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宋人對遼軍,都有一些畏懼心理。


    這,似乎是大宋的一個通病。


    朝廷命令,隻許堅守城池,不要與遼兵輕易交戰。


    地方守軍們,從來都沒有像這次這般,對朝廷的命令,執行得如此徹底過。


    官軍中,肯定也不乏血氣方剛的好漢。


    可是,不僅僅是因為命令,他們不敢打遼兵。


    更多的,是他們的心中,其實對遼兵,還有一些恐懼


    官軍中都這麽想,就更加不要說梁山上眾人了。


    所以,楊哲和李助擔心,若是有人心中膽怯,貽誤了軍機,怕是會帶來巨大損傷。


    正好當日遇到魯智深提到遼兵兇猛,兩人便與他定下了計策。


    眾人都知道,魯智深曾在西北禁軍中待過。


    也知道,他曾經跟遼人交手過。


    所以,他肯定是有發言權的。


    有了魯智深拋磚引玉,梁山上又個個都是錚錚熱血漢子,不過片刻便都被惹得戰意盎然。


    眾人紛紛請戰,要與遼軍,決一雌雄。


    楊哲虛按雙手,示意眾人安靜下來,方才緩緩道“既然是要跟遼人交鋒,這是咱們的第一戰,就得打出梁山的威風才行。”


    他的目光,看向李助的方向。


    李助站起身來,緩緩開口道“貧道胸中已有計策,定叫此股遼軍,有來無迴。隻是還需眾位兄弟合力向前,奮力廝殺才行!”


    眾將慌忙跟著起身,齊聲道“但憑軍師吩咐!”


    李助示意眾人坐下,又接著開口道“若說我軍龜縮城中,遼人說不定便走脫了。需得兩軍,在城北兩側,各立一座大寨,與城池為犄角,做出要跟遼兵正麵決戰的姿態,卻不知道哪位兄弟肯去?”


    話音未落,黃信和袁朗站起身道“小弟願往!”


    李助大喜,便令黃信的神威營在東,袁朗的神銳軍在西,各自設寨。


    卻要求寨中,多備鹿角長槍,日夜提防,小心遼人劫寨。


    吩咐完畢,李助又道“遼軍若到,必然兩軍對壘廝殺。卻需得幾位兄弟出陣與遼軍交戰,卻是許勝不許敗,得先折了他們的銳氣。”


    眾人紛紛起身請命,李助點了孫安、武鬆、魯智深、欒廷玉、徐寧五人。


    又吩咐唿延灼引兩千鐵騎營的鐵甲連環馬,藏於軍中,隻等遼兵鬆動,便乘勢掩殺。


    吩咐已定,李助方才接著道“遼兵不過五千來人,深入我大宋腹地,一路有恃無恐,並無抵抗,心中必然驕傲。若是叫他走得迴去,定會以為我大宋無人了。”


    “若是遼兵兵敗,必然著急遁走。便請秦明將軍先引飛龍營,從後截住他們歸路,不可叫他們走脫了。”


    說到這裏,李助的臉色,一下子變得異常嚴肅起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些遼人卻比不得官軍。所以這一戰,各軍謹記,咱們不要俘虜,隻要人頭!”


    眾頭領轟然領命,各自分發下去安排。


    不過數日,洞仙孛菫引起了阿裏奇、咬兒惟康、楚明玉三員大將,並四千餘騎,便來到陽穀縣外。


    卻見城上旌旗招展,刀槍林立。


    城下又設了兩座大寨,寨欄高築,朝外布滿了削尖的木樁。


    寨門前擺滿了大大小小的拒鹿角。


    顯然是早有防備,擔心遼國騎兵衝寨。


    洞仙孛菫不由得淡淡笑道“這梁山楊哲,倒是有些意思!”


    當下,令人在離城二十裏平地處下寨。


    吩咐楚明玉,散出五百騎兵,劫掠地方,補給糧草輜重。


    洞仙孛菫自引了阿裏奇和咬兒惟康,前來城下搦戰。


    楊哲站在城頭上觀望,卻見遼兵蓋地而來。


    黑洞洞地遮天蔽地,都是皂雕旗。


    一個個騎著高頭大馬,精氣十足。


    楊哲看著旁邊李助道“這一戰,這些遼人都死光了,倒不足惜!隻是希望,莫要傷了我太多戰馬。”


    李助聞言,不由得笑了。


    知道自家寨主,這是在眼饞遼人的這些戰馬了。


    說話間,遼人大軍,已到城下。


    楊哲和李助都披掛整齊了,帶著眾頭領,引了大軍前來對陣。


    兩邊擂鼓震天,各把弓弩射住陣腳。


    隻見對方陣中,三騎馬緩緩而出。


    十幾名牙將簇擁在後。


    洞仙孛菫請楊哲出麵答話,無非是大遼兵威到此,讓他快快下馬投降之類。


    楊哲聽了,自然反唇相譏,言他們深入腹地,自取滅亡雲雲。


    話不投機,半句多。


    說話間,惹惱了洞仙孛菫身邊的那員大將。


    手搦梨花點鋼槍,騎著一匹銀色拳花馬,便來搦戰。


    楊哲看去,隻見他戴著一頂三叉紫金冠,冠口內拴兩根雉尾。


    帶一張雀畫鐵胎弓,懸一壺雕翎鈚子箭。


    麵白唇紅,須黃眼碧,身長九尺,端的是威風凜凜。


    “我乃大遼上將阿裏奇,誰人可敢與我一戰?”來人手中鋼槍遙指梁山陣營,大聲喝道。


    他的話音未落,楊哲身邊早衝出一人。


    金盔金甲,手中提著一杆鉤鐮槍,坐下青驄馬,便朝阿裏奇衝去。


    楊哲想要去攔,卻已經攔不住了。


    金槍手徐寧,終究還是遇上了遼將阿裏奇。


    楊哲還記得,水滸中,徐寧似乎在阿裏奇手中還走不到三十迴合。


    慌忙讓旁邊的孫安準備,前去接應。


    卻說孫安策馬提劍,來到陣前,對麵咬兒惟康截住廝殺。


    場中四匹馬,四個人,攪在一處。


    塵土飛揚中,不見身影閃爍。


    金戈交鳴中,隻有暴喝聲連連。


    孫安早得了楊哲的吩咐,廝殺中便與徐寧置換了對手。


    阿裏奇又哪裏是他對手,鬥了不到五十迴合,撥馬便走。


    這邊咬兒惟康亦無心戀戰,慌忙退去。


    卻不料被孫安趕上,兩柄闊劍當頭斬下。


    咬兒惟康慌忙舉槍去迎。


    卻被徐寧覷中了機會,鉤鐮槍的槍尖,瞬間從他胸口紮了進去。


    看到阿裏奇兵敗,又折了咬兒惟康,洞仙孛菫頓時大驚,慌忙令大軍撤退。


    楊哲又哪裏能夠放過這樣的機會,立馬揮兵隨後掩殺。


    隻殺到遼兵寨前,被強攻硬弩射出,方才轉迴。


    洞仙孛菫迴到營中,仍舊驚魂未定。


    此刻,他才知道,梁山的實力,似乎比他預料的,強太多了。


    僅僅一陣,不僅折了三百來騎,還損了大將咬兒惟康。


    心中難免悲戚。


    就在此刻,楚明玉灰頭土臉地迴來了。


    一股不祥的預感,湧上洞仙孛菫的心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掌梁山,沒宋江什麽事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慕666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慕666並收藏我掌梁山,沒宋江什麽事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