夥計們搬運冰塊的動作幹脆利落,溫綺羅負手而立,目光卻始終若有似無地掃視著來往的人群,其中大多是夏人,雖說兩國邦交關係緊張,可來往的商賈卻是最不打眼的存在。
正思忖間,遠處一陣塵土飛揚,馬蹄聲由遠及近,浩浩蕩蕩的隊伍朝著十裏亭的方向行來。
旌旗招展,盔甲鮮明,一股肅殺之氣撲麵而來,引得附近的過路馬車與路人紛紛避讓。溫綺羅抬眸望去,隻見隊伍最前方,一人身著玄色鎧甲,身姿挺拔,眉宇間透著一股英武之氣。
“是大殿下迴京了!”人群中不知是誰喊了一聲,頓時引發一陣騷動。
隻見大皇子蕭策立於馬背之上,神色倨傲,麵容冷毅。
前世,溫綺羅對他並不陌生,因著溫長昀也曾教習過這位殿下,在溫府,也算為數不多的見過幾迴。
蕭策素來驍勇,在朝中頗有威望,卻在奪嫡的關鍵時刻意外身亡,死因成謎。
如今再見,他依舊是那般意氣風發,隻是不知這一世,他的命運是否會有所改變。
正想著,蕭策的隊伍已至十裏亭前。
他勒住韁繩,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在溫綺羅身上,她確信,他是認出來了她,隻是不知她這幅裝扮,所來為何。
蕭策策馬示意片刻,溫綺羅亦福身迴以一禮,他複又揚起馬鞭,從前方不遠處領軍奔馳而過。
不遠處,一輛不起眼的馬車停在路邊,車簾低垂,遮擋住了車內之人的視線。江知寂的目光透過車簾的縫隙,落在溫綺羅身上,將他二人的舉動望在眼裏,眸色漸深。
溫家的水,真是夠深的。可惜當今的大夙天子,還春秋鼎盛。
待得迴府之時,馬車緩緩行駛著,溫綺羅閉目養神,腦海中不斷浮現出蕭策上一世的死因。
他深邃的目光,言談間的威嚴語氣,都讓人倍感壓迫。
若是這位殿下沒有出現意外,最終泱泱大夙,花落誰家亦未可知。
溫家位極人臣,卻是靠著實打實的軍功才換來兩代一品,自是不同旁的世家貴族,還需要些個與皇家攀親的理由。
如此勳貴當以明哲保身為先,急流勇退謂之知機。
溫綺羅揉了揉眉心,馬車軲轆碾過青石板路的聲響,一下一下,仿佛敲擊在她的心上。前世種種,如走馬燈般在她腦海中閃過,蕭策的死,究竟是意外,還是人為?若是人為,那布局之人,究竟是誰?
迴到府中,白雪迎了上來,“女郎,您可算是迴來了,主君一直在等您呢。”
溫綺羅淡淡地“嗯”了一聲,便徑直走向書房。
溫長昀正伏案批閱公文,見她進來,放下手中的筆,眉頭緊鎖:“今日十裏亭,你見著大殿下了?”
“女兒見著了。”溫綺羅語氣平靜,走到一旁,自行斟了杯茶。
“他可有與你說話?”溫長昀的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
溫綺羅輕啜一口茶,搖搖頭:“隻是遠遠地見了一麵,殿下並未與女兒交談。”她刻意隱瞞了蕭策的眼神,以及自己迴禮的舉動。
不知怎的,她覺得有些事,還是不要讓父親知道為好。
溫長昀聞言,似是鬆了口氣,複又拿起筆,繼續批閱公文:“南疆戰事已了,大殿下此番迴京,怕是朝中又要起波瀾了。”
上一世,蕭策迴京後不久便故去,朝中局勢動蕩不安,最終得利的,卻是那位母族不顯的二皇子蕭賢。
“父親覺得,大殿下此次迴京,陛下會如何處置?”溫綺羅狀似不經意地問道。
溫長昀沉吟片刻,緩緩道:“殿下戰功赫赫,按理說,應當封王。可他手握重兵,又深受將士愛戴,陛下未必會安心。”
溫綺羅心中了然,這便是帝王的權衡之術,功高震主,曆來都是君王的大忌。
“如今大夏蠢蠢欲動,陛下正需用人之際,若是大皇子被卸了兵權,那……”溫綺羅沒有繼續說下去,但其中的意味,溫長昀自然明白。
溫長昀聞言,微微怔然,隨後目光深邃地看向溫綺羅:“綺羅,你是在擔心為父?”
溫綺羅沒有否認,隻是淡淡一笑:“女兒雖是幫不上旁的,卻是時常掛念父親在朝中諸事不易。”
溫長昀歎了口氣,大皇子若倒,他便成了朝中唯一能領兵打仗的老將,陛下對他,也隻能倚重。
可伴君如伴虎,聖心難測,十多年前,江尚滿門為保自己,悉數而亡。
那時,溫長昀就悵然這為官之道,貴在能全身而退。是以,他便是對大殿下蕭策多有欣賞之意,明明家中兩女待字閨中,卻從未有過攀龍之念。
“你且放寬心,為父心中有數。”他饒有趣味的看著女兒,總覺得溫綺羅自夏時去蘭州祭拜起,就變化許多,“說起來,這朝中之事,你向來不關心,如今倒是稀罕。”
溫綺羅聞言放下茶盞,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涼意:“女兒隻是聽聞,夏境又起戰事,恐對父親的部署有所影響,故而問問。”她頓了頓,抬眼看向溫長昀,“父親可聽聞邊境戰況如何了?”
溫長昀捋了捋胡須,沉吟道:“蘭州邊關乃兩國必爭之地,陛下早有增兵之意。如今南疆戰事已平,大殿下班師迴朝,想來聖上也該有所動作。”他目光灼灼地看向溫綺羅,帶著一絲探究。
溫綺羅攏了攏耳鬢的細發,避開了溫長昀的目光,道:“女兒隻是猜測,陛下或許會讓父親駐守邊疆。”
溫長昀並未否認,反而深深地歎了口氣:“聖上若是真有此意,我溫家怕是……”
溫綺羅明白父親的擔憂。
蕭策手握重兵,與溫長昀本就有師徒之誼,若是溫家再領兵駐守蘭州,難免會引起聖上的猜忌。
可如今大夏虎視眈眈,朝中能征善戰的老將,除了溫長昀,還有誰能號令百萬雄師,與大夏騎兵逐鹿睥睨?
“父親,大殿下若不得聖主之心,於溫家而言,未必是壞事。”
溫長昀聞言,眉宇間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
朝堂險惡不單是朝臣間的相互傾軋,更是關乎皇權旁落的博弈。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可大皇子蕭策,的確是位難得的明君之才,若是能輔佐他登上皇位,許是社稷之福。
“綺羅,”溫長昀起身,向女兒走近了兩步,語重心長,“陛下中意的,並非是大殿下。可哪怕舍了溫家,也要保一個明君啊。”
正思忖間,遠處一陣塵土飛揚,馬蹄聲由遠及近,浩浩蕩蕩的隊伍朝著十裏亭的方向行來。
旌旗招展,盔甲鮮明,一股肅殺之氣撲麵而來,引得附近的過路馬車與路人紛紛避讓。溫綺羅抬眸望去,隻見隊伍最前方,一人身著玄色鎧甲,身姿挺拔,眉宇間透著一股英武之氣。
“是大殿下迴京了!”人群中不知是誰喊了一聲,頓時引發一陣騷動。
隻見大皇子蕭策立於馬背之上,神色倨傲,麵容冷毅。
前世,溫綺羅對他並不陌生,因著溫長昀也曾教習過這位殿下,在溫府,也算為數不多的見過幾迴。
蕭策素來驍勇,在朝中頗有威望,卻在奪嫡的關鍵時刻意外身亡,死因成謎。
如今再見,他依舊是那般意氣風發,隻是不知這一世,他的命運是否會有所改變。
正想著,蕭策的隊伍已至十裏亭前。
他勒住韁繩,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在溫綺羅身上,她確信,他是認出來了她,隻是不知她這幅裝扮,所來為何。
蕭策策馬示意片刻,溫綺羅亦福身迴以一禮,他複又揚起馬鞭,從前方不遠處領軍奔馳而過。
不遠處,一輛不起眼的馬車停在路邊,車簾低垂,遮擋住了車內之人的視線。江知寂的目光透過車簾的縫隙,落在溫綺羅身上,將他二人的舉動望在眼裏,眸色漸深。
溫家的水,真是夠深的。可惜當今的大夙天子,還春秋鼎盛。
待得迴府之時,馬車緩緩行駛著,溫綺羅閉目養神,腦海中不斷浮現出蕭策上一世的死因。
他深邃的目光,言談間的威嚴語氣,都讓人倍感壓迫。
若是這位殿下沒有出現意外,最終泱泱大夙,花落誰家亦未可知。
溫家位極人臣,卻是靠著實打實的軍功才換來兩代一品,自是不同旁的世家貴族,還需要些個與皇家攀親的理由。
如此勳貴當以明哲保身為先,急流勇退謂之知機。
溫綺羅揉了揉眉心,馬車軲轆碾過青石板路的聲響,一下一下,仿佛敲擊在她的心上。前世種種,如走馬燈般在她腦海中閃過,蕭策的死,究竟是意外,還是人為?若是人為,那布局之人,究竟是誰?
迴到府中,白雪迎了上來,“女郎,您可算是迴來了,主君一直在等您呢。”
溫綺羅淡淡地“嗯”了一聲,便徑直走向書房。
溫長昀正伏案批閱公文,見她進來,放下手中的筆,眉頭緊鎖:“今日十裏亭,你見著大殿下了?”
“女兒見著了。”溫綺羅語氣平靜,走到一旁,自行斟了杯茶。
“他可有與你說話?”溫長昀的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
溫綺羅輕啜一口茶,搖搖頭:“隻是遠遠地見了一麵,殿下並未與女兒交談。”她刻意隱瞞了蕭策的眼神,以及自己迴禮的舉動。
不知怎的,她覺得有些事,還是不要讓父親知道為好。
溫長昀聞言,似是鬆了口氣,複又拿起筆,繼續批閱公文:“南疆戰事已了,大殿下此番迴京,怕是朝中又要起波瀾了。”
上一世,蕭策迴京後不久便故去,朝中局勢動蕩不安,最終得利的,卻是那位母族不顯的二皇子蕭賢。
“父親覺得,大殿下此次迴京,陛下會如何處置?”溫綺羅狀似不經意地問道。
溫長昀沉吟片刻,緩緩道:“殿下戰功赫赫,按理說,應當封王。可他手握重兵,又深受將士愛戴,陛下未必會安心。”
溫綺羅心中了然,這便是帝王的權衡之術,功高震主,曆來都是君王的大忌。
“如今大夏蠢蠢欲動,陛下正需用人之際,若是大皇子被卸了兵權,那……”溫綺羅沒有繼續說下去,但其中的意味,溫長昀自然明白。
溫長昀聞言,微微怔然,隨後目光深邃地看向溫綺羅:“綺羅,你是在擔心為父?”
溫綺羅沒有否認,隻是淡淡一笑:“女兒雖是幫不上旁的,卻是時常掛念父親在朝中諸事不易。”
溫長昀歎了口氣,大皇子若倒,他便成了朝中唯一能領兵打仗的老將,陛下對他,也隻能倚重。
可伴君如伴虎,聖心難測,十多年前,江尚滿門為保自己,悉數而亡。
那時,溫長昀就悵然這為官之道,貴在能全身而退。是以,他便是對大殿下蕭策多有欣賞之意,明明家中兩女待字閨中,卻從未有過攀龍之念。
“你且放寬心,為父心中有數。”他饒有趣味的看著女兒,總覺得溫綺羅自夏時去蘭州祭拜起,就變化許多,“說起來,這朝中之事,你向來不關心,如今倒是稀罕。”
溫綺羅聞言放下茶盞,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涼意:“女兒隻是聽聞,夏境又起戰事,恐對父親的部署有所影響,故而問問。”她頓了頓,抬眼看向溫長昀,“父親可聽聞邊境戰況如何了?”
溫長昀捋了捋胡須,沉吟道:“蘭州邊關乃兩國必爭之地,陛下早有增兵之意。如今南疆戰事已平,大殿下班師迴朝,想來聖上也該有所動作。”他目光灼灼地看向溫綺羅,帶著一絲探究。
溫綺羅攏了攏耳鬢的細發,避開了溫長昀的目光,道:“女兒隻是猜測,陛下或許會讓父親駐守邊疆。”
溫長昀並未否認,反而深深地歎了口氣:“聖上若是真有此意,我溫家怕是……”
溫綺羅明白父親的擔憂。
蕭策手握重兵,與溫長昀本就有師徒之誼,若是溫家再領兵駐守蘭州,難免會引起聖上的猜忌。
可如今大夏虎視眈眈,朝中能征善戰的老將,除了溫長昀,還有誰能號令百萬雄師,與大夏騎兵逐鹿睥睨?
“父親,大殿下若不得聖主之心,於溫家而言,未必是壞事。”
溫長昀聞言,眉宇間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
朝堂險惡不單是朝臣間的相互傾軋,更是關乎皇權旁落的博弈。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可大皇子蕭策,的確是位難得的明君之才,若是能輔佐他登上皇位,許是社稷之福。
“綺羅,”溫長昀起身,向女兒走近了兩步,語重心長,“陛下中意的,並非是大殿下。可哪怕舍了溫家,也要保一個明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