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青龍山上長安鎮
我掌梁山,沒宋江什麽事了 作者:阿慕666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梁山側峰,青龍山,長安鎮。
站在鎮口牌坊前,青眼虎李雲的心中,頓時升起一股自豪感。
想當日,他剛剛上山的時候,楊哲讓他負責後山房屋建造。
本以為就是個帶人蓋房子的簡單活兒。
他甚至覺得有些憋屈。
自己堂堂忻縣都頭,一身武藝,來負責這種事情,有些大材小用。
可是沒想到,第二天楊哲拿著一張圖紙找到了他。
楊哲讓他在這青龍山上,要督造一座城鎮。
看完圖紙,再聽完楊哲給他的講解,李雲的心中,翻起驚濤駭浪。
他沒想到,楊哲對山寨的規劃發展,會如此長遠,如此之細節。
從那一刻開始,他對這位寨主哥哥,又有了新的認識,佩服得五體投地。
李雲整了整衣冠,穿過牌坊,走進鎮內。
一條主路貫穿整個鎮子,分散出數條小道,通向鎮子各個角落。
道路兩側,都是統一規劃的兩層閣樓店鋪,整整齊齊。
楊哲跟他說,要讓梁山弟兄們,覺得山寨是自己的家,就先要讓他們有家的歸屬感。
外麵能買到的,這裏的店鋪都能買到。
生活所需的東西,在這裏一應俱全,幾乎可以買得到。
衣食住行,麵麵俱到。
還有看戲的戲院,聽書的茶樓……
甚至,因為山寨的補貼政策,許多東西的價格比山下的更低,品質比山下更好。
就如美酒天仙醉,精鹽雪花鹽,放在山下,可都是要花大價錢才能買到的好東西……
此刻天還剛亮,店鋪便都已經開門做生意。
大街上人群絡繹不絕,熙熙攘攘,好不熱鬧。
李雲心中不禁感慨,怕是老家的忻州城,都不會有如此熱鬧,如此繁華。
他似乎有些明白,楊哲為什麽要將這裏取名“長安鎮”了。
李雲知道長安。
聽說,那是以前好幾個朝代的都城所在。
如今,喚作京兆府。
雖然他沒過,卻也知道那是一個繁華的地方。
如今的梁山蒸蒸日上,已然不下十萬人口,比有些縣治的人口還多。
這裏不僅有數萬梁山弟兄,還有他們的家眷們。
閑暇無事,總得逛逛。
哪怕是梁山弟兄們,除了每日的操練和做工,每月都會有一天輪流的休息時間。
梁山上的當差,人人都有月俸。
隻要肯幹,口袋裏麵都會有些閑錢。
有閑錢的人多,自然花錢的人也會多……
當然,楊哲建造長安鎮的目的,不僅如此,還有許多他並未告訴李雲。
弟兄們口袋裏麵有錢了,若是讓這些錢流通起來,就可以繁榮山寨經濟。
鎮子的這些商鋪,不僅可以豐富弟兄們的業餘生活,還可以增加山寨收入,讓山寨的錢幣循環流通。
茶樓和戲院裏麵,還編排了許多山寨破敵的故事。
就如這幾天李懹衝破敵陣,救下數位頭領,在官軍陣中殺了個七進七出,可深受大家的喜愛……
這些輿論向導,都是可以凝聚山寨人心的。
……
李雲走在大街上,看著周圍的人群,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頓時覺得有些不真實。
想當初,自己在忻縣,甚至是在忻州府,老百姓都過得沒山寨這麽開心……
“李都頭,還是照舊,兩個燒餅嗎?”一聲叫喚,將李雲的思緒拉了迴來。
不知不覺,他已經來到了“武大郎燒餅”店鋪的跟前。
掌櫃武植,正笑吟吟地看著他。
“今天要十個,再來桶羊奶!”李雲笑道“大郎,幫我包好,晚點我叫人把桶送迴來。”
“得嘞!”武大郎麻利地將東西包好,笑道“隻是嫂嫂又出攤了,要送去市場那邊嗎?”
在長安鎮的東邊,有一片開闊地,搭著幾個大棚子。
地上劃分著許多小方格,還有一些擺台。
有些租不起鋪麵,或者不常有東西賣的人,若是想賣東西,便可以去鎮上監管處拿號碼,排隊來這裏擺攤。
李雲的妻子金氏做得一手好針線活。
閑暇無事,便會縫一些東西過來賣。
李雲監管建造,平日十分忙碌,也沒時間陪妻子。
雖然家裏不缺錢,卻也任由著金氏,隻作打發時間。
金氏出攤的時候,李雲總會買一些燒餅羊奶帶過去給妻子,順便分給旁邊的小販們。
李雲搖了搖頭“今日倒不是!營裏來了個同鄉,他飯量有些大。”
“可是那……”武植的話到一半,卻被打斷了。
“兄長,寨主哥哥找你去聚義廳!”武鬆急匆匆地奔過來“你趕緊收拾收拾,跟小弟起過去!”
自從跟著武鬆上山之後,武植沾著兄弟的光,過得十分不錯。
尤其是長安鎮建成之後,武鬆幫他爭取了個鋪麵,還雇了兩個幫工,賣些燒餅、清粥、羊奶之類的吃食。
幹迴老本行,他覺得日子更加充實,更有了盼頭。
可是,除上山的時候,武鬆帶他去過一趟聚義廳,感謝眾頭領的救命之恩,他跟楊哲再沒有什麽交集。
聽到楊哲叫他去議事廳,以為是犯了什麽錯。
心裏七上八下,說話都有些不利索,拉著武鬆的胳膊道“兄弟,可知道寨主找我何事?哥哥一直老實本分,可沒犯啥事呀!”
武鬆看著武植笑道“聽說是寨主哥哥要去京都汴梁,想讓兄長同去走一遭。”
“去京都?”武植臉色大驚“為啥讓我一起去呀?”
“大郎,聽說京都可繁華了,此去可是好事。”李雲笑道“說不定,是寨主哥哥覺得你這燒餅做得好,讓你挪到京都去賣呢!”
此刻,武鬆方才發現旁邊的李雲,慌忙見禮道“李雲兄弟也在呀!你咋猜到,寨主哥哥是想讓我兄長去東京賣燒餅呢?”
李雲和武植聞言都愣住了。
寨主,還真讓他去東京賣燒餅?
武鬆告別李雲,拉著武植急匆匆地趕到聚義廳。
武植看了看主位上的楊哲和旁邊十餘位頭領,慌忙拜見。
楊哲擺了擺手道“大郎,不必多禮!武鬆兄弟,與你兄長一起坐下說話!”
等兩人落座,楊哲看著一旁的馬靈道“馬靈兄弟,你先來說吧!”
前些日子,燕青和石秀去東京開設樊樓。
楊哲有些不放心,便讓神駒子馬靈跑了一趟汴梁城。
看看燕青他們的進展,順便看看李應那邊的情況。
昨晚,馬靈迴來了。
不僅僅帶來了燕青和李應的狀況,還帶來了柴進的消息。
自從高唐州分別,柴進要進京告禦狀,楊哲便讓人留意京都消息。
隻是,這麽長時間過去了,卻沒有絲毫動靜。
柴進和戴宗,就如人間蒸發了一般,並未在京都露麵。
楊哲本以為是路上發生了變故,還叮囑時遷的探哨營多加留意。
若不是燕青無意間遇到了流落街頭的老管家柴照,恐怕誰都不知道其中變故。
柴進,早就到了京城。
隻是剛進城門,就和戴宗一道被人擄走了。
站在鎮口牌坊前,青眼虎李雲的心中,頓時升起一股自豪感。
想當日,他剛剛上山的時候,楊哲讓他負責後山房屋建造。
本以為就是個帶人蓋房子的簡單活兒。
他甚至覺得有些憋屈。
自己堂堂忻縣都頭,一身武藝,來負責這種事情,有些大材小用。
可是沒想到,第二天楊哲拿著一張圖紙找到了他。
楊哲讓他在這青龍山上,要督造一座城鎮。
看完圖紙,再聽完楊哲給他的講解,李雲的心中,翻起驚濤駭浪。
他沒想到,楊哲對山寨的規劃發展,會如此長遠,如此之細節。
從那一刻開始,他對這位寨主哥哥,又有了新的認識,佩服得五體投地。
李雲整了整衣冠,穿過牌坊,走進鎮內。
一條主路貫穿整個鎮子,分散出數條小道,通向鎮子各個角落。
道路兩側,都是統一規劃的兩層閣樓店鋪,整整齊齊。
楊哲跟他說,要讓梁山弟兄們,覺得山寨是自己的家,就先要讓他們有家的歸屬感。
外麵能買到的,這裏的店鋪都能買到。
生活所需的東西,在這裏一應俱全,幾乎可以買得到。
衣食住行,麵麵俱到。
還有看戲的戲院,聽書的茶樓……
甚至,因為山寨的補貼政策,許多東西的價格比山下的更低,品質比山下更好。
就如美酒天仙醉,精鹽雪花鹽,放在山下,可都是要花大價錢才能買到的好東西……
此刻天還剛亮,店鋪便都已經開門做生意。
大街上人群絡繹不絕,熙熙攘攘,好不熱鬧。
李雲心中不禁感慨,怕是老家的忻州城,都不會有如此熱鬧,如此繁華。
他似乎有些明白,楊哲為什麽要將這裏取名“長安鎮”了。
李雲知道長安。
聽說,那是以前好幾個朝代的都城所在。
如今,喚作京兆府。
雖然他沒過,卻也知道那是一個繁華的地方。
如今的梁山蒸蒸日上,已然不下十萬人口,比有些縣治的人口還多。
這裏不僅有數萬梁山弟兄,還有他們的家眷們。
閑暇無事,總得逛逛。
哪怕是梁山弟兄們,除了每日的操練和做工,每月都會有一天輪流的休息時間。
梁山上的當差,人人都有月俸。
隻要肯幹,口袋裏麵都會有些閑錢。
有閑錢的人多,自然花錢的人也會多……
當然,楊哲建造長安鎮的目的,不僅如此,還有許多他並未告訴李雲。
弟兄們口袋裏麵有錢了,若是讓這些錢流通起來,就可以繁榮山寨經濟。
鎮子的這些商鋪,不僅可以豐富弟兄們的業餘生活,還可以增加山寨收入,讓山寨的錢幣循環流通。
茶樓和戲院裏麵,還編排了許多山寨破敵的故事。
就如這幾天李懹衝破敵陣,救下數位頭領,在官軍陣中殺了個七進七出,可深受大家的喜愛……
這些輿論向導,都是可以凝聚山寨人心的。
……
李雲走在大街上,看著周圍的人群,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頓時覺得有些不真實。
想當初,自己在忻縣,甚至是在忻州府,老百姓都過得沒山寨這麽開心……
“李都頭,還是照舊,兩個燒餅嗎?”一聲叫喚,將李雲的思緒拉了迴來。
不知不覺,他已經來到了“武大郎燒餅”店鋪的跟前。
掌櫃武植,正笑吟吟地看著他。
“今天要十個,再來桶羊奶!”李雲笑道“大郎,幫我包好,晚點我叫人把桶送迴來。”
“得嘞!”武大郎麻利地將東西包好,笑道“隻是嫂嫂又出攤了,要送去市場那邊嗎?”
在長安鎮的東邊,有一片開闊地,搭著幾個大棚子。
地上劃分著許多小方格,還有一些擺台。
有些租不起鋪麵,或者不常有東西賣的人,若是想賣東西,便可以去鎮上監管處拿號碼,排隊來這裏擺攤。
李雲的妻子金氏做得一手好針線活。
閑暇無事,便會縫一些東西過來賣。
李雲監管建造,平日十分忙碌,也沒時間陪妻子。
雖然家裏不缺錢,卻也任由著金氏,隻作打發時間。
金氏出攤的時候,李雲總會買一些燒餅羊奶帶過去給妻子,順便分給旁邊的小販們。
李雲搖了搖頭“今日倒不是!營裏來了個同鄉,他飯量有些大。”
“可是那……”武植的話到一半,卻被打斷了。
“兄長,寨主哥哥找你去聚義廳!”武鬆急匆匆地奔過來“你趕緊收拾收拾,跟小弟起過去!”
自從跟著武鬆上山之後,武植沾著兄弟的光,過得十分不錯。
尤其是長安鎮建成之後,武鬆幫他爭取了個鋪麵,還雇了兩個幫工,賣些燒餅、清粥、羊奶之類的吃食。
幹迴老本行,他覺得日子更加充實,更有了盼頭。
可是,除上山的時候,武鬆帶他去過一趟聚義廳,感謝眾頭領的救命之恩,他跟楊哲再沒有什麽交集。
聽到楊哲叫他去議事廳,以為是犯了什麽錯。
心裏七上八下,說話都有些不利索,拉著武鬆的胳膊道“兄弟,可知道寨主找我何事?哥哥一直老實本分,可沒犯啥事呀!”
武鬆看著武植笑道“聽說是寨主哥哥要去京都汴梁,想讓兄長同去走一遭。”
“去京都?”武植臉色大驚“為啥讓我一起去呀?”
“大郎,聽說京都可繁華了,此去可是好事。”李雲笑道“說不定,是寨主哥哥覺得你這燒餅做得好,讓你挪到京都去賣呢!”
此刻,武鬆方才發現旁邊的李雲,慌忙見禮道“李雲兄弟也在呀!你咋猜到,寨主哥哥是想讓我兄長去東京賣燒餅呢?”
李雲和武植聞言都愣住了。
寨主,還真讓他去東京賣燒餅?
武鬆告別李雲,拉著武植急匆匆地趕到聚義廳。
武植看了看主位上的楊哲和旁邊十餘位頭領,慌忙拜見。
楊哲擺了擺手道“大郎,不必多禮!武鬆兄弟,與你兄長一起坐下說話!”
等兩人落座,楊哲看著一旁的馬靈道“馬靈兄弟,你先來說吧!”
前些日子,燕青和石秀去東京開設樊樓。
楊哲有些不放心,便讓神駒子馬靈跑了一趟汴梁城。
看看燕青他們的進展,順便看看李應那邊的情況。
昨晚,馬靈迴來了。
不僅僅帶來了燕青和李應的狀況,還帶來了柴進的消息。
自從高唐州分別,柴進要進京告禦狀,楊哲便讓人留意京都消息。
隻是,這麽長時間過去了,卻沒有絲毫動靜。
柴進和戴宗,就如人間蒸發了一般,並未在京都露麵。
楊哲本以為是路上發生了變故,還叮囑時遷的探哨營多加留意。
若不是燕青無意間遇到了流落街頭的老管家柴照,恐怕誰都不知道其中變故。
柴進,早就到了京城。
隻是剛進城門,就和戴宗一道被人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