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綺羅不急不惱,眼神清澈見底,“阿姐這話從何說起?父親體恤阿姐身子抱恙,這才讓我暫代一二,待阿姐身子好了,這中饋之事自然還是阿姐的,如今府中已在為你議親,自然是希望姐姐與旁的世家貴女多走動一二才是。”
溫詩河冷笑一聲,“身子抱恙?你當我三歲孩童不成?若不是你挑青玉姑姑的錯處,又怎會讓父親起心動念?”
“阿姐這話妹妹可不敢當,”溫綺羅依舊語氣平和,“眼下京中議親之事迫在眉睫,父親也是為了阿姐的婚事著想,這才讓我先料理府中事務,也好讓阿姐安心待嫁。”
溫詩河被她這番話堵得啞口無言,臉色由青轉白,又由白轉紅,最後狠狠地一甩袖,“二妹妹巧舌如簧!我懶得與你爭辯!這事兒,我自會找父親問個究竟。”說罷,她便帶著女使怒氣衝衝地向外走。
溫綺羅看著她離去的背影,唇角的笑意更深了些。她轉過身,對一旁嚇得臉色煞白的女使說道:“還不把碎瓷片都清理幹淨,別紮了人,惹得阿姐更惱了。”
女使連忙應聲,帶著幾個婆子手腳麻利地收拾起來。
溫綺羅則獨自一人站在院中,任由凜風吹拂著衣擺,眼神幽深,不知在想些什麽。
*
京城喧囂依舊,叫賣聲、車馬聲交織成一片繁華景象。
沈宴初一身青衫,穿梭在人群中,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他耳畔充斥著各種議論,其中關於溫家雙姝得太後青眼的消息更是傳得沸沸揚揚。
沈宴初腳步一頓,眼底閃過一絲複雜的暗芒。
他自幼聰穎,才情斐然,一心想要在秋闈中一展宏圖,博取功名,當日在城郊文人雅集,溫家兩女生的仙姿佚貌不說,又得此殊榮,心中不免生出一絲渴望。
可溫家不同於商賈巨富,雖無深厚底蘊,也是將門之首的門第。
自己尚今還是寒門,若能得一貴人,想來日後仕途定會平順些許。
他信步走到一處茶樓,尋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摸了摸袖中羞澀,隻得點了壺最便宜的清茶,端的是一副風雅氣度。
一邊品茗,一邊聽著周圍人的議論,思量著該如何才能在秋闈中脫穎而出,引起士族人家的注意。
正思忖間,樓下忽然傳來一陣喧鬧聲,夾雜著女子的尖聲和車夫的嗬斥。
沈宴初不經意間朝窗外望去,卻見一輛馬車停在路中央,車旁站著一個衣著華貴的女郎,正與車夫爭執著什麽。那女郎背對著他,看不清容貌,但從身形和衣著來看,似乎是哪家的大戶人家的娘子。
他本無意多管閑事,但那女郎言語間引得周圍路人紛紛側目。
沈宴初猶豫片刻,還是起身下了樓,走到馬車旁,還未開口,那張梨花帶雨的俏臉映入眼簾,正是怒氣衝衝離開府中的溫家大娘子,溫詩河。
溫詩河手握繡帕,遲遲未曾抬頭,隻聽得對岸的車夫嘴裏嚷嚷,“這可是戶部尚書府的馬車!你們這些擋路之徒,可知輕重!”他言辭咄咄,隱隱帶了幾分驕橫。
周遭圍觀百姓雖憤慨,卻無人敢出麵。戶部尚書府在京中雖非最顯赫,卻也權勢鼎盛,誰敢平白招惹?
沈宴初站在人群中,目光落在溫詩河身上。
她一身緋紅襦裙,腰間墜了一枚赤金步搖,行至青石街頭,分外耀目。
這正午日光將她勾勒出了七分清豔,可她攥著帕子的手卻泄露了幾分焦灼。
沈宴初瞳中神色微漾,視線與眼前的溫詩河短暫交匯。
他怔了片刻,隨即斂眸微微一笑,作揖行禮,“不想是在此處撞見溫家大娘子,倒顯得是在下唐突了。”
聞言,溫詩河眼光一掃,見是沈宴初,不由得一怔,隨即臉上掠過一絲訝然,隱隱還有些許難掩的羞赧。
二人前些日子在城郊文會初見,不曾多說幾句,如今再遇,卻是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又不巧讓眾人圍觀,倒頗有些尷尬。
“沈郎君?”溫詩河愣了愣,語氣有些猶疑,但臉上的不悅卻稍稍淡了些,“你怎會在此?”
沈宴初淡定如常,語調溫和自若,“沈某不過途徑此地,聽見些許喧嘩,不知是撞見了大娘子,娘子為何與這車夫爭執,若有難處,可否容在下稍作分說?。”
溫詩河今日心緒本就不佳,原本被車夫的失禮激得怒氣橫生,但這會兒被突如其來的熟麵孔打亂了情緒,倒是一時間沒了方才的火氣。
她看著沈宴初眉目清朗,雖著一襲素雅青衫,卻不掩一身飄逸之韻。忽而想起他在文會中曾以一首佳作贏得眾人讚歎的場景,不禁心頭微微一動。
她怔了一下,語氣微緩,“不過是一些行路躲閃不及的小事,隻是這尚書府的車夫處事莽撞,撞了人也不讓分毫。我正與之爭論,不料竟碰巧遇見了沈郎君。”溫詩河語氣稍緩,目光卻帶著些許不易察覺的打量,“每次見沈郎君,都是這般風雅閑適,倒教人心羨。”
沈宴初唇角噙笑,溫潤如玉,“大娘子折煞沈某了。沈某不過寒窗學子,不比大娘子,才是真生在繁花錦繡裏,自是旁人難及。”
溫詩河聽這話帶些含蓄的恭維,偏又不失分寸,竟是戳中了她心底的幾分得意,臉上的怒意也登時消散了幾分,嘴角微微翹起,自覺恢複了往日出行在外的儀態。
她似嗔非嗔地問道:“沈郎君許是聽那些市井閑話,看得出我是誰家的女兒?”
“不瞞大娘子,”沈宴初恭敬地迴應,低頭一笑,“溫大將軍府的雙姝於早已名滿京中。既是尚書府的車夫無禮,便不該讓大娘子為此多費心神。既偶然遇見,不如容在下試試,與這車夫評個道理如何?”
溫詩河聞言,柳眉輕輕一挑,似有幾分勉強之意,這大庭廣眾之下,她雖出生將門,卻也知女兒清譽,隻是看著沈宴初那清和的麵容,終未作阻止,點了點頭。
沈宴初見狀,亦不急不緩,轉身麵向那尚書府的車夫,微微頷首行禮,擲地有聲:“這位兄台,騎乘馬車本該遵守禮法,何況尚書府門庭之人,理當以禮服人。方才言語間未免太過,莫非尚書府允許你這般將傲氣散至街巷?”
那車夫頭頂一亮的汗珠在陽光下反光,他微怔一下,冷哼一聲,語調仍舊蠻橫:“哪裏來的讀書人好風雅,光憑三兩句言辭便教訓起人來了。小的不過奉命辦差,前頭這位娘子偏攔住去路,耽誤了尚書府的事,豈是下人敢輕忽的事?”
溫詩河冷笑一聲,“身子抱恙?你當我三歲孩童不成?若不是你挑青玉姑姑的錯處,又怎會讓父親起心動念?”
“阿姐這話妹妹可不敢當,”溫綺羅依舊語氣平和,“眼下京中議親之事迫在眉睫,父親也是為了阿姐的婚事著想,這才讓我先料理府中事務,也好讓阿姐安心待嫁。”
溫詩河被她這番話堵得啞口無言,臉色由青轉白,又由白轉紅,最後狠狠地一甩袖,“二妹妹巧舌如簧!我懶得與你爭辯!這事兒,我自會找父親問個究竟。”說罷,她便帶著女使怒氣衝衝地向外走。
溫綺羅看著她離去的背影,唇角的笑意更深了些。她轉過身,對一旁嚇得臉色煞白的女使說道:“還不把碎瓷片都清理幹淨,別紮了人,惹得阿姐更惱了。”
女使連忙應聲,帶著幾個婆子手腳麻利地收拾起來。
溫綺羅則獨自一人站在院中,任由凜風吹拂著衣擺,眼神幽深,不知在想些什麽。
*
京城喧囂依舊,叫賣聲、車馬聲交織成一片繁華景象。
沈宴初一身青衫,穿梭在人群中,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他耳畔充斥著各種議論,其中關於溫家雙姝得太後青眼的消息更是傳得沸沸揚揚。
沈宴初腳步一頓,眼底閃過一絲複雜的暗芒。
他自幼聰穎,才情斐然,一心想要在秋闈中一展宏圖,博取功名,當日在城郊文人雅集,溫家兩女生的仙姿佚貌不說,又得此殊榮,心中不免生出一絲渴望。
可溫家不同於商賈巨富,雖無深厚底蘊,也是將門之首的門第。
自己尚今還是寒門,若能得一貴人,想來日後仕途定會平順些許。
他信步走到一處茶樓,尋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摸了摸袖中羞澀,隻得點了壺最便宜的清茶,端的是一副風雅氣度。
一邊品茗,一邊聽著周圍人的議論,思量著該如何才能在秋闈中脫穎而出,引起士族人家的注意。
正思忖間,樓下忽然傳來一陣喧鬧聲,夾雜著女子的尖聲和車夫的嗬斥。
沈宴初不經意間朝窗外望去,卻見一輛馬車停在路中央,車旁站著一個衣著華貴的女郎,正與車夫爭執著什麽。那女郎背對著他,看不清容貌,但從身形和衣著來看,似乎是哪家的大戶人家的娘子。
他本無意多管閑事,但那女郎言語間引得周圍路人紛紛側目。
沈宴初猶豫片刻,還是起身下了樓,走到馬車旁,還未開口,那張梨花帶雨的俏臉映入眼簾,正是怒氣衝衝離開府中的溫家大娘子,溫詩河。
溫詩河手握繡帕,遲遲未曾抬頭,隻聽得對岸的車夫嘴裏嚷嚷,“這可是戶部尚書府的馬車!你們這些擋路之徒,可知輕重!”他言辭咄咄,隱隱帶了幾分驕橫。
周遭圍觀百姓雖憤慨,卻無人敢出麵。戶部尚書府在京中雖非最顯赫,卻也權勢鼎盛,誰敢平白招惹?
沈宴初站在人群中,目光落在溫詩河身上。
她一身緋紅襦裙,腰間墜了一枚赤金步搖,行至青石街頭,分外耀目。
這正午日光將她勾勒出了七分清豔,可她攥著帕子的手卻泄露了幾分焦灼。
沈宴初瞳中神色微漾,視線與眼前的溫詩河短暫交匯。
他怔了片刻,隨即斂眸微微一笑,作揖行禮,“不想是在此處撞見溫家大娘子,倒顯得是在下唐突了。”
聞言,溫詩河眼光一掃,見是沈宴初,不由得一怔,隨即臉上掠過一絲訝然,隱隱還有些許難掩的羞赧。
二人前些日子在城郊文會初見,不曾多說幾句,如今再遇,卻是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又不巧讓眾人圍觀,倒頗有些尷尬。
“沈郎君?”溫詩河愣了愣,語氣有些猶疑,但臉上的不悅卻稍稍淡了些,“你怎會在此?”
沈宴初淡定如常,語調溫和自若,“沈某不過途徑此地,聽見些許喧嘩,不知是撞見了大娘子,娘子為何與這車夫爭執,若有難處,可否容在下稍作分說?。”
溫詩河今日心緒本就不佳,原本被車夫的失禮激得怒氣橫生,但這會兒被突如其來的熟麵孔打亂了情緒,倒是一時間沒了方才的火氣。
她看著沈宴初眉目清朗,雖著一襲素雅青衫,卻不掩一身飄逸之韻。忽而想起他在文會中曾以一首佳作贏得眾人讚歎的場景,不禁心頭微微一動。
她怔了一下,語氣微緩,“不過是一些行路躲閃不及的小事,隻是這尚書府的車夫處事莽撞,撞了人也不讓分毫。我正與之爭論,不料竟碰巧遇見了沈郎君。”溫詩河語氣稍緩,目光卻帶著些許不易察覺的打量,“每次見沈郎君,都是這般風雅閑適,倒教人心羨。”
沈宴初唇角噙笑,溫潤如玉,“大娘子折煞沈某了。沈某不過寒窗學子,不比大娘子,才是真生在繁花錦繡裏,自是旁人難及。”
溫詩河聽這話帶些含蓄的恭維,偏又不失分寸,竟是戳中了她心底的幾分得意,臉上的怒意也登時消散了幾分,嘴角微微翹起,自覺恢複了往日出行在外的儀態。
她似嗔非嗔地問道:“沈郎君許是聽那些市井閑話,看得出我是誰家的女兒?”
“不瞞大娘子,”沈宴初恭敬地迴應,低頭一笑,“溫大將軍府的雙姝於早已名滿京中。既是尚書府的車夫無禮,便不該讓大娘子為此多費心神。既偶然遇見,不如容在下試試,與這車夫評個道理如何?”
溫詩河聞言,柳眉輕輕一挑,似有幾分勉強之意,這大庭廣眾之下,她雖出生將門,卻也知女兒清譽,隻是看著沈宴初那清和的麵容,終未作阻止,點了點頭。
沈宴初見狀,亦不急不緩,轉身麵向那尚書府的車夫,微微頷首行禮,擲地有聲:“這位兄台,騎乘馬車本該遵守禮法,何況尚書府門庭之人,理當以禮服人。方才言語間未免太過,莫非尚書府允許你這般將傲氣散至街巷?”
那車夫頭頂一亮的汗珠在陽光下反光,他微怔一下,冷哼一聲,語調仍舊蠻橫:“哪裏來的讀書人好風雅,光憑三兩句言辭便教訓起人來了。小的不過奉命辦差,前頭這位娘子偏攔住去路,耽誤了尚書府的事,豈是下人敢輕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