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軍隊的布防調整完畢,短時間內不用再擔心來自外界的威脅,內部也有了一支警察隊伍維護穩定。鹹豐終於可以靜下了心來發展經濟了。


    此時已經來到了鹹豐元年的冬季,自己穿越過來已經整整一年了。


    對於大清這一個典型的農業國家來說,冬季是大清子民們最清閑的季節,但冬季往往也意味著青黃不接。此時此刻還不知道有多少人正在忍受著饑餓與寒冷。


    上升到國家層麵,那就是嚴重的土地兼並過後,稅還能不能收上來的問題。在封建社會皇權不下鄉的背景下,基層治理十分落後,所以很多時候怎麽收稅是由當地的大地主說了算。地是大地主的,產的糧食都是大地主的,還想讓他們多交稅,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如果擅自動了這些大地主的既得利益,迎來的必將是他們瘋狂的反撲。


    想到這些,一股對於地主階級的無名怒火便升騰起來,心想幹脆就用徹底的革命手段,一步到位,全麵實現“耕者有其田”的偉大理想算了!


    衝動畢竟是魔鬼,此時的大清外有強敵虎視眈眈,內部一定要保持穩定的發展才行。


    鹹豐也不是什麽偉大的政治家,對於封建社會基本無解的土地兼並問題並沒有什麽好的辦法。隻能根據現實問題一個一個解決,走一步看一步。


    鹹豐所想到的第一個辦法就是將蛋糕做大,也就是盡可能多的擴展耕地的麵積。具體的措施就是進一步的鼓勵墾荒。


    實際上華夏曆朝曆代都曾經采取過這個辦法,但更多時候都是停留於紙麵的政策,真正執行下去的並不多。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民眾這邊不怎麽願意墾荒。按理說自己沒有田產,天天忍受官府地主的各項盤剝,有了能夠依靠自己勤勞創造幸福的機會,為什麽還積極性不高呢?


    答案隻有一個,那就是墾荒的代價太大。


    首先但凡是離城鎮、農村等人口聚集區稍微近一點,土壤稍微肥沃一點的土地早就被人占有了。要想開荒,隻能拖家帶口背井離鄉去當時被稱作“荒郊野嶺”的地方,這也是曆史上闖關東的一大原因。


    在這些地方生活,就不是被壓迫被剝削的問題了,連最基本的生存都成了問題!土匪、猛獸,隨便哪個都夠他們喝上一壺的了。


    另外在這些地方墾荒,意味著他們獲取其他物資的難度變大,生活成本進一步上升。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人得吃鹽吧,開始墾荒地裏沒收成人還要吃糧,各種農具壞了還得維修。


    雜七雜八這些加起來,對於這些本就無地的農民來說,簡直就像一座大山般無法逾越!


    就算是你成功翻越了這幾座大山,成功的開墾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土地,萬一土地的情況並不樂觀,種出來的糧食反而沒有以前多。


    就算一切順利,也成功種出了糧食並獲得了豐收,官府收稅的小吏便聞風趕來了。


    你以為在這種遠離人世喧囂的世外桃源可以住上不被打擾的生活,實際上這種地方簡直是貪官汙吏中飽私囊的天堂!


    失去了監管的他們,必將更加變本加厲,各種墾荒稅、人頭稅、管理稅肯定接踵而至,最後給你搞出來一個唿吸稅都不是沒有可能!


    所以要想成功推行鼓勵墾荒政策,這所有的問題必須得到解決。


    “哎!關關難過關關過吧!”鹹豐深深的歎了一口氣,不由得感慨後世的生活真是幸福!


    正在鹹豐一籌莫展之際,一旁伺候的安德海順手遞過來一個折子。


    鹹豐接過一看,原來是教育部長丁文爽的報告,京師大學堂第一批速成班學員已經結業,隨時準備奔赴大清的各個崗位建功立業。


    好啊好啊,京師大學堂的學生對於基本的科學知識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最起碼不再是以前那些隻會寫八股文的腐儒了。而且京師大學堂首創思想品德課,其中最重要的內容便是“忠君愛國”。


    所以說將這一批人派到我大清廣闊的基層去,實在是最合適不過了。


    鹹豐立刻叫來安德海,準備擬旨。


    這次鹹豐打算在縣衙下設立鄉鎮衙門,專門負責基層治理。而至於鄉鎮衙門的人選,自然就是這批京師大學堂的結業學員。


    當然,鹹豐也考慮了一群剛畢業的學生沒有工作經驗,到了基層麵對重重阻力工作開展不下去的問題,專門吩咐僧格林沁,在鄉鎮衙門成立的同時,也要將警察局的派出機構同時建立到鄉鎮。一方麵是為了維護基層治安,其次就是配合新來的“鄉太爺”開展工作。


    這個鄉衙門創設的另一大職能,就是稅收。以前期全國進行的土地大丈量所得的數據為基礎,各個鄉官擔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核查數據的準確性。同時監察部也要派出精幹力量,暗查鄉官履職情況及前期土地丈量情況。


    將應該交稅的土地,一分不少的登記在冊,然後按照階梯稅率進行收稅。


    五畝以下的土地二十抽一,十畝以下十五抽一……


    對於以前瞞報漏報土地以致偷稅漏稅的個別地主,不光要追繳稅款,還要在稅款的基礎上三倍增加罰款!


    如若抵賴不交罰款的話,簡單,由警察局直接拿走,不光人要坐大牢,就連家裏的土地也要充公以抵罰款。


    至於那些無地、失地的貧苦百姓,則是大力鼓勵他們進行墾荒,凡是響應國家墾荒政策的貧苦百姓,國家一次性發放家庭半年口糧,並且優先發放番薯、玉米等高產作物種子,絕不拖欠。


    至於農具方麵,鹹豐專門指示大清鋼鐵廠從產量中撥出一小部分專門用於農具生產,用於免費發放給墾荒百姓。


    鹹豐將大體構想一股腦說了出來,一旁的安德海也全數記載下來。


    等到鹹豐的指示送到了內政部,內政部官員也不敢有意見,很快便草擬公文,下發了全國。


    大清日報也第一時間將相關政策進行了全麵解讀,京師大學堂的那些奔赴基層的畢業生們,也紛紛開始了政策宣講。


    一時間,全國上下有人歡喜有人愁。


    貧苦百姓們個個興高采烈,他們翻身的日子終於來了,個個高唿皇上萬歲!


    而那些大地主們,他們祖祖輩輩通過鑽製度的漏洞攫取了巨大的財富,如今皇上一句話便要進行清算,不光是斷了他們的財路,甚至還要追繳以前的稅款和罰款。


    很多人也鋌而走險,想要推翻鹹豐這個“昏君”的統治,但經過僧格林沁調教的警察隊伍也不是蓋的,很多小火苗剛開始燃燒,便被無情澆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時空穿越:鹹豐帝的列強征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沒有迷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沒有迷路並收藏時空穿越:鹹豐帝的列強征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