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兵營深探解兵心
以謀為劍!從流亡少爺到權傾天下 作者:勤奮的炒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夜色更深了,一隊人馬悄悄地離開了府邸,朝著兵營的方向走去……顧長淵翻身下馬,站在兵營門口,深吸一口氣,大步走了進去。
兵營裏燈火通明,士兵們正在操練。見到顧長淵一行人,原本井然有序的隊列出現了一絲騷動。好奇、警惕、疑惑,各種情緒在士兵們眼中交織。張校尉聞訊趕來,見到顧長淵,連忙上前行禮:“顧大人,深夜到訪,有何吩咐?”
“張校尉,不必多禮,”顧長淵擺擺手,“我來看看士兵們,不必驚動大家,繼續操練吧。”
張校尉遲疑了一下,還是吩咐士兵們繼續訓練。顧長淵站在一旁,仔細觀察著士兵們的動作,眉頭微微皺起。他知道,士兵們的抵觸情緒並非空穴來風,新製度的推行必然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但他必須找到一個平衡點,既能保證軍隊的戰鬥力,又能讓士兵們接受。
一個年輕的士兵在訓練隊列中顯得格外刺眼。他動作敷衍,眼神遊離,明顯是在消極抵抗。顧長淵注意到他,不動聲色地走到他身邊。這個士兵正是李士兵,他故意不按照新製度的要求做,斜眼瞥著顧長淵,想看看這位年輕的官員會有什麽反應。
“這位小兄弟,”顧長淵溫和地開口,“你似乎對新的訓練方式不太適應?”
李士兵愣了一下,沒想到顧長淵會主動跟他說話。他支支吾吾地迴答:“報告大人,這…新的訓練方式…有些…不習慣。”
顧長淵並沒有生氣,反而蹲下身子,與李士兵平視:“能說說為什麽不習慣嗎?”
李士兵偷偷打量著顧長淵,見他態度誠懇,不像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員,便壯著膽子說道:“大人,這新的訓練強度太大了,我們擔心會受傷,以後……”
顧長淵耐心地聽著,沒有打斷他。他知道,士兵們的擔憂並非無理取鬧,他們都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新製度的推行,必然會給他們帶來一些挑戰和壓力。
夜深了,操練結束,士兵們三三兩兩地散去。顧長淵並沒有離開,而是跟著士兵們一起走向食堂。簡陋的飯菜,粗糙的餐具,讓他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士兵們的生活。
幾個士兵壯著膽子走到顧長淵身邊,期期艾艾地開口:“大人,我們…我們有些話想跟您說……”
顧長淵放下手中的碗筷,認真地看著他們:“有什麽話就直說吧,不用拘束。”
其中一個士兵深吸一口氣,說道:“大人,我們不是不願意接受新製度,隻是……隻是擔心這新的作戰方式太複雜,我們…我們怕學不會……”
另一個士兵也跟著說道:“是啊大人,我們都是些粗人,哪懂那麽多複雜的陣法啊……”
顧長淵靜靜地聽著,他知道,這些士兵的擔憂並非個例,而是普遍存在的。新製度的推行,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
“我知道你們的擔憂,”顧長淵緩緩開口,“新製度的推行確實會帶來一些挑戰,但……”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在場的士兵,語氣堅定地說道:“但我們必須改變,必須適應新的形勢,才能在未來的戰場上立於不敗之地!”
張校尉走到顧長淵身邊,低聲說道:“大人,夜深了,您……”
顧長淵搖了搖頭,目光落在遠處一個角落裏,幾個士兵正圍在一起,竊竊私語……
顧長淵朝著那幾個竊竊私語的士兵走去,徐凜風緊隨其後。士兵們看到顧長淵過來,立刻噤聲,緊張地站起身。
“不必緊張,”顧長淵溫和地笑了笑,“我隻是想聽聽你們的想法。”
其中一個年紀稍長的士兵鼓起勇氣說道:“大人,我們…我們擔心這新的訓練強度太大,我們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要是受傷了,以後……”
他的話還沒說完,另一個年輕的士兵就接過話茬:“是啊大人,我們也知道新製度是為了提高我們的戰鬥力,可是這強度也太大了,我們好多兄弟都吃不消啊……”
顧長淵耐心地聽著,他知道這些士兵的擔憂並非無理取鬧。他們都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新製度的推行,必然會給他們帶來一些挑戰和壓力。
“我知道你們的擔憂,”顧長淵緩緩開口,“新製度的推行確實會帶來一些挑戰,但我們必須改變,必須適應新的形勢,才能在未來的戰場上立於不敗之地!”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更加堅定:“我會根據你們的實際情況,調整訓練強度,並提供相應的保障措施,確保你們在訓練過程中不會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士兵們聽到顧長淵的話,臉上露出了欣喜的表情。他們沒想到這位年輕的官員竟然如此體恤下情,願意傾聽他們的聲音。
張校尉看到顧長淵的耐心和決心,也更加積極地協助他。他將士兵們私下裏的一些顧慮告訴顧長淵,比如新的作戰方式看起來很複雜,很多士兵擔心自己學不會。他還提到,一些老兵習慣了以前的作戰方式,對新製度的接受程度比較低。
“大人,老兵們大多都是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他們對以前的作戰方式很熟悉,也有一定的感情,”張校尉解釋道,“讓他們一下子改變過來,確實有些困難。”
顧長淵點點頭,表示理解。“我知道,改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為了軍隊的未來,我們必須做出改變。”他沉思片刻,說道:“我會組織一些經驗豐富的士兵進行示範演練,讓他們親身體驗新製度的優勢,然後再逐步推廣。”
顧長淵和徐凜風在兵營裏待了很久,與士兵們促膝長談,了解他們的想法和需求。他仔細記錄下士兵們的意見和建議,並承諾會認真考慮,盡快做出調整。
迴到府邸後,顧長淵立刻開始著手修改新製度的一些細節。他根據士兵們的反饋,降低了訓練強度,並增加了相應的保障措施。他還簡化了新的作戰方式,使其更易於理解和掌握。
徐凜風在一旁看著忙碌的顧長淵,不禁感歎道:“長淵,你這樣做,會不會被那些守舊派抓住把柄?”
顧長淵抬起頭,笑了笑:“我知道,改變必然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但如果連士兵們的基本需求都無法滿足,又何談提高軍隊的戰鬥力?”
他放下手中的筆,目光堅定:“我堅信,隻有真正關心士兵,才能贏得他們的信任和支持,才能打造出一支戰無不勝的軍隊!”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個侍衛匆匆走了進來,神色慌張:“大人,楊將軍來了……”
顧長淵迴到書房,攤開厚厚的卷宗,開始修改新製度的細則。他根據士兵們的反饋,將訓練強度做了調整,不再一味追求高強度,而是更加注重循序漸進。他還增加了一些保障措施,例如增加軍醫數量、提高夥食標準等等,以確保士兵們在訓練過程中不會受到不必要的傷害。新的作戰方式也做了簡化,去除了那些繁瑣複雜的步驟,使其更易於理解和掌握。
徐凜風在一旁研墨,看著顧長淵奮筆疾書,心中既佩服又擔憂。“長淵,你如此修改,那些守舊派怕是又要借題發揮了。”
顧長淵放下筆,揉了揉眉心,“我知道,但如果連士兵們的基本需求都無法滿足,又何談提高軍隊的戰鬥力?與其讓他們心存怨懟,不如讓他們真心實意地接受新製度。”
話音剛落,門外就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緊接著,楊將軍大步走了進來,身後跟著幾名親兵。他掃了一眼桌上的卷宗,語氣嘲諷:“喲,顧大人這是在做什麽?莫非是在向那些大頭兵妥協?”
顧長淵神色不變,淡淡道:“楊將軍說笑了,我隻是在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製度,使其更符合實際情況。”
“實際情況?”楊將軍嗤笑一聲,“我看你是被那些大頭兵的哭訴嚇破了膽!想當年我們打仗的時候,哪有這麽多講究?還不是一樣浴血奮戰,保家衛國?”
“時代不同了,楊將軍,”顧長淵平靜地迴應,“如今的戰場形勢更加複雜,我們必須不斷改進,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一味地沿用老一套,隻會讓我們落後於人。”
楊將軍還想說什麽,卻被顧長淵打斷:“楊將軍,與其在這裏爭論,不如看看實際效果。我打算組織一場小規模的模擬演練,到時候還請楊將軍前來觀摩指教。”
楊將軍冷哼一聲,“我倒要看看,你這新製度能有什麽神奇之處!”
接下來的幾天,顧長淵精心準備著模擬演練。他挑選了一批接受能力較強的士兵,按照修改後的新製度進行訓練。他親自上陣示範,不厭其煩地講解每一個細節,糾正每一個錯誤。
演練的日子終於到了。校場上,兩支隊伍嚴陣以待。一支隊伍按照傳統的作戰方式布陣,另一支隊伍則采用了顧長淵修改後的新製度。
隨著一聲令下,演練開始。雙方你來我往,展開激烈的攻防。一開始,傳統隊伍憑借豐富的經驗占據上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新製度隊伍的優勢逐漸顯現出來。他們配合默契,行動迅速,攻守兼備,最終以較小的代價贏得了勝利。
觀摩台上的楊將軍臉色鐵青,一言不發。一些原本對新製度持懷疑態度的士兵,也開始重新審視起來。
演練結束後,顧長淵走到楊將軍麵前,“楊將軍,您覺得如何?”
楊將軍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徐凜風走到顧長淵身邊,低聲道:“長淵,雖然這次演練取得了成功,但楊將軍恐怕不會善罷甘休……”
顧長淵望著楊將軍離去的背影,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我知道,好戲才剛剛開始……”他轉身看向張校尉,“校尉,今晚……”
殘陽如血,染紅了校場。演練結束後的兵營裏,氣氛卻不像落日那般平靜。一些士兵圍在一起,熱烈地討論著新製度下的作戰方式,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嘿,你還別說,這新陣法還真有點意思,比以前那種死板的陣型靈活多了!”一個年輕的士兵揮舞著手臂,模仿著演練時的動作。
“可不是嘛,我感覺咱們的戰鬥力提升了不少!”另一個士兵附和道。
但也有一些老兵,抱著胳膊站在一旁,臉上帶著懷疑和不滿。
“哼,花裏胡哨的,中看不中用!真打起仗來,還得靠咱們以前的老辦法!”一個滿臉絡腮胡的老兵不屑地說道。
“就是,這些新玩意兒,看著新鮮,誰知道實戰管不管用?”另一個老兵也跟著附和。
張校尉走到他們身邊,耐心地解釋道:“各位老哥,我知道大家一時難以接受,但新製度是為了提高咱們軍隊的戰鬥力,是為了讓大家在戰場上更有勝算……”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一個老兵打斷:“張校尉,我們知道你是好心,但這些新玩意兒,我們這些老骨頭學不來啊!”
張校尉還想再勸,卻被顧長淵攔住。“張校尉,讓他們自己好好想想吧。”顧長淵拍了拍張校尉的肩膀,目光掃過那些持觀望態度的士兵,他知道改變需要時間,更需要實際的成效來證明。
顧長淵走到李士兵麵前,蹲下身子,平視著他的眼睛。“李士兵,你對新製度有什麽看法?”
李士兵有些緊張地搓了搓手,“大人,我……我有點不明白,這新製度真的比以前好嗎?”
顧長淵耐心地解釋道:“李士兵,新製度的優勢在於靈活性和協同作戰,它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士兵的優勢,讓大家更加緊密地配合……”
他深入淺出地講解著新製度的精髓,李士兵聽得連連點頭,眼中漸漸亮起了光芒。
夜幕降臨,顧長淵和徐凜風迴到營帳。
“長淵,今天楊將軍的臉色可不好看,我擔心他……”徐凜風擔憂地說道。
“我知道,”顧長淵眼中閃過一絲冷芒,“他不會就此罷休的,我們必須做好準備。”
“我已經安排人暗中監視楊將軍的一舉一動,”徐凜風說道,“一旦他有什麽異動,我們會第一時間知道。”
顧長淵點點頭,走到桌邊,拿起一份士兵的花名冊,仔細翻看著。他注意到,最近一段時間,士兵的病號數量有所增加。
“凜風,你有沒有覺得最近士兵生病的次數有些多?”顧長淵問道。
徐凜風想了想,“好像是的,不過天氣變化無常,士兵們感染風寒也是正常的。”
顧長淵眉頭微蹙,“或許吧,但我總覺得有些不對勁……”他放下花名冊,目光落在了另一份文件上——軍需供應清單。他伸手拿起,指尖在上麵輕輕劃過,“凜風,你幫我查一下最近的軍需供應情況,我總感覺……”他停頓了一下,“這裏麵有些問題。”
徐凜風接過清單,仔細看了看,“長淵,你是懷疑……”
顧長淵沒有迴答,隻是走到窗邊,望著漆黑的夜空,眼中閃過一絲深邃的光芒。“去查查孫軍需官……”
兵營裏燈火通明,士兵們正在操練。見到顧長淵一行人,原本井然有序的隊列出現了一絲騷動。好奇、警惕、疑惑,各種情緒在士兵們眼中交織。張校尉聞訊趕來,見到顧長淵,連忙上前行禮:“顧大人,深夜到訪,有何吩咐?”
“張校尉,不必多禮,”顧長淵擺擺手,“我來看看士兵們,不必驚動大家,繼續操練吧。”
張校尉遲疑了一下,還是吩咐士兵們繼續訓練。顧長淵站在一旁,仔細觀察著士兵們的動作,眉頭微微皺起。他知道,士兵們的抵觸情緒並非空穴來風,新製度的推行必然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但他必須找到一個平衡點,既能保證軍隊的戰鬥力,又能讓士兵們接受。
一個年輕的士兵在訓練隊列中顯得格外刺眼。他動作敷衍,眼神遊離,明顯是在消極抵抗。顧長淵注意到他,不動聲色地走到他身邊。這個士兵正是李士兵,他故意不按照新製度的要求做,斜眼瞥著顧長淵,想看看這位年輕的官員會有什麽反應。
“這位小兄弟,”顧長淵溫和地開口,“你似乎對新的訓練方式不太適應?”
李士兵愣了一下,沒想到顧長淵會主動跟他說話。他支支吾吾地迴答:“報告大人,這…新的訓練方式…有些…不習慣。”
顧長淵並沒有生氣,反而蹲下身子,與李士兵平視:“能說說為什麽不習慣嗎?”
李士兵偷偷打量著顧長淵,見他態度誠懇,不像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員,便壯著膽子說道:“大人,這新的訓練強度太大了,我們擔心會受傷,以後……”
顧長淵耐心地聽著,沒有打斷他。他知道,士兵們的擔憂並非無理取鬧,他們都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新製度的推行,必然會給他們帶來一些挑戰和壓力。
夜深了,操練結束,士兵們三三兩兩地散去。顧長淵並沒有離開,而是跟著士兵們一起走向食堂。簡陋的飯菜,粗糙的餐具,讓他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士兵們的生活。
幾個士兵壯著膽子走到顧長淵身邊,期期艾艾地開口:“大人,我們…我們有些話想跟您說……”
顧長淵放下手中的碗筷,認真地看著他們:“有什麽話就直說吧,不用拘束。”
其中一個士兵深吸一口氣,說道:“大人,我們不是不願意接受新製度,隻是……隻是擔心這新的作戰方式太複雜,我們…我們怕學不會……”
另一個士兵也跟著說道:“是啊大人,我們都是些粗人,哪懂那麽多複雜的陣法啊……”
顧長淵靜靜地聽著,他知道,這些士兵的擔憂並非個例,而是普遍存在的。新製度的推行,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
“我知道你們的擔憂,”顧長淵緩緩開口,“新製度的推行確實會帶來一些挑戰,但……”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在場的士兵,語氣堅定地說道:“但我們必須改變,必須適應新的形勢,才能在未來的戰場上立於不敗之地!”
張校尉走到顧長淵身邊,低聲說道:“大人,夜深了,您……”
顧長淵搖了搖頭,目光落在遠處一個角落裏,幾個士兵正圍在一起,竊竊私語……
顧長淵朝著那幾個竊竊私語的士兵走去,徐凜風緊隨其後。士兵們看到顧長淵過來,立刻噤聲,緊張地站起身。
“不必緊張,”顧長淵溫和地笑了笑,“我隻是想聽聽你們的想法。”
其中一個年紀稍長的士兵鼓起勇氣說道:“大人,我們…我們擔心這新的訓練強度太大,我們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要是受傷了,以後……”
他的話還沒說完,另一個年輕的士兵就接過話茬:“是啊大人,我們也知道新製度是為了提高我們的戰鬥力,可是這強度也太大了,我們好多兄弟都吃不消啊……”
顧長淵耐心地聽著,他知道這些士兵的擔憂並非無理取鬧。他們都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新製度的推行,必然會給他們帶來一些挑戰和壓力。
“我知道你們的擔憂,”顧長淵緩緩開口,“新製度的推行確實會帶來一些挑戰,但我們必須改變,必須適應新的形勢,才能在未來的戰場上立於不敗之地!”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更加堅定:“我會根據你們的實際情況,調整訓練強度,並提供相應的保障措施,確保你們在訓練過程中不會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士兵們聽到顧長淵的話,臉上露出了欣喜的表情。他們沒想到這位年輕的官員竟然如此體恤下情,願意傾聽他們的聲音。
張校尉看到顧長淵的耐心和決心,也更加積極地協助他。他將士兵們私下裏的一些顧慮告訴顧長淵,比如新的作戰方式看起來很複雜,很多士兵擔心自己學不會。他還提到,一些老兵習慣了以前的作戰方式,對新製度的接受程度比較低。
“大人,老兵們大多都是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他們對以前的作戰方式很熟悉,也有一定的感情,”張校尉解釋道,“讓他們一下子改變過來,確實有些困難。”
顧長淵點點頭,表示理解。“我知道,改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為了軍隊的未來,我們必須做出改變。”他沉思片刻,說道:“我會組織一些經驗豐富的士兵進行示範演練,讓他們親身體驗新製度的優勢,然後再逐步推廣。”
顧長淵和徐凜風在兵營裏待了很久,與士兵們促膝長談,了解他們的想法和需求。他仔細記錄下士兵們的意見和建議,並承諾會認真考慮,盡快做出調整。
迴到府邸後,顧長淵立刻開始著手修改新製度的一些細節。他根據士兵們的反饋,降低了訓練強度,並增加了相應的保障措施。他還簡化了新的作戰方式,使其更易於理解和掌握。
徐凜風在一旁看著忙碌的顧長淵,不禁感歎道:“長淵,你這樣做,會不會被那些守舊派抓住把柄?”
顧長淵抬起頭,笑了笑:“我知道,改變必然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但如果連士兵們的基本需求都無法滿足,又何談提高軍隊的戰鬥力?”
他放下手中的筆,目光堅定:“我堅信,隻有真正關心士兵,才能贏得他們的信任和支持,才能打造出一支戰無不勝的軍隊!”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個侍衛匆匆走了進來,神色慌張:“大人,楊將軍來了……”
顧長淵迴到書房,攤開厚厚的卷宗,開始修改新製度的細則。他根據士兵們的反饋,將訓練強度做了調整,不再一味追求高強度,而是更加注重循序漸進。他還增加了一些保障措施,例如增加軍醫數量、提高夥食標準等等,以確保士兵們在訓練過程中不會受到不必要的傷害。新的作戰方式也做了簡化,去除了那些繁瑣複雜的步驟,使其更易於理解和掌握。
徐凜風在一旁研墨,看著顧長淵奮筆疾書,心中既佩服又擔憂。“長淵,你如此修改,那些守舊派怕是又要借題發揮了。”
顧長淵放下筆,揉了揉眉心,“我知道,但如果連士兵們的基本需求都無法滿足,又何談提高軍隊的戰鬥力?與其讓他們心存怨懟,不如讓他們真心實意地接受新製度。”
話音剛落,門外就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緊接著,楊將軍大步走了進來,身後跟著幾名親兵。他掃了一眼桌上的卷宗,語氣嘲諷:“喲,顧大人這是在做什麽?莫非是在向那些大頭兵妥協?”
顧長淵神色不變,淡淡道:“楊將軍說笑了,我隻是在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製度,使其更符合實際情況。”
“實際情況?”楊將軍嗤笑一聲,“我看你是被那些大頭兵的哭訴嚇破了膽!想當年我們打仗的時候,哪有這麽多講究?還不是一樣浴血奮戰,保家衛國?”
“時代不同了,楊將軍,”顧長淵平靜地迴應,“如今的戰場形勢更加複雜,我們必須不斷改進,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一味地沿用老一套,隻會讓我們落後於人。”
楊將軍還想說什麽,卻被顧長淵打斷:“楊將軍,與其在這裏爭論,不如看看實際效果。我打算組織一場小規模的模擬演練,到時候還請楊將軍前來觀摩指教。”
楊將軍冷哼一聲,“我倒要看看,你這新製度能有什麽神奇之處!”
接下來的幾天,顧長淵精心準備著模擬演練。他挑選了一批接受能力較強的士兵,按照修改後的新製度進行訓練。他親自上陣示範,不厭其煩地講解每一個細節,糾正每一個錯誤。
演練的日子終於到了。校場上,兩支隊伍嚴陣以待。一支隊伍按照傳統的作戰方式布陣,另一支隊伍則采用了顧長淵修改後的新製度。
隨著一聲令下,演練開始。雙方你來我往,展開激烈的攻防。一開始,傳統隊伍憑借豐富的經驗占據上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新製度隊伍的優勢逐漸顯現出來。他們配合默契,行動迅速,攻守兼備,最終以較小的代價贏得了勝利。
觀摩台上的楊將軍臉色鐵青,一言不發。一些原本對新製度持懷疑態度的士兵,也開始重新審視起來。
演練結束後,顧長淵走到楊將軍麵前,“楊將軍,您覺得如何?”
楊將軍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徐凜風走到顧長淵身邊,低聲道:“長淵,雖然這次演練取得了成功,但楊將軍恐怕不會善罷甘休……”
顧長淵望著楊將軍離去的背影,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我知道,好戲才剛剛開始……”他轉身看向張校尉,“校尉,今晚……”
殘陽如血,染紅了校場。演練結束後的兵營裏,氣氛卻不像落日那般平靜。一些士兵圍在一起,熱烈地討論著新製度下的作戰方式,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嘿,你還別說,這新陣法還真有點意思,比以前那種死板的陣型靈活多了!”一個年輕的士兵揮舞著手臂,模仿著演練時的動作。
“可不是嘛,我感覺咱們的戰鬥力提升了不少!”另一個士兵附和道。
但也有一些老兵,抱著胳膊站在一旁,臉上帶著懷疑和不滿。
“哼,花裏胡哨的,中看不中用!真打起仗來,還得靠咱們以前的老辦法!”一個滿臉絡腮胡的老兵不屑地說道。
“就是,這些新玩意兒,看著新鮮,誰知道實戰管不管用?”另一個老兵也跟著附和。
張校尉走到他們身邊,耐心地解釋道:“各位老哥,我知道大家一時難以接受,但新製度是為了提高咱們軍隊的戰鬥力,是為了讓大家在戰場上更有勝算……”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一個老兵打斷:“張校尉,我們知道你是好心,但這些新玩意兒,我們這些老骨頭學不來啊!”
張校尉還想再勸,卻被顧長淵攔住。“張校尉,讓他們自己好好想想吧。”顧長淵拍了拍張校尉的肩膀,目光掃過那些持觀望態度的士兵,他知道改變需要時間,更需要實際的成效來證明。
顧長淵走到李士兵麵前,蹲下身子,平視著他的眼睛。“李士兵,你對新製度有什麽看法?”
李士兵有些緊張地搓了搓手,“大人,我……我有點不明白,這新製度真的比以前好嗎?”
顧長淵耐心地解釋道:“李士兵,新製度的優勢在於靈活性和協同作戰,它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士兵的優勢,讓大家更加緊密地配合……”
他深入淺出地講解著新製度的精髓,李士兵聽得連連點頭,眼中漸漸亮起了光芒。
夜幕降臨,顧長淵和徐凜風迴到營帳。
“長淵,今天楊將軍的臉色可不好看,我擔心他……”徐凜風擔憂地說道。
“我知道,”顧長淵眼中閃過一絲冷芒,“他不會就此罷休的,我們必須做好準備。”
“我已經安排人暗中監視楊將軍的一舉一動,”徐凜風說道,“一旦他有什麽異動,我們會第一時間知道。”
顧長淵點點頭,走到桌邊,拿起一份士兵的花名冊,仔細翻看著。他注意到,最近一段時間,士兵的病號數量有所增加。
“凜風,你有沒有覺得最近士兵生病的次數有些多?”顧長淵問道。
徐凜風想了想,“好像是的,不過天氣變化無常,士兵們感染風寒也是正常的。”
顧長淵眉頭微蹙,“或許吧,但我總覺得有些不對勁……”他放下花名冊,目光落在了另一份文件上——軍需供應清單。他伸手拿起,指尖在上麵輕輕劃過,“凜風,你幫我查一下最近的軍需供應情況,我總感覺……”他停頓了一下,“這裏麵有些問題。”
徐凜風接過清單,仔細看了看,“長淵,你是懷疑……”
顧長淵沒有迴答,隻是走到窗邊,望著漆黑的夜空,眼中閃過一絲深邃的光芒。“去查查孫軍需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