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勸慰唐磊
四合院:當穿越者遇到傻柱重生 作者:夏侯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衛國在一番言辭切磋後,迴到四九城之時,已然天黑,唐蓮也下班迴來了,因為紡織廠趕任務的原因,一大家子隻能分開過年。
“迴來了?”
“嗯,妹兒這是已經做好飯了?我還說迴來做呢,結婚路上耽擱了點時間,迴來的也就晚了!”
唐蓮搖了搖頭,道:“弟弟做的,我也是吃現成的!”
“嗯?磊哥兒也能做飯?”
“我自己都是逃難的,會做飯很稀奇麽?”
趙衛國這才想起,自己前世雖然號稱“靠著飯桶長大的一輩”,可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便已經能踩著板凳做飯了,窮人家的孩子,大多懂事得早。
“喲喲喲,這誰家小郎君,小小年紀已經懂得操持家務了?姐夫高低得幹兩碗飯!”
“行了,你可別逗弟弟了。”
“男孩子,這麽靦腆幹甚?以後還咋結婚呐?”
唐磊小小年紀,已經經曆了人間冷暖,寄人籬下的日子,總會有點自卑的。
不一定是自卑,而是小心翼翼,跟後爹後媽的孩子一樣,心思敏感。
趙衛國有心思,肯定要培養兩個心腹的,江源唐磊這種人,培養起來的成本絕對小,就算最終不成才,大不了以後用點零花錢養著唄(保安之類的崗位),還能買個好名聲。
看著唐磊幹完飯就搶著收拾碗筷,唐蓮還和善地笑了笑,趙衛國這個實際上的當家人,也隻能慢慢讓他找到歸屬感,道:
“磊哥兒,磊弟,你是妹兒的親弟弟,我也是你哥哥的,這段時間以來,哥雖然沒有單獨關照你,並不是嫌棄你的。你要知道,我如果不是把你當親弟弟養著,反而會更惡毒或者更客氣,可這一個多月的生活,相信你也感受到了,我對你、江源、江河都是一視同仁的。”
“或許你比他們兄弟更懂事,我也沒有單獨表揚你,可你也要理解哥的苦心。”
至於趙小紅,稍微偏袒她也是應該的,真要是一點都不偏心才說不過去,老爺子、趙父都不可能同意的,真要是拿趙小紅作比較,才是看不清位置。
就好比,在唐蓮心裏更偏袒點唐磊是一個道理。
“哥,我理解的!”
“既然理解,以後就莫要如此作態,要學會把老趙家當成自己家,跟哥客氣,反而會在哥的心裏種刺的。你要學會,把我當成親哥哥,就像你姐在你心中的位置一樣。”
“當然,你和你姐共度艱辛,感情更深厚點我也理解,但你可別把哥當外人,哥會生氣的!”
唐蓮急了,唐磊更著急,畢竟他可是寄人籬下的。
(養小舅子就這樣,品德越是不錯的小舅子,心底越容易自卑,可養出來之後,那好處可比要債的強多了,至少品性好的小舅子不會氣人,要債的就不一定了。)
“哥,沒有,我沒有把你當外人,你都不短缺我吃的穿的,時不時還給我糖果零嘴,我感激還來不及呢,怎麽會把你當外人?”
“嗯,你能這麽想,哥很開心,但你現在的做派,哥不喜歡!”趙衛國學著東叔的語氣,說著開導的話語:
“磊哥兒,你知道什麽是一家人?什麽是親兄弟嗎?”
唐磊有自己的想法,卻沒有說出來,隻是黯然搖頭。
“磊哥兒,你知道你現在的行為,落到重感情的老趙家眼中,是什麽形象嗎?”
“別光顧著搖頭點頭的,也別看你姐姐,你姐姐就是個隻會相夫教子的娘們兒,哪懂得咱們男人之間的相處?”
“我跟你說,你現在在我們家的做派,就像是寄人籬下的小崽子一樣,你看看純四九城爺們兒家中,誰家小舅子處成你這樣的?我可是把你當作親兄弟的,你卻老是做出一副低人一等的模樣出來,難不成在你眼中,哥是個磨搓媳婦舅哥的人?”
“你姐姐也總擺出一副地主家丫鬟的形象,等她18歲的,到時候哥試試她深淺就能改變了,你爺們兒一個,難不成還要哥跟你抵足而眠才行?”
唐磊一臉懵逼,唐蓮因為天天聽趙衛國的段子,所以秒懂!
再加上親弟弟就在身邊,惱羞成怒之下,踩了趙衛國一腳,捂著臉就跑了。
好在懂事得孩子,都會學著改變自己,去迎合當家人,唐磊求生欲滿滿地問道:“哥,那我應該怎麽辦?”
“不說你和閆家、劉家兄弟一樣,至少也該像江源江河一樣,在家裏就要釋放天性,把自己的真實麵目向我們展示。”
“你垂著頭幹甚?你那眼淚又是怎麽迴事?掉兩顆金珠子,就能贏的哥的認同不成?”
“就算你一時半會兒不能把我當親哥,那唐蓮總是你親姐姐吧?你確實是老唐家唯一嫡子,是老唐家的當家人了,可不能是因為和我結婚了,你就把她驅逐出老唐家了,我媳婦可不能是沒有娘家的小女人。”
“我沒有!”
“既然沒有,那唐蓮就是你的親姐姐,江源兄弟還比你大一點呢,可哭鼻子的時候照樣會去找姨哭訴,咋,你姐姐嫁給我了,就不能聽自己弟弟的委屈了?”
唐磊自卑,與江源兄弟有分歧的時候,明明自己有理,卻始終一個人默默退讓,雖說後媽也收拾過江源多次,可心結不解開,唐磊隻會越走越偏。
自己對小舅子期望不高,隻要在自己落難的時候拉自己一把就行,可不能就這麽走了極端,要是最終怨恨上自己就不好了。
別問怕什麽?
問就是怕係統,鬼知道係統會給原住民植入什麽思想。
自己前世閱曆頗豐,也曾親眼見證過,養子因為沒得到和親子一樣的待遇,最後斷親分家,還把所有過錯都歸納在養父母身上的。別人還不能勸,勸就是: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直到人到中年,頂著不孝身份處處碰壁之後,才有智者告訴他:電視劇裏“父母不慈,兒女不孝”是忽悠人的,真正的話應該是“父母不慈則遠走他鄉”。
你覺得父母不公,躲出去就行了,非要公證斷親、搞得天下皆知,看起來是解氣,實際上有什麽好處?
“迴來了?”
“嗯,妹兒這是已經做好飯了?我還說迴來做呢,結婚路上耽擱了點時間,迴來的也就晚了!”
唐蓮搖了搖頭,道:“弟弟做的,我也是吃現成的!”
“嗯?磊哥兒也能做飯?”
“我自己都是逃難的,會做飯很稀奇麽?”
趙衛國這才想起,自己前世雖然號稱“靠著飯桶長大的一輩”,可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便已經能踩著板凳做飯了,窮人家的孩子,大多懂事得早。
“喲喲喲,這誰家小郎君,小小年紀已經懂得操持家務了?姐夫高低得幹兩碗飯!”
“行了,你可別逗弟弟了。”
“男孩子,這麽靦腆幹甚?以後還咋結婚呐?”
唐磊小小年紀,已經經曆了人間冷暖,寄人籬下的日子,總會有點自卑的。
不一定是自卑,而是小心翼翼,跟後爹後媽的孩子一樣,心思敏感。
趙衛國有心思,肯定要培養兩個心腹的,江源唐磊這種人,培養起來的成本絕對小,就算最終不成才,大不了以後用點零花錢養著唄(保安之類的崗位),還能買個好名聲。
看著唐磊幹完飯就搶著收拾碗筷,唐蓮還和善地笑了笑,趙衛國這個實際上的當家人,也隻能慢慢讓他找到歸屬感,道:
“磊哥兒,磊弟,你是妹兒的親弟弟,我也是你哥哥的,這段時間以來,哥雖然沒有單獨關照你,並不是嫌棄你的。你要知道,我如果不是把你當親弟弟養著,反而會更惡毒或者更客氣,可這一個多月的生活,相信你也感受到了,我對你、江源、江河都是一視同仁的。”
“或許你比他們兄弟更懂事,我也沒有單獨表揚你,可你也要理解哥的苦心。”
至於趙小紅,稍微偏袒她也是應該的,真要是一點都不偏心才說不過去,老爺子、趙父都不可能同意的,真要是拿趙小紅作比較,才是看不清位置。
就好比,在唐蓮心裏更偏袒點唐磊是一個道理。
“哥,我理解的!”
“既然理解,以後就莫要如此作態,要學會把老趙家當成自己家,跟哥客氣,反而會在哥的心裏種刺的。你要學會,把我當成親哥哥,就像你姐在你心中的位置一樣。”
“當然,你和你姐共度艱辛,感情更深厚點我也理解,但你可別把哥當外人,哥會生氣的!”
唐蓮急了,唐磊更著急,畢竟他可是寄人籬下的。
(養小舅子就這樣,品德越是不錯的小舅子,心底越容易自卑,可養出來之後,那好處可比要債的強多了,至少品性好的小舅子不會氣人,要債的就不一定了。)
“哥,沒有,我沒有把你當外人,你都不短缺我吃的穿的,時不時還給我糖果零嘴,我感激還來不及呢,怎麽會把你當外人?”
“嗯,你能這麽想,哥很開心,但你現在的做派,哥不喜歡!”趙衛國學著東叔的語氣,說著開導的話語:
“磊哥兒,你知道什麽是一家人?什麽是親兄弟嗎?”
唐磊有自己的想法,卻沒有說出來,隻是黯然搖頭。
“磊哥兒,你知道你現在的行為,落到重感情的老趙家眼中,是什麽形象嗎?”
“別光顧著搖頭點頭的,也別看你姐姐,你姐姐就是個隻會相夫教子的娘們兒,哪懂得咱們男人之間的相處?”
“我跟你說,你現在在我們家的做派,就像是寄人籬下的小崽子一樣,你看看純四九城爺們兒家中,誰家小舅子處成你這樣的?我可是把你當作親兄弟的,你卻老是做出一副低人一等的模樣出來,難不成在你眼中,哥是個磨搓媳婦舅哥的人?”
“你姐姐也總擺出一副地主家丫鬟的形象,等她18歲的,到時候哥試試她深淺就能改變了,你爺們兒一個,難不成還要哥跟你抵足而眠才行?”
唐磊一臉懵逼,唐蓮因為天天聽趙衛國的段子,所以秒懂!
再加上親弟弟就在身邊,惱羞成怒之下,踩了趙衛國一腳,捂著臉就跑了。
好在懂事得孩子,都會學著改變自己,去迎合當家人,唐磊求生欲滿滿地問道:“哥,那我應該怎麽辦?”
“不說你和閆家、劉家兄弟一樣,至少也該像江源江河一樣,在家裏就要釋放天性,把自己的真實麵目向我們展示。”
“你垂著頭幹甚?你那眼淚又是怎麽迴事?掉兩顆金珠子,就能贏的哥的認同不成?”
“就算你一時半會兒不能把我當親哥,那唐蓮總是你親姐姐吧?你確實是老唐家唯一嫡子,是老唐家的當家人了,可不能是因為和我結婚了,你就把她驅逐出老唐家了,我媳婦可不能是沒有娘家的小女人。”
“我沒有!”
“既然沒有,那唐蓮就是你的親姐姐,江源兄弟還比你大一點呢,可哭鼻子的時候照樣會去找姨哭訴,咋,你姐姐嫁給我了,就不能聽自己弟弟的委屈了?”
唐磊自卑,與江源兄弟有分歧的時候,明明自己有理,卻始終一個人默默退讓,雖說後媽也收拾過江源多次,可心結不解開,唐磊隻會越走越偏。
自己對小舅子期望不高,隻要在自己落難的時候拉自己一把就行,可不能就這麽走了極端,要是最終怨恨上自己就不好了。
別問怕什麽?
問就是怕係統,鬼知道係統會給原住民植入什麽思想。
自己前世閱曆頗豐,也曾親眼見證過,養子因為沒得到和親子一樣的待遇,最後斷親分家,還把所有過錯都歸納在養父母身上的。別人還不能勸,勸就是: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直到人到中年,頂著不孝身份處處碰壁之後,才有智者告訴他:電視劇裏“父母不慈,兒女不孝”是忽悠人的,真正的話應該是“父母不慈則遠走他鄉”。
你覺得父母不公,躲出去就行了,非要公證斷親、搞得天下皆知,看起來是解氣,實際上有什麽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