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懹等人,斬殺官軍百餘騎,見官軍不再來趕,便迴了山寨。


    山後小路的伏兵,也跟著收兵迴去。


    眾頭領迴到聚義廳內,楊哲令裴宣記了眾人功勞。


    秦明陣斬都監陳翥,當居首功。


    早有嘍囉來報,官軍分兵下寨,將水泊外圍了個水泄不通。


    山下李家道口酒店和西山酒店,都被酆美帶人給燒了。


    李立和曹正兩人幸虧閃得快,又得了李俊引水軍救應,方才逃了性命迴來。


    楊哲令水軍緊守水泊,眾頭領不得擅自與官軍交戰。


    一連數日,酆美和畢勝帶人在水泊邊叫戰,梁山大寨都置之不理。


    官軍焦躁,也有試探著征調本地船隻,從水上搦戰。


    隻是,來到這八百裏水泊水麵之上,又哪裏是碣陽湖上的好漢以及阮家三兄弟的對手。


    連輸了數陣,雖然不曾多有損失,可酆美和畢勝卻也不敢再叫人下水,隻等揚州水軍過來,共同進剿。


    官軍在等待的同時,梁山也在等待……


    又過了十餘日,一支船隊浩浩蕩蕩從東邊而來。


    為首大船之上,立著三人,正朝前方眺望。


    中間那人,約莫四十來歲年紀。


    臉色凝重,目光如炬。


    提著三股鋼叉,身披魚鱗鎧甲。


    威風凜凜,相貌不凡。


    此人,正是童貫等人日思夜盼的,揚州水軍都監,飛天蛟歐陽壽通。


    他本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王升的徒弟,王進的師兄。


    當年,高俅未曾發跡之時,曾經學使槍棒,被王升打傷,從此兩家結下冤仇。


    後來,高俅因為踢得好蹴鞠,深得端王的喜愛,做了王府親隨。


    先皇駕崩,群臣立了端王為皇帝。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高俅便因此得了際遇,平步青雲,一路升官,直做到了太尉。


    當時,王升已死,王進接任了教頭之位。


    高俅上任,第一天便尋由頭,刁難王進。


    若不是眾官求情,恐怕當日便要了他的性命。


    使得王進,不得不連夜帶著老母逃離東京,前去投奔老種經略相公。


    歐陽壽通知道高俅睚眥必報的性格,王進逃走,自己肯定也不得安身。


    他便也跟著離開東京,投奔揚州的叔叔歐陽籌。


    不料,等到了揚州,方才知道,歐陽籌早在兩年前便病故了。


    太守相公本與歐陽籌關係不錯,又見歐陽壽通武藝精純,又水性了得,便留他在帳中做了個旗牌官。


    後來,一路提拔,直到了水軍都監的職位。


    去歲,太守相公告老還鄉,新任太守相公上任。


    歐陽壽通為人耿直,不會討好巴結,自然受到百般排擠。


    甚至被一擼到底,又成了一個旗牌官。


    鬱鬱不得誌。


    朝廷頒下天子旨意,要求南方肅清河道,圍剿匪寇,以保證南方花石綱能夠順利進京。


    太守得了消息,一窩水寇在錢塘江附近的巢穴所在,便讓新任命的水軍都監牛邦喜領兵征剿。


    卻不知道怎麽迴事,那些水寇居然跟梁山的人攪到了一起。


    揚州數千水軍,全軍覆沒。


    水軍都監牛邦喜,投降了梁山,還跟著楊哲大鬧了江州。


    朝廷震怒。


    又聽聞了新任太守種種劣跡,便直接將召迴京城問罪了。


    再後來,方臘舉兵造反,各地告急。


    新任太守聽聞歐陽壽通之能,重新任命他為水軍都監。


    官複原職的歐陽壽通,不過短短幾個月時間,便讓揚州水軍重新恢複了戰鬥力,連連挫敗了幾次方臘的進攻。


    也不知道怎麽被樞密使童貫知道了,令他征集船隻,前往山東,協同圍剿梁山。


    歐陽壽通本以為,若是協助樞密院平定梁山,必然是大功一件。


    自己飛黃騰達的時候,便到了。


    可是沒想到,就在他統領大軍,意氣風發朝梁山進發的時候,卻早被人盯上了。


    從錢塘江口入海,沿著海岸線北上。


    剛剛進入淮東地界,他們就受到了不明人馬的襲擊。


    歐陽壽通,以為自己水上功夫了得,麾下更是兵精將勇。


    要滅一窪水寇,簡直易如反掌。


    可是經過那一役,才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近萬官軍人馬,幾乎沒有組織起什麽有效的反抗,便死傷近半。


    活著的,都成為了對方的俘虜。


    歐陽壽通,亦被對方生擒活捉。


    而且,對方還是在他引以為豪的水中,將他生擒活捉。


    直到他被押到對方頭領麵前的那一刻,他才知道襲擊自己的,乃是最近在水麵上攪動風雲的私鹽販子五閻王。


    他本以為,五閻王是方臘的人。


    可是沒想到,五閻王閻五,卻是梁山寨主楊哲的親信。


    自己要領兵去打梁山,卻落入梁山人馬手中,歐陽壽通抱著必死的決心。


    可是,沒想到,閻五親解其縛,以禮相待。


    一番話,更是讓他心中豁然開朗。


    天子昏庸,四賊當道,官場一片烏煙瘴氣,天下百姓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莫說,官軍根本就不是梁山的對手。


    即使歐陽壽通真的能夠幫助童貫剿滅了梁山,又能怎麽樣?


    以高俅睚眥必報的心胸,真的能夠容得下他?


    真的能夠會讓他能搏個功名,封妻蔭子?


    這,不過是他一廂情願罷了。


    哪怕是張叔夜那樣的能臣幹吏,都免不了被貶的下場,何況他這種得罪過高俅的人?


    閻五沒有多說,最後問了他一個問題,讓他自己去想,便讓人帶他下去了。


    難道真的都是如朝廷所言,梁山之上都是大奸大惡之徒?


    梁山的事跡,歐陽壽通沒少聽。


    梁山替天行道的義舉,梁山弟兄的江湖義氣……


    尤其是,楊哲領著梁山人馬,殲滅遼國洞仙孛菫數千精騎,救下數萬百姓的事情,更是傳遍了大江南北。


    想到自己種種際遇,再想到自己被擒,閻五仍以禮相待,他終於做出了決定。


    歐陽壽通,投降了。


    在跟閻五商議之後,與歐陽壽通一同投降的官軍,跟江口水寨的人馬合並到了一處。


    仍舊請歐陽壽通統領,前往梁山。


    閻五自迴了江口水寨,隻留下費保和卜青,協助領軍。


    見到閻五居然對自己如此信任,歐陽壽通不禁感激涕零,心中亦是暗暗做出了決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掌梁山,沒宋江什麽事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慕666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慕666並收藏我掌梁山,沒宋江什麽事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