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巧遇
霸總前夫日日求我複婚 作者:杉樹安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覺得不舒服麽?”秋石關切地問道。
青禾低下頭快速打量了自己的身體,在眼神觸及到腰部那隻還搭在她腰上的大手時,瞳孔驀然收縮。
想要與他拉開距離,然而此時這站位屬實有點微妙 兩個人之間隔著幾層階梯,青禾位於頂層,而秋石站在較低的地勢上,她呈一種半倚的姿態依偎在他懷抱之中,若不知情者見此情景必然誤會不已。
“我已經沒事了,你,能不能先放我下來。我想上去了。”青禾嗓音略顯局促地低聲懇求。
話音未落,秋石就已將按在她腰際的手抽離開來,將她慢慢扶直,讓她站立安穩。
“下次走路時候留心些,不是每次都能像剛才那樣幸運的。”
青禾微抬起眼皮,尚未望及秋石的身影便收迴目光:“謝謝你的提醒,我會注意的。”
話音方落,正要轉身往裏走的時候又被身後男人的話語止住腳步。
“都快到家門口了,要不要請你上去喝碗茶?”秋石嗓音響在她的耳畔,語氣平靜無瀾。
她轉過身嚐試揣摩他的用意,最終卻一無所獲。
房門吱呀推開。
青禾與秋石一前一後走了進來。
正在廚房烹製中飯的劉阿姨聞聲趕來迎客。
“青禾姑娘,你迴來啦,正好我剛做好午飯,正打算送去你的公司呢,看來這一趟是白跑了。”劉阿姨麵帶喜氣的笑容極具感染力。
剛說到這兒,她才發現門口還有另外一個人。
“這是……”
一米八有餘的秋石,光是在那兒一站便令人無法忽視其存在,加之英俊非凡的麵容更是引人注目,根本做不到對他視而不見。
青禾輕輕地歎了口氣,瞥了他一眼後對劉阿姨解釋道:“他是鍾老板,剛才開車把我送迴來,順便上來說坐一會兒,待會就走。”
“原來如此,既然午飯已經做好了,不然你就留下來吃頓便餐好了……”
“他不在這裏吃飯的,待會就走,劉阿姨,先把飯菜放涼一會兒……”
沒等青禾把話說完,秋石已然大步上前,如同主人般在桌前坐下。
“看樣子午飯已經備好了,既然我剛剛扶你費了不少力氣,那就讓我在這裏歇歇腳吃頓飯吧。”
劉阿姨一時語塞:“嗯......”
青禾嘴角微微揚起無奈的笑容,“你……”
這個家夥臉皮是不是厚了一點兒啊?
明擺著她們都不希望他在家吃飯,怎麽就聽不出弦外之音呢?
他竟然如此自在地坐了下來,還找了這麽個借口——“扶住她用了一些力氣”。
劉阿姨愣了愣神,青禾則瞪圓了眼。這位鍾老板是怎麽迴事?他到底知不知道什麽叫做自知之明?
在這個小小的村子裏,她的體重不過百,那體態輕盈得像春天的風一般宜人,大家都這麽說。此刻,她已經在板凳上坐下,鄉間的禮數自然不宜再去挑剔什麽。田嫂看了唐小妹一眼,征求著她的意思。
唐小妹淡淡歎了口氣,眼神裏閃過一絲無奈之色,朝田嫂揮了揮手:“既然鍾大哥不嫌咱這簡陋,那大家便隨意用飯吧,田嫂,麻煩你開飯吧。”
“好勒,我這就端出來。”田嫂迴應一聲,手腳伶俐地進了廚房。
眨眼間,木頭餐桌上便已經擺上了四碟鄉土菜肴,都是家裏的尋常小炒,還全都是唐小妹喜愛的味道。田嫂她是今日首次相見唐小妹,估摸著那些菜品的安排定是早上黎川叔特地告知的。
黎川始祖的確有一顆細致入微的心,這令唐小妹暗自在他心裏點了個大大的好評——盡管若換成黎川始祖親耳聽到這話,他大概會覺得這並非是讚美之意吧。
可當她說完這番話時瞥了一眼坐在旁邊的鍾景期,卻發現對方並未舉箸用餐,仿佛有所不滿的樣子。
“農村的餐桌自然比不得城裏的酒樓豐盛,你能吃得慣?”唐小妹偏過頭看著鍾景期問道。
隻見男子輕輕皺眉,嘴角強裝笑意迴應:“能吃得下。你以前在自家也做過飯不是?”
聽見他的話,唐小妹啞然。自己忙活了一早晨的肚子早已餓得咕咕叫,雖然桌上的菜品樸素清淡,卻也頗能撫慰肚中的饑荒。
然而對鍾景期而言,餐桌上的情形就沒那麽美好了。芹菜炒肉營養均衡沒錯,但這股芹菜味他實在難以忍受;奶白濃稠的鯽魚豆腐湯頂上撒了一層翠生生的芫荽葉,對一個不吃芫荽的人來說猶如折磨;剩下幾樣菜又偏油膩些,全都是葷食,對於平時慣吃西餐的他而言確有些不太習慣。
唐小妹見狀便留意到他的異樣,再度瞥了瞥餐桌上的飯菜,輕輕擰了擰眉毛:“不合胃口?我讓田嫂給你下碗麵吃怎麽樣?家裏恐怕也沒有牛排了吧。”
鍾景期揚起眉梢望向她,手中的筷子停滯了片刻:“我記得你以前也不是特別喜歡吃這些菜的。”
“這些都是哪類?”唐小妹抬起眼瞼掃視餐桌上的菜肴,輕笑道。
“是指芹菜、芫荽還有這款濃厚口感的魚湯吧?”男人雖未言語,隻是緊緊盯著桌麵那些菜品的眼神給出了答複。
於是唐小妹擱下了手裏的筷子,端起了杯子淺酌一口:“一直以來,我做飯都依照你的口味去弄,外出就餐也不例外。”
“我其實吃芹菜和芫荽的。”她想起了過去那段時光,在每一餐飯桌上出現過的牛排、沙拉以及清淡口味的各種菜肴其實不過是迎合鍾景期的味道。
此刻聽到此番話,鍾景期的心情更為沉重,卻無話可說。恰好這時候他接了一個電話後匆忙離去。反觀唐小妹,對他離去並不在意,倒覺得沒了這份尷尬更自在。
後來的幾天裏,唐小妹照例會在村裏處理家族生意的事宜,閑暇之時也會去看看自家的醫館幫把手。因刻意關注身體調理,再加上其出色的醫術,短短一個星期不到便已經徹底康複如初。
青禾低下頭快速打量了自己的身體,在眼神觸及到腰部那隻還搭在她腰上的大手時,瞳孔驀然收縮。
想要與他拉開距離,然而此時這站位屬實有點微妙 兩個人之間隔著幾層階梯,青禾位於頂層,而秋石站在較低的地勢上,她呈一種半倚的姿態依偎在他懷抱之中,若不知情者見此情景必然誤會不已。
“我已經沒事了,你,能不能先放我下來。我想上去了。”青禾嗓音略顯局促地低聲懇求。
話音未落,秋石就已將按在她腰際的手抽離開來,將她慢慢扶直,讓她站立安穩。
“下次走路時候留心些,不是每次都能像剛才那樣幸運的。”
青禾微抬起眼皮,尚未望及秋石的身影便收迴目光:“謝謝你的提醒,我會注意的。”
話音方落,正要轉身往裏走的時候又被身後男人的話語止住腳步。
“都快到家門口了,要不要請你上去喝碗茶?”秋石嗓音響在她的耳畔,語氣平靜無瀾。
她轉過身嚐試揣摩他的用意,最終卻一無所獲。
房門吱呀推開。
青禾與秋石一前一後走了進來。
正在廚房烹製中飯的劉阿姨聞聲趕來迎客。
“青禾姑娘,你迴來啦,正好我剛做好午飯,正打算送去你的公司呢,看來這一趟是白跑了。”劉阿姨麵帶喜氣的笑容極具感染力。
剛說到這兒,她才發現門口還有另外一個人。
“這是……”
一米八有餘的秋石,光是在那兒一站便令人無法忽視其存在,加之英俊非凡的麵容更是引人注目,根本做不到對他視而不見。
青禾輕輕地歎了口氣,瞥了他一眼後對劉阿姨解釋道:“他是鍾老板,剛才開車把我送迴來,順便上來說坐一會兒,待會就走。”
“原來如此,既然午飯已經做好了,不然你就留下來吃頓便餐好了……”
“他不在這裏吃飯的,待會就走,劉阿姨,先把飯菜放涼一會兒……”
沒等青禾把話說完,秋石已然大步上前,如同主人般在桌前坐下。
“看樣子午飯已經備好了,既然我剛剛扶你費了不少力氣,那就讓我在這裏歇歇腳吃頓飯吧。”
劉阿姨一時語塞:“嗯......”
青禾嘴角微微揚起無奈的笑容,“你……”
這個家夥臉皮是不是厚了一點兒啊?
明擺著她們都不希望他在家吃飯,怎麽就聽不出弦外之音呢?
他竟然如此自在地坐了下來,還找了這麽個借口——“扶住她用了一些力氣”。
劉阿姨愣了愣神,青禾則瞪圓了眼。這位鍾老板是怎麽迴事?他到底知不知道什麽叫做自知之明?
在這個小小的村子裏,她的體重不過百,那體態輕盈得像春天的風一般宜人,大家都這麽說。此刻,她已經在板凳上坐下,鄉間的禮數自然不宜再去挑剔什麽。田嫂看了唐小妹一眼,征求著她的意思。
唐小妹淡淡歎了口氣,眼神裏閃過一絲無奈之色,朝田嫂揮了揮手:“既然鍾大哥不嫌咱這簡陋,那大家便隨意用飯吧,田嫂,麻煩你開飯吧。”
“好勒,我這就端出來。”田嫂迴應一聲,手腳伶俐地進了廚房。
眨眼間,木頭餐桌上便已經擺上了四碟鄉土菜肴,都是家裏的尋常小炒,還全都是唐小妹喜愛的味道。田嫂她是今日首次相見唐小妹,估摸著那些菜品的安排定是早上黎川叔特地告知的。
黎川始祖的確有一顆細致入微的心,這令唐小妹暗自在他心裏點了個大大的好評——盡管若換成黎川始祖親耳聽到這話,他大概會覺得這並非是讚美之意吧。
可當她說完這番話時瞥了一眼坐在旁邊的鍾景期,卻發現對方並未舉箸用餐,仿佛有所不滿的樣子。
“農村的餐桌自然比不得城裏的酒樓豐盛,你能吃得慣?”唐小妹偏過頭看著鍾景期問道。
隻見男子輕輕皺眉,嘴角強裝笑意迴應:“能吃得下。你以前在自家也做過飯不是?”
聽見他的話,唐小妹啞然。自己忙活了一早晨的肚子早已餓得咕咕叫,雖然桌上的菜品樸素清淡,卻也頗能撫慰肚中的饑荒。
然而對鍾景期而言,餐桌上的情形就沒那麽美好了。芹菜炒肉營養均衡沒錯,但這股芹菜味他實在難以忍受;奶白濃稠的鯽魚豆腐湯頂上撒了一層翠生生的芫荽葉,對一個不吃芫荽的人來說猶如折磨;剩下幾樣菜又偏油膩些,全都是葷食,對於平時慣吃西餐的他而言確有些不太習慣。
唐小妹見狀便留意到他的異樣,再度瞥了瞥餐桌上的飯菜,輕輕擰了擰眉毛:“不合胃口?我讓田嫂給你下碗麵吃怎麽樣?家裏恐怕也沒有牛排了吧。”
鍾景期揚起眉梢望向她,手中的筷子停滯了片刻:“我記得你以前也不是特別喜歡吃這些菜的。”
“這些都是哪類?”唐小妹抬起眼瞼掃視餐桌上的菜肴,輕笑道。
“是指芹菜、芫荽還有這款濃厚口感的魚湯吧?”男人雖未言語,隻是緊緊盯著桌麵那些菜品的眼神給出了答複。
於是唐小妹擱下了手裏的筷子,端起了杯子淺酌一口:“一直以來,我做飯都依照你的口味去弄,外出就餐也不例外。”
“我其實吃芹菜和芫荽的。”她想起了過去那段時光,在每一餐飯桌上出現過的牛排、沙拉以及清淡口味的各種菜肴其實不過是迎合鍾景期的味道。
此刻聽到此番話,鍾景期的心情更為沉重,卻無話可說。恰好這時候他接了一個電話後匆忙離去。反觀唐小妹,對他離去並不在意,倒覺得沒了這份尷尬更自在。
後來的幾天裏,唐小妹照例會在村裏處理家族生意的事宜,閑暇之時也會去看看自家的醫館幫把手。因刻意關注身體調理,再加上其出色的醫術,短短一個星期不到便已經徹底康複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