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楊哲每日清晨起來,都會圍著後山跑上兩圈,再練一陣舉石鎖,打一套軍體拳。


    前身這具身體太過羸弱,到這個世界半個月,練了半個月,終於稍稍有了一些好轉。


    不過前世的那些本事,恐怕使出五成來都困難。


    力氣不夠,反應力不夠,看來也隻能慢慢練了。


    不過,讓他欣慰的是,如今整個梁山山寨煥然一新。


    校場上訓練的喊殺聲,此起彼伏。


    關隘上嘍囉們站姿筆挺,刀槍明晃,一改往日鬆散模樣。


    大寨前麵三丈高的旗杆上,那麵繡著“替天行道”的杏黃大旗,更是顯得尤為醒目。


    最近他領著眾人,敲掉了附近幾個實力不強又作惡多端的大戶,收獲頗豐。


    不僅充實了梁山糧庫,每次將繳獲的物資分一些給窮苦百當地的姓後,更是使得梁山威望大振。


    短短半個月時間,山寨不斷有人慕名來投,新增了近五百人。


    最讓楊哲興奮的是,這其中還有一條了不得的好漢。


    沒麵目,焦挺。


    焦挺乃中山府人氏,祖傳三代以相撲為生,因到處投人不著,平生最無麵目,便得了個“沒麵目”的名號。


    他早有意到梁山泊入夥,但聽聞王倫容不得人,正在猶豫。


    正好聽說梁山換了新寨主,招攬四方豪傑,便想著過來試一試。


    讓焦挺沒有料到的是,當朱貴將他投山的消息傳迴山寨的時候,楊哲居然親自帶著眾頭領來李家道口相迎。


    這可是,焦挺從來都沒有想到過的待遇,自此對梁山死心塌地。


    楊哲在聚義廳設宴,定了焦挺頭領的身份,坐了第七把交椅。


    以他的本事,座次應該是要靠前的。


    不過因為剛剛投山,並沒有建樹,便如此安排了。


    焦挺這一身相撲的本事,楊哲可不想浪費。


    當日就安排他和閻五一道去訓練嘍囉們。


    相撲發源於春秋時期,在宋朝極為興盛,宮廷裏麵都有禦用的相撲手,乃禦前衛隊左右軍士。


    南宋名將嶽飛抗金,便將相撲列入了軍士日常操練的科目中。


    既然能夠得到嶽飛的重視,那證明相撲在戰場上肯定是有用的……


    剛剛練完軍體拳,瘦猴便說,杜遷和宋萬兩人來了。


    楊哲笑著迎出院子道“兩位哥哥來了!”


    “不知寨主找我們何事?”兩人迴道。


    抬頭眺望,看著山下廣袤的水域,楊哲緩緩道“昨夜我思來想去,咱們山寨最大的屏障,莫過於這八百裏水泊。所以,咱們還得建一支水軍,一支強大的水軍才行。”


    宋萬聞言,臉色一黯。


    梁山上,曾經有過一支水軍,實力還不弱。


    而且,還是他宋萬親自統領的。


    當初他們能夠迅速在梁山站住腳跟,這支水軍功不可沒。


    可隨著官軍的圍剿,水性好的弟兄們幾乎死傷殆盡。


    新補充的人水性都一般,甚至還有些不會水的都被編入了鴨嘴小寨,實力大打折扣。


    打劫打劫過往客商,嚇唬嚇唬附近的漁民還管用,打仗根本就不行。


    不然,也就不會被黃安帶的濟州軍打得那麽慘了。


    宋萬也有心增強水軍實力,可他自己水性一般,帶兵一般,實在是能力有限。


    心有餘,而力不足。


    當年,王倫讓他統領水軍,已經是趕鴨子上架。


    此刻,楊哲想要組建一支強大水軍……


    “寨主所慮不錯!”杜遷知道宋萬之苦,便開口道“隻是這水軍建製不同尋常,若想練出戰鬥力,還得要懂水的行家來帶才行。”


    “杜遷哥哥說得極是!”楊哲點點頭“我心中想到了幾個人選,想找兩位哥哥商議商議。”


    “哦!寨主心中已有人選?”杜遷和宋萬,聞言大喜。


    重建一支強大的水軍,不僅僅是楊哲所想,也是他們兩人一直期盼的事情。


    “咱們梁山附近有個石碣村,住著三位好漢,個個都是浪裏的白條,水中的蛟龍。”楊哲點了點頭。


    “寨主說的,莫是那阮氏三兄弟?”杜遷臉色大變。


    “此事,恐怕行不通!”宋萬也露出為難的表情。


    石碣村,阮氏三雄。


    立地太歲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閻羅阮小七。


    三兄弟都是水滸傳中響當當的好漢。


    跟隨著晁蓋劫了生辰綱,七星聚義一起上的梁山。


    那水中的本事,自然是不含糊。


    楊哲想要請三人來山中聚義,訓練水軍,本是一個極為不錯的主意。


    不料剛提出,杜遷和宋萬都顯得十分為難。


    因為,阮家兄弟,與梁山有仇。


    一直以來,附近村子都靠著水泊打漁為生。


    王倫來到這裏開山立寨,便占了這水泊,不讓捕魚了。


    當初阮家兄弟不服,帶人來鬥。


    可是架不住梁山人多,幾次都被打了迴去。


    杜遷和宋萬,見阮氏兄弟本事不俗,曾建議王倫拉攏他們上山坐把交椅,可是王倫未允。


    後來,梁山與阮氏兄弟又鬥過好幾迴,直到近兩年才消停。


    杜遷言道,若是阮家三兄弟願意上山,哪怕是要自己將二當家的交椅讓給他們,都無妨。


    隻是想要他們上山入夥,恐怕比登天還難。


    聽到這裏,楊哲也覺得事情似乎有些棘手了。


    可從杜遷宋萬的話語中,也是十分肯定阮氏三雄的本事。


    不管怎麽樣,自己都得去試一遭才行。


    吩咐杜宋兩人緊守山寨,楊哲換了身衣裳,帶上瘦猴便出發了。


    石碣村本就在梁山邊上,不消半日,便來到村前。


    隻見水邊枯樁上攬著數隻小船,籬笆外曬著一張破漁網。


    依山傍水處,立著十數間茅草屋。


    水邊一塊石跳板上,蹲著一個婦人,正在漿洗衣服。


    “大嫂,請問一下阮二哥家住在什麽地方?”楊哲上前道。


    那婦人抬起頭來,見一少年正在朝自己行禮。


    七尺多高身材,十八九歲年紀,一襲青色儒衣。


    白麵朱唇,細腰闊肩,端的俊俏。


    身後,還帶著個伴當。


    看起來,當是一富家的衙內,讀書的相公。


    婦人慌忙站起來迴禮道“二郎便是我家男人,不知相公找他何事?”


    “我從濟州府而來,想找二郎買些魚!”楊哲並不敢馬上表露身份。


    “相公稍等!”婦人朝水中方向喊去“二郎,有位濟州來的相公找你!”


    “來了!”湖中一聲響亮迴音。


    話音落處,一葉小舟,從湖中央疾馳而來。


    船頭一人,帶著一頂破頭巾,穿著一件布滿補丁的舊衣服。


    大冷天的赤著胳膊,露出股股肌肉。


    他手中提著一根長竹篙,左右搖擺,篙尖不停撥打著水麵,撐著那小舟如同離弦的箭一般,朝這邊駛來。


    就在楊哲打量之際,小船已然靠岸。


    阮小二手提著纜繩一甩,正好落在水邊的木樁上,繞了幾圈捆住了。


    一個起落,便跳到了楊哲的跟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掌梁山,沒宋江什麽事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慕666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慕666並收藏我掌梁山,沒宋江什麽事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