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幸逢援手暫脫困
以謀為劍!從流亡少爺到權傾天下 作者:勤奮的炒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敲門聲讓顧長淵心中一凜。這深更半夜的,會是誰?他謹慎地打開一條門縫,借著昏暗的燈光,看清了來人——竟然是縣衙的劉捕快。
劉捕快身形魁梧,平日裏不苟言笑,與顧長淵並無太多交集。此刻,他卻一臉凝重,壓低聲音說道:“顧大人,方便進去說話嗎?”
顧長淵心中疑惑更甚,但還是側身讓劉捕快進了屋。簡陋的房間裏,隻有一張破舊的木桌和一張床,油燈閃爍著微弱的光芒。
“劉捕快深夜造訪,不知有何貴幹?”顧長淵開門見山地問道。
劉捕快環顧四周,確定沒有其他人後,才從懷中掏出一個布包,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
“顧大人,這是……”他頓了頓,似乎在斟酌用詞,“這是小人一點心意,還請大人笑納。”
顧長淵眉頭微蹙,他知道,在官場,這樣的“心意”往往代表著某種交易,甚至是陷阱。他並沒有打開布包,而是直視著劉捕快,問道:“劉捕快這是什麽意思?”
劉捕快歎了口氣,說道:“顧大人,您在縣衙的處境,小人也都看在眼裏。王縣令……他並非明君,李主簿更是處處與您為難。小人知道您是清正廉明的好官,隻是想略盡綿薄之力,助大人度過難關。”
顧長淵依舊沒有接話,隻是靜靜地聽著。他明白,劉捕快深夜前來,絕不僅僅是為了送些銀兩這麽簡單。
果然,劉捕快接著說道:“顧大人,小人知道您一直在尋找機會證明自己。最近,縣衙接到了一項棘手的任務,整理曆年賦稅文書。這可是個燙手山芋,李主簿他們都避之不及。小人鬥膽,想請大人接下這個任務。”
顧長淵心中一動。賦稅文書,這正是他夢寐以求的機會!如果能接觸到這些文件,他就能掌握更多縣衙的內幕,甚至有機會找到王縣令貪汙的證據。
但他並沒有立刻答應,而是反問道:“劉捕快為何要幫我?”
劉捕快眼神閃爍了一下,說道:“小人……小人隻是看不慣那些貪官汙吏的嘴臉,希望顧大人能為百姓做主。”
顧長淵看著劉捕快,心中思緒萬千。他知道,劉捕快的話未必全然可信,但這或許是他唯一的機會。
他伸手拿起桌上的布包,掂了掂,說道:“劉捕快的心意,我心領了。至於這賦稅文書……”他停頓了一下,目光如炬,“明日我會向王縣令請命。”
劉捕快聞言,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起身告辭,臨走前,意味深長地看了顧長淵一眼,“顧大人,小人相信,您一定不會讓小人失望的。”
顧長淵目送劉捕快離開,然後緩緩打開了布包。裏麵,靜靜地躺著一枚小小的玉佩……
顧長淵一夜未眠。劉捕快帶來的玉佩靜靜地躺在桌子上,散發著幽幽的光澤。這枚玉佩的出現,讓原本錯綜複雜的局勢更加撲朔迷離。劉捕快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麽?他為什麽要幫助自己?這枚玉佩又代表著什麽?無數的疑問盤旋在顧長淵的腦海中,讓他感到一陣陣不安。
第二天一早,顧長淵便徑直前往縣衙。他主動向王縣令請纓,要求負責整理曆年賦稅文書。王縣令斜睨著他,肥胖的臉上堆滿了疑惑:“顧長淵,你確定你能勝任?這可不是什麽輕鬆的差事。”
顧長淵不卑不亢地迴答:“大人,下官雖然才疏學淺,但願意盡力一試。整理賦稅文書,關係到百姓的福祉,下官不敢懈怠。”
王縣令沉吟片刻,他知道這項工作繁瑣複雜,其他人都唯恐避之不及。顧長淵主動請纓,倒也省了他不少麻煩。況且,他也想看看這個新來的窮酸秀才究竟能翻出什麽浪花來。
“好吧,”王縣令最終還是答應了,“既然你如此積極,那就試試吧。不過,若是出了差錯,本官可饒不了你。”
顧長淵領命後,便一頭紮進了堆積如山的文書之中。縣衙的庫房裏,塵封的卷宗散發著黴味,記錄著曆年的賦稅收支情況。顧長淵運用現代的數據分析方法,將這些雜亂無章的數字進行整理歸類,並繪製成表格,以便於分析。
日子一天天過去,顧長淵幾乎將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庫房裏。他仔細地查閱每一份文書,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漸漸地,他發現了一些問題。一些本應繳納賦稅的商戶卻沒有任何記錄,一些田地的麵積與實際情況不符,甚至還有一些虛報冒領的情況。這些漏洞如果被上級發現,王縣令肯定會受到重罰。
顧長淵意識到,他手中的這些文書,不僅僅是一堆枯燥的數字,更是一把鋒利的寶劍,可以直指王縣令的要害。他深吸一口氣,將整理好的文書和發現的漏洞一一記錄下來。
夜深人靜,顧長淵的房間裏,油燈搖曳,映照著他凝重的麵容。他手中的文書,仿佛千斤重擔,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他知道,接下來他要做的每一個決定,都將影響他的命運,甚至影響整個縣城的未來。
他並沒有立刻上報,而是將這些漏洞和改進建議整理成冊,準備……
他推開縣衙後院的一扇不起眼的木門,走了進去……
顧長淵推開縣衙後院那扇不起眼的木門,走了進去。後院是一片小小的菜園,王縣令正哼著小曲,悠閑地澆灌著幾株辣椒。見顧長淵進來,他放下水瓢,有些意外:“顧秀才,有事?”
顧長淵恭敬地行了一禮,將整理好的文書遞上:“大人,下官整理了曆年的賦稅文書,發現了一些問題,並提出了一些改進的建議,請大人過目。”
王縣令接過文書,隨意翻了幾頁,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他越看眉頭皺得越緊,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顧長淵整理的文書清晰明了,將那些隱藏在賬目中的漏洞暴露無遺。他原本以為顧長淵隻是個窮酸秀才,沒想到竟然如此細心謹慎,而且還敢於揭露這些問題。
“這些……都是真的?”王縣令的聲音有些顫抖。
“下官不敢欺瞞大人。”顧長淵語氣平靜,卻擲地有聲。
王縣令沉默了良久,他明白這些漏洞一旦被上級發現,後果不堪設想。他抬頭看著顧長淵,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顧秀才,你為何不直接上報?”
顧長淵微微垂眸:“下官初來乍到,對縣衙的情況還不甚了解。這些問題由來已久,牽涉甚廣,下官擔心貿然上報會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況且,下官相信大人一定有能力妥善處理這些問題。”
這番話既點明了問題的嚴重性,又給了王縣令一個台階下。王縣令聽後,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他明白顧長淵這是在給他機會,也是在保護自己。
“顧秀才,你做得很好。”王縣令的語氣緩和下來,“這些問題,本官會認真考慮,盡快處理。你辛苦了。”
從那天起,王縣令對顧長淵的態度有了明顯的轉變。他不再對顧長淵冷言冷語,甚至在一些事情上開始主動詢問他的意見。
幾日後的縣衙例會上,李主簿又開始找茬,陰陽怪氣地嘲諷顧長淵整理文書的效率低下。王縣令卻罕見地打斷了李主簿的話:“顧秀才最近的工作很出色,發現了許多之前被忽視的問題。李主簿,你應該多向顧秀才學習。”
李主簿被王縣令當眾訓斥,臉色一陣青一陣白,卻不敢再說什麽。他知道王縣令這是在袒護顧長淵,心中對顧長淵的怨恨更深了。
散會後,顧長淵整理著文書,王縣令走到他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顧秀才,好好幹,本官不會虧待你的。”
顧長淵微微一笑:“多謝大人栽培。”
夜深人靜,顧長淵站在窗前,望著遠處閃爍的燈火。他知道,王縣令的轉變隻是暫時的。他必須利用這個機會,盡快取得更多的成果。他走到桌前,鋪開一張白紙,提筆寫下“戶房”兩個字……
顧長淵在昏暗的油燈下,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一個個娟秀的字跡躍然紙上,勾勒出他對縣衙戶房改革的詳細計劃。他知道,王縣令的“栽培”不過是權宜之計,一旦風波過去,他便會故態複萌。李主簿和一直與他作對的張師爺,更是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打擊他的機會。
他必須抓住這難得的喘息之機,盡快取得更大的功績,才能在這危機四伏的縣衙站穩腳跟。而通往更高處的階梯,便是戶房。掌控戶房,就意味著掌握了整個縣的財政命脈,也能接觸到更多關鍵信息,為他日後的計劃奠定基礎。
第二天,顧長淵早早來到縣衙,將整理好的戶房改革方案呈遞給王縣令。王縣令漫不經心地翻看著,眼中閃過一絲不耐煩。“顧秀才,這戶房的運作方式沿襲多年,豈是你一紙文書就能更改的?年輕人,做事要穩重,不要好高騖遠。”
顧長淵早料到王縣令不會輕易答應,不慌不忙地解釋道:“大人,下官並非要全盤推翻現有的製度,隻是想針對其中的一些弊端進行改進,例如……”他將方案中幾個關鍵點一一闡述,並列舉了可能帶來的好處,語氣沉穩,邏輯清晰。
王縣令聽著顧長淵的解釋,神色漸漸變得認真起來。他雖然昏庸貪婪,但也並非完全愚鈍。顧長淵提出的幾點建議,確實能為縣衙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也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更何況,如今顧長淵在縣衙的風頭正盛,他也不想在這個時候駁了他的麵子。
“你的想法,倒是有些新意。”王縣令沉吟片刻,“不過,此事茲事體大,還需要再仔細斟酌一番。”
顧長淵心中明白,王縣令這是在拖延時間。他微微一笑:“大人思慮周全,下官也認為此事不可操之過急。下官會繼續完善方案,等大人有了決斷,再行商議。”
接下來的幾天,顧長淵依舊兢兢業業地工作,同時暗中觀察著王縣令、李主簿和張師爺的動向。他發現,王縣令對他的態度又開始變得冷淡起來,而李主簿和張師爺則更加頻繁地聚在一起,竊竊私語。
一種不祥的預感籠罩在顧長淵心頭。他知道,暴風雨即將再次來臨。
這天傍晚,顧長淵正準備離開縣衙,卻被王縣令叫住。“顧秀才,本官近日收到一封舉報信,說你……”王縣令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陰冷,“說你私吞賦稅,中飽私囊。”
顧長淵心中一凜,他知道,這是李主簿和張師爺的陰謀。他強壓住內心的憤怒,平靜地問道:“大人可信這封舉報信?”
王縣令冷笑一聲:“是不是真的,一查便知。”他拍了拍手,兩名衙役應聲而入,將顧長淵押了下去。
牢房中,陰暗潮濕,老鼠在角落裏竄來竄去。顧長淵靠著冰冷的牆壁,心中思緒翻湧。他知道,自己必須盡快找到證據證明自己的清白,否則……
突然,一個低沉的聲音在牢房外響起:“顧秀才……”
劉捕快身形魁梧,平日裏不苟言笑,與顧長淵並無太多交集。此刻,他卻一臉凝重,壓低聲音說道:“顧大人,方便進去說話嗎?”
顧長淵心中疑惑更甚,但還是側身讓劉捕快進了屋。簡陋的房間裏,隻有一張破舊的木桌和一張床,油燈閃爍著微弱的光芒。
“劉捕快深夜造訪,不知有何貴幹?”顧長淵開門見山地問道。
劉捕快環顧四周,確定沒有其他人後,才從懷中掏出一個布包,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
“顧大人,這是……”他頓了頓,似乎在斟酌用詞,“這是小人一點心意,還請大人笑納。”
顧長淵眉頭微蹙,他知道,在官場,這樣的“心意”往往代表著某種交易,甚至是陷阱。他並沒有打開布包,而是直視著劉捕快,問道:“劉捕快這是什麽意思?”
劉捕快歎了口氣,說道:“顧大人,您在縣衙的處境,小人也都看在眼裏。王縣令……他並非明君,李主簿更是處處與您為難。小人知道您是清正廉明的好官,隻是想略盡綿薄之力,助大人度過難關。”
顧長淵依舊沒有接話,隻是靜靜地聽著。他明白,劉捕快深夜前來,絕不僅僅是為了送些銀兩這麽簡單。
果然,劉捕快接著說道:“顧大人,小人知道您一直在尋找機會證明自己。最近,縣衙接到了一項棘手的任務,整理曆年賦稅文書。這可是個燙手山芋,李主簿他們都避之不及。小人鬥膽,想請大人接下這個任務。”
顧長淵心中一動。賦稅文書,這正是他夢寐以求的機會!如果能接觸到這些文件,他就能掌握更多縣衙的內幕,甚至有機會找到王縣令貪汙的證據。
但他並沒有立刻答應,而是反問道:“劉捕快為何要幫我?”
劉捕快眼神閃爍了一下,說道:“小人……小人隻是看不慣那些貪官汙吏的嘴臉,希望顧大人能為百姓做主。”
顧長淵看著劉捕快,心中思緒萬千。他知道,劉捕快的話未必全然可信,但這或許是他唯一的機會。
他伸手拿起桌上的布包,掂了掂,說道:“劉捕快的心意,我心領了。至於這賦稅文書……”他停頓了一下,目光如炬,“明日我會向王縣令請命。”
劉捕快聞言,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起身告辭,臨走前,意味深長地看了顧長淵一眼,“顧大人,小人相信,您一定不會讓小人失望的。”
顧長淵目送劉捕快離開,然後緩緩打開了布包。裏麵,靜靜地躺著一枚小小的玉佩……
顧長淵一夜未眠。劉捕快帶來的玉佩靜靜地躺在桌子上,散發著幽幽的光澤。這枚玉佩的出現,讓原本錯綜複雜的局勢更加撲朔迷離。劉捕快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麽?他為什麽要幫助自己?這枚玉佩又代表著什麽?無數的疑問盤旋在顧長淵的腦海中,讓他感到一陣陣不安。
第二天一早,顧長淵便徑直前往縣衙。他主動向王縣令請纓,要求負責整理曆年賦稅文書。王縣令斜睨著他,肥胖的臉上堆滿了疑惑:“顧長淵,你確定你能勝任?這可不是什麽輕鬆的差事。”
顧長淵不卑不亢地迴答:“大人,下官雖然才疏學淺,但願意盡力一試。整理賦稅文書,關係到百姓的福祉,下官不敢懈怠。”
王縣令沉吟片刻,他知道這項工作繁瑣複雜,其他人都唯恐避之不及。顧長淵主動請纓,倒也省了他不少麻煩。況且,他也想看看這個新來的窮酸秀才究竟能翻出什麽浪花來。
“好吧,”王縣令最終還是答應了,“既然你如此積極,那就試試吧。不過,若是出了差錯,本官可饒不了你。”
顧長淵領命後,便一頭紮進了堆積如山的文書之中。縣衙的庫房裏,塵封的卷宗散發著黴味,記錄著曆年的賦稅收支情況。顧長淵運用現代的數據分析方法,將這些雜亂無章的數字進行整理歸類,並繪製成表格,以便於分析。
日子一天天過去,顧長淵幾乎將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庫房裏。他仔細地查閱每一份文書,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漸漸地,他發現了一些問題。一些本應繳納賦稅的商戶卻沒有任何記錄,一些田地的麵積與實際情況不符,甚至還有一些虛報冒領的情況。這些漏洞如果被上級發現,王縣令肯定會受到重罰。
顧長淵意識到,他手中的這些文書,不僅僅是一堆枯燥的數字,更是一把鋒利的寶劍,可以直指王縣令的要害。他深吸一口氣,將整理好的文書和發現的漏洞一一記錄下來。
夜深人靜,顧長淵的房間裏,油燈搖曳,映照著他凝重的麵容。他手中的文書,仿佛千斤重擔,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他知道,接下來他要做的每一個決定,都將影響他的命運,甚至影響整個縣城的未來。
他並沒有立刻上報,而是將這些漏洞和改進建議整理成冊,準備……
他推開縣衙後院的一扇不起眼的木門,走了進去……
顧長淵推開縣衙後院那扇不起眼的木門,走了進去。後院是一片小小的菜園,王縣令正哼著小曲,悠閑地澆灌著幾株辣椒。見顧長淵進來,他放下水瓢,有些意外:“顧秀才,有事?”
顧長淵恭敬地行了一禮,將整理好的文書遞上:“大人,下官整理了曆年的賦稅文書,發現了一些問題,並提出了一些改進的建議,請大人過目。”
王縣令接過文書,隨意翻了幾頁,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他越看眉頭皺得越緊,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顧長淵整理的文書清晰明了,將那些隱藏在賬目中的漏洞暴露無遺。他原本以為顧長淵隻是個窮酸秀才,沒想到竟然如此細心謹慎,而且還敢於揭露這些問題。
“這些……都是真的?”王縣令的聲音有些顫抖。
“下官不敢欺瞞大人。”顧長淵語氣平靜,卻擲地有聲。
王縣令沉默了良久,他明白這些漏洞一旦被上級發現,後果不堪設想。他抬頭看著顧長淵,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顧秀才,你為何不直接上報?”
顧長淵微微垂眸:“下官初來乍到,對縣衙的情況還不甚了解。這些問題由來已久,牽涉甚廣,下官擔心貿然上報會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況且,下官相信大人一定有能力妥善處理這些問題。”
這番話既點明了問題的嚴重性,又給了王縣令一個台階下。王縣令聽後,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他明白顧長淵這是在給他機會,也是在保護自己。
“顧秀才,你做得很好。”王縣令的語氣緩和下來,“這些問題,本官會認真考慮,盡快處理。你辛苦了。”
從那天起,王縣令對顧長淵的態度有了明顯的轉變。他不再對顧長淵冷言冷語,甚至在一些事情上開始主動詢問他的意見。
幾日後的縣衙例會上,李主簿又開始找茬,陰陽怪氣地嘲諷顧長淵整理文書的效率低下。王縣令卻罕見地打斷了李主簿的話:“顧秀才最近的工作很出色,發現了許多之前被忽視的問題。李主簿,你應該多向顧秀才學習。”
李主簿被王縣令當眾訓斥,臉色一陣青一陣白,卻不敢再說什麽。他知道王縣令這是在袒護顧長淵,心中對顧長淵的怨恨更深了。
散會後,顧長淵整理著文書,王縣令走到他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顧秀才,好好幹,本官不會虧待你的。”
顧長淵微微一笑:“多謝大人栽培。”
夜深人靜,顧長淵站在窗前,望著遠處閃爍的燈火。他知道,王縣令的轉變隻是暫時的。他必須利用這個機會,盡快取得更多的成果。他走到桌前,鋪開一張白紙,提筆寫下“戶房”兩個字……
顧長淵在昏暗的油燈下,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一個個娟秀的字跡躍然紙上,勾勒出他對縣衙戶房改革的詳細計劃。他知道,王縣令的“栽培”不過是權宜之計,一旦風波過去,他便會故態複萌。李主簿和一直與他作對的張師爺,更是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打擊他的機會。
他必須抓住這難得的喘息之機,盡快取得更大的功績,才能在這危機四伏的縣衙站穩腳跟。而通往更高處的階梯,便是戶房。掌控戶房,就意味著掌握了整個縣的財政命脈,也能接觸到更多關鍵信息,為他日後的計劃奠定基礎。
第二天,顧長淵早早來到縣衙,將整理好的戶房改革方案呈遞給王縣令。王縣令漫不經心地翻看著,眼中閃過一絲不耐煩。“顧秀才,這戶房的運作方式沿襲多年,豈是你一紙文書就能更改的?年輕人,做事要穩重,不要好高騖遠。”
顧長淵早料到王縣令不會輕易答應,不慌不忙地解釋道:“大人,下官並非要全盤推翻現有的製度,隻是想針對其中的一些弊端進行改進,例如……”他將方案中幾個關鍵點一一闡述,並列舉了可能帶來的好處,語氣沉穩,邏輯清晰。
王縣令聽著顧長淵的解釋,神色漸漸變得認真起來。他雖然昏庸貪婪,但也並非完全愚鈍。顧長淵提出的幾點建議,確實能為縣衙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也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更何況,如今顧長淵在縣衙的風頭正盛,他也不想在這個時候駁了他的麵子。
“你的想法,倒是有些新意。”王縣令沉吟片刻,“不過,此事茲事體大,還需要再仔細斟酌一番。”
顧長淵心中明白,王縣令這是在拖延時間。他微微一笑:“大人思慮周全,下官也認為此事不可操之過急。下官會繼續完善方案,等大人有了決斷,再行商議。”
接下來的幾天,顧長淵依舊兢兢業業地工作,同時暗中觀察著王縣令、李主簿和張師爺的動向。他發現,王縣令對他的態度又開始變得冷淡起來,而李主簿和張師爺則更加頻繁地聚在一起,竊竊私語。
一種不祥的預感籠罩在顧長淵心頭。他知道,暴風雨即將再次來臨。
這天傍晚,顧長淵正準備離開縣衙,卻被王縣令叫住。“顧秀才,本官近日收到一封舉報信,說你……”王縣令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陰冷,“說你私吞賦稅,中飽私囊。”
顧長淵心中一凜,他知道,這是李主簿和張師爺的陰謀。他強壓住內心的憤怒,平靜地問道:“大人可信這封舉報信?”
王縣令冷笑一聲:“是不是真的,一查便知。”他拍了拍手,兩名衙役應聲而入,將顧長淵押了下去。
牢房中,陰暗潮濕,老鼠在角落裏竄來竄去。顧長淵靠著冰冷的牆壁,心中思緒翻湧。他知道,自己必須盡快找到證據證明自己的清白,否則……
突然,一個低沉的聲音在牢房外響起:“顧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