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章 以工代賑
時空穿越:鹹豐帝的列強征程 作者:沒有迷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僅僅幾日之後,一個完整的西洋觀察團就組建完畢了,這次的西洋觀察團以恭親王為首,各個部門紛紛派出了自己部門裏既善於觀察,學習能力又強的人才參加。
他們帶著張衝乃至整個大清的厚望,從天津港登船,踏上了周遊西洋列國的旅程。
西洋觀察團已經派出去了,可自己在國內也不能閑著。
張衝這幾日,天天帶著曾國藩到處轉,真正的做到了是事無巨細。
這日,張衝帶著曾國藩,剛剛看望了陸軍新招募的新兵們,就馬不停蹄的來到了“大清武器研究所”。
現在的大清武器研究所,隸屬於大清科技部,從財政部也專門劃撥了專項資金,用於研究各項新技術,當然也用來保障各位“科學家”的生活。
這些洋人自從被圖裏深“人才引進”到大清,直到現在,他們還沒有提過半個字的想家,原因就是在大清實在是太好了。
從他們確定來大清之前,張衝就曾下令,一定要對他們禮遇,並且要給予他們最豐厚的待遇!
來了大清以後,果然沒有食言。這群洋人每天在科技部的大夥房裏吃著前宮廷禦廚精心烹飪的美食,每月還領著五十塊的銀元。這也使得他們每日白天就是在研究所裏上班工作,可一到了下班,一窩蜂的都紮到了京師著名景點——八大胡同裏去了。
不過張衝每月這五十兩銀元花的倒是挺值,這群人的契約精神特別強,既然大清給了他們答應的優厚待遇,那他們也就一直在踏踏實實的給大清辦事。
這不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那些原本屬於西方高精尖技術的電報、火車等技術,便已經成熟的掌握了,隻不過礙於條件的限製,一直沒有發展起來。
張衝的到來,可算是給他們帶來了發展的機會。
研究所的大清官員們見聖駕突然來臨,都有些緊張,連忙跟隨研究所所長出門前去迎接,等到張衝一下車,便紛紛跪下行禮。
這幾個外國科學家見狀,也都單膝下跪,手放在胸口,向張衝行禮。
張衝環視眾人,大手一揮。
“平身!”
眾人這才謝恩起身。
研究所所長連忙跟了上來,開始向張衝介紹近期研究所的工作情況。
張衝徑直走向這幾位外國友人,幾位外國友人見皇上向自己走來,也是感到十分的榮幸,畢竟在他們自己的國家,他們也隻是一個不被重視的小人物,可如今來到了大清,就能受到一國之主的接見,也讓他們倍感榮幸。
“朋友們!最近過的怎麽樣?”張衝臉上帶笑,親切的問候這幾位外國友人。
他們連忙操著蹩嘴的漢語:
“感謝尊敬的大清皇帝陛下的關心與厚愛,我們最近過得都非常好,比我們國家過的要好的多的多。”
張衝聽後也是哈哈大笑,身旁眾多官員見皇上都笑的這麽開心,也紛紛開懷大笑起來。
張衝又繼續問道:
“好好好,以後有什麽困難,一定要及時的和你們的所長說,你們的所長一定會第一時間為你們解決掉,解決不了的可以寫個折子遞給朕,朕一定會幫你們的,就是不知道最近,可有什麽研究成果啊?”
“謝謝大皇帝陛下!我們最近分成了三個方向,一個是研究發電以及電燈、電報等技術;還有一個是研究鐵路方麵的技術,另外就是延續以前的對於新式武器方麵的研究。”
對於武器的研究,此時的張衝關注度有所降低,因為連發步槍設計出來以後,在當時的世界上處於頂尖水平,類似於這種技術的武器,在正史上還要幾十年後才能發明出來,所以張衝並不著急。
而當他聽到發電、電報以及火車的時候,腦袋裏的那根弦一下子就崩緊了起來。
先說這個鐵路,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修建了鐵路以後,會大大加快貨物與人員的流動,促進商業的發展,而且火車的軍事意義,也是不言而喻的!
至於發電,這倒是個基礎工程,有了電,就可以製造出電燈、電報等一係列東西。如果有了電報,那對於信息的傳輸來說,也是個巨大的曆史飛躍!
說幹就幹,既然技術已經成熟,那張衝決定即刻開始動工,發揮基因裏的“基建狂魔”模式!
簡單的慰問過後,張衝連同陪同的曾國藩迴到了皇宮,商討基礎建設的具體事項。
曾國藩首先提出,如今大清朝國庫並不是很富裕,因為要承擔與英吉利國的戰爭賠款,再加上近幾年的天災人禍,國內叛亂四起,造成國庫空虛。
張衝聽後也是眉頭緊皺,之前的大清貪汙成風,國庫花出去的十兩銀子,估計得有八兩進了各級貪官的口袋。雖然近期查處了很多貪官,但沒收的違法所得也是杯水車薪、九牛一毛。雖然有趙然從東洋國送迴來的八千萬兩銀子,但創建警察總局、擴招陸軍花了不少。剩下的這些本打算留下來,以防有個天災人禍的時候,拿出來應個急救個災啥的。
張衝恍然大悟,應急救災?
“現在我大清有哪裏遭災了?”張衝轉頭問向曾國藩。
這個問題曾國藩倒是了如指掌。
“迴皇上,進入夏季以來,山東僅僅下了幾場小雨,頗有要發生嚴重旱災的跡象。”
“那就是說,朝廷是遲早都要去救災了?”
“迴皇上,大概是這樣的。”曾國藩為難的說,畢竟天災是不可避免的。
“好!既然這樣,那我們就來一個以工代賑!”張衝突然開口,著實把曾國藩嚇了一跳。
“在山東招募災民,朕要修建鐵路。讓災民來幹活,不光要管他們飯吃,還要給他們發工錢!這樣既能完成建設,又能賑災兩不誤,就這麽辦!”
曾國藩聽後,也確實是個好辦法。
“皇上聖明!臣這就去辦!”
曾國藩走後,張衝看著眼前這個並不詳細的大清地圖,開始規劃著大清的鐵路網。
他們帶著張衝乃至整個大清的厚望,從天津港登船,踏上了周遊西洋列國的旅程。
西洋觀察團已經派出去了,可自己在國內也不能閑著。
張衝這幾日,天天帶著曾國藩到處轉,真正的做到了是事無巨細。
這日,張衝帶著曾國藩,剛剛看望了陸軍新招募的新兵們,就馬不停蹄的來到了“大清武器研究所”。
現在的大清武器研究所,隸屬於大清科技部,從財政部也專門劃撥了專項資金,用於研究各項新技術,當然也用來保障各位“科學家”的生活。
這些洋人自從被圖裏深“人才引進”到大清,直到現在,他們還沒有提過半個字的想家,原因就是在大清實在是太好了。
從他們確定來大清之前,張衝就曾下令,一定要對他們禮遇,並且要給予他們最豐厚的待遇!
來了大清以後,果然沒有食言。這群洋人每天在科技部的大夥房裏吃著前宮廷禦廚精心烹飪的美食,每月還領著五十塊的銀元。這也使得他們每日白天就是在研究所裏上班工作,可一到了下班,一窩蜂的都紮到了京師著名景點——八大胡同裏去了。
不過張衝每月這五十兩銀元花的倒是挺值,這群人的契約精神特別強,既然大清給了他們答應的優厚待遇,那他們也就一直在踏踏實實的給大清辦事。
這不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那些原本屬於西方高精尖技術的電報、火車等技術,便已經成熟的掌握了,隻不過礙於條件的限製,一直沒有發展起來。
張衝的到來,可算是給他們帶來了發展的機會。
研究所的大清官員們見聖駕突然來臨,都有些緊張,連忙跟隨研究所所長出門前去迎接,等到張衝一下車,便紛紛跪下行禮。
這幾個外國科學家見狀,也都單膝下跪,手放在胸口,向張衝行禮。
張衝環視眾人,大手一揮。
“平身!”
眾人這才謝恩起身。
研究所所長連忙跟了上來,開始向張衝介紹近期研究所的工作情況。
張衝徑直走向這幾位外國友人,幾位外國友人見皇上向自己走來,也是感到十分的榮幸,畢竟在他們自己的國家,他們也隻是一個不被重視的小人物,可如今來到了大清,就能受到一國之主的接見,也讓他們倍感榮幸。
“朋友們!最近過的怎麽樣?”張衝臉上帶笑,親切的問候這幾位外國友人。
他們連忙操著蹩嘴的漢語:
“感謝尊敬的大清皇帝陛下的關心與厚愛,我們最近過得都非常好,比我們國家過的要好的多的多。”
張衝聽後也是哈哈大笑,身旁眾多官員見皇上都笑的這麽開心,也紛紛開懷大笑起來。
張衝又繼續問道:
“好好好,以後有什麽困難,一定要及時的和你們的所長說,你們的所長一定會第一時間為你們解決掉,解決不了的可以寫個折子遞給朕,朕一定會幫你們的,就是不知道最近,可有什麽研究成果啊?”
“謝謝大皇帝陛下!我們最近分成了三個方向,一個是研究發電以及電燈、電報等技術;還有一個是研究鐵路方麵的技術,另外就是延續以前的對於新式武器方麵的研究。”
對於武器的研究,此時的張衝關注度有所降低,因為連發步槍設計出來以後,在當時的世界上處於頂尖水平,類似於這種技術的武器,在正史上還要幾十年後才能發明出來,所以張衝並不著急。
而當他聽到發電、電報以及火車的時候,腦袋裏的那根弦一下子就崩緊了起來。
先說這個鐵路,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修建了鐵路以後,會大大加快貨物與人員的流動,促進商業的發展,而且火車的軍事意義,也是不言而喻的!
至於發電,這倒是個基礎工程,有了電,就可以製造出電燈、電報等一係列東西。如果有了電報,那對於信息的傳輸來說,也是個巨大的曆史飛躍!
說幹就幹,既然技術已經成熟,那張衝決定即刻開始動工,發揮基因裏的“基建狂魔”模式!
簡單的慰問過後,張衝連同陪同的曾國藩迴到了皇宮,商討基礎建設的具體事項。
曾國藩首先提出,如今大清朝國庫並不是很富裕,因為要承擔與英吉利國的戰爭賠款,再加上近幾年的天災人禍,國內叛亂四起,造成國庫空虛。
張衝聽後也是眉頭緊皺,之前的大清貪汙成風,國庫花出去的十兩銀子,估計得有八兩進了各級貪官的口袋。雖然近期查處了很多貪官,但沒收的違法所得也是杯水車薪、九牛一毛。雖然有趙然從東洋國送迴來的八千萬兩銀子,但創建警察總局、擴招陸軍花了不少。剩下的這些本打算留下來,以防有個天災人禍的時候,拿出來應個急救個災啥的。
張衝恍然大悟,應急救災?
“現在我大清有哪裏遭災了?”張衝轉頭問向曾國藩。
這個問題曾國藩倒是了如指掌。
“迴皇上,進入夏季以來,山東僅僅下了幾場小雨,頗有要發生嚴重旱災的跡象。”
“那就是說,朝廷是遲早都要去救災了?”
“迴皇上,大概是這樣的。”曾國藩為難的說,畢竟天災是不可避免的。
“好!既然這樣,那我們就來一個以工代賑!”張衝突然開口,著實把曾國藩嚇了一跳。
“在山東招募災民,朕要修建鐵路。讓災民來幹活,不光要管他們飯吃,還要給他們發工錢!這樣既能完成建設,又能賑災兩不誤,就這麽辦!”
曾國藩聽後,也確實是個好辦法。
“皇上聖明!臣這就去辦!”
曾國藩走後,張衝看著眼前這個並不詳細的大清地圖,開始規劃著大清的鐵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