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叔夜,上任濟州府,不到半年時間。


    他勵精圖治,已然讓濟州府煥然一新,欣欣向榮。


    城防團練使彭玘,也是東京人士,與張叔夜乃同鄉舊識。


    累代將門出身,江湖上送了他一個綽號“天目將”。


    善使一柄三尖兩刃刀,武藝極為了得。


    本是穎州團練使。


    張叔夜赴任之後,便差人走了關係,將他調任了過來。


    彭玘上任,自從潁川帶來了三千精兵。


    來到濟州府後,又招募了不少人手。


    如今濟州府內,足有七八千人馬。


    副將病大蟲薛永,也是一條了不得的好漢。


    河南洛陽人氏。


    祖父曾是老種經略相公帳前軍官,但因得罪同僚,不得升遷。


    薛永流落江湖,靠使槍棒賣藥度日。


    來到濟州府,卻被張叔夜相中。


    見他武藝嫻熟,便提拔於他,撥到彭玘麾下。


    張叔夜,一直未曾對梁山用兵。


    他知道,這幾千人馬,守濟州城倒是可以。


    若是要去攻打梁山泊,卻是羊入虎口,怕是連渣都不剩。


    而且,自從上任以來,他也打聽了不少關於梁山泊的事情。


    他一直覺得,這股強人,似乎與其他占山為王的賊寇,大不相同。


    就如,當日梁山打破濟州府。


    平民百姓卻並沒有多大的傷亡。


    僅僅是劫掠了官府倉廩,並太守賀章和通判黃潛善府邸。


    若是其他匪寇,怕是早就在城中大肆劫掠了。


    就如,楊哲為了報仇,打破祝家莊。


    可是,除了祝朝奉一門老小,尋常的百姓佃農,卻並未受到侵擾。


    若是其他匪寇,如何不殺得血流成河,以泄私仇?


    他似乎感覺到,正如楊哲打出的“替天行道”大旗一般。


    他針對的,隻是貪官汙吏,隻是土豪劣紳。


    張叔夜對梁山很好奇,對楊哲也很好奇。


    剛剛上任,他暫時隻想守境安民,不想與梁山有太多衝突。


    幾個月來,雙方一直是井水不犯河水。


    可是,他沒有想到,梁山的人,卻突然來找他了。


    而且,來找他的人,居然還是楊哲最信任的人之一,屠龍手孫安。


    看到張叔夜屏退左右,知道自己身份,仍舊泰然處之的時候,孫安對他不由得又敬重了幾分。


    若是自己此刻發難,他必死無疑。


    可是,張叔夜似乎毫無畏懼。


    孫安笑道“當日張相公孤身上任,我家寨主便對相公極為推崇,小人還有些不信。今日得見方才真信了!”


    “此話何意?”張叔夜一愣。


    孫安便將當日梁山得了音訊,他想下山取張叔夜性命,卻被楊哲攔下之事,說了一遍。


    被一個占山為王的土匪頭子看重,說他是大宋難得的清官忠臣,不忍相害……


    張叔夜的心中,頓時有些五味雜陳。


    他甚至覺得,若楊哲不是土匪,或許他們還能成為知己。


    隻是,他知道,這不可能。


    官是官,匪是匪。


    於是,他強自將思緒拉了迴來,看著孫安冷冷道“孫頭領,你來見我不會就是想說這些的吧?你方才說,那關乎數十萬百姓的大事,又是什麽?”


    孫安沒有隱瞞,將段景住打探消息受傷,馬靈千裏送信之事,原原本本說了一遍。


    張叔夜聞言,眉頭緊鎖了起來“此事事關重大,我如何能信你?”


    孫安道“我家寨主哥哥相信相公,方才讓小人前來送信。信與不信,隻在相公一念之間;數十萬百姓的安危,也在相公的一念之間。”


    張叔夜的眉頭,鎖得更緊了。


    卻聽孫安又道“相公便請想一想,小人誑詐相公又有何好處?若是遼兵南下,頭疼的是朝廷,受苦的百姓,卻與我梁山何幹?”


    “我水泊梁山,既然不怕官軍圍剿,自然也不會怕他遼兵。”


    “我家寨主哥哥,不忍百姓受苦,方才讓小人來告之相公,相公何故見疑?”


    張叔夜聞言,猛地站起身。


    他朝孫安深深一揖,道“若此消息為真,張叔夜替河北和山東,數十萬百姓,謝謝楊寨主。 ”


    孫安大驚,慌忙將他扶起。


    從太守府出來,孫安與馬勥、馬勁兄弟匯合,徑直出了濟州城迴梁山。


    孫安的心中,對張叔夜又多了幾分敬佩之心。


    心中不由得感歎,楊哲看人之準。


    張叔夜與尋常官吏,似乎真有不同。


    孫安離開之後,張叔夜便急忙將彭玘和薛永兩人找了過來,備說孫安所言遼兵之事。


    兩人聞言,頓時都大驚。


    張叔夜令兩人一麵加緊操練人馬,一麵多派人去北麵打探消息。


    十多年前,就曾經有遼兵進入過濟州府境內,為害一方。


    若是真有遼兵南下,這次濟州府需得早做防範。


    他又趕緊寫了奏疏,,差人連夜送往東京。


    他擔心蔡京、高俅等人,會將自己奏疏扣下,不呈於趙官家麵前。


    便又寫了一份私信,差了可靠心腹,送往殿前太尉宿元景門下。


    不說濟州府內,張叔夜緊張安排。


    二龍山內,宋江也從穆家兄弟嘴裏,得知了消息。


    他慌忙與眾人商議,若是遼兵南下,卻是二龍山眾頭領絕好的機會。


    若是能夠幫助官軍,擊退遼兵,作為進身之用。


    說不定,朝廷便會過來招安。


    隻是,此刻,他卻也十分憂愁。


    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會遇到楊哲這個克星。


    似乎自己隻要跟他碰上,事情就不會順利。


    晁蓋、吳用和公孫勝,他都已經想到如何留他們在山寨了。


    隻等他們從黃泥崗迴來。


    可是,他們迴來的路上卻又碰到了楊哲。


    公孫勝去了梁山,晁蓋和吳用迴去之後,自己前去相招,都不再願意上山……


    如今二龍山上,他聚集了三四千人馬。


    可是,實力雖然強大了,錢糧的消耗卻是極大。


    前番打李家莊未能成功,這次劫生辰綱又泡了湯。


    他覺得,這都是拜楊哲所賜了。


    如今,僅憑著劫掠過往客商和附近的村莊,完全支撐不住山寨都開銷。


    若到時候還要跟遼兵作戰,損耗更大。


    他極為需要,迅速囤積糧草和錢帛才行。


    就在他愁眉不展的時候,石勇突然開口了“哥哥,我有個法子弄到錢糧,至少夠山寨三四年之用。”


    宋江聞言,眼前一亮“賢弟,是何良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掌梁山,沒宋江什麽事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慕666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慕666並收藏我掌梁山,沒宋江什麽事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