一言定生死,一語破乾坤,但有時候作為輔助技能來用,簡直不要太爽。
至於大劫什麽時候來臨,隻有找到儒聖,一切便答案可揭曉。
白安秋一人一馬快馬加鞭趕往武宗。
莫寒和其他等人都第一時間迴到了涼州,幫助白安秋穩住雍都城,確保邊城不失。
如果玉樞要有動作,第一步必然是從赤月部落入涼州,而現在的涼州主帥並不是蘇定邦,他可不敢保證如今的涼州元帥霍嘯天不會叛變。
畢竟這個涼州元帥可是朝中諸多大臣力保推薦的,這有那麽巧的事情?
白安秋可不信,從他迴到涼州,霍嘯天並不搭理自己開始,他便知道,這人和自己並不是一條陣線的。
也開始暗中謀劃。
白安秋來到武宗,剛在山腳下便遇到了一大群人正在山下生火聚集,人數還不少,少說也有三四百人的樣子,此地為武宗地界,按道理說不應該出現這麽多江湖人士集聚。
難不成武宗出了什麽事情?
白安秋隱藏身份,隱匿於人群之中,借著夜色與火光的掩護,靜靜地聆聽著這些人的交談。從他們的對話中,他逐漸拚湊出了一個驚人的消息——江南雲家,這個在江湖中一有些地位的家族,竟暗中聯絡了諸多門派與勢力,意圖反抗武宗,重新劃分武林格局。
“武宗這些年太過霸道,壟斷了諸多資源,我等若再不反抗,遲早會被其吞噬殆盡!”一名身形魁梧,氣息渾厚的漢子慷慨陳詞,他身旁的數人紛紛點頭附和,眼中閃爍著對武宗的不滿與憤怒。
這人是雲中鶴派出來慫恿眾人的領導者之一。
江東霹靂堂的的渾圓子。
白安秋心中暗自思量,武宗作為江湖中的一大勢力,其底蘊深厚,高手如雲,這些人雖數量不少,但真的能撼動其根基嗎?
更何況,其中還牽扯到了江南雲家,雲無傷不就在武宗做內門弟子嗎?
當日雲中鶴大壽,宣布雲無傷成為武宗弟子的時候自己可是在場,不是挺高興挺自豪的,怎麽會突然聯合這麽多江湖門派反抗武宗?此事恐怕遠比他想象的複雜。
他降低存在感,不經意地坐在人群之中,繼續傾聽,試圖從他們的對話中捕捉到更多有用的信息。
突然,一名身著青衫,麵容清臒的老者站起身來,他的話語中帶著一絲憂慮:“諸位,我們雖匯聚了五百之眾,更有不少靈虛天境與玄黃地境的高手,但武宗之內,亦有深藏不露的高手,當世僅存的唯一劍仙也在武宗之中,此行務必小心謹慎,切不可輕敵。”
老者的話語如同一盆冷水,澆滅了不少人心中的狂熱。
然而,更多的人卻是選擇了堅持,他們相信,隻要團結一心,定能打破武宗的壟斷,為江湖帶來一股新的風氣。
“武宗算個球,武宗前任宗主就在江南隱居,劍仙再強,他也隻是一個人,我們這麽多人,還怕他殺完嗎?”又有一人站出來義憤填膺地反抗道。
“對!我們團結起來!武宗不是不可以打倒的!”
“就是!”
“我們要團結,三十個玄黃地境,十七八個靈虛天境的高手,武宗怎麽跟我們打?”
“就是!”
說完,配合捧哏的這人嘴角勾出一抹奸計得逞地笑容。
白安秋心中五味雜陳,他既佩服這些人的勇氣,又擔憂他們的智商。
白安秋步出皇宮,夜色已深,月光如洗,灑在他略顯狼狽卻依舊挺拔的身軀上,為他鍍上了一層銀色的光輝。
他的臉龐雖因武德帝的拳腳而腫脹,但那雙眸子卻更加明亮。
他在京城並沒有府邸,而是緩步走向一條幽靜的小巷,那裏停著一輛不起眼的馬車,是他讓蘇子瑜事先安排好的退路。
馬車內,白安秋閉目養神,心中卻在盤算著接下來的每一步棋。
青王玉樞不會輕易善罷甘休,定會利用手中殘餘的力量,或是聯合其他對皇位虎視眈眈的勢力,進行反擊。而他,正需要這樣的機會,將這些隱藏在天武朝暗處的蛀蟲,一網打盡。
“去學宮。”白安秋輕聲吩咐車夫,聲音雖輕,卻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決斷。
車夫應聲,馬車轔轔,穿街過巷,向著學宮的方向駛去。
學宮,這個江湖三大勢力之一,培育了無數棟梁之才的地方,對白安秋而言,不僅是學習的殿堂,更是心靈的歸宿。
他記得,自己初入學宮時,還是個初入江湖的懵懂少年,是大先生的教誨,讓他明白了許多。
一路太平。
十日後。
白安秋再次踏入這片聖地,他的心境已大不相同,但那份對先生的敬仰與感激,卻從未改變。
學宮內,燭光搖曳,大先生正伏案疾書,似乎並未察覺到白安秋的到來。
白安秋輕輕敲門,得到允許後,緩步進入。大先生抬頭,見到白安秋的模樣,不由得一愣,隨即眉頭緊鎖。
“你個臭小子!害我一陣擔心!?”大先生關切地問道,語氣中滿是心疼。
白安秋苦笑,行禮作揖,隨後將近半年中發生之事簡略敘述了一遍。大先生聽後,沉默良久,最終輕歎一聲:“安秋啊,你這一步棋,走得太過兇險。但好在,你心中有溝壑,肩上有擔當,先生我欣慰之餘,但也為你擔憂啊。”
白安秋看著大先生,這兩年來竟長了不少白發。
“先生放心,學生自有分寸。”白安秋恭敬迴答,眼神堅定。
大先生點了點頭,從抽屜中取出一卷古籍,遞予白安秋:“這是我近年來對兵法的一些心得,你拿去好好研讀,或許對你接下來的行動有所幫助。”
雖然,他從小便熟讀兵書。
但大先生何許人也,他的心得,不比古人那些書籍來的差。
白安秋雙手接過,心中湧動著暖流。
他知道這不僅是一卷古籍,更是先生對他深深的期望與信任,之前給自己《劍經》,如今又是給兵法心得。
這個世界上,除了無良師父,很少有人對白安秋這般了。
告別大先生,白安秋又相繼去見了幾位先生,告知了當前各位師兄師姐的近況後,沒有片刻停留,直奔武宗而去。
武宗,江湖另外一大勢力。
號稱江湖第一的門派,不少江湖高手出身武宗,練就一身武藝,對他而言,這是第一次登門。目的就是要找他那無良師父,那個嚴厲而又慈愛的身影,總是在他曾經迷茫時給予指引,在他困頓時給予力量。
他們說的大劫究竟為何,他也不知道。
當時他告訴自己,在大劫之中,靈虛天境還隻是勉強能自保,如今他劫後重生,體內更融合了儒佛道三家所長,不僅內力還是強橫的外功防禦,可以說是曠古絕今。
更何況,他掌握了言出法隨。
雖然無法一言定生死,一語破乾坤,但有時候作為輔助技能來用,簡直不要太爽。
至於大劫什麽時候來臨,隻有找到儒聖,一切便答案可揭曉。
白安秋一人一馬快馬加鞭趕往武宗。
莫寒和其他等人都第一時間迴到了涼州,幫助白安秋穩住雍都城,確保邊城不失。
如果玉樞要有動作,第一步必然是從赤月部落入涼州,而現在的涼州主帥並不是蘇定邦,他可不敢保證如今的涼州元帥霍嘯天不會叛變。
畢竟這個涼州元帥可是朝中諸多大臣力保推薦的,這有那麽巧的事情?
白安秋可不信,從他迴到涼州,霍嘯天並不搭理自己開始,他便知道,這人和自己並不是一條陣線的。
也開始暗中謀劃。
白安秋來到武宗,剛在山腳下便遇到了一大群人正在山下生火聚集,人數還不少,少說也有三四百人的樣子,此地為武宗地界,按道理說不應該出現這麽多江湖人士集聚。
難不成武宗出了什麽事情?
白安秋隱藏身份,隱匿於人群之中,借著夜色與火光的掩護,靜靜地聆聽著這些人的交談。從他們的對話中,他逐漸拚湊出了一個驚人的消息——江南雲家,這個在江湖中一有些地位的家族,竟暗中聯絡了諸多門派與勢力,意圖反抗武宗,重新劃分武林格局。
“武宗這些年太過霸道,壟斷了諸多資源,我等若再不反抗,遲早會被其吞噬殆盡!”一名身形魁梧,氣息渾厚的漢子慷慨陳詞,他身旁的數人紛紛點頭附和,眼中閃爍著對武宗的不滿與憤怒。
這人是雲中鶴派出來慫恿眾人的領導者之一。
江東霹靂堂的的渾圓子。
白安秋心中暗自思量,武宗作為江湖中的一大勢力,其底蘊深厚,高手如雲,這些人雖數量不少,但真的能撼動其根基嗎?
更何況,其中還牽扯到了江南雲家,雲無傷不就在武宗做內門弟子嗎?
當日雲中鶴大壽,宣布雲無傷成為武宗弟子的時候自己可是在場,不是挺高興挺自豪的,怎麽會突然聯合這麽多江湖門派反抗武宗?此事恐怕遠比他想象的複雜。
他降低存在感,不經意地坐在人群之中,繼續傾聽,試圖從他們的對話中捕捉到更多有用的信息。
突然,一名身著青衫,麵容清臒的老者站起身來,他的話語中帶著一絲憂慮:“諸位,我們雖匯聚了五百之眾,更有不少靈虛天境與玄黃地境的高手,但武宗之內,亦有深藏不露的高手,當世僅存的唯一劍仙也在武宗之中,此行務必小心謹慎,切不可輕敵。”
老者的話語如同一盆冷水,澆滅了不少人心中的狂熱。
然而,更多的人卻是選擇了堅持,他們相信,隻要團結一心,定能打破武宗的壟斷,為江湖帶來一股新的風氣。
“武宗算個球,武宗前任宗主就在江南隱居,劍仙再強,他也隻是一個人,我們這麽多人,還怕他殺完嗎?”又有一人站出來義憤填膺地反抗道。
“對!我們團結起來!武宗不是不可以打倒的!”
“就是!”
“我們要團結,三十個玄黃地境,十七八個靈虛天境的高手,武宗怎麽跟我們打?”
“就是!”
說完,配合捧哏的這人嘴角勾出一抹奸計得逞地笑容。
白安秋心中五味雜陳,他既佩服這些人的勇氣,又擔憂他們的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