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摩尼教東京刺君
我掌梁山,沒宋江什麽事了 作者:阿慕666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少年坐在前麵,不敢輕易挪動,低著腦袋不言語。
楊哲知道對方女兒身,怕對方誤會自己輕薄,不敢再有過多舉動。
一行人,策馬狂奔了一個多時辰,來到一片鬆樹林外。
李四和張教頭兩人,正站在林邊焦急等待。
“眾位哥哥,這裏,這裏!”看到眾人策馬而來,李四高興地大喊起來。
來到林中,馬車旁的眾潑皮,擁著林娘子和錦兒,也迎了出來。
翻身下馬,中年漢子便帶著和尚和少年拜道“多謝眾位好漢相救,方垕感激不盡!”
“能殺官軍的,必是江湖好漢!”魯智深笑道“那就是自家人!”
“聽前輩口音,當是南方人吧?”孫安問道。
“我乃睦州人士!”方垕再道。
是來自睦州,又姓方……
楊哲看了看中年漢子,問道“不知道方臘,是您什麽人?”
方垕一愣“好漢認得我家方臘侄兒?”
楊哲,恍然大悟。
印象裏麵,水滸傳中方臘,是有一個皇叔。
“聽聞方臘兄弟是條了不得的漢子,神交已久,卻是未曾相見。”楊哲笑著道,又轉頭看向那胖大和尚“若是猜的不錯,大師可是寶光如來鄧元覺大師?”
既然是江南方家的人,又這麽一個胖大和尚,身份倒是不難猜測了。
“哦?好漢如何認得貧僧?”鄧元覺頓覺驚奇。
“這天下好漢,沒幾個是我家寨主哥哥不知道的!”一旁的孫安笑了起來。
當下眾人紛紛見禮,楊哲方才知道,那女扮男裝的少女是方臘的妹妹,喚作方百花。
聽到楊哲是梁山寨主,這群人頭領的時候,方垕等人更覺驚奇。
方百花不由自主地多打量了幾眼,想到剛剛馬上的情形,頓時又羞得臉紅耳赤。
尋了個山澗,眾人洗去身上血漬,將傷口包紮,換了幹淨衣服。
方垕傷勢較重,被人一刀劃在大腿上。
任由方百花給他縫合包紮,上了金瘡藥,血水流了一地,他卻半聲都未吭,大家無不敬佩。
李四安排跟隨的潑皮們,在林中找了塊空地,擺好了酒肉果蔬。
眾人剛剛拚死廝殺了一陣,早就饑腸轆轆,好吃了一番。
吃飽喝足之後,楊哲看向方垕道“前輩,你們怎麽跟官軍起了衝突?”
方垕歎了口氣道“此事說來話長!”
自從朝廷興起花石綱以來,官吏借此橫征暴斂,地主趁機巧取豪奪,南方百姓苦不堪言。
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紛紛加入摩尼教,希望大明神顯靈,拯救大家於水火之中。
方垕他們都是摩尼教中人。
半年前,摩尼教聖女病逝。
臨死前,她選中方百花繼任聖女,自此方家走進摩尼教的核心。
尋其根由,南方百姓這麽苦,皆因當今皇帝喜愛奇石而起。
幾人一合計,他們便帶了教中幾個高手來東京,伺機刺殺皇帝。
隻有這昏君死了,花石綱才可能結束,南方的情況才可能得到緩解。
聽到這裏,眾人無不動容。
想不到,方垕等人居然敢做出行刺皇帝之舉。
方垕一行人在東京呆了兩月有餘,終於找到了機會。
昨夜趙官家偷偷出宮,去了樊樓。
方垕帶著十幾個高手前去刺殺,不料卻中了埋伏。
隻有他們三人逃了出來,方垕還身受重傷。
若不是遇到了楊哲等人,他們三個估計都交待在那裏了。
聽到這裏,楊哲總算是明白,為何剛從張教頭家出來,他們就遭到了官軍圍剿。
敢情那些根本不是衝著他們,而是圍捕方垕等人正巧撞上,誤把魯智深當成了鄧元覺。
將此事說開,眾人哈哈大笑,言道都是緣分。
方垕告罪自己犯事太大,恐怕會拖累眾人,連累梁山。
楊哲聽聞哈哈大笑,便把誘殺高衙內之事說了出來。
這事兒犯得雖然不如方垕他們大,可朝廷和高俅,也不會善罷甘休……
楊哲看了看方垕,又道“前輩,難道你們真的以為,殺了趙官家,花石綱便能終止嗎?”
方垕一臉疑惑“楊寨主,此話怎講?”
“前輩說得不錯,如今的趙官家確實是個昏君,親佞臣,遠賢良,六賊把持朝政,天下怨聲載道,民不聊生。可前輩能確定,刺殺了當今皇帝,他的太子皇子們繼位,又能做的比他好?”
前世記憶中,宋朝的皇帝,老趙家的後人,是一代不如一代。
趙佶死了,趙恆還是趙構繼位,情況似乎更差。
方垕微微皺了皺眉頭,沒有言語。
“楊寨主,可有其他高見?”方百花清脆的聲音響起。
楊哲看向她,四目對視之時,兩人都不禁一陣臉紅。
“澶淵之盟看似讓大宋邊境和平和了近兩百年,可是……”說到這裏,楊哲停了下來。
“可是什麽?”方百花追問道。
“如今的大宋已病入膏肓,看似繁榮卻已外強中幹。”楊哲迴道“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真正養肥的,不過是那些達官貴人,富豪鄉紳罷了。”
“宦官文臣弄權,朝堂烏煙瘴氣,天下盜匪橫生。”孫安歎了口氣“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
“如今這世道,到底是怎麽了?”方垕也不由得跟著感歎。
“冰凍三尺,非是一日之寒!”楊哲的臉色變得十分凝重“自古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天下怕是要亂了!”
方垕和方百花對視一眼,眼中閃爍出不一樣的神情。
“你們這群反賊,著實膽大包天!”突然,一聲暴喝從林中響起“貧道在此聽得多時,定要將爾等送官,千刀萬剮!”
眾人臉色大變,循聲看去,林中走出一個中年道人和一個年輕後生來。
魯智深和孫安一躍而起,摸起身邊的武器,便衝了過去。
那兩人絲毫不懼,迎了上來。
道人抽出一柄金劍,和孫安鬥在一處,不分上下。
後生挺著一杆長槍,跟魯智深打得旗鼓相當。
眾人都知道魯智深和孫安的武藝高強,此刻跟兩人放對,十來個迴合,居然討不到絲毫便宜,不由暗暗心驚。
周通和鄧元覺正要上前幫忙,卻被楊哲攔住了“魯提轄、孫安兄弟且住!金劍先生和李懹兄弟,絕不是會告首之人!”
魯智深和孫安聞言,跳出圈外,那道人和後生也收了兵刃。
“您是金劍先生李助大俠?”孫安盯著道人驚疑道。
李助劍術當世無雙,十多年前隻身連斬淮南五名貪官,從此名動江湖。
如此人物,自然不可能跟官府同心了。
見到孫安施禮,李助帶著李懹過來與眾人相見“方才貧道玩笑,衝撞了眾位英雄,還望見諒!”
江湖傳聞,李助性格不羈,是個遊戲人間的人物。
眾人自然不會介意,倒是對他叔侄身手極為佩服。
楊哲邀請二人就地坐了,李助也不客氣,吃了些酒肉。
“方才孫安兄弟言,天下好漢沒幾個楊寨主不知道的,貧道心中還有些不服。”他轉頭看向楊哲,問出心中疑惑“不過楊寨主一眼就看出貧道底細,令人歎服!”
楊哲聞言,不由得一驚。
當時剛剛到達,他與方垕三人相見,孫安說了這麽一句,都被李助聽到了。
這說明李助在附近已經呆了近一個時辰,卻一直沒有人發覺。
也虧得他不是官府中人,若是真去告官,怕是早引來官軍將眾人包圍……
楊哲知道對方女兒身,怕對方誤會自己輕薄,不敢再有過多舉動。
一行人,策馬狂奔了一個多時辰,來到一片鬆樹林外。
李四和張教頭兩人,正站在林邊焦急等待。
“眾位哥哥,這裏,這裏!”看到眾人策馬而來,李四高興地大喊起來。
來到林中,馬車旁的眾潑皮,擁著林娘子和錦兒,也迎了出來。
翻身下馬,中年漢子便帶著和尚和少年拜道“多謝眾位好漢相救,方垕感激不盡!”
“能殺官軍的,必是江湖好漢!”魯智深笑道“那就是自家人!”
“聽前輩口音,當是南方人吧?”孫安問道。
“我乃睦州人士!”方垕再道。
是來自睦州,又姓方……
楊哲看了看中年漢子,問道“不知道方臘,是您什麽人?”
方垕一愣“好漢認得我家方臘侄兒?”
楊哲,恍然大悟。
印象裏麵,水滸傳中方臘,是有一個皇叔。
“聽聞方臘兄弟是條了不得的漢子,神交已久,卻是未曾相見。”楊哲笑著道,又轉頭看向那胖大和尚“若是猜的不錯,大師可是寶光如來鄧元覺大師?”
既然是江南方家的人,又這麽一個胖大和尚,身份倒是不難猜測了。
“哦?好漢如何認得貧僧?”鄧元覺頓覺驚奇。
“這天下好漢,沒幾個是我家寨主哥哥不知道的!”一旁的孫安笑了起來。
當下眾人紛紛見禮,楊哲方才知道,那女扮男裝的少女是方臘的妹妹,喚作方百花。
聽到楊哲是梁山寨主,這群人頭領的時候,方垕等人更覺驚奇。
方百花不由自主地多打量了幾眼,想到剛剛馬上的情形,頓時又羞得臉紅耳赤。
尋了個山澗,眾人洗去身上血漬,將傷口包紮,換了幹淨衣服。
方垕傷勢較重,被人一刀劃在大腿上。
任由方百花給他縫合包紮,上了金瘡藥,血水流了一地,他卻半聲都未吭,大家無不敬佩。
李四安排跟隨的潑皮們,在林中找了塊空地,擺好了酒肉果蔬。
眾人剛剛拚死廝殺了一陣,早就饑腸轆轆,好吃了一番。
吃飽喝足之後,楊哲看向方垕道“前輩,你們怎麽跟官軍起了衝突?”
方垕歎了口氣道“此事說來話長!”
自從朝廷興起花石綱以來,官吏借此橫征暴斂,地主趁機巧取豪奪,南方百姓苦不堪言。
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紛紛加入摩尼教,希望大明神顯靈,拯救大家於水火之中。
方垕他們都是摩尼教中人。
半年前,摩尼教聖女病逝。
臨死前,她選中方百花繼任聖女,自此方家走進摩尼教的核心。
尋其根由,南方百姓這麽苦,皆因當今皇帝喜愛奇石而起。
幾人一合計,他們便帶了教中幾個高手來東京,伺機刺殺皇帝。
隻有這昏君死了,花石綱才可能結束,南方的情況才可能得到緩解。
聽到這裏,眾人無不動容。
想不到,方垕等人居然敢做出行刺皇帝之舉。
方垕一行人在東京呆了兩月有餘,終於找到了機會。
昨夜趙官家偷偷出宮,去了樊樓。
方垕帶著十幾個高手前去刺殺,不料卻中了埋伏。
隻有他們三人逃了出來,方垕還身受重傷。
若不是遇到了楊哲等人,他們三個估計都交待在那裏了。
聽到這裏,楊哲總算是明白,為何剛從張教頭家出來,他們就遭到了官軍圍剿。
敢情那些根本不是衝著他們,而是圍捕方垕等人正巧撞上,誤把魯智深當成了鄧元覺。
將此事說開,眾人哈哈大笑,言道都是緣分。
方垕告罪自己犯事太大,恐怕會拖累眾人,連累梁山。
楊哲聽聞哈哈大笑,便把誘殺高衙內之事說了出來。
這事兒犯得雖然不如方垕他們大,可朝廷和高俅,也不會善罷甘休……
楊哲看了看方垕,又道“前輩,難道你們真的以為,殺了趙官家,花石綱便能終止嗎?”
方垕一臉疑惑“楊寨主,此話怎講?”
“前輩說得不錯,如今的趙官家確實是個昏君,親佞臣,遠賢良,六賊把持朝政,天下怨聲載道,民不聊生。可前輩能確定,刺殺了當今皇帝,他的太子皇子們繼位,又能做的比他好?”
前世記憶中,宋朝的皇帝,老趙家的後人,是一代不如一代。
趙佶死了,趙恆還是趙構繼位,情況似乎更差。
方垕微微皺了皺眉頭,沒有言語。
“楊寨主,可有其他高見?”方百花清脆的聲音響起。
楊哲看向她,四目對視之時,兩人都不禁一陣臉紅。
“澶淵之盟看似讓大宋邊境和平和了近兩百年,可是……”說到這裏,楊哲停了下來。
“可是什麽?”方百花追問道。
“如今的大宋已病入膏肓,看似繁榮卻已外強中幹。”楊哲迴道“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真正養肥的,不過是那些達官貴人,富豪鄉紳罷了。”
“宦官文臣弄權,朝堂烏煙瘴氣,天下盜匪橫生。”孫安歎了口氣“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
“如今這世道,到底是怎麽了?”方垕也不由得跟著感歎。
“冰凍三尺,非是一日之寒!”楊哲的臉色變得十分凝重“自古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天下怕是要亂了!”
方垕和方百花對視一眼,眼中閃爍出不一樣的神情。
“你們這群反賊,著實膽大包天!”突然,一聲暴喝從林中響起“貧道在此聽得多時,定要將爾等送官,千刀萬剮!”
眾人臉色大變,循聲看去,林中走出一個中年道人和一個年輕後生來。
魯智深和孫安一躍而起,摸起身邊的武器,便衝了過去。
那兩人絲毫不懼,迎了上來。
道人抽出一柄金劍,和孫安鬥在一處,不分上下。
後生挺著一杆長槍,跟魯智深打得旗鼓相當。
眾人都知道魯智深和孫安的武藝高強,此刻跟兩人放對,十來個迴合,居然討不到絲毫便宜,不由暗暗心驚。
周通和鄧元覺正要上前幫忙,卻被楊哲攔住了“魯提轄、孫安兄弟且住!金劍先生和李懹兄弟,絕不是會告首之人!”
魯智深和孫安聞言,跳出圈外,那道人和後生也收了兵刃。
“您是金劍先生李助大俠?”孫安盯著道人驚疑道。
李助劍術當世無雙,十多年前隻身連斬淮南五名貪官,從此名動江湖。
如此人物,自然不可能跟官府同心了。
見到孫安施禮,李助帶著李懹過來與眾人相見“方才貧道玩笑,衝撞了眾位英雄,還望見諒!”
江湖傳聞,李助性格不羈,是個遊戲人間的人物。
眾人自然不會介意,倒是對他叔侄身手極為佩服。
楊哲邀請二人就地坐了,李助也不客氣,吃了些酒肉。
“方才孫安兄弟言,天下好漢沒幾個楊寨主不知道的,貧道心中還有些不服。”他轉頭看向楊哲,問出心中疑惑“不過楊寨主一眼就看出貧道底細,令人歎服!”
楊哲聞言,不由得一驚。
當時剛剛到達,他與方垕三人相見,孫安說了這麽一句,都被李助聽到了。
這說明李助在附近已經呆了近一個時辰,卻一直沒有人發覺。
也虧得他不是官府中人,若是真去告官,怕是早引來官軍將眾人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