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煥和王文德退迴濟州府,被盛怒中的高俅,罵得狗血淋頭。


    林衝和杜壆在陣前手下留情饒過王煥的事情,早被高俅的眼線,報到了他的跟前。


    攻打東平府毫無進展,還折了五千人馬,都被高俅歸結於王煥與梁山有私。


    他本要以王煥私通梁山的罪名將他斬殺,卻被其他眾將苦苦勸住。


    王煥乃是十節度使之首,更是與他們情同手足。


    有幾位節度使求情,高俅也不好再堅持,隻是將王煥怒斥了一頓,仍舊留在軍中戴罪立功。


    高俅在鄆城縣被李助連敗兩次,此刻退迴濟州府,聚集眾將道“梁山賊人詭計多端,不知道眾位可有征剿良策?”


    張叔夜開口道“梁山泊一夥,以義為主,本不侵州郡,不害良民,專一替天行道。此次聽聞朝廷征剿,方才占州據縣,必有苦衷。其中頭領個個了得,若是強攻怕難奏效,若不然稟告天子,行招安之策,或能事半功倍。”


    此言一出,眾節度使麵露喜色。


    他們都是綠林出身,跟梁山好漢們,其實也差不多。


    方才聽到張叔夜建議招安,心中難免有些歡喜。


    這些日子,他們都領教了梁山不少頭領的武藝,心中還是十分佩服的。


    若是能夠招安,這些人說不定都能闖出比自己更高的成就來。


    高俅聞言大怒“這些都是該死的賤民,下作的匪盜,若是招安,豈不是讓他氣焰更甚!天兵到時居然還敢反抗,怎能容他受招安?”


    場麵,頓時變得十分尷尬起來。


    眾節度使都是匪盜出身,聽到這話心中難免落寞。


    看到眾人皆不言語,高俅看向劉元方道“元方,你怎麽看?”


    劉元方眉頭緊鎖,良久方才開口道“前番失利,乃是梁山賊人占據城池,我們略顯被動。又有分兵出擊,讓梁山有機可乘。不過幸好,並未傷及根本。若想取勝……”


    說到這裏,劉元方微微停了停。


    高俅催促道“若想取勝,又當怎樣?”


    劉元方迴道“不如循序漸進,引梁山來與我軍決戰。”


    黨世雄搖了搖頭“劉相公不知,在鄆城縣外我們就是一直在尋敵軍決戰。可是那李助詭計多端……”


    “從濟州府往北,過孝子山外,與梁山毗鄰之地,是大一片平原。”劉元方緩緩再道“卻是個決戰的絕佳之地。”


    高俅聞言,頓時眼前一亮。


    他聽說,上一次童貫大敗,河南都監周信僅憑一萬人馬扼守孝子山,硬生生抵擋了梁山的攻擊,這才給了童貫撤軍的機會。


    若是大軍在孝子山外交戰,自己再派一大將扼守孝子山……


    高俅正要開口稱讚,黨世英開口道“劉相公之策雖然不錯,在孝子山前的平原交戰,敵軍必然使不出什麽詭計。可是梁山騎兵近八千騎,我軍不到三千騎軍,怕是……”


    黨世英沒有繼續往下說。


    梁山的騎兵,可是連遼國精騎都能夠打敗的。


    若是他們以騎兵衝陣,還有唿延灼的鐵騎軍,官軍又怎麽抵擋。


    劉元方又道“要想克製騎兵,咱們多設陷馬坑便是,定叫他們有來無迴。”


    黨氏兄弟還想說什麽,高俅擺了擺手製止了他們,朝劉元方道“元方,你跟我來!”


    高俅拋下眾將,帶著劉元方轉入後帳。


    良久,方才又轉了出來。


    當下,高俅便頒布了軍令,大軍休整兩日,進軍孝子山,尋找梁山大軍決戰。


    六月初的齊魯大地,豔陽高照。


    明亮的陽光,毫無遮攔地灑向廣袤大地。


    微微輕風,混合著泥土的氣息。


    黃土鋪就的官道上,滾滾煙塵如洶湧的黃雲,正以排山倒海之勢,穿越孝子山,繞過鄆城縣,朝梁山進發。


    高俅令楊溫和劉元方把守孝子山關隘,自領了黨氏兄弟並其他七位節度使,出孝子山結寨。


    大寨連綿十數裏,與梁山隔著水泊相望。


    戰書,已經令人送到了梁山大寨。


    看著梁山大軍早已渡過水泊,背著水泊結寨,高俅心中不禁大喜。


    想不到,梁山真的敢來應戰了。


    在這一望無垠的平原地界,兩軍交戰,憑借的便是實力。


    劉元方已經估算過,按照梁山的底蘊,此次交戰,梁山的可戰之兵最多不會超過五萬人。


    可是,自己雖然小小失利了兩場,麾下仍舊近十萬人。


    前番若不是中了李助的計策,自己又怎麽會敗得那麽快。


    這一次穩打穩紮,任他陰謀詭計,就是不理,誌在必得。


    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一切陰謀詭計都是徒勞。


    十萬官軍,嚴整成陣,步伐整齊劃一,緩緩朝前方壓了上去。


    沉重的腳步聲,仿佛大地的心跳,每一步都震得塵土飛揚。


    兩軍對壘處,各自射住陣腳。


    高俅跨著一匹膘肥體壯的烏騅馬,渾身皮毛如同白雪,唯有四蹄黑得發亮。


    他身披一副精鋼打造的連環鎖子甲,甲葉緊密相連,在日光下閃爍著森冷寒光。


    腰間懸著一柄七星寶劍,劍柄上鑲嵌的七顆寶石熠熠生輝,仿佛在訴說著它的不凡來曆。


    黨世雄和黨世英兄弟兩人,各提著一柄開山大斧,護在其左右。


    王煥、王文德、徐京、梅展、韓存保、李從吉、項元鎮七位節度使,緊隨其後,一字排開。


    高俅目光如隼,掃視著前方正在集結的梁山大軍,他咬了咬牙道“此次奉官家旨意,討伐梁山賊寇,務必將他們一網打盡,還天下一個太平!眾將士聽令,奮勇殺敵,凱旋之日,重重有賞!”


    官軍們齊聲高唿,聲音直衝雲霄,士氣大漲。


    亦是此刻,楊哲亦是緩緩打馬,從梁山陣中走了出來。


    李助和孫安,一左一右護在其身側。


    又有李懹、盧俊義、陳希真、楊誌、袁朗等十餘名頭領,在其身後一字排開。


    他和李助都沒有想到,高俅居然會放棄鄆城縣和東平府,又走了孝子山這條路。


    上一次,楊哲便是在這裏大敗了童貫和八都監的大軍。


    想不到,高俅還敢選擇這裏來。


    隻是,這一片地,卻沒有緩衝地帶。


    若是不想被堵在水中,他隻能背水結寨。


    高俅倒不錯,提前兩天下了戰書,這時候才姍姍來遲,給了自己充足的時間布置……


    不過,當他看向官軍方向的時候,不由得心中微微有些驚訝。


    一望無際的官軍大陣,軍容齊整,旌旗招展,遮天蔽日,倒是顯得十分雄壯。


    楊哲看了看李助笑道“看來咱們倒是小瞧這位高太尉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掌梁山,沒宋江什麽事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慕666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慕666並收藏我掌梁山,沒宋江什麽事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