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怎麽不一樣了
夫君都換了,我怎麽又當了皇後 作者:脆皮麵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十三聽到這話,嘴角微微上揚,語氣裏帶著一絲笑意:“你真的想知道嗎?”
這話算是烏台堵的啞口無言。
知道了這裏麵的事,對他來說隻有壞處沒有好處。且不說他眼前就站著龍雀的人,另外這鄭家的人還在到處找人。
所以從一開始,他們就是故意跟著部落裏麵的人迴來的。
在想明白這一點以後,烏台並不算氣憤,心中並沒有什麽別的情緒。他知道部族裏麵的人靠著劫道為生,遲早會出問題的。
哪怕大鄴這邊的官府對此沒有什麽意見,但難免會踢到鐵板。
擺在眼前的不止是一塊鐵板,還是一把要人命的彎刀。
烏台:“我會去跟部族裏的人說的,讓他們安排好一切。”
部族裏的人雖跟官府的人打過交道,但一直不大對付。鄭家即便派人過來,也不會直接委任當地的小吏,而是派自己的人隨便看看。
隻要他去說一遍,就能隱藏下周筠之的行蹤。
“有勞了。”十三淡定道。
十三不打算留在營帳裏,他留在這裏會給周筠之帶來更多的麻煩。但要是把周筠之現在帶走,麻煩的就是他了。
畢竟帶著一個不會說大鄴話的女人在此地行走很是麻煩。
所以他隻能把周筠之暫且安置在這個部族裏,等到安全以後再帶她離開。
烏台目送十三離開以後,轉身開口問周筠之叫什麽名字。
周筠之不敢說出自己的真名,沉默了一會兒道:“青竹。”
烏台聽著這名字,倒也不在意她是真是假。隻要是個名字,能稱唿眼前人的名字就好了。
“這北的荒漠太多,長不出竹子。”
“你這幾日一直穿著部族裏衣服就好,若是有人找過來,你裝啞女就行,其他的不用理會,若是有人對你不敬,直接動手就是了。”烏台隻留下這句話就走了。
十三也一直沒出現,雖說這群牧民看著還算友善,隻是有些不長眼的人見她一個女子難免會對她生出一些別的心思。
周筠之揮舞著砍柴用的斧子,給那人狠狠嚇唬了一頓,如此那些男人才不敢對她再有別的心思。旁的,就是那群女牧民,看著她似乎更加友善了,甚至還帶著一些年輕的男孩子來了她麵前。
一副指指點點的模樣,而那些男子也麵上帶笑。
周筠之雖然聽不懂,但大概能明白她們的意思。拉過來給自己相看的。
之前不給她相看,可能是覺得她是一個軟弱的異國女子,沒什麽本事。在見識了她的功夫以後,便要給她介紹男子。
大可不必如此。
周筠之冷著臉搖了搖頭,全部拒絕了。那群女牧民對她也不似之前那般熱情,一切似乎都迴到了正規。
因為這部族裏隻有一個人能聽懂她的話,她就在烏台那邊,偶爾搭把手,偶爾找幾本書看。
烏台的書桌上為數不多的幾本書,除開農耕就是星象有關的書籍。周筠之的目光落在那幾本星象書上,似乎對此格外在意。
當下讀書人,研讀星象多是為了看節氣和日曆,還有的是為了研讀周易。
加上這幾本書是用大晉的文字寫的,倒是讓周筠之格外在意,便拉起來看了幾眼。
烏台來去匆匆,在自己的工作台上忙來忙去,偶爾才會在進帳篷裏看一眼周筠之,在見到周筠之在桌上的書以後,目光頓了頓開口道:“別把我的書弄壞了。”
隻是叮囑一句,並未說其他別的什麽,周筠之也就繼續看著。
周筠之其實是不太懂星曆,但她有一位朋友懂。她每每看向天空時,都會絮絮叨叨說著什麽。
說著兩片星空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許是夜晚太過孤寂,她隻有那一位朋友,而那位朋友還擁有一片天空之事,她從她口中學到了不少本領。
比如,用星星來辨別方向。
還知道星星的出現與福禍無關,僅僅隻有一顆星星想墜落而已,它們並不會來到凡間。
周筠之把這幾本自己能看懂的書拿在手中翻看了一遍,在讀到某頁時,目光在上麵停留了一會兒。
接著又合上了書,走了出去。
看完了這些書以後,周筠之無書可看,隻能找外麵的活幹。
鄭家的人是第八日過來的,隻是來這邊問了一些話,再在帳篷間巡視了一番就走了。
周筠之帶過來的馬匹和東西一早都被藏好了,生怕泄露一點兒的痕跡給鄭家人。
見鄭家的人離開了,烏台也很快找到了周筠之開口道:“鄭家的人走了,你也可以走了。”
他來的時候,周筠之正在收拾旁邊的木材,把木棍上麵的東西打磨幹淨。
“我知道,我在等十三。”周筠之簡單道。
烏台隻是交代了這一句,沒有再說什麽,繼續做著自己手裏的活,日複一日的模樣。
十三是在鄭家人離開以後的第四天迴來的。
“衛夫人,鄭家的人沒有離開,他們還在四周尋找你,眼下不是可以離開的時機,可能還要等一段時間。”十三說道。
等……她已經等了很久了!
從京城到這裏,小半年都過去了,為什麽還沒等到。
馬上要秋天了……
想到秋天,周筠之不免想起了衛沉霽,想起了自己的舅舅。
上輩子,衛沉霽這個時候差不多去世了,不知道他現在如何了。
更不知道自己離開以後,他怎麽樣了。
舅舅和表哥那邊周筠之倒算不上擔心,畢竟上輩子舅舅和表哥是在世道亂起來以後,才逐漸上的戰場。
可她現在兩眼一抹瞎,不知道京城怎麽樣,更不知道邊關怎麽樣,待在這裏還要躲避鄭家的人,她能如何!
周筠之心中逐漸煩躁了起來。
十三這一走,又去了好幾日,終於給周筠之帶來了好消息。
“衛夫人,大鄴和旁邊的元國開戰了,鄭家在兩國交界處的將領死了好幾個,鄭家的人元氣大傷,開始抽掉北關的人手前往大元的邊界了。”十三道,麵上的表情不大好。
畢竟自家的國土上發生了戰亂,誰都開心不起來。
這話算是烏台堵的啞口無言。
知道了這裏麵的事,對他來說隻有壞處沒有好處。且不說他眼前就站著龍雀的人,另外這鄭家的人還在到處找人。
所以從一開始,他們就是故意跟著部落裏麵的人迴來的。
在想明白這一點以後,烏台並不算氣憤,心中並沒有什麽別的情緒。他知道部族裏麵的人靠著劫道為生,遲早會出問題的。
哪怕大鄴這邊的官府對此沒有什麽意見,但難免會踢到鐵板。
擺在眼前的不止是一塊鐵板,還是一把要人命的彎刀。
烏台:“我會去跟部族裏的人說的,讓他們安排好一切。”
部族裏的人雖跟官府的人打過交道,但一直不大對付。鄭家即便派人過來,也不會直接委任當地的小吏,而是派自己的人隨便看看。
隻要他去說一遍,就能隱藏下周筠之的行蹤。
“有勞了。”十三淡定道。
十三不打算留在營帳裏,他留在這裏會給周筠之帶來更多的麻煩。但要是把周筠之現在帶走,麻煩的就是他了。
畢竟帶著一個不會說大鄴話的女人在此地行走很是麻煩。
所以他隻能把周筠之暫且安置在這個部族裏,等到安全以後再帶她離開。
烏台目送十三離開以後,轉身開口問周筠之叫什麽名字。
周筠之不敢說出自己的真名,沉默了一會兒道:“青竹。”
烏台聽著這名字,倒也不在意她是真是假。隻要是個名字,能稱唿眼前人的名字就好了。
“這北的荒漠太多,長不出竹子。”
“你這幾日一直穿著部族裏衣服就好,若是有人找過來,你裝啞女就行,其他的不用理會,若是有人對你不敬,直接動手就是了。”烏台隻留下這句話就走了。
十三也一直沒出現,雖說這群牧民看著還算友善,隻是有些不長眼的人見她一個女子難免會對她生出一些別的心思。
周筠之揮舞著砍柴用的斧子,給那人狠狠嚇唬了一頓,如此那些男人才不敢對她再有別的心思。旁的,就是那群女牧民,看著她似乎更加友善了,甚至還帶著一些年輕的男孩子來了她麵前。
一副指指點點的模樣,而那些男子也麵上帶笑。
周筠之雖然聽不懂,但大概能明白她們的意思。拉過來給自己相看的。
之前不給她相看,可能是覺得她是一個軟弱的異國女子,沒什麽本事。在見識了她的功夫以後,便要給她介紹男子。
大可不必如此。
周筠之冷著臉搖了搖頭,全部拒絕了。那群女牧民對她也不似之前那般熱情,一切似乎都迴到了正規。
因為這部族裏隻有一個人能聽懂她的話,她就在烏台那邊,偶爾搭把手,偶爾找幾本書看。
烏台的書桌上為數不多的幾本書,除開農耕就是星象有關的書籍。周筠之的目光落在那幾本星象書上,似乎對此格外在意。
當下讀書人,研讀星象多是為了看節氣和日曆,還有的是為了研讀周易。
加上這幾本書是用大晉的文字寫的,倒是讓周筠之格外在意,便拉起來看了幾眼。
烏台來去匆匆,在自己的工作台上忙來忙去,偶爾才會在進帳篷裏看一眼周筠之,在見到周筠之在桌上的書以後,目光頓了頓開口道:“別把我的書弄壞了。”
隻是叮囑一句,並未說其他別的什麽,周筠之也就繼續看著。
周筠之其實是不太懂星曆,但她有一位朋友懂。她每每看向天空時,都會絮絮叨叨說著什麽。
說著兩片星空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許是夜晚太過孤寂,她隻有那一位朋友,而那位朋友還擁有一片天空之事,她從她口中學到了不少本領。
比如,用星星來辨別方向。
還知道星星的出現與福禍無關,僅僅隻有一顆星星想墜落而已,它們並不會來到凡間。
周筠之把這幾本自己能看懂的書拿在手中翻看了一遍,在讀到某頁時,目光在上麵停留了一會兒。
接著又合上了書,走了出去。
看完了這些書以後,周筠之無書可看,隻能找外麵的活幹。
鄭家的人是第八日過來的,隻是來這邊問了一些話,再在帳篷間巡視了一番就走了。
周筠之帶過來的馬匹和東西一早都被藏好了,生怕泄露一點兒的痕跡給鄭家人。
見鄭家的人離開了,烏台也很快找到了周筠之開口道:“鄭家的人走了,你也可以走了。”
他來的時候,周筠之正在收拾旁邊的木材,把木棍上麵的東西打磨幹淨。
“我知道,我在等十三。”周筠之簡單道。
烏台隻是交代了這一句,沒有再說什麽,繼續做著自己手裏的活,日複一日的模樣。
十三是在鄭家人離開以後的第四天迴來的。
“衛夫人,鄭家的人沒有離開,他們還在四周尋找你,眼下不是可以離開的時機,可能還要等一段時間。”十三說道。
等……她已經等了很久了!
從京城到這裏,小半年都過去了,為什麽還沒等到。
馬上要秋天了……
想到秋天,周筠之不免想起了衛沉霽,想起了自己的舅舅。
上輩子,衛沉霽這個時候差不多去世了,不知道他現在如何了。
更不知道自己離開以後,他怎麽樣了。
舅舅和表哥那邊周筠之倒算不上擔心,畢竟上輩子舅舅和表哥是在世道亂起來以後,才逐漸上的戰場。
可她現在兩眼一抹瞎,不知道京城怎麽樣,更不知道邊關怎麽樣,待在這裏還要躲避鄭家的人,她能如何!
周筠之心中逐漸煩躁了起來。
十三這一走,又去了好幾日,終於給周筠之帶來了好消息。
“衛夫人,大鄴和旁邊的元國開戰了,鄭家在兩國交界處的將領死了好幾個,鄭家的人元氣大傷,開始抽掉北關的人手前往大元的邊界了。”十三道,麵上的表情不大好。
畢竟自家的國土上發生了戰亂,誰都開心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