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冤屈昭雪雲開日
以謀為劍!從流亡少爺到權傾天下 作者:勤奮的炒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長淵的目光緊緊鎖定那個宦官,直到對方的身影消失在殿門後,才收迴視線。徐凜風順著他的目光看去,卻隻看到空蕩蕩的殿門,不禁有些疑惑:“大人,您在看什麽?”
顧長淵微微搖頭,“一隻老鼠罷了。我們走。”
接下來的幾日,朝堂之上風雲變幻。皇帝派出的心腹大臣,秘密調查韓王謀反一事。這位大臣名叫周正,為人剛正不阿,鐵麵無私,最重要的是,他對韓王並無私交,也不畏懼其背後的勢力。
周正深知此事的重要性,不敢有絲毫懈怠。他暗中走訪調查,搜集證據,終於在韓王府邸的密室裏,找到了韓王與北狄國君主勾結的書信,以及藏匿的兵器和鎧甲。這些證據,足以證明韓王圖謀不軌,意圖謀反。
與此同時,顧長淵也沒有閑著。他知道,僅憑周正一人之力,恐怕難以撼動韓王在朝中的根基。於是,他暗中將自己掌握的韓王的罪證,也交給了周正,並提供了幾個關鍵證人的線索。
這些證據,如同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讓韓王徹底失去了翻身的機會。
皇帝得知真相後,勃然大怒。他怎麽也沒想到,自己一向信任的皇弟,竟然會背叛自己,勾結外敵,妄圖篡位。他下令將韓王打入大牢,沒收其所有財產,並將其黨羽全部抓捕歸案,嚴懲不貸。
一時間,朝野震動。那些曾經依附於韓王的官員,人人自危,生怕受到牽連。
塵埃落定,顧長淵的冤屈也終於得以昭雪。皇帝親自召見了他,當麵表達了歉意,並恢複了他的官職。
“顧卿,朕錯怪你了。”皇帝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愧疚,“你受委屈了。”
顧長淵跪地叩首,“臣謝皇上隆恩。”
他心中明白,這場鬥爭雖然贏了,但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麵。韓王雖然倒了,但隱藏在背後的勢力,卻依舊盤踞在朝堂之上。
“顧大人,”徐凜風的聲音在他耳邊響起,“恭喜大人沉冤得雪。”
顧長淵起身,拍了拍徐凜風的肩膀,目光深邃,“凜風,這隻是開始。”他頓了頓,看向空蕩蕩的朝堂,語氣意味深長,“真正的敵人,還在暗處……”他停頓了一下,目光落在了秦禦史之前站立的地方,“有些賬,也該算算了。”
七十九、冤屈昭雪雲開日(續)
秦禦史雖然揭發了韓王與北狄勾結的罪證,立下大功,但之前參與構陷顧長淵一事,也讓他難逃罪責。皇帝念其功過相抵,將其降職三級,以示懲戒。秦禦史領旨謝恩,心中五味雜陳。他原以為扳倒韓王能讓自己平步青雲,卻沒想到最終落得如此下場。
顧長淵的冤屈得以昭雪,一時間成為京城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眾人皆歎其蒙冤受屈,卻又在危難之際力挽狂瀾,揭露韓王陰謀,保全了國家社稷。百姓們自發聚集在顧府門前,稱讚顧長淵的忠肝義膽,對他表達敬佩之情。
麵對百姓的讚譽,顧長淵隻是淡淡一笑。他明白,民心易變,如今的讚揚,或許明日就會變成質疑。他必須步步為營,才能在這亂世之中站穩腳跟。
這日,皇帝在禦花園設宴,為顧長淵洗塵。宴席上,皇帝舉杯敬酒,語氣真誠:“顧愛卿,朕之前錯怪了你,還望你莫要記恨於心。”
顧長淵連忙起身,雙手接過酒杯:“臣不敢。皇上明察秋毫,為臣洗刷冤屈,臣感激涕零。”
“朕已下令,恢複你的官職和所有封賞,”皇帝繼續說道,“今後,你便繼續為朕效力,為國效力。”
“臣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顧長淵恭敬地迴答。
宴席結束後,顧長淵在徐凜風的陪同下,迴到了自己的府邸。曾經輝煌的府邸,如今已是破敗不堪。抄家時,府中財物被洗劫一空,庭院雜草叢生,一片蕭條景象。
看著眼前的景象,顧長淵心中感慨萬千。曾經的家,如今卻如同廢墟一般。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自己的情緒。
“大人,”徐凜風打破了沉默,“您沒事吧?”
顧長淵搖了搖頭,語氣平靜:“沒事。隻是有些感慨罷了。”他頓了頓,目光變得堅定,“凜風,去把府邸修繕一下吧。”
“是,大人。”徐凜風領命而去。
顧長淵獨自一人站在庭院中,望著天邊的夕陽。他明白,這場鬥爭遠未結束。韓王雖然倒台,但隱藏在背後的勢力,依舊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他必須時刻保持警惕,才能在這個危機四伏的朝堂中生存下去。
“秦禦史的舉動,確實有些蹊蹺……”顧長淵低聲自語,目光中閃過一絲寒芒,“他究竟是真心悔過,還是另有所圖……”他停頓了一下,眼神變得深邃,“看來,得找機會和他好好‘聊聊’了。”
殘陽如血,映照在破敗的顧府上,更添幾分蕭瑟。顧長淵站在荒蕪的庭院中,腳下是瘋長的雜草,曾經雕梁畫棟的樓閣如今也蒙上了厚厚的灰塵,蛛網密布。抄家時留下的淩亂痕跡,如同一道道傷疤,刻在他心頭。他閉上眼,深吸一口氣,鼻尖縈繞的盡是塵土的味道,與記憶中府內淡淡的檀香截然不同。
“大人,您看這樣可好?”徐凜風的聲音將顧長淵從迴憶中拉迴現實。他手裏拿著府邸的修繕圖紙,神色恭敬。
顧長淵接過圖紙,仔細地看了看,點了點頭:“就照這個辦吧。一切從簡就好,不必太過奢華。”如今的他,早已不是當初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郎,經曆了牢獄之災,他更加明白,真正的力量並非來自於外在的浮華,而是內心的堅定。
“大人,韓王雖然伏誅,但屬下總覺得此事蹊蹺。”徐凜風壓低聲音,目光中帶著一絲擔憂,“秦禦史的舉動,未免太過巧合。他似乎早就知道韓王與北狄勾結的證據,卻一直隱瞞不報,直到最後關頭才揭露出來……”
顧長淵踱步到一棵枯萎的桃樹旁,輕輕撫摸著粗糙的樹幹,眼神深邃:“不錯。秦禦史之前積極參與構陷我,如今卻又突然反戈一擊,這其中必有隱情。他或許隻是枚棋子,背後還有更大的勢力在操縱。”
“大人的意思是……”徐凜風眉頭緊鎖。
“韓王不過是跳梁小醜,真正想要置我於死地的人,恐怕另有其人。”顧長淵眼中閃過一絲寒芒,“我們需要暗中調查,找出幕後黑手。”
接下來的幾天,顧長淵一邊著手重建府邸,一邊暗中收集情報。他深知,想要在危機四伏的朝堂中生存,必須步步為營,小心謹慎。他開始頻繁地與一些官員接觸,試探他們的口風,尋找蛛絲馬跡。
一日,顧長淵在書房中翻閱書籍,徐凜風匆匆走了進來,神色凝重:“大人,屬下查到了一些線索。秦禦史在揭發韓王之前,曾與一位神秘人物秘密會麵……”
“神秘人物?”顧長淵放下手中的書卷,目光銳利,“可查到此人的身份?”
“此人行蹤詭秘,屬下隻查到他似乎與宮中一位位高權重的大臣有所聯係……”徐凜風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說出了一個名字。
聽到這個名字,顧長淵臉色驟變,手中的茶杯險些滑落。他緩緩地吐出三個字:“不可能……”隨即,他眼神一凜,沉聲道:“凜風,繼續查!務必查清此人與秦禦史之間的關係,以及他背後的勢力!”
夜深人靜,顧府書房的燈火依舊通明。顧長淵坐在桌案前,手中握著一枚玉佩,這是他母親留給他的唯一遺物。他輕輕摩挲著玉佩光滑的表麵,眼神複雜。這枚玉佩,似乎也隱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叩叩叩——”
一陣敲門聲打破了書房的寂靜。
“進來。”
徐凜風推門而入,手裏拿著一封信,臉色蒼白,聲音顫抖:“大人……出事了……”他將信遞給顧長淵,“這是……剛剛收到的……”
顧長淵接過信,拆開一看,臉色瞬間變得鐵青。信上隻有一句話:
“小心……你身邊的人……”
金鑾殿上,顧長淵一身官服,沉穩而立。皇帝當眾宣讀了韓王勾結北狄的罪證,並宣布恢複顧長淵的官職,官複原職。一時間,朝堂之上議論紛紛,有人為顧長淵的沉冤得雪感到欣慰,也有人暗中揣測著皇帝的用意。
迴到重修的顧府,顧長淵卻沒有絲毫放鬆。那封匿名信的內容如同一根刺,深深地紮在他的心頭。“小心你身邊的人……”這句話究竟是什麽意思?是誰在暗中提醒他?又是誰想要加害於他?
“大人,您似乎心事重重。”徐凜風觀察著顧長淵的神情,輕聲問道。
顧長淵將那封信遞給徐凜風,沉聲道:“你覺得這封信是何人所寫?”
徐凜風仔細看完信,眉頭緊鎖:“字跡潦草,難以辨認。但這提醒,不得不防。府中上下,以及與大人接觸頻繁之人,都需暗中排查。”
“此事需謹慎行事,切不可打草驚蛇。”顧長淵走到窗邊,望著夜空中閃爍的星辰,眼神深邃,“如今韓王已除,但幕後黑手依然逍遙法外。我擔心,這僅僅是個開始。”
接下來的日子,顧長淵一邊處理政務,一邊暗中調查匿名信的來源以及幕後黑手的蹤跡。他深知,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暴露在敵人的視線之下,因此行事更加謹慎。他開始有意疏遠一些官員,並對身邊的人進行試探,試圖找出潛藏的威脅。
與此同時,徐凜風也加緊了調查的步伐。他派人暗中監視府中下人,並仔細排查與顧長淵接觸過的官員,希望能找到一些蛛絲馬跡。然而,調查卻始終沒有進展,幕後黑手隱藏得極深,沒有留下任何可循的線索。
一日,顧長淵正在書房中與徐凜風商議政事,突然聽到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名侍衛匆匆走進書房,單膝跪地,稟報道:“大人,宮中傳來消息,皇上召您即刻進宮!”
顧長淵心中一凜,預感到事情非同尋常。他迅速整理衣冠,跟隨侍衛前往皇宮。
禦書房內,皇帝的臉色陰沉,手中拿著一封密信。看到顧長淵進來,皇帝將密信扔到他麵前,怒道:“你自己看看!”
顧長淵撿起密信,快速瀏覽了一遍,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信中揭露了他暗中調查韓王幕後黑手的行動,並指責他結黨營私,圖謀不軌。
“皇上,臣冤枉!”顧長淵立刻跪下,沉聲說道,“臣從未有過任何不臣之心,這一切都是有人故意陷害!”
皇帝怒視著顧長淵,眼中充滿了懷疑。他知道顧長淵的能力和野心,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更加擔憂。
“皇上,臣有一計,可證明臣的清白。”顧長淵抬起頭,眼神堅定。
皇帝微微眯起眼睛,問道:“什麽計策?”
顧長淵湊到皇帝耳邊,低聲說了幾句。皇帝聽後,臉色逐漸緩和,最終點了點頭,說道:“準奏。”
夜幕降臨,顧府書房內,顧長淵與徐凜風相對而坐,兩人臉上都帶著一絲凝重。
“大人,此計雖然可以暫時化解危機,但同時也更加危險。”徐凜風擔憂地說道,“我們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
顧長淵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然:“事到如今,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凜風,傳令下去,讓陸小刀和林婉兒……”
顧長淵微微搖頭,“一隻老鼠罷了。我們走。”
接下來的幾日,朝堂之上風雲變幻。皇帝派出的心腹大臣,秘密調查韓王謀反一事。這位大臣名叫周正,為人剛正不阿,鐵麵無私,最重要的是,他對韓王並無私交,也不畏懼其背後的勢力。
周正深知此事的重要性,不敢有絲毫懈怠。他暗中走訪調查,搜集證據,終於在韓王府邸的密室裏,找到了韓王與北狄國君主勾結的書信,以及藏匿的兵器和鎧甲。這些證據,足以證明韓王圖謀不軌,意圖謀反。
與此同時,顧長淵也沒有閑著。他知道,僅憑周正一人之力,恐怕難以撼動韓王在朝中的根基。於是,他暗中將自己掌握的韓王的罪證,也交給了周正,並提供了幾個關鍵證人的線索。
這些證據,如同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讓韓王徹底失去了翻身的機會。
皇帝得知真相後,勃然大怒。他怎麽也沒想到,自己一向信任的皇弟,竟然會背叛自己,勾結外敵,妄圖篡位。他下令將韓王打入大牢,沒收其所有財產,並將其黨羽全部抓捕歸案,嚴懲不貸。
一時間,朝野震動。那些曾經依附於韓王的官員,人人自危,生怕受到牽連。
塵埃落定,顧長淵的冤屈也終於得以昭雪。皇帝親自召見了他,當麵表達了歉意,並恢複了他的官職。
“顧卿,朕錯怪你了。”皇帝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愧疚,“你受委屈了。”
顧長淵跪地叩首,“臣謝皇上隆恩。”
他心中明白,這場鬥爭雖然贏了,但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麵。韓王雖然倒了,但隱藏在背後的勢力,卻依舊盤踞在朝堂之上。
“顧大人,”徐凜風的聲音在他耳邊響起,“恭喜大人沉冤得雪。”
顧長淵起身,拍了拍徐凜風的肩膀,目光深邃,“凜風,這隻是開始。”他頓了頓,看向空蕩蕩的朝堂,語氣意味深長,“真正的敵人,還在暗處……”他停頓了一下,目光落在了秦禦史之前站立的地方,“有些賬,也該算算了。”
七十九、冤屈昭雪雲開日(續)
秦禦史雖然揭發了韓王與北狄勾結的罪證,立下大功,但之前參與構陷顧長淵一事,也讓他難逃罪責。皇帝念其功過相抵,將其降職三級,以示懲戒。秦禦史領旨謝恩,心中五味雜陳。他原以為扳倒韓王能讓自己平步青雲,卻沒想到最終落得如此下場。
顧長淵的冤屈得以昭雪,一時間成為京城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眾人皆歎其蒙冤受屈,卻又在危難之際力挽狂瀾,揭露韓王陰謀,保全了國家社稷。百姓們自發聚集在顧府門前,稱讚顧長淵的忠肝義膽,對他表達敬佩之情。
麵對百姓的讚譽,顧長淵隻是淡淡一笑。他明白,民心易變,如今的讚揚,或許明日就會變成質疑。他必須步步為營,才能在這亂世之中站穩腳跟。
這日,皇帝在禦花園設宴,為顧長淵洗塵。宴席上,皇帝舉杯敬酒,語氣真誠:“顧愛卿,朕之前錯怪了你,還望你莫要記恨於心。”
顧長淵連忙起身,雙手接過酒杯:“臣不敢。皇上明察秋毫,為臣洗刷冤屈,臣感激涕零。”
“朕已下令,恢複你的官職和所有封賞,”皇帝繼續說道,“今後,你便繼續為朕效力,為國效力。”
“臣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顧長淵恭敬地迴答。
宴席結束後,顧長淵在徐凜風的陪同下,迴到了自己的府邸。曾經輝煌的府邸,如今已是破敗不堪。抄家時,府中財物被洗劫一空,庭院雜草叢生,一片蕭條景象。
看著眼前的景象,顧長淵心中感慨萬千。曾經的家,如今卻如同廢墟一般。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自己的情緒。
“大人,”徐凜風打破了沉默,“您沒事吧?”
顧長淵搖了搖頭,語氣平靜:“沒事。隻是有些感慨罷了。”他頓了頓,目光變得堅定,“凜風,去把府邸修繕一下吧。”
“是,大人。”徐凜風領命而去。
顧長淵獨自一人站在庭院中,望著天邊的夕陽。他明白,這場鬥爭遠未結束。韓王雖然倒台,但隱藏在背後的勢力,依舊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他必須時刻保持警惕,才能在這個危機四伏的朝堂中生存下去。
“秦禦史的舉動,確實有些蹊蹺……”顧長淵低聲自語,目光中閃過一絲寒芒,“他究竟是真心悔過,還是另有所圖……”他停頓了一下,眼神變得深邃,“看來,得找機會和他好好‘聊聊’了。”
殘陽如血,映照在破敗的顧府上,更添幾分蕭瑟。顧長淵站在荒蕪的庭院中,腳下是瘋長的雜草,曾經雕梁畫棟的樓閣如今也蒙上了厚厚的灰塵,蛛網密布。抄家時留下的淩亂痕跡,如同一道道傷疤,刻在他心頭。他閉上眼,深吸一口氣,鼻尖縈繞的盡是塵土的味道,與記憶中府內淡淡的檀香截然不同。
“大人,您看這樣可好?”徐凜風的聲音將顧長淵從迴憶中拉迴現實。他手裏拿著府邸的修繕圖紙,神色恭敬。
顧長淵接過圖紙,仔細地看了看,點了點頭:“就照這個辦吧。一切從簡就好,不必太過奢華。”如今的他,早已不是當初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郎,經曆了牢獄之災,他更加明白,真正的力量並非來自於外在的浮華,而是內心的堅定。
“大人,韓王雖然伏誅,但屬下總覺得此事蹊蹺。”徐凜風壓低聲音,目光中帶著一絲擔憂,“秦禦史的舉動,未免太過巧合。他似乎早就知道韓王與北狄勾結的證據,卻一直隱瞞不報,直到最後關頭才揭露出來……”
顧長淵踱步到一棵枯萎的桃樹旁,輕輕撫摸著粗糙的樹幹,眼神深邃:“不錯。秦禦史之前積極參與構陷我,如今卻又突然反戈一擊,這其中必有隱情。他或許隻是枚棋子,背後還有更大的勢力在操縱。”
“大人的意思是……”徐凜風眉頭緊鎖。
“韓王不過是跳梁小醜,真正想要置我於死地的人,恐怕另有其人。”顧長淵眼中閃過一絲寒芒,“我們需要暗中調查,找出幕後黑手。”
接下來的幾天,顧長淵一邊著手重建府邸,一邊暗中收集情報。他深知,想要在危機四伏的朝堂中生存,必須步步為營,小心謹慎。他開始頻繁地與一些官員接觸,試探他們的口風,尋找蛛絲馬跡。
一日,顧長淵在書房中翻閱書籍,徐凜風匆匆走了進來,神色凝重:“大人,屬下查到了一些線索。秦禦史在揭發韓王之前,曾與一位神秘人物秘密會麵……”
“神秘人物?”顧長淵放下手中的書卷,目光銳利,“可查到此人的身份?”
“此人行蹤詭秘,屬下隻查到他似乎與宮中一位位高權重的大臣有所聯係……”徐凜風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說出了一個名字。
聽到這個名字,顧長淵臉色驟變,手中的茶杯險些滑落。他緩緩地吐出三個字:“不可能……”隨即,他眼神一凜,沉聲道:“凜風,繼續查!務必查清此人與秦禦史之間的關係,以及他背後的勢力!”
夜深人靜,顧府書房的燈火依舊通明。顧長淵坐在桌案前,手中握著一枚玉佩,這是他母親留給他的唯一遺物。他輕輕摩挲著玉佩光滑的表麵,眼神複雜。這枚玉佩,似乎也隱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叩叩叩——”
一陣敲門聲打破了書房的寂靜。
“進來。”
徐凜風推門而入,手裏拿著一封信,臉色蒼白,聲音顫抖:“大人……出事了……”他將信遞給顧長淵,“這是……剛剛收到的……”
顧長淵接過信,拆開一看,臉色瞬間變得鐵青。信上隻有一句話:
“小心……你身邊的人……”
金鑾殿上,顧長淵一身官服,沉穩而立。皇帝當眾宣讀了韓王勾結北狄的罪證,並宣布恢複顧長淵的官職,官複原職。一時間,朝堂之上議論紛紛,有人為顧長淵的沉冤得雪感到欣慰,也有人暗中揣測著皇帝的用意。
迴到重修的顧府,顧長淵卻沒有絲毫放鬆。那封匿名信的內容如同一根刺,深深地紮在他的心頭。“小心你身邊的人……”這句話究竟是什麽意思?是誰在暗中提醒他?又是誰想要加害於他?
“大人,您似乎心事重重。”徐凜風觀察著顧長淵的神情,輕聲問道。
顧長淵將那封信遞給徐凜風,沉聲道:“你覺得這封信是何人所寫?”
徐凜風仔細看完信,眉頭緊鎖:“字跡潦草,難以辨認。但這提醒,不得不防。府中上下,以及與大人接觸頻繁之人,都需暗中排查。”
“此事需謹慎行事,切不可打草驚蛇。”顧長淵走到窗邊,望著夜空中閃爍的星辰,眼神深邃,“如今韓王已除,但幕後黑手依然逍遙法外。我擔心,這僅僅是個開始。”
接下來的日子,顧長淵一邊處理政務,一邊暗中調查匿名信的來源以及幕後黑手的蹤跡。他深知,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暴露在敵人的視線之下,因此行事更加謹慎。他開始有意疏遠一些官員,並對身邊的人進行試探,試圖找出潛藏的威脅。
與此同時,徐凜風也加緊了調查的步伐。他派人暗中監視府中下人,並仔細排查與顧長淵接觸過的官員,希望能找到一些蛛絲馬跡。然而,調查卻始終沒有進展,幕後黑手隱藏得極深,沒有留下任何可循的線索。
一日,顧長淵正在書房中與徐凜風商議政事,突然聽到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名侍衛匆匆走進書房,單膝跪地,稟報道:“大人,宮中傳來消息,皇上召您即刻進宮!”
顧長淵心中一凜,預感到事情非同尋常。他迅速整理衣冠,跟隨侍衛前往皇宮。
禦書房內,皇帝的臉色陰沉,手中拿著一封密信。看到顧長淵進來,皇帝將密信扔到他麵前,怒道:“你自己看看!”
顧長淵撿起密信,快速瀏覽了一遍,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信中揭露了他暗中調查韓王幕後黑手的行動,並指責他結黨營私,圖謀不軌。
“皇上,臣冤枉!”顧長淵立刻跪下,沉聲說道,“臣從未有過任何不臣之心,這一切都是有人故意陷害!”
皇帝怒視著顧長淵,眼中充滿了懷疑。他知道顧長淵的能力和野心,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更加擔憂。
“皇上,臣有一計,可證明臣的清白。”顧長淵抬起頭,眼神堅定。
皇帝微微眯起眼睛,問道:“什麽計策?”
顧長淵湊到皇帝耳邊,低聲說了幾句。皇帝聽後,臉色逐漸緩和,最終點了點頭,說道:“準奏。”
夜幕降臨,顧府書房內,顧長淵與徐凜風相對而坐,兩人臉上都帶著一絲凝重。
“大人,此計雖然可以暫時化解危機,但同時也更加危險。”徐凜風擔憂地說道,“我們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
顧長淵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然:“事到如今,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凜風,傳令下去,讓陸小刀和林婉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