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幾十萬已經發了狂的宋軍連續數日不分晝夜地輪番攻擊之下——太原城還是屹立不倒!


    麵對北漢軍隊如此的死命抵抗,可以想象此時的宋軍將士是處在怎樣的一種極度暴躁的情緒之中。關於這次太原之戰,前麵用了一個足球場上強隊打弱隊的比喻,其實這個比喻不太貼切,這更像是一個重量級的拳手在擂台上與一個輕量級的拳手在進行對決,可打到第十二個迴合的時候壯漢仍然沒有將看似羸弱不堪的對手給擊倒在地,這位重量級拳手此時內心的感受和憤怒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從另一個方麵來說,那位已經被打得鼻青臉腫甚至是血肉模糊的輕量級拳手的處境其實更慘,而現在的北漢人就是如此。


    宋軍這迴是鐵了心要拿下太原且是要不計一切代價地拿下它,在實力相差如此懸殊的情況之下,太原城的陷落其實也就是個遲早的問題。足球比賽和拳擊比賽還有個時間限製,時間一到不論勝負輸贏都得各自迴家,可打仗這種事哪有這些規矩。在宋軍對太原勢在必得的執拗心態下,北漢人想要保住太原隻有一種可能,那便是遼國此時願意發兵十幾萬甚至幾十萬來救援它,但這是天方夜譚,更是癡人說夢。


    這裏真的必須要表揚一下北漢人。對於太原城,對於北漢的軍民,不管別人站在怎樣的立場和角度對他們怎麽看怎麽說,但他們在這場太原保衛戰裏的表現是值得尊重和敬佩的。作為曾經在中國的北方強極一時甚至是以主宰者的身份入主中原的沙陀人,他們的戰鬥力不是吹出來的,李克用、李存勖、李存孝、李嗣源,甚至包括石敬瑭,這些讓沙陀人引以為傲的人物哪一個不是在戰場上如鬼見愁一般地存在?我這裏不是說北漢人都是沙坨人的後裔,山西自古本就是中原王朝的邊疆,這裏本就民風彪悍,當沙陀人在這裏經營百年之後,當麵對外敵入寇的生死關頭,這裏儼然就是一個全民皆兵的戰爭堡壘。從這個層麵來說,甚至是站在北漢的角度上來說,北漢人在這次戰爭中的表現完全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壯哉!


    反觀宋軍,北漢人這種令人難以置信的頑強抵抗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巨大的挑釁,而對於這種挑釁最好的迴應就是將對手徹底打倒在地。宋軍的將士們如此,他們的皇帝也好不到哪裏去,趙光義表麵上顯得胸有成竹不急不躁,但在暗地裏指不定罵了多少句髒話。這些天他每天都親赴前線督戰,他的士兵們也不可謂不用力,可這該死的太原城就是不肯屈服,這讓他也開始變得和他的士兵們一樣暴躁了。


    終於,在連續督戰了九天之後,趙光義也決定加個夜班。這天晚上,他帶著自己那隊威武雄壯的保鏢來到了太原城的西南角,他命令宋軍集中精兵強將猛攻此處的城牆——往死裏攻!


    宋軍在夜裏持續不斷地發動猛攻,這些天早就精疲力盡的北漢軍隊哪能抵擋住這種決死級別的進攻,等到天快亮時,宋軍終於攻陷了外城羊馬城。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守衛在此處的北漢宣徽使範超終於是精神崩潰了,再這樣打下去他遲早要被宋軍幹死在這裏,於是他也顧不得什麽死守城牆的軍令,他帶著一隊人馬打開城門就衝了出來準備向宋軍投降。


    很有可能的是,範超的投降舉動被城內一心要死守到底的人給發現了,而且這幫人當時可能正在試圖攔下他甚至是已經在與他殺成一團了,要不然範超的投降儀式不會整得像是在衝鋒似的,而接下來的悲劇也就不會有。總之,範超帶隊衝出城門的時候顯得是格外慌亂乃至是殺氣騰騰。


    這黑燈瞎火的,已經殺紅了眼的宋軍也不知道這幫人是來投降的。看著範超帶著一幫人急吼吼地衝出來,這架勢似乎是要出來拚命,宋軍將士如餓虎撲食一樣地就對衝了上去,他們隻是片刻功夫就將這幫北漢人殺得一幹二淨,就連範超也被一刀砍了腦袋。直到這時,宋軍仍然不知道這夥人其實是來投降的。範超這個趕死鬼也是個十足的笨蛋,有見過把衝鋒搞成像是投降的,但像他這樣把投降搞成衝鋒的人也實在是罕見,估計到他身首異處的時候他也沒有來得及將那句話說出來:“別殺我!我是來投降的!”


    真相很快出現。得知範超帶人出城投敵,劉繼元大怒,他下令將範超的妻兒拉到城上全給砍了,然後將這些人的人頭扔下了城樓,宋軍這才知道他們昨晚是誤殺了“好人”。


    順便提一句這個範超。十年前,劉繼元將他的養母——就是那位北漢的皇太後郭氏被縊殺於北漢前皇帝劉鈞的靈前,受命前去動手殺人的就是這個範超。


    範超精神崩潰以至於不顧妻兒的性命也要冒死出城投降,這是個很能說明問題的事,城裏的北漢人真的已經到了心理和身體承受的極限。兩天之後,趙光義命令宋軍重點進攻太原城的西北角,這一次宋軍同樣是把守城的北漢守軍給打得無比的崩潰,也和上次一樣,城內也有人動了投降的心思且付諸於行動,但這一迴這個人學聰明了——北漢馬步軍都指揮使郭萬超成功地帶領一批人向宋軍投降。馬步軍都指揮使,這可是北漢軍隊裏的一個實打實的軍中高官,這對守城的北漢人的士氣可謂是極為沉重的一擊。


    一天之後,趙光義再次變換了主攻的陣地——城南——彰德軍節度使李漢瓊的主攻陣地。在皇帝親自監軍督戰的情況下,李漢瓊的士兵們亂蜂出窩一般地湧向了城牆進行殊死奮戰。看著宋軍將士們在刀光劍影裏全力攻城的場麵,趙光義突然豪情大發,他對身邊一同觀戰的眾將說道:“北漢人就要挺不住了,太原城很快就要被攻破,明天中午我們就可以進城吃飯!”


    趙光義也適時地在這個節骨眼上再次給劉繼元寫了一封勸降信,他希望劉繼元認清眼下的形勢,不要再繼續頑抗下去了,這樣隻會讓更多的人白白地死於這場戰爭。當然,他在信裏也少不了要提到如果劉繼元主動投降會有怎樣的好處。


    遺憾的是,劉繼元這次雖然看了信,但還是沒有給出迴應。趙光義徹底憤怒了:“我是大宋的皇帝好不好?這普天之下竟然有人敢連續兩次都不迴我的信?這叫我的臉往哪兒擱?就算是遼國的皇帝也不會這樣連個屁都不放吧?你劉繼元算哪根蔥?”


    當然,趙光義真正為之而憤怒的是北漢人的死硬到底拒不投降,他實在是不明白也不能理解劉繼元這隻小螞蟻為何要在他這頭大象麵前如此負隅頑抗。他當然不會明白,這個不久之後在敵人向自己殺過來之時選擇掉頭逃跑的人又怎麽能夠明白和理解這其中的緣由呢?


    第二天,趙光義再次來到南城督戰。已經連續奮戰了好幾天的宋軍將士這天早上突然發現自己的皇帝陛下這迴神情凝重且麵帶怒色,不過這也好,因為他們此時也是怒火攻心,而且他們的憤怒絕對要比趙光義還要強烈萬倍。在接到了再次發起進攻的命令之後,李漢瓊手下的這幫本就已經處在狂怒之中士兵們也隨著皇帝陛下的情緒變化而變得近乎於歇斯底裏的暴怒。他們已經變身為瘋魔了,這個該死的太原城,他們從正月一直打到了五月,可結果卻是他們的好多兄弟都戰死在了城下,而他們還是沒能攻上城牆。這筆賬是到了該結算的時候了,而且他們要連本帶息地收迴來。


    帶著這種狂躁和暴怒的情緒,城南數以萬計的宋軍士兵們嚎叫著再次向城牆發起了衝擊,史稱:士奮怒,爭乘城,不可遏!


    在這一番慘烈的廝殺中,怒氣衝天的宋軍對北漢的軍隊發起了一頓狂風驟雨般的暴擊,其勇猛或者也可以叫做是兇狠和殘暴讓城下觀戰的趙光義都驚呆了,這根本不是在與敵人作戰,而是在虐殺對手,他不知道他的這些士兵這些天到底是積壓了多少的怒火才會如此的兇狠。眼見城南就此將會被攻破,而這些已經對殺人著了魔的宋軍士兵馬上就將趁勢衝進城內,趙光義忽然下達了一個讓全軍將士們百思不得其解的命令——停止進攻!


    為啥?因為宋軍的狂暴讓趙光義害怕了,他擔心這幫心理憋屈得已經變態的宋軍會在城破以後衝進城裏屠城以泄憤。


    相信很多人都不理解趙光義的這個顯得很是突兀的命令,幾個月時間以來,宋軍付出巨大的傷亡代價不就是為了攻下太原嗎?眼看大功即將告成卻突然收兵不是要前功盡棄嗎?如此所為,那麽下一次攻城又會有多少的宋軍將士會殞命在這城牆之下呢?當然,如果他真的是擔心宋軍破城以後會到處殺人,那麽我倒是真心願意為他點個讚。


    慶幸的是,趙光義的這個命令在事後看來是正確的,因為宋軍在這一天裏的表現已經讓北漢人嚇破了膽——至少北漢的那幫王公勳貴們是絕對不想跟著劉繼元一起陪葬。這天夜裏,已經重病且臥床不起的北漢左仆射、前樞密使馬峰命仆人把自己抬進皇宮去見劉繼元。已經就快要油盡燈枯的他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對劉繼元語重心長地講述了一番天下興亡交替輪迴的大道理,直言宋朝這迴是王八吃了秤砣一定要拿下太原,而且遼國人現在選擇了作壁上觀,北漢如果再繼續頑抗下去,那麽他劉繼元最後隻能是一個國破身死的悲慘結局。與其如此,倒還不如放棄抵抗,這樣既能保全城中數萬百姓的性命,而他劉繼元也可以從此當個富貴散人安享餘生。


    出乎意料的是,劉繼元這一次竟然被說服了,他下令北漢的客省使李勳帶著他寫好的降書連夜出城去見趙光義。俗話說,識時務者為俊傑,如此看來,劉繼元倒也勉強稱得上是一個“俊傑”。


    得到降書的趙光義大喜,本來這天中午他是準備進城吃午飯的,但這個夢現在已經碎了個稀巴爛。沒關係,不過就隔了一頓飯的工夫,那些酒菜還是可以吃的,於是當夜趙光義下令在軍中大擺筵席慶祝勝利。


    解脫了,終於是解脫了!這一夜趙光義本準備在無比的鬱悶中睡下,可這份降書讓他瞬間睡意全無,那就索性起來嗨吧!


    待到喧囂散盡之後,相信這一晚在夜半無人之時,醉眼朦朧的趙光義定是感慨萬千乃至是熱淚盈眶:“哥哥啊,你看到了嗎?我做到了!我說過我會做一個好皇帝,你那個一統天下的夙願今天我幫你實現了!”


    次日天明時分,身著一襲素服的劉繼元帶領北漢的文武百官開城出降。劉繼元以罪臣身份伏地請罪,趙光義釋其罪並詢問他為何直到現在才肯投降。這個時候就顯現出劉繼元本人的心性了,簡單說這人此時的表現很不像個老爺們兒,他對趙光義說道:“當初聽到陛下來到太原的時候我就準備出城投降,但我身邊的一些亡命之徒挾持了我,所以我一直沒能向你投降。”


    也不知道劉繼元最後從哪裏真的就找出了好些個他嘴裏所謂的“亡命之徒”,這些人被抓到趙光義的麵前,然後統統地被砍了腦袋。現場欣賞了這一出殺人表演之後,趙光義頗有感慨地對他身邊的前吳越國王錢俶說道:“愛卿能夠獻土歸地從而避免了一場兵禍,實在是明智之舉啊!”


    錢俶能說什麽?恐怕這時候他也隻能尷尬地陪笑而已。殺人不忘誅心,這就是太宗陛下的常規操作。


    至此,北漢被宋朝滅亡,五代十國的曆史在這一刻被徹底地埋進了曆史的塵埃。北漢所屬的十州、四十一縣,三萬五千二百二十戶人口,士兵三萬餘人俱歸於宋朝所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宋帝國興亡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曆並收藏北宋帝國興亡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