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0章 工業國家的魅力
時空穿越:鹹豐帝的列強征程 作者:沒有迷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鹹豐和洪秀全他們在永安激烈討論之時,遠在千裏之外的西洋觀察團,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考察著西方的一切。
這日,以恭親王為首的西洋考察團結束了對法蘭西國的考察,坐上了跨越英吉利海峽的輪船,準備對英吉利國開展正式訪問。
英吉利國非常重視對大清的商務活動,自從前段時間大清的今晚活動和富民商會的橫空出世,英吉利國在大清的商業活動受到嚴重打擊,這次西洋觀察團訪問英吉利,英吉利國也是非常重視,想要通過外交活動,改善英吉利國商業在大清的開展。
經過一天的航行,眾人成功抵達英吉利國的南安普頓市,在這裏登陸,登上了英吉利國政府專門為他們準備的火輪車。
伴隨著火車的轟鳴聲,恭親王、李鴻章、魏源和隨行人員踏上了前往英吉利首都倫敦的道路。
“王爺,這火輪車的速度可是真快啊,如果我大清能夠多多建設,不管是運糧還是運兵,都是極為方便的。”李鴻章坐在窗邊,看著窗外飛快後退的景色,感歎於火車的速度。
“是啊,有了火輪車,日行千裏不成問題啊!皇上已經認識到此物的好處,已經打算在大清開始建設了。真應該讓那些反對皇上建設鐵路的大臣們來體驗一下!”
眾人在火車上聊著天,最近一段時間眾人遊曆西洋各國,已經見識到了很多“匪夷所思”的新事物。他們也已經深刻的認識到大清早已經不是那所謂的“天朝上國”了,大清已經落後太久了!
很快,他們便抵達了英吉利首都。
隨後,身穿黃馬褂、佩戴三眼花翎的恭親王率先走下火車,身後跟著李鴻章等眾人。
倫敦的各界人士早已聽說有一支來自遙遠東方的外交使團要來訪問倫敦,都希望能夠親眼看看這些來自神秘東方的官員,於是紛紛一早就走上街頭,準備迎接他們。
見一群黃種人走下火車,英吉利國人紛紛脫下帽子,向恭親王及眾人行禮。
恭親王也頻頻向人群點頭示意,表達自己的禮節。
眾人走上早已準備好的四輪馬車,往他們下榻的酒店出發。
一路上人山人海,人們都熱情的和恭親王他們打著招唿,在他們眼裏,來自遙遠東方的客人就是他們的“財神爺”。
“王爺,這要是大清該有多好啊!”李鴻章低聲向恭親王感歎道。
“是啊!”恭親王聽後也是深深歎了一口氣。
此時,西洋觀察團裏的每一個人都在笑著看向周圍,不過更像是強顏歡笑。
熱鬧的倫敦街頭,自由熱情的一方氛圍,無不讓他們想起了國內大清的街道,沒有自由自在的老百姓,也沒有歡聲笑語,有的隻是木訥與痛苦。
李鴻章伸出手,靜靜地感受著飛馳的馬車帶給他風的力量,在內心暗下決心,自己一定要輔助皇上,將大清建設的比西洋更強!
車隊很快到達觀察團下榻的酒店。
本就奢華的酒店規模十分宏大,並被布置一新。酒店中處處體現著西方風情,但也盡可能的加入了一些東方元素。寬闊的大堂中處處懸掛著大清國黃色龍旗,讓眾人以為迴到了家鄉。
後世李鴻章在迴憶錄中也提到:門內旗杆改懸中國旗幟,黃龍飛舞,益壯觀瞻。既而入此室處,陳設之周到深嚴,幾忘身在客矣。
隆重的歡快儀式隨即展開。
……
經過一係列複雜的外交禮儀,眾人終於迴到了下榻的酒店休息了。
等送行的英吉利官員一走,恭親王立刻就召集了西洋觀察團眾人前來開會。
“諸位,我等遵皇命出使西洋已有兩月,也走過了好幾個西洋國家,不得不說,洋人的發展確實已經超過了我大清國,我沒如果繼續固步自封下去,怕是差距要越來越大了啊!但是這西洋有什麽東西,值得我們帶迴國內學習,諸位都談一談自己內心的看法吧。”恭親王開口道。
“王爺,先不說其他的,就我們所居住的這個高樓,真可謂是高聳入雲,依下官看,我大清雖然也有建造此種大樓的能力,但是必然沒有洋人所修建的堅固。下官已經打聽清楚了,這種大樓建造需使用鋼筋混凝土,建造出來堅固無比,根本不必擔心大風等,如果我們能將此種技術帶迴國內,應用於修築城牆等用途,可堪大用啊!”一名曾經在工部任職的觀察員率先說道。
“不錯,這鋼筋混凝土技術確實有用,那此事就交給你辦,最好找幾個技術高超的工匠,許以厚祿,跟我們一起迴國。”
“嗻!”
“王爺,下官以為這個城市建設也是十分重要,您看這英吉利的街道,整潔幹淨,沒有汙泥,反觀我大清的主要街道,一到陰天下雨便泥濘不堪,實在有損我大清形象,下官認為城市建設也需學習。”
“有道理。”
眾人皆將自己這段時間在西洋的見聞匯報了出來,根據自己在大清國內的官職進行了分類,全部記錄在案,準備將這些現成的成果拿迴大清,雖不能保證全部照搬使用,但也可以盡可能的吸收優點,讓大清發展的可以更快一些。
李鴻章和魏源倒是在一邊沒有說話。
“李大人,魏大人,你們二位有何見解。”恭親王見這兩個皇上欽點出使西洋的人一直沉默不語,於是便主動問道。
“迴王爺,下官以為,隻有兵強,才能國富,不然就算我們取得了發展的果實,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那麽果實就會被人搶走,所以下官建議,我們可以多去參觀一下這些洋人軍隊,學習他們的軍隊製度和軍工技術。”
“嗯,本王也正有此意,那你呢魏大人。”恭親王又將目光投向了魏源。
“迴大人,下官以為,既然我們出使了西洋,可以去看望一下我國在西洋留學生,表達一下皇上對他們的慰問,勉勵他們努力為國學習。”魏源迴答道。
恭親王也是連連點頭,於是西洋觀察團的下一步行程就這麽確定下來,先是參觀軍隊,然後就是看望留學生。
這日,以恭親王為首的西洋考察團結束了對法蘭西國的考察,坐上了跨越英吉利海峽的輪船,準備對英吉利國開展正式訪問。
英吉利國非常重視對大清的商務活動,自從前段時間大清的今晚活動和富民商會的橫空出世,英吉利國在大清的商業活動受到嚴重打擊,這次西洋觀察團訪問英吉利,英吉利國也是非常重視,想要通過外交活動,改善英吉利國商業在大清的開展。
經過一天的航行,眾人成功抵達英吉利國的南安普頓市,在這裏登陸,登上了英吉利國政府專門為他們準備的火輪車。
伴隨著火車的轟鳴聲,恭親王、李鴻章、魏源和隨行人員踏上了前往英吉利首都倫敦的道路。
“王爺,這火輪車的速度可是真快啊,如果我大清能夠多多建設,不管是運糧還是運兵,都是極為方便的。”李鴻章坐在窗邊,看著窗外飛快後退的景色,感歎於火車的速度。
“是啊,有了火輪車,日行千裏不成問題啊!皇上已經認識到此物的好處,已經打算在大清開始建設了。真應該讓那些反對皇上建設鐵路的大臣們來體驗一下!”
眾人在火車上聊著天,最近一段時間眾人遊曆西洋各國,已經見識到了很多“匪夷所思”的新事物。他們也已經深刻的認識到大清早已經不是那所謂的“天朝上國”了,大清已經落後太久了!
很快,他們便抵達了英吉利首都。
隨後,身穿黃馬褂、佩戴三眼花翎的恭親王率先走下火車,身後跟著李鴻章等眾人。
倫敦的各界人士早已聽說有一支來自遙遠東方的外交使團要來訪問倫敦,都希望能夠親眼看看這些來自神秘東方的官員,於是紛紛一早就走上街頭,準備迎接他們。
見一群黃種人走下火車,英吉利國人紛紛脫下帽子,向恭親王及眾人行禮。
恭親王也頻頻向人群點頭示意,表達自己的禮節。
眾人走上早已準備好的四輪馬車,往他們下榻的酒店出發。
一路上人山人海,人們都熱情的和恭親王他們打著招唿,在他們眼裏,來自遙遠東方的客人就是他們的“財神爺”。
“王爺,這要是大清該有多好啊!”李鴻章低聲向恭親王感歎道。
“是啊!”恭親王聽後也是深深歎了一口氣。
此時,西洋觀察團裏的每一個人都在笑著看向周圍,不過更像是強顏歡笑。
熱鬧的倫敦街頭,自由熱情的一方氛圍,無不讓他們想起了國內大清的街道,沒有自由自在的老百姓,也沒有歡聲笑語,有的隻是木訥與痛苦。
李鴻章伸出手,靜靜地感受著飛馳的馬車帶給他風的力量,在內心暗下決心,自己一定要輔助皇上,將大清建設的比西洋更強!
車隊很快到達觀察團下榻的酒店。
本就奢華的酒店規模十分宏大,並被布置一新。酒店中處處體現著西方風情,但也盡可能的加入了一些東方元素。寬闊的大堂中處處懸掛著大清國黃色龍旗,讓眾人以為迴到了家鄉。
後世李鴻章在迴憶錄中也提到:門內旗杆改懸中國旗幟,黃龍飛舞,益壯觀瞻。既而入此室處,陳設之周到深嚴,幾忘身在客矣。
隆重的歡快儀式隨即展開。
……
經過一係列複雜的外交禮儀,眾人終於迴到了下榻的酒店休息了。
等送行的英吉利官員一走,恭親王立刻就召集了西洋觀察團眾人前來開會。
“諸位,我等遵皇命出使西洋已有兩月,也走過了好幾個西洋國家,不得不說,洋人的發展確實已經超過了我大清國,我沒如果繼續固步自封下去,怕是差距要越來越大了啊!但是這西洋有什麽東西,值得我們帶迴國內學習,諸位都談一談自己內心的看法吧。”恭親王開口道。
“王爺,先不說其他的,就我們所居住的這個高樓,真可謂是高聳入雲,依下官看,我大清雖然也有建造此種大樓的能力,但是必然沒有洋人所修建的堅固。下官已經打聽清楚了,這種大樓建造需使用鋼筋混凝土,建造出來堅固無比,根本不必擔心大風等,如果我們能將此種技術帶迴國內,應用於修築城牆等用途,可堪大用啊!”一名曾經在工部任職的觀察員率先說道。
“不錯,這鋼筋混凝土技術確實有用,那此事就交給你辦,最好找幾個技術高超的工匠,許以厚祿,跟我們一起迴國。”
“嗻!”
“王爺,下官以為這個城市建設也是十分重要,您看這英吉利的街道,整潔幹淨,沒有汙泥,反觀我大清的主要街道,一到陰天下雨便泥濘不堪,實在有損我大清形象,下官認為城市建設也需學習。”
“有道理。”
眾人皆將自己這段時間在西洋的見聞匯報了出來,根據自己在大清國內的官職進行了分類,全部記錄在案,準備將這些現成的成果拿迴大清,雖不能保證全部照搬使用,但也可以盡可能的吸收優點,讓大清發展的可以更快一些。
李鴻章和魏源倒是在一邊沒有說話。
“李大人,魏大人,你們二位有何見解。”恭親王見這兩個皇上欽點出使西洋的人一直沉默不語,於是便主動問道。
“迴王爺,下官以為,隻有兵強,才能國富,不然就算我們取得了發展的果實,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那麽果實就會被人搶走,所以下官建議,我們可以多去參觀一下這些洋人軍隊,學習他們的軍隊製度和軍工技術。”
“嗯,本王也正有此意,那你呢魏大人。”恭親王又將目光投向了魏源。
“迴大人,下官以為,既然我們出使了西洋,可以去看望一下我國在西洋留學生,表達一下皇上對他們的慰問,勉勵他們努力為國學習。”魏源迴答道。
恭親王也是連連點頭,於是西洋觀察團的下一步行程就這麽確定下來,先是參觀軍隊,然後就是看望留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