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趕上隊伍,楊哲邀請段景住一起上山,坐把頭領的交椅。


    段景住喜出望外,哪有不答應的道理。


    一行人緊趕慢走,又行了幾日,便進入山東境內。


    桃花山的嘍囉們,當日得了周通命令,早在約定地方等待。


    一時匯聚一處,離梁山不過幾十裏路程,也不再隱匿行跡,三兩百人浩浩蕩蕩朝梁山進發。


    “哥哥,你覺得提轄哥哥和寶光如來大師,像不像是失散多年的兄弟?”周通看著前麵聊得火熱的魯智深和鄧元覺,轉頭看向李忠道。


    李忠看了看那逞亮的兩個光頭和那對虎背熊腰的背影,笑道“就差是一個娘生的了。”


    “兩位哥哥,前麵那位方小娘子,可是咱們的寨主夫人?”頭目溫大木跟在兩人身後,小心問道。


    “莫要亂嚼舌根子!”李忠臉色一凜“我聽說,咱們寨主早有婚配,隻是流落江湖,未曾完婚罷了!”


    “哥哥此言差矣!咱們寨主風流倜儻,哪個嬌小娘不喜歡?”周通卻不認同“方小娘子不僅人長得美,武藝也不俗,與我們寨主可謂天作一對。男人三妻四妾本是常事,寨主哥哥多娶一個又何妨?”


    “兄弟,此話不可再說起。”李忠臉色變得十分嚴肅“別人倒無妨,這方小娘子絕無可能!”


    “哥哥,此話怎講?”周通不解“看得出來,方小娘子對咱們寨主是有意的。”


    “隻因她是摩尼教的聖女,此事便是行不通。”李忠輕歎了口氣。


    “這有什麽關係?”溫大木也疑惑道。


    “當年行走江湖,俺聽說過,摩尼教的聖女,是終身不能嫁人的!若是方小娘子跟了我們家寨主,必然會被摩尼教群起而攻之。”李忠緩緩道“方前從京都出來的時候,兄弟你也聽方垕前輩說過,如今摩尼教在南方就有數十萬教眾……”


    說到這裏,李忠停了下來。


    “這倒是個難事。”周通露出為難的表情,突然抬頭道“那天寨主談論天下大勢的時候,看得出來方垕前輩已經動心。哥哥,你說到時候他們起事,方小娘子會不會不受聖女身份的約束……”


    李忠頓時眼前一亮,笑道“兄弟這話倒有幾分道理,隻不知要等到哪年哪月,所以暫且莫再提起,倒易惹人心傷。”


    周通,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不過半天路程,隊伍來到李家道口,早有朱貴帶人接應,安排船隻送大夥上山。


    聚義廳內,楊哲將李助、魯智深、孫安等一幹新頭領介紹給眾人,又為方垕、方百花和鄧元覺引薦。


    山寨殺雞宰羊,大擺筵席,眾人喝到傍晚方散。


    朱貴安排新上山眾人住處,又在後山找了間新建的院子,安頓了張教頭和林娘子。


    楊哲去看望了一迴張教頭,聽說阮家兄弟也將老小都接上山來,與阮小二同住一處,便去探望阮母。


    來到門口,阮小二正在院子裏麵逗兒子阮良玩耍。


    見到楊哲過來,趕緊迎上前來“娘,寨主哥哥來了!”


    這一嗓子,將隔壁的阮小五和阮小七也叫喚了過來。


    跟在三阮的身後走進屋內,炭火燒得正旺,裏麵暖洋洋的。


    阮母站起身要見禮,卻被楊哲扶住“大娘快坐!我和阮家哥哥們情如親兄弟,大娘便也是我娘,如此折煞晚輩了。”


    “楊寨主大恩大德,讓老婆子不再挨凍受餓……”阮母雙眼含淚道。


    “大娘切莫這麽說,隻要您不怪罪我請了三位哥哥上山,做了這官府要拿的強人,楊哲就感激涕零了。”楊哲笑道。


    “山寨做的這些事情,老婆子也有耳聞。”阮母正色道“這天底下哪有替天行道的強人,哪有給百姓分發糧食的盜匪?”


    說到這裏,她的目光看向楊哲身後的三阮,臉色一凜道“能夠遇到這樣的頭領,是你們兄弟三人的福分。以後你們可要為山寨盡心盡力,切不可有半分懈怠。”


    三阮聞言,齊聲稱是。


    “大娘言重了,能得三位阮家哥哥相幫,卻是楊哲的福分。”楊哲再道“隻是山寨簡陋,百事待興,讓大娘跟著我們受苦了。”


    “楊寨主這是說的哪裏話。如今這日子,有吃喝,有屋住,有衣穿,卻似神仙般,老婆子便是死也瞑目了。”阮母道。


    “大娘,以後好日子還長著呢!您老得保重好身體,好好享福才是。”楊哲笑道。


    他的目光,落到旁邊一名老嫗身上,隻見她站在角落正在打量自己,於是問道“這位大娘是……”


    “寨主,這位是雷都頭的老娘。”阮小二道。


    雷橫的母親?


    楊哲聞言一愣。慌忙上前向雷母行了個禮,扶著她在阮母旁邊坐下“大娘,方才是楊哲怠慢了!”


    雷母是個有見識的人,看著楊哲道“當日七哥背我上山,提起楊寨主為人,老身還有些不信。前幾日聽得山寨的這些勾當,今日再看寨主當麵,果是英雄出少年。”


    “大娘謬讚,若是山寨有做的不周之處,還請大娘海涵。”楊哲迴道,又轉頭看向阮小七“七哥,這是怎麽迴事?你怎把雷大娘劫上山來?”


    “寨主,卻是錯怪七哥了。”阮小二開口道“大娘不是七哥劫上山的。”


    原來,自從雷橫和朱仝兩人被擒之後,知縣時文斌曾多次派人打探,一直不得消息。


    鄆城縣內有兄弟兩個趙能和趙得,本是地方豪強,覬覦都頭之位已久,趁此機會便走動關節,補了兩人差事。


    兩人害怕雷橫和朱仝迴來,使人暗地造謠生事,誣蔑雷橫和朱仝兩人已投梁山。


    又多次在知縣跟前搬弄是非,想要將事情坐實,提議將雷母下獄。


    若不是縣裏押司及時雨宋江多多照拂,雷母恐怕早遭不測。


    見到提起宋江,楊哲並無什麽表情,仿佛並曾聽過,阮家兄弟不免又細細介紹一番。


    急公好義,賽似孟嚐。


    心中敬仰之情,表露無疑。


    隻是他們不知道,楊哲並非不知,隻是因為前世看水滸的緣故,對黑三郎宋江的印象並不怎麽好罷了。


    若不是宋江一心想要招安,梁山兄弟們的結局,又如何會那般淒涼?


    看得出來,山東及時雨的名聲,在江湖上確實響亮,三阮心中也是十分佩服的。


    阮小七介紹完宋江,方才又迴到了主題。


    前幾日,宋江去了濟州府公幹,禍事便由此而起。


    趙家兄弟終於找到機會,說服知縣去拿雷母下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掌梁山,沒宋江什麽事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慕666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慕666並收藏我掌梁山,沒宋江什麽事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