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登基稱帝
重生之迴到隋末之長孫皇後 作者:千葉杏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公元624年,唐武德九年,九月四日,大唐皇帝李淵將皇位禪讓給太子李世民,自己退居太上皇,李世民正式在東宮顯德殿登基稱帝,太子妃長孫無憂則被冊封為皇後。
大興宮甘露殿
長孫無憂成為皇後之後,入住甘露殿,而李世民則仍在顯德殿理政。
這天傍晚,一身龍袍的李世民和一身鳳袍的長孫無憂麵對麵跪坐在席子上,借著昏暗的燭光,兩人凝視著彼此熟悉的臉龐,四目相對之際,紛紛莞爾一笑。
“無憂,你如今是皇後了,母儀天下的感覺如何?”
無憂想了下,嘻嘻一笑:“還不錯,我今天穿這身是不是有那個雍容華貴的感覺了?”無憂特意張開雙臂,撐起大袖袍,展示給李世民看。
李世民上下打量著無憂,笑著點頭應道:“是,確實華貴,也雍容,還記得你舅舅找的那個天師算的卦嗎?說你未來會母儀天下,今天這不就實現了!”
“嘻嘻,誰說不是呢,像做夢一樣,我現在還雲裏霧裏的。”
“無憂,那你看我像皇帝嗎?”李世民緊盯著無憂,一臉期待。
“陛下,你現在登基了,要自稱‘朕’,你當然像皇帝,不是像,就是。當皇帝的感覺,怎麽樣?”
李世民想了下,大笑一聲:“今天朕坐在那個龍椅上,君臨天下,有種奇妙的感覺,好像朕終於找到了天命,那裏才是朕該坐的位置。”
無憂握住李世民的手,堅定道:“陛下,你本來就是天命之子。”
“是,你也一樣,你是命定的皇後。”
“嘻嘻,不過,我也沒當過皇後,怕當不好。”
“哈哈哈,朕也沒當過皇帝,也有點忐忑。對了,無憂,你說朕登基後第一件事該做什麽?”
“這倒是個問題,我得想一下。”無憂蹙著秀眉,想了下,搖搖頭,道:“我想不出,不過,陛下,你可以在朝堂上提出來,看看大臣們都怎麽說。”
李世民讚同地點點頭,道:“對,有道理。合力眾,則萬鈞不足舉也。群智用,則庶績不足康也。不過,朕倒是想起一件事。”
“何事?”
“無憂,如今父皇已經退居太上皇,可還住在太極殿,太極殿是大興宮的中央宮殿,是皇帝理政之地,太上皇不應該再繼續住在那兒了,你說要不要讓太上皇徙居?”
無憂一挑眉,沉思一下,搖搖頭,道:“不要,我覺得不妥。”
“怎麽?”
“太極殿是天子理政之地,理應空出來給新朝天子,但太上皇在那裏居住多年,習以為常,讓他搬離,他會不適應,還有逼迫他之意,太上皇剛經曆喪子之痛,又遭逼迫,恐心情沉重,有礙身心健康,陛下也會遭人非議。所以我認為,暫時還是讓太上皇繼續住在太極殿吧,過段時間,過個一年半載再提徙居一事。”
“有道理,皇後思慮周全,是朕操之過急了,那朕還是繼續在顯德殿理政吧。”
無憂笑著點點頭,突然她想到一件事,麵色一僵,試探道:“陛下,有件事我一直沒提,是關於原齊王妃楊氏的。”
“楊氏?她有何事?”李世民的腦海中倏地浮現出楊氏絕美的麵龐。
“陛下當太子時,不是和我說過讓我去看望齊王妃嘛。”
李世民想了下,點頭應道:“是,是有這麽迴事,朕說讓你去看望她,問問她想要什麽賞賜?”
“不錯,她提了要求,但我遲遲未告知陛下。”
李世民一挑眉,頓時來了興趣,問:“她提了什麽要求?”
長孫無憂麵露難色,遲疑道:“她,她仰慕陛下,想,入宮為妃。”
額,李世民一怔,隨即笑了下,道:“這個要求,倒是出乎意料,那你怎麽迴應她的?你答應了?”
無憂搖搖頭,道:“這個事非同小可,我怎可隨意答應她,還是要問過陛下的意見。”
李世民思索片刻,反問道:“無憂,那你是怎麽想的?”
“這個嘛,我告訴她,她是陛下的弟媳,如果她做了陛下的妃子,有違人倫,陛下恐會遭人非議。”
“這麽說,你不同意?”
無憂瞥了眼李世民,道:“按我的意思,我是不同意,但楊氏畢竟對陛下有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況且還是救命之恩呢,她就這麽一個心願,我也不忍拒絕她,所以,我也是進退兩難,不知道該怎麽辦,還是陛下定奪吧。”
李世民抬手摸了下鼻下的八字胡,想了下,感歎一句:“這個楊氏長得倒是如花似玉。”
“是,確實是傾城之貌,眉眼倒有點像曹悠。”
李世民一挑眉,狐疑道:“曹悠?這名字倒有點耳熟,是誰來著?”
無憂麵露訝異,不可置信地睨著李世民,道:“殿下,你怎麽會不記得曹悠?你和她之間可是有段情啊!她臨死之前唯一的心願就是見你一麵,可惜臨了臨了也沒見上。”無憂突然對李世民倍感失望,一個給他生了三個孩子的女人,居然連人家的名字都忘了,好生薄情。
經無憂提醒,李世民頓時恍然大悟,抬手一拍腦袋,道:“原來是她,朕都忘了她長什麽模樣了。”
無憂沒好氣地白了眼李世民,一絲厭惡油然而生。
“陛下,你說這個楊氏要怎麽辦?是否讓她入宮為妃?”
“這個嘛,這個楊氏出自弘農楊氏,世家大族,齊王李元吉死了之後,弘農楊氏一族猶如驚弓之鳥,生怕朕會清算他們,要是把楊氏接進宮,倒是能安撫楊氏一族。”
看來李世民是打算讓楊氏入宮,無憂失望地歎息一聲,道:“可她是你的弟媳啊,這不合禮製,會遭人詬病的,百姓如何看待你這個新皇帝?”
李世民皺皺眉,想了下,道:“那就這樣,朕允許她入宮為妃,但是保留她齊王妃名號,不賜新名號。”
無憂一挑眉,遲疑道:“這,這不等於、、、、、、”無憂說了一半,剛要說‘私通’二字,便停了下來,因為覺得難以啟齒。
“無憂,你想說什麽?”
“額,沒什麽,對她來講,是不是委屈了點?”
李世民不以為然地冷哼一聲:“是委屈了點,她如果不同意,那就作罷,就當朕沒說,如果同意,那她便是朕名義上的妃子,看她自己選擇。”
“那好吧,我去問問她的意思。”哪個女子不看重名分,誰願意這樣無名無份地與人媾和,說出去好說不好聽啊,即便男方是當今陛下。反正要是換成她,她指定不樂意,但楊氏會怎麽選擇呢?
李世民似是看透無憂心中所想,胸有成竹地笑了下,道;“無憂,朕跟你打賭,她一定同意。”
無憂瞥了眼煞有介事的李世民,不以為然地撇撇嘴。
大興宮甘露殿
長孫無憂成為皇後之後,入住甘露殿,而李世民則仍在顯德殿理政。
這天傍晚,一身龍袍的李世民和一身鳳袍的長孫無憂麵對麵跪坐在席子上,借著昏暗的燭光,兩人凝視著彼此熟悉的臉龐,四目相對之際,紛紛莞爾一笑。
“無憂,你如今是皇後了,母儀天下的感覺如何?”
無憂想了下,嘻嘻一笑:“還不錯,我今天穿這身是不是有那個雍容華貴的感覺了?”無憂特意張開雙臂,撐起大袖袍,展示給李世民看。
李世民上下打量著無憂,笑著點頭應道:“是,確實華貴,也雍容,還記得你舅舅找的那個天師算的卦嗎?說你未來會母儀天下,今天這不就實現了!”
“嘻嘻,誰說不是呢,像做夢一樣,我現在還雲裏霧裏的。”
“無憂,那你看我像皇帝嗎?”李世民緊盯著無憂,一臉期待。
“陛下,你現在登基了,要自稱‘朕’,你當然像皇帝,不是像,就是。當皇帝的感覺,怎麽樣?”
李世民想了下,大笑一聲:“今天朕坐在那個龍椅上,君臨天下,有種奇妙的感覺,好像朕終於找到了天命,那裏才是朕該坐的位置。”
無憂握住李世民的手,堅定道:“陛下,你本來就是天命之子。”
“是,你也一樣,你是命定的皇後。”
“嘻嘻,不過,我也沒當過皇後,怕當不好。”
“哈哈哈,朕也沒當過皇帝,也有點忐忑。對了,無憂,你說朕登基後第一件事該做什麽?”
“這倒是個問題,我得想一下。”無憂蹙著秀眉,想了下,搖搖頭,道:“我想不出,不過,陛下,你可以在朝堂上提出來,看看大臣們都怎麽說。”
李世民讚同地點點頭,道:“對,有道理。合力眾,則萬鈞不足舉也。群智用,則庶績不足康也。不過,朕倒是想起一件事。”
“何事?”
“無憂,如今父皇已經退居太上皇,可還住在太極殿,太極殿是大興宮的中央宮殿,是皇帝理政之地,太上皇不應該再繼續住在那兒了,你說要不要讓太上皇徙居?”
無憂一挑眉,沉思一下,搖搖頭,道:“不要,我覺得不妥。”
“怎麽?”
“太極殿是天子理政之地,理應空出來給新朝天子,但太上皇在那裏居住多年,習以為常,讓他搬離,他會不適應,還有逼迫他之意,太上皇剛經曆喪子之痛,又遭逼迫,恐心情沉重,有礙身心健康,陛下也會遭人非議。所以我認為,暫時還是讓太上皇繼續住在太極殿吧,過段時間,過個一年半載再提徙居一事。”
“有道理,皇後思慮周全,是朕操之過急了,那朕還是繼續在顯德殿理政吧。”
無憂笑著點點頭,突然她想到一件事,麵色一僵,試探道:“陛下,有件事我一直沒提,是關於原齊王妃楊氏的。”
“楊氏?她有何事?”李世民的腦海中倏地浮現出楊氏絕美的麵龐。
“陛下當太子時,不是和我說過讓我去看望齊王妃嘛。”
李世民想了下,點頭應道:“是,是有這麽迴事,朕說讓你去看望她,問問她想要什麽賞賜?”
“不錯,她提了要求,但我遲遲未告知陛下。”
李世民一挑眉,頓時來了興趣,問:“她提了什麽要求?”
長孫無憂麵露難色,遲疑道:“她,她仰慕陛下,想,入宮為妃。”
額,李世民一怔,隨即笑了下,道:“這個要求,倒是出乎意料,那你怎麽迴應她的?你答應了?”
無憂搖搖頭,道:“這個事非同小可,我怎可隨意答應她,還是要問過陛下的意見。”
李世民思索片刻,反問道:“無憂,那你是怎麽想的?”
“這個嘛,我告訴她,她是陛下的弟媳,如果她做了陛下的妃子,有違人倫,陛下恐會遭人非議。”
“這麽說,你不同意?”
無憂瞥了眼李世民,道:“按我的意思,我是不同意,但楊氏畢竟對陛下有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況且還是救命之恩呢,她就這麽一個心願,我也不忍拒絕她,所以,我也是進退兩難,不知道該怎麽辦,還是陛下定奪吧。”
李世民抬手摸了下鼻下的八字胡,想了下,感歎一句:“這個楊氏長得倒是如花似玉。”
“是,確實是傾城之貌,眉眼倒有點像曹悠。”
李世民一挑眉,狐疑道:“曹悠?這名字倒有點耳熟,是誰來著?”
無憂麵露訝異,不可置信地睨著李世民,道:“殿下,你怎麽會不記得曹悠?你和她之間可是有段情啊!她臨死之前唯一的心願就是見你一麵,可惜臨了臨了也沒見上。”無憂突然對李世民倍感失望,一個給他生了三個孩子的女人,居然連人家的名字都忘了,好生薄情。
經無憂提醒,李世民頓時恍然大悟,抬手一拍腦袋,道:“原來是她,朕都忘了她長什麽模樣了。”
無憂沒好氣地白了眼李世民,一絲厭惡油然而生。
“陛下,你說這個楊氏要怎麽辦?是否讓她入宮為妃?”
“這個嘛,這個楊氏出自弘農楊氏,世家大族,齊王李元吉死了之後,弘農楊氏一族猶如驚弓之鳥,生怕朕會清算他們,要是把楊氏接進宮,倒是能安撫楊氏一族。”
看來李世民是打算讓楊氏入宮,無憂失望地歎息一聲,道:“可她是你的弟媳啊,這不合禮製,會遭人詬病的,百姓如何看待你這個新皇帝?”
李世民皺皺眉,想了下,道:“那就這樣,朕允許她入宮為妃,但是保留她齊王妃名號,不賜新名號。”
無憂一挑眉,遲疑道:“這,這不等於、、、、、、”無憂說了一半,剛要說‘私通’二字,便停了下來,因為覺得難以啟齒。
“無憂,你想說什麽?”
“額,沒什麽,對她來講,是不是委屈了點?”
李世民不以為然地冷哼一聲:“是委屈了點,她如果不同意,那就作罷,就當朕沒說,如果同意,那她便是朕名義上的妃子,看她自己選擇。”
“那好吧,我去問問她的意思。”哪個女子不看重名分,誰願意這樣無名無份地與人媾和,說出去好說不好聽啊,即便男方是當今陛下。反正要是換成她,她指定不樂意,但楊氏會怎麽選擇呢?
李世民似是看透無憂心中所想,胸有成竹地笑了下,道;“無憂,朕跟你打賭,她一定同意。”
無憂瞥了眼煞有介事的李世民,不以為然地撇撇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