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3章 土地改革
時空穿越:鹹豐帝的列強征程 作者:沒有迷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尊敬的親王閣下,希望您能再考察一下我們英吉利帝國的商業,我們英吉利帝國的商業可以說是非常發達的,如果我們兩國之間可以擴大商業合作,相信會對我們各種的國家都會帶來好處。”英吉利國陪同官員見考察團要走,連忙說道。
自己陪著這群人玩了這麽久,最後正事還沒說就要走,那肯定不行啊。
一聽英國人要跟自己做生意,恭親王就想起了富民商會的事情。他作為大清的一個親王,自然知道富民商會的背後是皇上。
從前段時間富民商會與外國商人之間發生的事情中,恭親王一時之間看不出皇上對待商務的意思,所以也不敢貿然答應,隻好禮貌性的迴複,並表示自己迴國以後一定會向大清皇帝匯報英國發達的工業產品,一定會促進大清與英吉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
英國代表雖然沒有達成目的,但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做生意這事也不是強求來的,雖然他們在十年以前就曾經這麽幹過,隻好答應了恭親王的迴複。
話說這個恭親王,真的搞不清楚現在這個小皇帝了,他登基以前也沒聽說他有這麽多的本事啊,怎麽剛剛登基就幹了這麽多的事?真是像變了一個人一樣!
好在皇上幹的事看起來都是對大清有益的事情。這次西洋之行,恭親王也徹底看清了大清與西方各國的差距,如果皇上真的能夠帶領大清中興,那也是件十足的好事,想到這裏,恭親王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盡心輔佐皇上!
又經過了繁瑣的外交禮節,西洋觀察團順利結束了對英吉利帝國的訪問,踏上了迴國的輪船。
輪船上每一個人都呆在自己的房間裏沒有交流,那是因為他們都在撰寫自己出訪西洋的見聞以及大清可以借鑒的地方,這也是他們出使之前鹹豐對他們的要求。
另一邊,大清國內。
收複了洪秀全的太平天國,大清國內可以說是暫時安定了下來。
鹹豐心中知道,在曆史上除了太平天國還有各種各樣的農民起義爆發,自己還是要盡快采取一些措施來改善農民的生活。
廣西經曆了太平軍的戰亂,各項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都被打亂,成千上萬的糧田被荒廢,當務之急就是迅速組織廣西的農民們將這些荒田給複耕起來。
這日,鹹豐又召集洪秀全等人商量土地改革的事情。
一聽要進行土地改革,洪秀全一下子來了勁頭。
他雖然在幾天以前還是鹹豐的敵人,但轉移了陣營的他角色轉變也十分的迅速。
“皇上,您這個問題可算是問對人了,不瞞您說,這問題也不是什麽難事。我在太平天國的時候就想過這個問題,土地啊一定要平均,按照農民家中的人口進行分配。”
鹹豐一聽,這不就是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製度嘛,這個製度確實是個好製度,但畢竟也有他的局限性,比如就這個平均分配,真要是實施起來,可就不是上嘴皮子碰碰下嘴皮子這麽簡單的了。
“這倒是個好辦法。”
鹹豐仔細一想,廣西經過太平天國這一事件之後,很多的地主大戶的土地都被太平軍分給了農民,如果率先在廣西實施這個分地的政策阻力會相對小很多。
但廣西同樣有個不足,經過了這一場激烈的戰爭,很多地主大戶被迫逃亡,離開了廣西,那些貧苦人民則加入了太平軍與清軍作戰,不管是哪一方的軍隊傷亡,最後減少的都是他大清的子民。所以現在廣西不說是十室九空,最起碼也是十室五空。
幾人又進行了一係列的商議,鹹豐最終拍板決定,率先在廣西實行土地改革,先在廣西進行試點工作,如果這個製度好,那就逐步推向全國!
幾人的會議最終形成決議。
第一就是明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將所有土地收歸大清朝廷所有。
然後派出專業人員對全省土地進行丈量,統計出最終數量,然後按照水澆地、坡地、梯田以及土壤肥沃程度進行分類。在這個過程中派出專門人員進行監督,確保過程的公平公正。
其次就是在廣西省內進行人口普查,將每家每戶中老人,小孩,男丁,女人的個數進行登記,方便等土地丈量結束後按人頭進行分地。
關於人口這一方麵,由於廣西人口缺失嚴重,但來自後世的鹹豐知道,廣西這地方氣候溫暖濕潤,土壤也比較肥沃,適合農業生產,同樣一畝地可以養活更多的人,所以他決定進行人口遷移,把人口稠密導致饑荒的災民遷移到廣西來,分給他們土地,相信他們肯定也會十分願意。
土地分配完了,肯定要保護農民們取得的土地,不能這邊分完了土地,那邊地主迴來了又給要迴去了。所以基層的政府組織一定要成立起來。
鹹豐決定實行後世的村鎮製度,每兩百戶為一村,設村長一名,由村裏德高望重之人來擔任。每十個村設一鄉鎮,鄉鎮上就要有朝廷派下來的官員進行管理了。其次就是廣西的警察隊伍要盡快建立起來,最起碼也要將警察組織下設到鄉鎮一級,方便保護百姓。
還有就是決定對廣西免除農業稅三年,讓剛剛經曆了戰火的百姓們有時間休養生息。
鹹豐向眾人說完他的心中所構想的這些,在場的每一人都陷入了沉思。
這每一條都是確確實實對百姓有利的措施,不過哪一條實施起來都是有些困難。
見眾人有些為難,鹹豐也直接不墨跡,派駐陸軍第三軍、第四軍駐紮廣西,用來震懾那些反對新政的人員,在廣西的警察隊伍建立起來之前也負責廣西的治安工作。如果平時沒事就可以先到山裏剿匪,總之就是用最少的時間讓廣西恢複和平!
眾人見皇上下定如此大的決心,也都紛紛表示一定全力以赴,絕對不辜負皇上的厚望。
很快,廣西的土地丈量工作就熱火朝天的開展起來。
自己陪著這群人玩了這麽久,最後正事還沒說就要走,那肯定不行啊。
一聽英國人要跟自己做生意,恭親王就想起了富民商會的事情。他作為大清的一個親王,自然知道富民商會的背後是皇上。
從前段時間富民商會與外國商人之間發生的事情中,恭親王一時之間看不出皇上對待商務的意思,所以也不敢貿然答應,隻好禮貌性的迴複,並表示自己迴國以後一定會向大清皇帝匯報英國發達的工業產品,一定會促進大清與英吉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
英國代表雖然沒有達成目的,但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做生意這事也不是強求來的,雖然他們在十年以前就曾經這麽幹過,隻好答應了恭親王的迴複。
話說這個恭親王,真的搞不清楚現在這個小皇帝了,他登基以前也沒聽說他有這麽多的本事啊,怎麽剛剛登基就幹了這麽多的事?真是像變了一個人一樣!
好在皇上幹的事看起來都是對大清有益的事情。這次西洋之行,恭親王也徹底看清了大清與西方各國的差距,如果皇上真的能夠帶領大清中興,那也是件十足的好事,想到這裏,恭親王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盡心輔佐皇上!
又經過了繁瑣的外交禮節,西洋觀察團順利結束了對英吉利帝國的訪問,踏上了迴國的輪船。
輪船上每一個人都呆在自己的房間裏沒有交流,那是因為他們都在撰寫自己出訪西洋的見聞以及大清可以借鑒的地方,這也是他們出使之前鹹豐對他們的要求。
另一邊,大清國內。
收複了洪秀全的太平天國,大清國內可以說是暫時安定了下來。
鹹豐心中知道,在曆史上除了太平天國還有各種各樣的農民起義爆發,自己還是要盡快采取一些措施來改善農民的生活。
廣西經曆了太平軍的戰亂,各項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都被打亂,成千上萬的糧田被荒廢,當務之急就是迅速組織廣西的農民們將這些荒田給複耕起來。
這日,鹹豐又召集洪秀全等人商量土地改革的事情。
一聽要進行土地改革,洪秀全一下子來了勁頭。
他雖然在幾天以前還是鹹豐的敵人,但轉移了陣營的他角色轉變也十分的迅速。
“皇上,您這個問題可算是問對人了,不瞞您說,這問題也不是什麽難事。我在太平天國的時候就想過這個問題,土地啊一定要平均,按照農民家中的人口進行分配。”
鹹豐一聽,這不就是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製度嘛,這個製度確實是個好製度,但畢竟也有他的局限性,比如就這個平均分配,真要是實施起來,可就不是上嘴皮子碰碰下嘴皮子這麽簡單的了。
“這倒是個好辦法。”
鹹豐仔細一想,廣西經過太平天國這一事件之後,很多的地主大戶的土地都被太平軍分給了農民,如果率先在廣西實施這個分地的政策阻力會相對小很多。
但廣西同樣有個不足,經過了這一場激烈的戰爭,很多地主大戶被迫逃亡,離開了廣西,那些貧苦人民則加入了太平軍與清軍作戰,不管是哪一方的軍隊傷亡,最後減少的都是他大清的子民。所以現在廣西不說是十室九空,最起碼也是十室五空。
幾人又進行了一係列的商議,鹹豐最終拍板決定,率先在廣西實行土地改革,先在廣西進行試點工作,如果這個製度好,那就逐步推向全國!
幾人的會議最終形成決議。
第一就是明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將所有土地收歸大清朝廷所有。
然後派出專業人員對全省土地進行丈量,統計出最終數量,然後按照水澆地、坡地、梯田以及土壤肥沃程度進行分類。在這個過程中派出專門人員進行監督,確保過程的公平公正。
其次就是在廣西省內進行人口普查,將每家每戶中老人,小孩,男丁,女人的個數進行登記,方便等土地丈量結束後按人頭進行分地。
關於人口這一方麵,由於廣西人口缺失嚴重,但來自後世的鹹豐知道,廣西這地方氣候溫暖濕潤,土壤也比較肥沃,適合農業生產,同樣一畝地可以養活更多的人,所以他決定進行人口遷移,把人口稠密導致饑荒的災民遷移到廣西來,分給他們土地,相信他們肯定也會十分願意。
土地分配完了,肯定要保護農民們取得的土地,不能這邊分完了土地,那邊地主迴來了又給要迴去了。所以基層的政府組織一定要成立起來。
鹹豐決定實行後世的村鎮製度,每兩百戶為一村,設村長一名,由村裏德高望重之人來擔任。每十個村設一鄉鎮,鄉鎮上就要有朝廷派下來的官員進行管理了。其次就是廣西的警察隊伍要盡快建立起來,最起碼也要將警察組織下設到鄉鎮一級,方便保護百姓。
還有就是決定對廣西免除農業稅三年,讓剛剛經曆了戰火的百姓們有時間休養生息。
鹹豐向眾人說完他的心中所構想的這些,在場的每一人都陷入了沉思。
這每一條都是確確實實對百姓有利的措施,不過哪一條實施起來都是有些困難。
見眾人有些為難,鹹豐也直接不墨跡,派駐陸軍第三軍、第四軍駐紮廣西,用來震懾那些反對新政的人員,在廣西的警察隊伍建立起來之前也負責廣西的治安工作。如果平時沒事就可以先到山裏剿匪,總之就是用最少的時間讓廣西恢複和平!
眾人見皇上下定如此大的決心,也都紛紛表示一定全力以赴,絕對不辜負皇上的厚望。
很快,廣西的土地丈量工作就熱火朝天的開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