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武大郎肩挑重擔
我掌梁山,沒宋江什麽事了 作者:阿慕666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柴進要離開,楊哲留不住,隻得設宴為他餞行。
眾頭領送出莊外十餘裏,方才轉迴。
剛剛迴到莊上,武寧興匆匆地迎了上來“寨主哥哥,丁雄來了!”
楊哲聞言大喜。
這一次,武寧跟著來東京,一來是為了采買配置火藥所需的材料。
二來是因為,他對火藥研究,陷入了停滯狀態。
雖然在楊哲的一些建議下,有了不小的進展。
可是很多細節上的東西,仍舊沒有取得突破。
武寧在東京火藥作內有位舊友,喚作丁雄。
在火藥研究上,頗有一些獨到的見解。
武寧想著,看看有沒有機會,勸他一起同歸山寨。
楊哲記憶中,水滸裏麵,擺弄火藥厲害的,莫過於“轟天雷”淩振。
隻是,淩振在火藥作混得風生水起,剛剛升任甲仗庫副使炮手。
前途一片光明,自然不可能上梁山。
對於丁雄,他沒有一點印象。
不過,這年代精於火藥的人,本就不多。
而且武寧推薦,想來也是有本事的人。
當日抵達東京的時候,武寧就去找過丁雄。
不過他並不在火藥作,被委派出去采買了。
後來,京城一直不太平,武寧也不敢再進城。
直到前幾天,城內稍微安定了一些,武寧又去尋找丁雄。
沒想到,因為無憂洞的事情,丁雄受到牽連,被關進了開封府。
武寧請燕青托了關係,使了不少銀錢,方才將他撈了出來。
丁雄感謝活命之恩,當武寧拋出橄欖枝,請他上梁山的時候,他便欣然同意,一起來見楊哲。
楊哲領人擺設筵席,款待丁雄,眾頭領相陪。
細問之下,方才知道,丁雄乃是開封府人,乃是名門之後。
其曾祖父丁度曾是翰林院學士,其祖父丁佩還曾出任過蔡州知府。
隻是家道中落,到了他父親丁謀,便沒再出仕。
丁雄是個火藥迷,可是丁謀一直覺得他是不務正業,從小沒少受教訓。
一直到被招入火藥作,才算是圓了他的火藥夢。
聽到這裏的時候,楊哲終於想了起來。
丁雄他們祖孫三代,他都不知道。
可是他曾祖父丁度,確實是個了不得的人。
仁宗年間,丁度與曾公亮編著《武經總要》,乃是第一本正式記載火藥的書籍。
丁雄作為丁度的後代,居然也對火藥頗有研究。
這可是妥妥的人才……
翌日,醉仙樓,二樓雅間。
武鬆看著武植,眼中滿是擔憂“兄長,以後弟弟不在你身邊,你可要好好照顧自己!平日多聽李莊主和杜主管的話。”
武植雙眼噙淚“兄弟放心,哥哥省得!”
武鬆還想再說,李應笑道“武二哥,你且放心跟著寨主迴寨。有我們兄弟幾個在,必不叫大郎少了一根寒毛。”
“就怕他日武掌櫃發達了,看不上我們這群潑皮兄弟。”一旁的張三嬉笑道。
武植大驚,慌忙朝張三行禮道“張三哥哥,切莫這樣說!以後凡事還得請哥哥教導。”
看到武植惶惶恐恐的模樣,楊哲笑著開口了“大郎性子老實,張三兄弟你就莫要逗了!”
武鬆又看向李應道“李莊主,我家兄長愚鈍,以後……”
“二郎,你這話我可就不愛聽了!”李應臉色一沉,打斷武鬆的話“大郎天生就是經商的料子,隻是之前沒人看到被埋沒了,哪裏愚鈍!”
杜興亦道“二郎,我家主人說得不錯。大郎在山寨的那一套,若是用到這汴梁城中,咱們的生意怕是得更上一層樓,要有賺不完的銀子了。”
“那些都是寨主哥哥的主意,不是俺的功勞。”武植忙道。
楊哲上前拍了拍武植的肩膀“大郎,你不用妄自菲薄。我隻是將你的法子做了梳理,係統化罷了,該怎麽完善,以後還得靠你好好琢磨。”
梁山建成長安鎮之後,武鬆為武植爭取了個店麵賣燒餅,還雇了兩個夥計。
武鬆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怕他在山上無聊,所以找點事情給他打發日子。
兩個夥計,一個做燒餅,一個賣燒餅,其實武植不用親自動手都行。
可是,武植是個閑不住的人。
看到早上也有客人來店裏買燒餅,他便在店裏增加了稀粥。
知道山寨後麵養了羊群,他便買了羊奶進行加工。
一下子,他的武大郎燒餅店,在長安鎮便出了名。
不少頭領,早上還就喜歡去他店裏走一遭。
買個燒餅,喝碗稀粥或者羊奶。
就如青眼虎李雲,那是每日必到。
再後來,他慢慢跟山寨許多頭領、頭目都熟悉了。
閑聊的時候,知道這個頭領今日忙,那個頭目明日有事,或者是家眷忙不開,可能顧不上吃飯的,他都會讓夥計將燒餅送過去。
甚至,還經常不收錢。
用他的話說,是山寨給了他這份營生,便是該為山寨服務。
燒餅雖然不貴,可卻是一份心。
久而久之,大家也不想總是讓他破費。
若是家裏有事,就幹脆去他店裏提前預定,到時間了武植再讓人送過去。
武植自己不覺得有什麽,可是傳到楊哲耳朵裏,卻是大大震驚。
這不妥妥的就是後世的外賣業務麽?
所以,這一次便帶著他來東京了。
楊哲找到李應,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李應,是何等精明的商人,馬上就看到了商機。
兩人一拍即合。
送貨上門,不僅僅拓展醉仙樓的生意,還可以增加服務度。
隻是,醉仙樓做的都是京城有頭有臉人物的生意,尋常百姓都消費不起。
可若是能夠開辟一個新的,適合大眾的酒樓,再推出外送的服務……
賺錢,倒是其次。
主要是,這還是一條搜集情報的好渠道。
畢竟,許多消息可以從市井中,覺察出蛛絲馬跡。
就如這一次柴進失陷翡翠樓,若是那裏能有眼線,或許就能早點發現……
武植,自然是最合適的人選。
李應有信心,能夠將他培養成獨當一麵的人物。
隻是,武植為人太過老實,經商可以,搜集情報卻不行。
所以,便讓過街老鼠張三在暗地幫襯。
張三本就是個伶俐之人,這大半年又跟著時遷在探哨營,成長不少。
尤其是,他對東京地麵還算了解,許多潑皮們做這跑腿打聽消息的營生都合適……
當日刺殺高衙內,張三受到牽連,肯定不能親自出麵。
他和武植,一個在明,一個在暗,再好不過。
至於如何經營,如何安排,楊哲就不會操心了。
自有李應和時遷他們自己討論安排。
武植雖然有些聽不懂楊哲說的係統化是什麽,可是看到楊哲如此鼓勵自己,心中十分激動,不由得點了點頭。
他的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做。
不能辜負了寨主的期望,不能給自己兄弟丟人……
眾頭領送出莊外十餘裏,方才轉迴。
剛剛迴到莊上,武寧興匆匆地迎了上來“寨主哥哥,丁雄來了!”
楊哲聞言大喜。
這一次,武寧跟著來東京,一來是為了采買配置火藥所需的材料。
二來是因為,他對火藥研究,陷入了停滯狀態。
雖然在楊哲的一些建議下,有了不小的進展。
可是很多細節上的東西,仍舊沒有取得突破。
武寧在東京火藥作內有位舊友,喚作丁雄。
在火藥研究上,頗有一些獨到的見解。
武寧想著,看看有沒有機會,勸他一起同歸山寨。
楊哲記憶中,水滸裏麵,擺弄火藥厲害的,莫過於“轟天雷”淩振。
隻是,淩振在火藥作混得風生水起,剛剛升任甲仗庫副使炮手。
前途一片光明,自然不可能上梁山。
對於丁雄,他沒有一點印象。
不過,這年代精於火藥的人,本就不多。
而且武寧推薦,想來也是有本事的人。
當日抵達東京的時候,武寧就去找過丁雄。
不過他並不在火藥作,被委派出去采買了。
後來,京城一直不太平,武寧也不敢再進城。
直到前幾天,城內稍微安定了一些,武寧又去尋找丁雄。
沒想到,因為無憂洞的事情,丁雄受到牽連,被關進了開封府。
武寧請燕青托了關係,使了不少銀錢,方才將他撈了出來。
丁雄感謝活命之恩,當武寧拋出橄欖枝,請他上梁山的時候,他便欣然同意,一起來見楊哲。
楊哲領人擺設筵席,款待丁雄,眾頭領相陪。
細問之下,方才知道,丁雄乃是開封府人,乃是名門之後。
其曾祖父丁度曾是翰林院學士,其祖父丁佩還曾出任過蔡州知府。
隻是家道中落,到了他父親丁謀,便沒再出仕。
丁雄是個火藥迷,可是丁謀一直覺得他是不務正業,從小沒少受教訓。
一直到被招入火藥作,才算是圓了他的火藥夢。
聽到這裏的時候,楊哲終於想了起來。
丁雄他們祖孫三代,他都不知道。
可是他曾祖父丁度,確實是個了不得的人。
仁宗年間,丁度與曾公亮編著《武經總要》,乃是第一本正式記載火藥的書籍。
丁雄作為丁度的後代,居然也對火藥頗有研究。
這可是妥妥的人才……
翌日,醉仙樓,二樓雅間。
武鬆看著武植,眼中滿是擔憂“兄長,以後弟弟不在你身邊,你可要好好照顧自己!平日多聽李莊主和杜主管的話。”
武植雙眼噙淚“兄弟放心,哥哥省得!”
武鬆還想再說,李應笑道“武二哥,你且放心跟著寨主迴寨。有我們兄弟幾個在,必不叫大郎少了一根寒毛。”
“就怕他日武掌櫃發達了,看不上我們這群潑皮兄弟。”一旁的張三嬉笑道。
武植大驚,慌忙朝張三行禮道“張三哥哥,切莫這樣說!以後凡事還得請哥哥教導。”
看到武植惶惶恐恐的模樣,楊哲笑著開口了“大郎性子老實,張三兄弟你就莫要逗了!”
武鬆又看向李應道“李莊主,我家兄長愚鈍,以後……”
“二郎,你這話我可就不愛聽了!”李應臉色一沉,打斷武鬆的話“大郎天生就是經商的料子,隻是之前沒人看到被埋沒了,哪裏愚鈍!”
杜興亦道“二郎,我家主人說得不錯。大郎在山寨的那一套,若是用到這汴梁城中,咱們的生意怕是得更上一層樓,要有賺不完的銀子了。”
“那些都是寨主哥哥的主意,不是俺的功勞。”武植忙道。
楊哲上前拍了拍武植的肩膀“大郎,你不用妄自菲薄。我隻是將你的法子做了梳理,係統化罷了,該怎麽完善,以後還得靠你好好琢磨。”
梁山建成長安鎮之後,武鬆為武植爭取了個店麵賣燒餅,還雇了兩個夥計。
武鬆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怕他在山上無聊,所以找點事情給他打發日子。
兩個夥計,一個做燒餅,一個賣燒餅,其實武植不用親自動手都行。
可是,武植是個閑不住的人。
看到早上也有客人來店裏買燒餅,他便在店裏增加了稀粥。
知道山寨後麵養了羊群,他便買了羊奶進行加工。
一下子,他的武大郎燒餅店,在長安鎮便出了名。
不少頭領,早上還就喜歡去他店裏走一遭。
買個燒餅,喝碗稀粥或者羊奶。
就如青眼虎李雲,那是每日必到。
再後來,他慢慢跟山寨許多頭領、頭目都熟悉了。
閑聊的時候,知道這個頭領今日忙,那個頭目明日有事,或者是家眷忙不開,可能顧不上吃飯的,他都會讓夥計將燒餅送過去。
甚至,還經常不收錢。
用他的話說,是山寨給了他這份營生,便是該為山寨服務。
燒餅雖然不貴,可卻是一份心。
久而久之,大家也不想總是讓他破費。
若是家裏有事,就幹脆去他店裏提前預定,到時間了武植再讓人送過去。
武植自己不覺得有什麽,可是傳到楊哲耳朵裏,卻是大大震驚。
這不妥妥的就是後世的外賣業務麽?
所以,這一次便帶著他來東京了。
楊哲找到李應,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李應,是何等精明的商人,馬上就看到了商機。
兩人一拍即合。
送貨上門,不僅僅拓展醉仙樓的生意,還可以增加服務度。
隻是,醉仙樓做的都是京城有頭有臉人物的生意,尋常百姓都消費不起。
可若是能夠開辟一個新的,適合大眾的酒樓,再推出外送的服務……
賺錢,倒是其次。
主要是,這還是一條搜集情報的好渠道。
畢竟,許多消息可以從市井中,覺察出蛛絲馬跡。
就如這一次柴進失陷翡翠樓,若是那裏能有眼線,或許就能早點發現……
武植,自然是最合適的人選。
李應有信心,能夠將他培養成獨當一麵的人物。
隻是,武植為人太過老實,經商可以,搜集情報卻不行。
所以,便讓過街老鼠張三在暗地幫襯。
張三本就是個伶俐之人,這大半年又跟著時遷在探哨營,成長不少。
尤其是,他對東京地麵還算了解,許多潑皮們做這跑腿打聽消息的營生都合適……
當日刺殺高衙內,張三受到牽連,肯定不能親自出麵。
他和武植,一個在明,一個在暗,再好不過。
至於如何經營,如何安排,楊哲就不會操心了。
自有李應和時遷他們自己討論安排。
武植雖然有些聽不懂楊哲說的係統化是什麽,可是看到楊哲如此鼓勵自己,心中十分激動,不由得點了點頭。
他的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做。
不能辜負了寨主的期望,不能給自己兄弟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