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凜風欲言又止,他知道顧長淵此舉如同在刀尖上行走。陳夫子浸淫儒學數十年,在學府中威望極高,這場辯論,稍有不慎便會滿盤皆輸。然而,顧長淵的眼神堅定,不容置疑。


    消息傳開,學府講堂人滿為患。就連平日裏不問世事的劉學究也來了,他躲在人群後方,神情複雜地望著顧長淵。李書童則畏畏縮縮地站在角落,不時地用手帕擦拭額頭的汗珠,像是有什麽難言之隱。吳學子和其他一些渴望改革的學子們,則緊張地攥緊了拳頭,期盼著顧長淵能帶來改變。


    陳夫子一身青衫,緩步走上講台,捋了捋花白的胡須,一股濃厚的學究氣撲麵而來。他環視一周,眼神中帶著一絲不屑。“顧大人,你確定要與老夫辯論?”


    “陳夫子德高望重,晚生自當請教。”顧長淵不卑不亢地迴道,語氣中帶著尊重,卻又不失鋒芒。


    辯論開始,陳夫子首先引經據典,從孔孟之道談到曆代王朝的教育製度,強調遵循舊製的重要性,字字句句都透著傳統文化的厚重感。他聲情並茂,慷慨激昂,贏得了不少保守派夫子的讚同,他們頻頻點頭,低聲議論著顧長淵的“不自量力”。


    “我朝自開國以來,便以儒家經典為治國之本,沿用舊製,培養了無數治世能臣。顧大人今日所提倡的新學,棄聖人之道,行奇技淫巧,豈非動搖國本之舉?”陳夫子言辭犀利,直指顧長淵改革的核心。


    顧長淵神色不變,他深吸一口氣,從容應對。“夫子所言極是,聖人之道的確是治國之本,但時代在發展,百姓的需求也在變化。如今,我朝百廢待興,急需各類人才,而舊製培養的人才,已無法滿足時代的需求。”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新學並非棄聖人之道,而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們學習新的知識,新的技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百姓,是為了讓國家更加強大。”他以時代發展和學子的實際需求為出發點,闡述新教育製度的先進性,並列舉了幾個新學應用的實例,力圖證明改革的必要性。


    然而,部分學子已經被陳夫子先入為主的觀點影響,對顧長淵的話語將信將疑。張公子更是趁機煽風點火,大聲說道:“顧長淵,你說的天花亂墜,可誰知道你安的什麽心?我看你就是想……”


    他話未說完,卻被顧長淵冰冷的眼神製止。顧長淵沒有理會他,而是轉向台下那些猶豫不決的學子,語氣誠懇地說道:“諸位,我知道改變並非易事,但我們不能固步自封,墨守成規……”


    突然,李書童從角落裏衝了出來,臉色蒼白,神情慌張。他指著張公子,用顫抖的聲音說道:“我……我知道……我知道他……”


    李書童的突然出現,像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層層漣漪。眾人屏息凝神,目光聚焦在這個平日裏毫不起眼的書童身上。他指著張公子,嘴唇顫抖,語不成句:“我…我知道…我知道他…他收買了…收買了陳夫子…”


    此言一出,全場嘩然。陳夫子臉色鐵青,猛地一拍桌子,怒喝道:“一派胡言!你個小書童,竟敢汙蔑老夫!”


    張公子也慌了神,他沒想到李書童會突然跳出來指證他。他強裝鎮定,指著李書童罵道:“你胡說八道!我看你是被顧長淵收買了,故意來陷害我!”


    李書童嚇得渾身發抖,卻依然堅持道:“我沒有…我沒有…我親眼看到…看到他…他把銀子…交給…交給陳夫子的管家…”


    顧長淵目光如炬,將眾人的反應盡收眼底。他上前一步,語氣沉穩地說道:“李書童,你可想清楚了,這可不是兒戲。若是誣告,你可是要承擔後果的。”


    李書童臉色煞白,他咬了咬牙,說道:“我…我知道…但我說的都是實話…我…我願意用性命擔保…”


    他從懷裏掏出一塊折疊整齊的帕子,顫抖著遞給顧長淵:“這是…這是張公子給陳夫子管家的…管家當時…還給了我…一些碎銀…讓我…讓我保密…”


    顧長淵接過帕子,展開一看,裏麵赫然包著一錠銀子。他將帕子高高舉起,麵向眾人,說道:“諸位都看到了,這便是證據!”


    人群中頓時炸開了鍋,議論聲此起彼伏。原本支持陳夫子的那些保守派夫子們,此刻也麵麵相覷,不知所措。


    張公子見事情敗露,惱羞成怒,他指著顧長淵吼道:“你…你這是栽贓陷害!這銀子…這銀子是我…是我…是我掉的!”


    他語無倫次,眼神閃爍,顯然已經慌了手腳。他帶來的幾個手下,也開始在人群中製造混亂,試圖轉移大家的注意力。


    顧長淵早有防備,他示意徐凜風控製住場麵。徐凜風早已安排好人在暗處,一聲令下,幾人迅速出手,將張公子和他的手下製服。


    混亂漸漸平息,顧長淵再次轉向陳夫子,語氣平靜卻帶著一絲威嚴:“陳夫子,如今人證物證俱在,你還有什麽話要說?”


    陳夫子臉色慘白,嘴唇顫抖,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他原本以為自己德高望重,無人敢質疑他,卻沒想到會被一個小小的書童揭穿。


    顧長淵沒有再理會陳夫子,他轉向台下那些學子,語氣誠懇地說道:“諸位,今日之事,並非我想要揭露誰的醜惡,而是為了讓大家明白,改革的道路上,必然會遇到各種阻礙,但我們不能因此而退縮。我們…”


    顧長淵話未說完,人群後方傳來一個蒼老的聲音:“顧大人,老夫有話要說!”劉學究撥開人群,緩緩走了出來。


    劉學究顫巍巍地拄著拐杖,渾濁的雙眼卻閃爍著堅定的光芒。“老夫鑽研學問數十載,深知改革之必要!顧大人所言句句在理,老夫願以畢生所學佐證!”他高聲說道,聲音雖不大,卻擲地有聲。


    人群自動分開一條路,讓劉學究緩緩走近。他本想登上台子,走到顧長淵身邊,卻被人攔住了。攔住他的是幾個身著儒衫的夫子,正是那些一直以來反對改革的保守派。


    “劉學究,你一把年紀了,就不要摻和這些事了!”一個夫子語氣不善地說道,“你懂什麽改革?別被顧長淵的花言巧語給騙了!”


    “老夫雖然年邁,但心中自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劉學究毫不退讓,“改革是大勢所趨,豈容爾等鼠輩阻攔!”


    “你…”那夫子被劉學究的氣勢震懾,一時語塞。周圍的學子們也開始議論紛紛,對保守派夫子的行為表示不滿。


    顧長淵看著這一幕,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劉學究是想幫他,但他現在自身難保,根本無力保護劉學究。他隻能遠遠地向劉學究微微頷首,以示感謝。


    另一邊,李書童縮在人群角落,臉色蒼白。他手裏緊緊攥著一塊小小的布帛,那是他無意中發現的,上麵記載著一些陳夫子與張公子勾結的證據。他知道這些證據能幫助顧長淵,但他不敢拿出來。張公子的勢力龐大,如果他站出來指證,他和他的家人都會有危險。


    他偷偷地看了一眼顧長淵,心中充滿了愧疚和恐懼。他想要幫忙,卻又害怕報複,隻能在矛盾中煎熬。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場學術之辯最終也未能分出勝負。保守派夫子們抓住顧長淵缺乏確鑿證據的弱點,不斷地攻擊他,試圖將他打倒。而顧長淵雖然巧舌如簧,卻也無法完全扭轉局勢。


    辯論結束後,人群逐漸散去,顧長淵和徐凜風站在空曠的學府廣場上,氣氛顯得格外沉重。


    “看來,我們麵臨的阻力比想象中還要大。”徐凜風沉聲說道。


    顧長淵點了點頭,目光深邃。“陳夫子隻是個傀儡,真正的幕後黑手還在暗處操控著一切。我們必須找到更多的證據,才能徹底扳倒他們。”


    夜幕降臨,學府內一片寂靜。顧長淵獨自一人走在迴廊上,思緒萬千。他知道自己必須想出更好的辦法來應對這場危機,否則他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突然,他想起之前李書童的異常舉動,以及他手中緊緊攥著的那塊布帛。難道…


    顧長淵猛地轉身,朝著學府偏僻的角落走去。他記得那裏有一個廢棄的舊箱子……他快步走到箱子前,伸手打開了鏽跡斑斑的鎖扣。


    “果然…”顧長淵喃喃自語,目光落在了箱子底部散落的一些紙片上,那是……賬本的碎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以謀為劍!從流亡少爺到權傾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勤奮的炒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勤奮的炒飯並收藏以謀為劍!從流亡少爺到權傾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