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父與子
重生後,她把全家踢出族譜 作者:司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許書寧沒想到這麽快就有百姓願意打著膽子出來經商了。
她從未想過把所有產業把控在她個人或者是朝廷的手裏,她現在的情況是,錢夠用就行。
而所有產業若是都把控在朝廷手裏,一旦在位的官員心不正,那百姓就完全沒有活路了。
至於把絲綢這些跟念湖一樣分包出去,她就更沒有這個想法了。
念湖分包出去是因為要那個做魚幹的配方若是讓百姓們都知道了,反而會破壞市場,也會對念湖的魚造成過度的捕撈。
但分包給那些商戶,他們有了自己的區域就會注重蓄養。
為什麽不包給老百姓?
因為普通老百姓沒那個錢啊!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由朝廷出麵,高價把念湖分包出去,朝廷收了錢,商人有了賺錢的東西,等他們賺了錢之後還會給朝廷繳稅。
這是可以循環起來的。
而絲綢養蠶這個為什麽她是先讓馬香菱去做,是因為百姓們都需要朝廷發動才敢多養蠶,你讓他自己開綢緞莊,沒有人有那個財力,也沒有人有那個膽子。
所以隻能他們牽頭,先讓百姓們看到有利可圖,然後再引導他們自己獨立出來。
湖州雖有皎月,但也還可以有其它的星星。
所以村長這麽一說,許書寧當即就答應了,她一答應整個村的人都歡唿了起來,村長連聲道:“我讓那幾戶人連夜就搬,絕對不會耽擱朝廷修路的。”
事情如此順利的解決了,大家都很高興,但魏清高興中又夾雜著一些鬱悶:“村長,為何本官來動員你們搬家的時候,你們不把這事情跟我說啊!”
跟他說了,他找許書寧溝通溝通,事情也就解決了,也不用顯得他好像很無能啊!
村長道:“咱們也不知道這事情您能不能做主啊!”
魏清覺得紮心了。
百姓們很多時候都是很簡單的,魏清在湖州當了幾年知府,雖然沒有出什麽大錯誤,但也沒有什麽大功績。
但許書寧來了過後,百姓們的錢袋子日益鼓脹,誰讓他們有錢,讓他們日子過得更好,誰就是有本事的。
在他們的世界裏:一個沒本事的官員還能命令一個有本事的官員?
一個地方的官員還能使喚得動一個京城來的官員?
所以先前魏清派人來,甚至是魏清親自過來的時候他們都沒有開口說這事兒。
萬一知府大人聽了覺得他們裝怪,不讓他們跟許大人說,或者是以後都不讓許大人過來了怎麽辦?
因為百姓們太過熱情,所以他們就在村裏留了飯,許書寧順道問了一下他們打算如何自己紡織,紡織出來的綢緞又送去什麽地方賣這些問題。
對於他們想得還不成熟的地方提點了一二,並且表示會若是他們紡織的綢緞賣不出去,可來府城找皎月的人,皎月的人會幫指導他們,幫他們想辦法。
村裏的人自是感激不盡,很多人都恨不得給許書寧跪下磕頭才好。
等許書寧他們離開的時候,百姓們把自己種的菜和雞、雞蛋什麽的,都往許書寧這裏塞,紛紛要求許書寧收下。
許書寧收了些菜,借口說雞和雞蛋不好帶,婉拒了。
上了馬車過後,荀策問出了他一直擔心的問題:“你如此做,馬小姐會不會不高興?”
皎月的事情是馬香菱全權打理的,許書寧隻是從旁出謀劃策和畫了一些花樣子,有些馬香菱解決不了的問題她會去幫忙解決,她知道許書寧投了一些錢,但皎月的大頭是馬香菱的。
她不跟馬香菱說一聲,就擅自答應百姓,荀策擔心二人會鬧掰。
許書寧道:“不必擔心,她早就知道了。”
馬香菱在說要跟著一起過來的時候,她就提前跟她說明了這些事情。
馬香菱自己也同意,許書寧才帶她過來的。
荀策:“……”
好吧,他也跟魏大人一樣,當了一盤小醜。
但他也終於是發現,他雖然領了官職,但跟許書寧和方如烠等人所求還是有些不一樣。
想許書寧說要把念湖分包出去,他第一個想到的是他要替永定伯府爭取一塊地方,他如願爭取了,但許書寧要求他們一起弄那個小魚幹。
因為最後定下的是他的配方,所以他承包的那一塊區域是沒有花錢的,但是他的配方需要共享出去給其它幾個分包念湖的人。
許書寧還定了一個規矩,所有人向外售賣的念湖魚幹都隻能是念湖魚幹,不能是什麽張記、李記、王記。
他們幾家之間也需要互相監督,做出來的小魚幹都會給對家檢查,若是一旦查出有問題,那一家就會被踢出局。
當然若是故意使手段害人,也會被踢出去,還會被罰款。
所以現在大家都不敢出什麽紕漏。
最開始他以為許書寧如此隻是為了保證魚幹的質量,直到有些因為吃了念湖魚幹被吸引到念湖周圍來遊玩的,他才知道許書寧這是走一步算了好幾步。
若是叫張記、李記,大家就不知道這魚是什麽地方出來的,若是用念湖命名,有些好奇心旺盛的就會想過來看看。
念湖風景本就很美,名聲傳出去之後,會形成更加完整的商業體係。
魏清也很佩服許書寧,鮮少有人能做到不貪的。
尤其是許書寧這種,錢自己往兜裏跑,她還往外推的,更是難得。
兩個卡著的地方都處理了,迴去後舉辦了動工儀式過後,湖州這邊的路也熱火朝天的修了起來。
湖州的百姓走在路上走著走著突然都能笑兩聲出來,這日子有盼頭啊!
王大力也報了名要去修路,修路每天有二兩燒酒,還包三頓飯,能領二十文錢,石碑上他們這些修路的還能有名字,這樣的好事傻瓜才不去做。
過去朝廷要搞個什麽,都是拉壯丁,給吃都算好了,哪裏能有這待遇?
在一個塵土飛揚的下午,方如烠押著白白胖胖的王力到了王大力跟前。
當爹的王力白白胖胖人看著也年輕,而當兒子的王大力灰頭土臉麵容黢黑,看著竟是比王力還滄桑和老。
她從未想過把所有產業把控在她個人或者是朝廷的手裏,她現在的情況是,錢夠用就行。
而所有產業若是都把控在朝廷手裏,一旦在位的官員心不正,那百姓就完全沒有活路了。
至於把絲綢這些跟念湖一樣分包出去,她就更沒有這個想法了。
念湖分包出去是因為要那個做魚幹的配方若是讓百姓們都知道了,反而會破壞市場,也會對念湖的魚造成過度的捕撈。
但分包給那些商戶,他們有了自己的區域就會注重蓄養。
為什麽不包給老百姓?
因為普通老百姓沒那個錢啊!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由朝廷出麵,高價把念湖分包出去,朝廷收了錢,商人有了賺錢的東西,等他們賺了錢之後還會給朝廷繳稅。
這是可以循環起來的。
而絲綢養蠶這個為什麽她是先讓馬香菱去做,是因為百姓們都需要朝廷發動才敢多養蠶,你讓他自己開綢緞莊,沒有人有那個財力,也沒有人有那個膽子。
所以隻能他們牽頭,先讓百姓們看到有利可圖,然後再引導他們自己獨立出來。
湖州雖有皎月,但也還可以有其它的星星。
所以村長這麽一說,許書寧當即就答應了,她一答應整個村的人都歡唿了起來,村長連聲道:“我讓那幾戶人連夜就搬,絕對不會耽擱朝廷修路的。”
事情如此順利的解決了,大家都很高興,但魏清高興中又夾雜著一些鬱悶:“村長,為何本官來動員你們搬家的時候,你們不把這事情跟我說啊!”
跟他說了,他找許書寧溝通溝通,事情也就解決了,也不用顯得他好像很無能啊!
村長道:“咱們也不知道這事情您能不能做主啊!”
魏清覺得紮心了。
百姓們很多時候都是很簡單的,魏清在湖州當了幾年知府,雖然沒有出什麽大錯誤,但也沒有什麽大功績。
但許書寧來了過後,百姓們的錢袋子日益鼓脹,誰讓他們有錢,讓他們日子過得更好,誰就是有本事的。
在他們的世界裏:一個沒本事的官員還能命令一個有本事的官員?
一個地方的官員還能使喚得動一個京城來的官員?
所以先前魏清派人來,甚至是魏清親自過來的時候他們都沒有開口說這事兒。
萬一知府大人聽了覺得他們裝怪,不讓他們跟許大人說,或者是以後都不讓許大人過來了怎麽辦?
因為百姓們太過熱情,所以他們就在村裏留了飯,許書寧順道問了一下他們打算如何自己紡織,紡織出來的綢緞又送去什麽地方賣這些問題。
對於他們想得還不成熟的地方提點了一二,並且表示會若是他們紡織的綢緞賣不出去,可來府城找皎月的人,皎月的人會幫指導他們,幫他們想辦法。
村裏的人自是感激不盡,很多人都恨不得給許書寧跪下磕頭才好。
等許書寧他們離開的時候,百姓們把自己種的菜和雞、雞蛋什麽的,都往許書寧這裏塞,紛紛要求許書寧收下。
許書寧收了些菜,借口說雞和雞蛋不好帶,婉拒了。
上了馬車過後,荀策問出了他一直擔心的問題:“你如此做,馬小姐會不會不高興?”
皎月的事情是馬香菱全權打理的,許書寧隻是從旁出謀劃策和畫了一些花樣子,有些馬香菱解決不了的問題她會去幫忙解決,她知道許書寧投了一些錢,但皎月的大頭是馬香菱的。
她不跟馬香菱說一聲,就擅自答應百姓,荀策擔心二人會鬧掰。
許書寧道:“不必擔心,她早就知道了。”
馬香菱在說要跟著一起過來的時候,她就提前跟她說明了這些事情。
馬香菱自己也同意,許書寧才帶她過來的。
荀策:“……”
好吧,他也跟魏大人一樣,當了一盤小醜。
但他也終於是發現,他雖然領了官職,但跟許書寧和方如烠等人所求還是有些不一樣。
想許書寧說要把念湖分包出去,他第一個想到的是他要替永定伯府爭取一塊地方,他如願爭取了,但許書寧要求他們一起弄那個小魚幹。
因為最後定下的是他的配方,所以他承包的那一塊區域是沒有花錢的,但是他的配方需要共享出去給其它幾個分包念湖的人。
許書寧還定了一個規矩,所有人向外售賣的念湖魚幹都隻能是念湖魚幹,不能是什麽張記、李記、王記。
他們幾家之間也需要互相監督,做出來的小魚幹都會給對家檢查,若是一旦查出有問題,那一家就會被踢出局。
當然若是故意使手段害人,也會被踢出去,還會被罰款。
所以現在大家都不敢出什麽紕漏。
最開始他以為許書寧如此隻是為了保證魚幹的質量,直到有些因為吃了念湖魚幹被吸引到念湖周圍來遊玩的,他才知道許書寧這是走一步算了好幾步。
若是叫張記、李記,大家就不知道這魚是什麽地方出來的,若是用念湖命名,有些好奇心旺盛的就會想過來看看。
念湖風景本就很美,名聲傳出去之後,會形成更加完整的商業體係。
魏清也很佩服許書寧,鮮少有人能做到不貪的。
尤其是許書寧這種,錢自己往兜裏跑,她還往外推的,更是難得。
兩個卡著的地方都處理了,迴去後舉辦了動工儀式過後,湖州這邊的路也熱火朝天的修了起來。
湖州的百姓走在路上走著走著突然都能笑兩聲出來,這日子有盼頭啊!
王大力也報了名要去修路,修路每天有二兩燒酒,還包三頓飯,能領二十文錢,石碑上他們這些修路的還能有名字,這樣的好事傻瓜才不去做。
過去朝廷要搞個什麽,都是拉壯丁,給吃都算好了,哪裏能有這待遇?
在一個塵土飛揚的下午,方如烠押著白白胖胖的王力到了王大力跟前。
當爹的王力白白胖胖人看著也年輕,而當兒子的王大力灰頭土臉麵容黢黑,看著竟是比王力還滄桑和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