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爭搶
重生後,她把全家踢出族譜 作者:司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散朝過後,皇上喊了許書寧過去,大大的誇獎了許書寧一番,而後道:“跟著你辦事的那個馬香菱和寧遠都十分不錯,你跟他們說一聲,讓他們哪天在京城的時候,進宮來見一見朕。”
許書寧應下,並替二人謝恩。
她現在心思越清明,反而越不怕背叛。
寧遠幫她做的有些事情雖然見不得光,即便是寧遠把那些事情說出去了,背叛了她,許書寧也不覺得自己會被寧遠的背叛打倒,她現在承受得起寧遠背叛的代價。
所以皇上要召見他,許書寧反而為他感到高興,她實際上也覺得寧遠跟著她有些大材小用了。
她甚至跟寧蕊和寧惜兩個說過,可以放她們出去,但二人跟先前的寧遠一樣,都不願意出去。
寧惜現在掌管著許書寧所有產業的賬目,寧蕊則是個大管家。
許書寧在外的時候,她要安排各種人際應酬、吃穿住行,時間規劃這些。
麗秋和麗華則是專心保護許書寧,麗秋還會承擔不少打聽消息的事情。
許書寧今日沒有被彈劾到,但許同方卻是受罪了。
朝中有一部分頑固派大臣,一直致力於從各種角度打壓女子,包括許同方會暗暗的增加和壓縮女子考官的隱藏規則。
他們這一部分人一直對於許書寧在朝堂大放異彩心裏不高興,但之前許同方一直說的都是許書寧以後不會參政,她要去當太子妃。
作為頑固派裏頭官職最高的,大家姑且就信了他。
可太子妃突然就定了,不是許書寧。
那些人就找到了許同方發難,許同方才會那麽生氣的喊許書寧迴京,甚至不惜派王福去抓人。
許書寧迴來之後,許同方知道他是按不住許書寧了,所以就同意了今日的彈劾,甚至還遞了一些證據。
許書寧組建商隊的事情就是他說出去的。
原本大家都以為那是個能攻訐許書寧的東西,可攻訐許書寧不成,還成了助力許書寧登高的台階。
許書寧自己買地,願意貢獻出一半的產值給朝廷,還不向朝廷要錢,隻是要一些犯人去開荒,這等於是給朝廷賺錢的同時還省錢。
大乾的刑罰很重,而且加強了在普通老百姓之間的普法,所以百姓們有事就迴去找衙門,以至於牢房裏頭的犯人數量就有點多。
數量多了,天天幹關著,每天一個饅頭,那也都是要很多錢啊!但許書寧把人要過去幫她開荒,她就得承擔那些人的夥食,如此就是給朝廷省錢了。
前些年有些懶漢故意去做個不用砍頭的把自己送到牢房裏頭去住著,混吃混喝,因為這幾年犯人都被拖出去幹那些苦活累活,犯罪人數都減少了。
總而言之,許書寧做的那事兒吧,就是造福大家。
若是營州真的在五年之內被許書寧打造成了大乾的糧倉之一,許書寧這功績可以說是功在千秋了。
這些頑固派,拿捏不到許書寧,就隻有朝許同方發難,覺得許同方背叛了他們。
許同方慪得不行,還得努力想辦法證明他真的沒有背叛,沒有幫許書寧。
於是那位儲大人道:“小許大人的年紀也早該到了成親的時間了,許大人若是想證明此事你沒有幫她,跟我們是一心的,就把小許大人許配給我的兒子。”
“隻要她成親了,就得在家生孩子、照顧家裏和伺候婆母這些,她也就沒有精力再在朝堂上耀武揚威了。”
先前出來說許書寧的廖大人不幹了:“儲兄,要說成親的話,小許的年紀跟我兒的年紀比較接近。”
儲大人不樂意的道:“廖大人,不是我說你,你也不看看你兒子,就他那在書院靠倒數的成績,能配得上小許?”
“你兒子就配得上了?跟人家小許同一屆考出來的,小許都官至三品了,他還在地方做縣令,什麽成績都沒有做出來呢。”
廖大人不甘示弱的道:“如果我沒有記錯,小許之前路過你兒子所在的縣,發現你兒子把那裏管得一塌糊塗,還寫了信迴來跟皇上告狀,還是你去找了許兄,讓許兄去給小許寫信,讓她多多提攜一下你兒子。”
“你又去皇上跟前求了一通情,你兒子才沒有被發作。”
在場的,隻要是不傻的,都知道把許書寧娶迴家是何等的撿便宜,就許書寧的那個腦瓜子,隨便給他們獻上一些計策,盯著家裏的夫君孩子孫子,就能保得家裏幾代興榮,是以紛紛加入爭搶的行列。
這個時候謙讓出去的可就是自家往後幾代的榮耀了。
許同方看著這畫麵,一時間心裏的滋味那叫一個複雜。
老二老三完全嫁不出去,許書寧這個當老大的,不討喜的,卻偏偏這麽多人爭搶。
他再次在心裏遺憾,許書寧怎麽就不是個兒子呢。
甚至更有些遺憾,當年許呈他們出生之後,沒有把許呈送去給許祖父教養。
雖然很不想承認,但他卻又不得不承認,許祖父教養出來的他自己和許書寧,是很優秀的。
許呈這輩子的成就,隻怕是都達不到許書寧現有的成就了。
他現在就盼著許呈把許家現有的東西能守好,他就滿足了。
這些人爭執了好一通過後,紛紛看向了許同方:“許兄,你來選一個。”
許同方糾結了一會兒道:“還是選廖兄吧!”
廖大人聞言忍不住發出了一聲歡唿,其它大人就不樂意了:“許兄,你這是何意,難道我兒子還不如廖兄的兒子?”
許同方連忙道:“季兄,你且聽我說。”
“若是給我女兒找一個太過優秀的,她也就不會有太多需要操心的地方,如此她的精力又會在朝堂。”
“廖兄的兒子才學普通,若是寧兒嫁過去,肯定會希望自己的夫君好,少不得要花許多精力幫助廖兄的兒子,如此她就被拌住了。”
廖大人沒有反駁,這實話雖然不好聽,但他隻要一想到許書寧能夠祝他兒子高飛,他就不跟許同方計較這些了。
許書寧應下,並替二人謝恩。
她現在心思越清明,反而越不怕背叛。
寧遠幫她做的有些事情雖然見不得光,即便是寧遠把那些事情說出去了,背叛了她,許書寧也不覺得自己會被寧遠的背叛打倒,她現在承受得起寧遠背叛的代價。
所以皇上要召見他,許書寧反而為他感到高興,她實際上也覺得寧遠跟著她有些大材小用了。
她甚至跟寧蕊和寧惜兩個說過,可以放她們出去,但二人跟先前的寧遠一樣,都不願意出去。
寧惜現在掌管著許書寧所有產業的賬目,寧蕊則是個大管家。
許書寧在外的時候,她要安排各種人際應酬、吃穿住行,時間規劃這些。
麗秋和麗華則是專心保護許書寧,麗秋還會承擔不少打聽消息的事情。
許書寧今日沒有被彈劾到,但許同方卻是受罪了。
朝中有一部分頑固派大臣,一直致力於從各種角度打壓女子,包括許同方會暗暗的增加和壓縮女子考官的隱藏規則。
他們這一部分人一直對於許書寧在朝堂大放異彩心裏不高興,但之前許同方一直說的都是許書寧以後不會參政,她要去當太子妃。
作為頑固派裏頭官職最高的,大家姑且就信了他。
可太子妃突然就定了,不是許書寧。
那些人就找到了許同方發難,許同方才會那麽生氣的喊許書寧迴京,甚至不惜派王福去抓人。
許書寧迴來之後,許同方知道他是按不住許書寧了,所以就同意了今日的彈劾,甚至還遞了一些證據。
許書寧組建商隊的事情就是他說出去的。
原本大家都以為那是個能攻訐許書寧的東西,可攻訐許書寧不成,還成了助力許書寧登高的台階。
許書寧自己買地,願意貢獻出一半的產值給朝廷,還不向朝廷要錢,隻是要一些犯人去開荒,這等於是給朝廷賺錢的同時還省錢。
大乾的刑罰很重,而且加強了在普通老百姓之間的普法,所以百姓們有事就迴去找衙門,以至於牢房裏頭的犯人數量就有點多。
數量多了,天天幹關著,每天一個饅頭,那也都是要很多錢啊!但許書寧把人要過去幫她開荒,她就得承擔那些人的夥食,如此就是給朝廷省錢了。
前些年有些懶漢故意去做個不用砍頭的把自己送到牢房裏頭去住著,混吃混喝,因為這幾年犯人都被拖出去幹那些苦活累活,犯罪人數都減少了。
總而言之,許書寧做的那事兒吧,就是造福大家。
若是營州真的在五年之內被許書寧打造成了大乾的糧倉之一,許書寧這功績可以說是功在千秋了。
這些頑固派,拿捏不到許書寧,就隻有朝許同方發難,覺得許同方背叛了他們。
許同方慪得不行,還得努力想辦法證明他真的沒有背叛,沒有幫許書寧。
於是那位儲大人道:“小許大人的年紀也早該到了成親的時間了,許大人若是想證明此事你沒有幫她,跟我們是一心的,就把小許大人許配給我的兒子。”
“隻要她成親了,就得在家生孩子、照顧家裏和伺候婆母這些,她也就沒有精力再在朝堂上耀武揚威了。”
先前出來說許書寧的廖大人不幹了:“儲兄,要說成親的話,小許的年紀跟我兒的年紀比較接近。”
儲大人不樂意的道:“廖大人,不是我說你,你也不看看你兒子,就他那在書院靠倒數的成績,能配得上小許?”
“你兒子就配得上了?跟人家小許同一屆考出來的,小許都官至三品了,他還在地方做縣令,什麽成績都沒有做出來呢。”
廖大人不甘示弱的道:“如果我沒有記錯,小許之前路過你兒子所在的縣,發現你兒子把那裏管得一塌糊塗,還寫了信迴來跟皇上告狀,還是你去找了許兄,讓許兄去給小許寫信,讓她多多提攜一下你兒子。”
“你又去皇上跟前求了一通情,你兒子才沒有被發作。”
在場的,隻要是不傻的,都知道把許書寧娶迴家是何等的撿便宜,就許書寧的那個腦瓜子,隨便給他們獻上一些計策,盯著家裏的夫君孩子孫子,就能保得家裏幾代興榮,是以紛紛加入爭搶的行列。
這個時候謙讓出去的可就是自家往後幾代的榮耀了。
許同方看著這畫麵,一時間心裏的滋味那叫一個複雜。
老二老三完全嫁不出去,許書寧這個當老大的,不討喜的,卻偏偏這麽多人爭搶。
他再次在心裏遺憾,許書寧怎麽就不是個兒子呢。
甚至更有些遺憾,當年許呈他們出生之後,沒有把許呈送去給許祖父教養。
雖然很不想承認,但他卻又不得不承認,許祖父教養出來的他自己和許書寧,是很優秀的。
許呈這輩子的成就,隻怕是都達不到許書寧現有的成就了。
他現在就盼著許呈把許家現有的東西能守好,他就滿足了。
這些人爭執了好一通過後,紛紛看向了許同方:“許兄,你來選一個。”
許同方糾結了一會兒道:“還是選廖兄吧!”
廖大人聞言忍不住發出了一聲歡唿,其它大人就不樂意了:“許兄,你這是何意,難道我兒子還不如廖兄的兒子?”
許同方連忙道:“季兄,你且聽我說。”
“若是給我女兒找一個太過優秀的,她也就不會有太多需要操心的地方,如此她的精力又會在朝堂。”
“廖兄的兒子才學普通,若是寧兒嫁過去,肯定會希望自己的夫君好,少不得要花許多精力幫助廖兄的兒子,如此她就被拌住了。”
廖大人沒有反駁,這實話雖然不好聽,但他隻要一想到許書寧能夠祝他兒子高飛,他就不跟許同方計較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