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是誰之錯?
重生後,她把全家踢出族譜 作者:司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常勝娘可受不了被人這麽看著,梗著脖子叫嚷著道:“那她還不是被人睡爛了的。”
對呀,他們這些買東西的在意的不是朱晴跟常勝的關係,而是朱晴是聖女,被很多男人糟蹋過的啊!
差點被這個許大小姐給帶歪了。
有人開口道:“許小姐不用顧左右而言他,我們在乎的又不是這個。”
許書寧裝作疑惑的問:“那你們在乎的是什麽?”
有人小聲道:“她不清白啊!”他們說話倒是沒有常勝娘說話那麽直白難聽。
許書寧問:“諸位對清白的定義是什麽?”
“是女子被男子沾了身子就不清白了,還是品行高潔才算清白?”
“當然是被男子沾了身子就不清白了。”
“作為女子,咱們都會嫁人,都會被男子沾了身子,那是不是說,咱們都會不清白呢?”
有人怒道:“許大小姐你這就是強詞奪理了,我們正經人家的女子,自然隻會跟自己夫君在一起,又不會讓旁的男子沾了身子。”
許書寧繼續裝傻:“可朱晴也是正經人家的女子啊,她的爹娘一沒有殺人放火,二沒有偷摸搶劫,她自己也沒有殺人放火,也沒有偷摸搶劫,該讀書也都讀了書的。”
“她也不是自願往那些男子身上貼的,而是被強迫的。”
“所以,咱們應該譴責和唾棄的難道不應該是那些作惡、逼迫她的人麽?怎麽反倒嫌棄和謾罵起受害者來了?”
有人道:“我們也罵那些害人的啊!”
“但是她……但是她……”
但是她什麽,那人卻說不出來。
害人的該罵,他們肯定會罵的,但朱晴就是被很多男子給糟蹋了啊!
這就是不幹淨了啊!
許書寧其實知道他們心裏是怎麽想的,因為先前在晉川把案子抖出來的時候,晉川也有很多人罵聖子聖女的,她聽得很生氣,卻也知道跟那些人吵架是無用的,所以她就很真誠的去問了那些辱罵聖子聖女的人都是怎麽想的。
無外乎就是覺得聖女不幹淨了。
而對於聖子,更多的是嘲笑其無用。
甚至還有些男子說是聖子撿了便宜,那是一個好差事。
當時許書寧很是不解,為什麽人們遇到這種問題的時候會下意識的去覺得遭受了這些的女子就是不幹淨了。
但卻沒有一個人覺得男子不幹淨了,而是覺得男子無用,甚至還有人覺得聖子撿了便宜,享受了。
同樣都是被逼迫的,遭遇的事情是相同的,為何受害者性別不同,聽到的話就不同。
而且,幾乎所有人都是這樣想的,她當時一直沒有想通這是為什麽,為什麽聽到這樣的事情的時候人的腦子裏會本能的冒出這樣的念頭。
就好像人餓了就會知道要吃東西,渴了就知道要喝水一樣,這是他們本能的反應。
你若是硬要讓他們說什麽,是說不出來。
不但旁人那般認為,受害者的女子也會下意識的覺得自己不幹淨了。
而受害的男子在沒有遭遇過這樣的事情之前是不會理解女子的,但他們遭遇了同樣的事情之後也會覺得自己不幹淨了。
可諸如萬通他們這樣的加害者,卻完全不會覺得自己不幹淨。
但明明,這樣的事情就不是一個人可以完成的,而是兩個人完成的,要說不幹淨,也是都不幹淨了才是。
直到聽到常勝娘說的話,她似乎得到了一點啟發。
“聽說前朝有男女之間七歲就不能同桌用膳,女子都是足不出戶的,即便是要出門也是要裹得嚴嚴實實,與男子說話身邊都是要有很多人,不能單獨與男子見麵,否則就不是好人家的姑娘。”
“若是女子落水,被男子救了,那個男子不管是否喜歡那個女子,都需要為那個女子負責,也不管女子是否喜歡那個男子,她也必須嫁給那個男子。”
“同樣的救命之恩,有人說救命之恩當以身相許,又有人說救命之恩願當牛做馬。”
“女子出嫁之前要學習三從四德女戒,男子成親之前卻是找人教導房事,找通房丫鬟什麽的。”
“女子隻能嫁一人,男子卻是可以娶妻納妾,有些男子後院養著一堆人,也不見有人說他不幹淨?”
“前朝男子以押妓、尋花問柳為風流,可前朝公主養麵首就被罵是婊子。”
“大家同樣都是人,做了同樣的事情,一個被誇,一個卻被罵,這是為何?”
“為什麽男女間評判清白與否的標準會不同。”
“大家也都是人,為什麽遇到同樣的事情說法也是不同的?”
許書寧先是例舉,後發問,讓一眾人不由自主的就順著她的問題陷入了沉思。
大乾建立十年了,很多人的思想其實都有了轉變,不跟過去一樣提及這些問題就會跳腳。
因為女子讀書的多了,也因為女子在外行走和處理事情的多了,且出現了一些傑出的女子,在提及男女不同的時候也不會有人跳腳說什麽女子不能跟男子相提並論這樣的話。
就算有,也都隻能放在心裏,說出來肯定是要挨打的。
許書寧見眾人臉上一團困惑,百思不得其解。
她慢慢的道:“我以前也想不明白,但剛剛我突然就悟了。”
“常勝的母親口口聲聲貶低朱晴,羞辱朱晴,但據我所知,她之前對朱晴一直態度很好,很是希望朱晴嫁給常勝。”
“包括她剛剛話裏話外也都是朱晴不識抬舉,可並沒有押著常勝說讓他不準娶朱晴。”
有人見常勝穿的是大理寺的官袍,不解的道:“若是我,定然不會讓我兒子娶這位掌櫃的,她兒子可是衙門的人。”雖然心裏知道錯的不是朱晴,朱晴很無辜很可憐。
許書寧剛剛問了那些問題過後,她也沒有想明白,但還是本能的排斥。
許書寧笑了笑道:“若是我跟你說,朱晴為我辦事之後,每個月能給我賺十萬兩銀子呢?”
有些圍觀的人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氣。
許書寧繼續道:“若是我跟你說,朱晴每個月的月俸是一千兩銀子呢?”
這些在場的所有人麵色都變了。
然後那個請不請白的問題,除開幾個親自來采買禮品的有身份的人,旁的人全部都將其拋之腦後。
朱晴肯定是漂亮的,而且不是一點點漂亮,若不然也不會成為晉川最大寺廟的聖女。
若不然也不會從寺廟出來之後,又被她母親惦記上,還想拿她去賣一次。
一個聰明,又能掙錢的姑娘,人群中有些心裏不磊落的,本能想的就是打壓,將她壓得足夠低,娶進門就能完全將人死死的拿捏在手裏。
朱晴的過去,就是個現成的把柄,都不用他們摳破腦殼去想。
那些人本能的這般一想,突然就明白了許書寧說的悟了是個什麽意思。
“我還是繼續說,我剛剛悟了什麽。”許書寧見眾人麵色都變了,甚至有些人已經麵露了然,繼續道。
“為何同樣的事情,男女之間說法不一,我想應該是最開始的時候,男子刻意弄出的一些束縛女子和教化女子的東西。”
“在場的大家,除了如我這般年紀小的,年齡稍長的一些大家都仔細迴想一下,女子和男子接受到了教育和聽到的道理是不是都是不同的?”
“男子打小受到的教育是要讀書,要奮鬥,女子打小受到的是要恭順、在家從父,嫁人從夫,夫死從子。”
“大一些就不讓我們出門,隻能看到後宅的那點子事情,除開一些高門大戶人家的女子可以讀書,很多人家的女子都是不能讀書的。”
“即便是高門大戶的女子可以讀書,但更多的還是學習三從四德和女戒。”
“所以,大家從小被這樣教導過後,在遇到同樣的問題才會分裂出不同的看法,也會本能的覺得女子遭遇了那樣的事情就是不幹淨了,而女子自己也會那般認為。”
“這不是大家的錯,也不是受害者的錯,更不是男子或者女子的錯,而是我們原本受到的某些錯誤教育的問題。”
許書寧說這麽多,並不是想教育或者是批判什麽,也不是想跟這些人爭論個對錯和輸贏。
她思考之後,就是這般認為的。
罵人的人是出於長久以來教育出來的本能,他們自己並不覺得自己有錯,所以意識到錯誤,然後糾正才是最主要的。
光吵架,就算是吵贏了也沒用。
“好,說得好……”
外麵突然有人朗聲道。
有眼尖的人認出了開口的人的身份,連忙下跪:“定國公夫人安……”
這一跪,很多人就都跟著跪了。
許書寧驚訝的看著定國公夫人,這位現在不是應該在航海嗎,怎麽這會兒會出現在京城?
定國公夫人免了眾人的禮,從大家讓出的位置走了進來。
看著許書寧的目光裏充滿了欣賞:“你是哪家的姑娘?”她問。
許書寧這一身的氣度,不像是普通人家能養出來的。
許書寧恭敬一禮道:“我乃吏部尚書之長女書寧。”
呔,這個時候真的是不想吐許同方的名字。
定國公夫人略微一想就知道她是誰了,誇了一句:“你祖父祖母和母親將你教養得很好。”
她知道許書寧沒有長在許同方身邊,卻不知道周氏是個什麽德行,所以順帶連著周氏也一起稱讚了。
許書寧的心情吧,一下子就顯得有些複雜。
她喜歡聽人誇讚祖父祖母,但不喜歡聽人誇周氏。
周氏若是因為她自己的美貌和旁的被誇,許書寧也不會在意,但她長成這般,周氏是實打實的半個銅錢的功勞都沒有。
但她總不好大喇喇的說出來,是以隻能自動把周氏忽略了,笑盈盈的道:“祖父祖母是極好的,我亦是很感激他們的教養之恩。”
定國公夫人是何等聰明之人,許書寧這麽一說她就明白了,她不再繼續這個話題,而是道:“我倉促迴京,也沒有給皇後娘娘帶什麽禮物。”
“許大小姐就讓你這位掌櫃給我推薦一二吧!”
許書寧心裏感動,定國公夫人這是在用實際行動為她剛剛的話站台,也是用實際行動表示她不覺得朱晴跟旁人不同,不覺得朱晴不幹淨。
不僅僅是她,皇後娘娘亦是如此認為。
許書寧是感動,朱晴則是感激了,她把眼眶裏的淚水忍了迴去,讓自己不至於失態:“國公夫人這邊請,我覺得這幾款禮盒都挺適合,這幾款分別……”
定國公夫人桃李滿天下,不僅僅是帝後二人的老師,也是方如烠的老師,所以在大乾地位極高。
曾經有個少數部族的王來大乾談互通商貿之事,見過定國公夫妻二人,直接說讓他們夫妻二人去他們那邊當王,想了好多法子想把這夫妻二人給拐過去,氣得當今聖上跳腳。
讓大乾的百姓們也紛紛擔憂不已,唯恐他們夫妻二人跟著跑了。
可以說,在大乾,定國公夫妻二人就是國寶一樣的存在。
定國公夫人這麽一來,再也無人說朱晴什麽,也不會有人再讓許書寧給他們一個說法了。
常勝在朱晴招唿定國公夫人的時候就拉著他娘走了,他知道他跟朱晴再無可能了。
他曾經有多麽篤定,篤定他能讓朱晴幸福,篤定他家裏人都會跟他一樣覺得朱晴好,愛重朱晴,現在就覺得自己有多麽的好笑,他家裏人有多麽的好笑。
在迴到京城之前,許書寧再三跟他叮囑過,關於朱晴的過去不能跟任何人說,便是他自己的家人、好友這些都不能說。
可娘在知道他經常往朱晴這邊來之後,就發現了他心悅朱晴這事,他娘偷偷的跟著來看過朱晴,當時直誇他有眼光,對朱晴的喜愛溢於言表。
見他一直把人沒有追到手,就說要幫他,大嫂也熱情的說要幫他,他自然樂意家裏人幫忙,自那之後娘和大嫂就經常來朱晴這邊示好。
朱晴最初是有些鬆動的,娘和大嫂覺得在加一把火這事兒就成了,但她們感覺到了朱晴有顧慮,所以就迴來問他是不是對朱晴做了什麽不好的事情,他也不知道當時腦子是怎麽想的,就把朱晴是聖女的事情說了。
然後……就發展成了這樣……
他很後悔。
可後悔有什麽用呢?
他造成的傷害,都是旁人再承受啊!
對呀,他們這些買東西的在意的不是朱晴跟常勝的關係,而是朱晴是聖女,被很多男人糟蹋過的啊!
差點被這個許大小姐給帶歪了。
有人開口道:“許小姐不用顧左右而言他,我們在乎的又不是這個。”
許書寧裝作疑惑的問:“那你們在乎的是什麽?”
有人小聲道:“她不清白啊!”他們說話倒是沒有常勝娘說話那麽直白難聽。
許書寧問:“諸位對清白的定義是什麽?”
“是女子被男子沾了身子就不清白了,還是品行高潔才算清白?”
“當然是被男子沾了身子就不清白了。”
“作為女子,咱們都會嫁人,都會被男子沾了身子,那是不是說,咱們都會不清白呢?”
有人怒道:“許大小姐你這就是強詞奪理了,我們正經人家的女子,自然隻會跟自己夫君在一起,又不會讓旁的男子沾了身子。”
許書寧繼續裝傻:“可朱晴也是正經人家的女子啊,她的爹娘一沒有殺人放火,二沒有偷摸搶劫,她自己也沒有殺人放火,也沒有偷摸搶劫,該讀書也都讀了書的。”
“她也不是自願往那些男子身上貼的,而是被強迫的。”
“所以,咱們應該譴責和唾棄的難道不應該是那些作惡、逼迫她的人麽?怎麽反倒嫌棄和謾罵起受害者來了?”
有人道:“我們也罵那些害人的啊!”
“但是她……但是她……”
但是她什麽,那人卻說不出來。
害人的該罵,他們肯定會罵的,但朱晴就是被很多男子給糟蹋了啊!
這就是不幹淨了啊!
許書寧其實知道他們心裏是怎麽想的,因為先前在晉川把案子抖出來的時候,晉川也有很多人罵聖子聖女的,她聽得很生氣,卻也知道跟那些人吵架是無用的,所以她就很真誠的去問了那些辱罵聖子聖女的人都是怎麽想的。
無外乎就是覺得聖女不幹淨了。
而對於聖子,更多的是嘲笑其無用。
甚至還有些男子說是聖子撿了便宜,那是一個好差事。
當時許書寧很是不解,為什麽人們遇到這種問題的時候會下意識的去覺得遭受了這些的女子就是不幹淨了。
但卻沒有一個人覺得男子不幹淨了,而是覺得男子無用,甚至還有人覺得聖子撿了便宜,享受了。
同樣都是被逼迫的,遭遇的事情是相同的,為何受害者性別不同,聽到的話就不同。
而且,幾乎所有人都是這樣想的,她當時一直沒有想通這是為什麽,為什麽聽到這樣的事情的時候人的腦子裏會本能的冒出這樣的念頭。
就好像人餓了就會知道要吃東西,渴了就知道要喝水一樣,這是他們本能的反應。
你若是硬要讓他們說什麽,是說不出來。
不但旁人那般認為,受害者的女子也會下意識的覺得自己不幹淨了。
而受害的男子在沒有遭遇過這樣的事情之前是不會理解女子的,但他們遭遇了同樣的事情之後也會覺得自己不幹淨了。
可諸如萬通他們這樣的加害者,卻完全不會覺得自己不幹淨。
但明明,這樣的事情就不是一個人可以完成的,而是兩個人完成的,要說不幹淨,也是都不幹淨了才是。
直到聽到常勝娘說的話,她似乎得到了一點啟發。
“聽說前朝有男女之間七歲就不能同桌用膳,女子都是足不出戶的,即便是要出門也是要裹得嚴嚴實實,與男子說話身邊都是要有很多人,不能單獨與男子見麵,否則就不是好人家的姑娘。”
“若是女子落水,被男子救了,那個男子不管是否喜歡那個女子,都需要為那個女子負責,也不管女子是否喜歡那個男子,她也必須嫁給那個男子。”
“同樣的救命之恩,有人說救命之恩當以身相許,又有人說救命之恩願當牛做馬。”
“女子出嫁之前要學習三從四德女戒,男子成親之前卻是找人教導房事,找通房丫鬟什麽的。”
“女子隻能嫁一人,男子卻是可以娶妻納妾,有些男子後院養著一堆人,也不見有人說他不幹淨?”
“前朝男子以押妓、尋花問柳為風流,可前朝公主養麵首就被罵是婊子。”
“大家同樣都是人,做了同樣的事情,一個被誇,一個卻被罵,這是為何?”
“為什麽男女間評判清白與否的標準會不同。”
“大家也都是人,為什麽遇到同樣的事情說法也是不同的?”
許書寧先是例舉,後發問,讓一眾人不由自主的就順著她的問題陷入了沉思。
大乾建立十年了,很多人的思想其實都有了轉變,不跟過去一樣提及這些問題就會跳腳。
因為女子讀書的多了,也因為女子在外行走和處理事情的多了,且出現了一些傑出的女子,在提及男女不同的時候也不會有人跳腳說什麽女子不能跟男子相提並論這樣的話。
就算有,也都隻能放在心裏,說出來肯定是要挨打的。
許書寧見眾人臉上一團困惑,百思不得其解。
她慢慢的道:“我以前也想不明白,但剛剛我突然就悟了。”
“常勝的母親口口聲聲貶低朱晴,羞辱朱晴,但據我所知,她之前對朱晴一直態度很好,很是希望朱晴嫁給常勝。”
“包括她剛剛話裏話外也都是朱晴不識抬舉,可並沒有押著常勝說讓他不準娶朱晴。”
有人見常勝穿的是大理寺的官袍,不解的道:“若是我,定然不會讓我兒子娶這位掌櫃的,她兒子可是衙門的人。”雖然心裏知道錯的不是朱晴,朱晴很無辜很可憐。
許書寧剛剛問了那些問題過後,她也沒有想明白,但還是本能的排斥。
許書寧笑了笑道:“若是我跟你說,朱晴為我辦事之後,每個月能給我賺十萬兩銀子呢?”
有些圍觀的人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氣。
許書寧繼續道:“若是我跟你說,朱晴每個月的月俸是一千兩銀子呢?”
這些在場的所有人麵色都變了。
然後那個請不請白的問題,除開幾個親自來采買禮品的有身份的人,旁的人全部都將其拋之腦後。
朱晴肯定是漂亮的,而且不是一點點漂亮,若不然也不會成為晉川最大寺廟的聖女。
若不然也不會從寺廟出來之後,又被她母親惦記上,還想拿她去賣一次。
一個聰明,又能掙錢的姑娘,人群中有些心裏不磊落的,本能想的就是打壓,將她壓得足夠低,娶進門就能完全將人死死的拿捏在手裏。
朱晴的過去,就是個現成的把柄,都不用他們摳破腦殼去想。
那些人本能的這般一想,突然就明白了許書寧說的悟了是個什麽意思。
“我還是繼續說,我剛剛悟了什麽。”許書寧見眾人麵色都變了,甚至有些人已經麵露了然,繼續道。
“為何同樣的事情,男女之間說法不一,我想應該是最開始的時候,男子刻意弄出的一些束縛女子和教化女子的東西。”
“在場的大家,除了如我這般年紀小的,年齡稍長的一些大家都仔細迴想一下,女子和男子接受到了教育和聽到的道理是不是都是不同的?”
“男子打小受到的教育是要讀書,要奮鬥,女子打小受到的是要恭順、在家從父,嫁人從夫,夫死從子。”
“大一些就不讓我們出門,隻能看到後宅的那點子事情,除開一些高門大戶人家的女子可以讀書,很多人家的女子都是不能讀書的。”
“即便是高門大戶的女子可以讀書,但更多的還是學習三從四德和女戒。”
“所以,大家從小被這樣教導過後,在遇到同樣的問題才會分裂出不同的看法,也會本能的覺得女子遭遇了那樣的事情就是不幹淨了,而女子自己也會那般認為。”
“這不是大家的錯,也不是受害者的錯,更不是男子或者女子的錯,而是我們原本受到的某些錯誤教育的問題。”
許書寧說這麽多,並不是想教育或者是批判什麽,也不是想跟這些人爭論個對錯和輸贏。
她思考之後,就是這般認為的。
罵人的人是出於長久以來教育出來的本能,他們自己並不覺得自己有錯,所以意識到錯誤,然後糾正才是最主要的。
光吵架,就算是吵贏了也沒用。
“好,說得好……”
外麵突然有人朗聲道。
有眼尖的人認出了開口的人的身份,連忙下跪:“定國公夫人安……”
這一跪,很多人就都跟著跪了。
許書寧驚訝的看著定國公夫人,這位現在不是應該在航海嗎,怎麽這會兒會出現在京城?
定國公夫人免了眾人的禮,從大家讓出的位置走了進來。
看著許書寧的目光裏充滿了欣賞:“你是哪家的姑娘?”她問。
許書寧這一身的氣度,不像是普通人家能養出來的。
許書寧恭敬一禮道:“我乃吏部尚書之長女書寧。”
呔,這個時候真的是不想吐許同方的名字。
定國公夫人略微一想就知道她是誰了,誇了一句:“你祖父祖母和母親將你教養得很好。”
她知道許書寧沒有長在許同方身邊,卻不知道周氏是個什麽德行,所以順帶連著周氏也一起稱讚了。
許書寧的心情吧,一下子就顯得有些複雜。
她喜歡聽人誇讚祖父祖母,但不喜歡聽人誇周氏。
周氏若是因為她自己的美貌和旁的被誇,許書寧也不會在意,但她長成這般,周氏是實打實的半個銅錢的功勞都沒有。
但她總不好大喇喇的說出來,是以隻能自動把周氏忽略了,笑盈盈的道:“祖父祖母是極好的,我亦是很感激他們的教養之恩。”
定國公夫人是何等聰明之人,許書寧這麽一說她就明白了,她不再繼續這個話題,而是道:“我倉促迴京,也沒有給皇後娘娘帶什麽禮物。”
“許大小姐就讓你這位掌櫃給我推薦一二吧!”
許書寧心裏感動,定國公夫人這是在用實際行動為她剛剛的話站台,也是用實際行動表示她不覺得朱晴跟旁人不同,不覺得朱晴不幹淨。
不僅僅是她,皇後娘娘亦是如此認為。
許書寧是感動,朱晴則是感激了,她把眼眶裏的淚水忍了迴去,讓自己不至於失態:“國公夫人這邊請,我覺得這幾款禮盒都挺適合,這幾款分別……”
定國公夫人桃李滿天下,不僅僅是帝後二人的老師,也是方如烠的老師,所以在大乾地位極高。
曾經有個少數部族的王來大乾談互通商貿之事,見過定國公夫妻二人,直接說讓他們夫妻二人去他們那邊當王,想了好多法子想把這夫妻二人給拐過去,氣得當今聖上跳腳。
讓大乾的百姓們也紛紛擔憂不已,唯恐他們夫妻二人跟著跑了。
可以說,在大乾,定國公夫妻二人就是國寶一樣的存在。
定國公夫人這麽一來,再也無人說朱晴什麽,也不會有人再讓許書寧給他們一個說法了。
常勝在朱晴招唿定國公夫人的時候就拉著他娘走了,他知道他跟朱晴再無可能了。
他曾經有多麽篤定,篤定他能讓朱晴幸福,篤定他家裏人都會跟他一樣覺得朱晴好,愛重朱晴,現在就覺得自己有多麽的好笑,他家裏人有多麽的好笑。
在迴到京城之前,許書寧再三跟他叮囑過,關於朱晴的過去不能跟任何人說,便是他自己的家人、好友這些都不能說。
可娘在知道他經常往朱晴這邊來之後,就發現了他心悅朱晴這事,他娘偷偷的跟著來看過朱晴,當時直誇他有眼光,對朱晴的喜愛溢於言表。
見他一直把人沒有追到手,就說要幫他,大嫂也熱情的說要幫他,他自然樂意家裏人幫忙,自那之後娘和大嫂就經常來朱晴這邊示好。
朱晴最初是有些鬆動的,娘和大嫂覺得在加一把火這事兒就成了,但她們感覺到了朱晴有顧慮,所以就迴來問他是不是對朱晴做了什麽不好的事情,他也不知道當時腦子是怎麽想的,就把朱晴是聖女的事情說了。
然後……就發展成了這樣……
他很後悔。
可後悔有什麽用呢?
他造成的傷害,都是旁人再承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