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難言之隱
落榜當天,娶了個首富千金小嬌妻 作者:三明治煎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想到這裏,薑孟川忍不住側頭看向徐文義,略帶幾分不解的開口問道:“你在府衙做事多年,薪俸雖算不上太高,但也不至於窮到這般地步吧?”
“難不成家中還有什麽難言之隱?”
他這番話問的盡是真誠,沒有半分看不起的意思。
很明顯,若是徐家還有什麽困難的話,薑孟川也會毫不猶豫的出手相助。
然而隨著薑孟川話音的落下,徐文義臉上卻是流露出一抹尷尬之色。
他撓了撓頭,略帶幾分不好意思的開口說道:“實不相瞞,家中這些年為了供我讀書,確實是傾盡所有,甚至跟父老鄉親們借了不少的銀子。”
“再加上弟弟年紀輕輕便扛起了養家糊口的重擔,身子也不太好。”
“他早年原本是想跟著我一起讀書的,但家裏確實供不起兩個人,便隻能讓我自己繼續讀下去。”
說到最後,徐文義的眼神中流露出幾分悔色。
這些年來,他自認為已經足夠努力,甚至可以說是傾盡所有,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徐文義常常有想過,若是當年放棄讀書的是自己而不是弟弟,會不會徐文道已經成功考取功名入朝為官。
越這樣想著,他心中對家裏的愧疚便越深。
聽到徐文義這番話,薑孟川點了點頭,心中頓時明了。
這世道寒門學子求學不易,尤其是家境貧寒之人,常傾家蕩產供孩子讀書,隻為搏一個出頭之日。
但隻不過,這樣的家庭多之又多,最後能成功的卻是少之又少。
正當幾人站在院子裏說話時,屋內傳來腳步聲,一個瘦削的年輕人急匆匆地走了出來。
此人身材單薄,臉色有些蒼白,顯然是因為這些天的折騰傷了元氣。
來著不是旁人,正是徐文義的弟弟徐文道。
他一出來便猛地看到了薑孟川,眼中頓時湧出熱淚,竟是撲通一聲跪下,語氣顫抖的開口說道:“大人……小人徐文道,今日能順利洗刷冤屈,皆是大人之恩!”
“此等大恩,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報答!”
他的語氣中盡是哽咽,望向薑孟川的神色中是說不出的感激。
看到徐文道這副模樣,薑孟川連忙上前將他扶起,語氣和藹的開口說道:“徐文道,此案並非你犯下,理應還你清白。”
“為你洗刷冤屈乃是我分內之事,何須行如此大禮?”
徐文道被薑孟川扶起,仍然緊攥著衣角,眼中盡是感激之色。
“快進去吧,別讓爹等急了。”
徐文義在旁邊說道,眼神中也是說不出的欣慰。
三人來到屋內,隻見屋內光線昏暗,隻點著一盞煤油燈。
家具簡陋,屋子裏甚至連像樣的桌椅都沒有,隻有一張破舊的木桌,擺著幾個粗瓷碗。
最裏麵的一張床上,躺著一個須發花白的老者。
他臉色蒼白,神色萎靡,顯然是受了不少傷。
聽到動靜老人睜開眼睛,看到薑孟川的瞬間,他頓時掙紮著想要坐起身來。
薑孟川見狀,連忙上前按住他的手臂,低聲道:“老先生重傷未愈,不必如此。”
看到薑孟川這副模樣,徐父眼中滿是感激,聲音沙啞道:“老夫一介山野村夫,不知禮數,還請大人見諒。”
“這次若非大人,我徐家恐怕已經家破人亡了……”
說到最後,他的神色中流露出幾分悲切。
畢竟他們徐家幾代人都是本本分分的農民,這還是頭一次遇到這種事情。
若不是因為薑孟川出手相助的話,指不定最終會鬧出怎樣的慘劇來。
“這是我身為江陵知府應該做的事,老先生不必如此。”
薑孟川聞言微微一笑,不卑不亢的開口說道。
徐文道站在一旁,臉上滿是愧疚之色,聲音哽咽道:“當日他們衝進院子抓我時,家父攔在門前,被他們活生生打斷了腿……”
“這一切,都是因為我……”
薑孟川聽到這句話,眉頭皺了起來,眼底閃過一絲冷意。
“誰打的?”
他的語氣中帶著幾分冷厲,很顯然是對鄉親們這種行為感到十分不滿。
無論是什麽案子,如此這般動用私刑,都讓他無法接受。
徐文道低著頭,眼中浮現出憤恨之色:“當時人多混亂,家父被人推倒在地,又被人踢了幾腳。”
“至於具體是誰……我也沒看清。”
隨著徐文道話音的落下,薑孟川眼神一沉,眼底閃過一絲寒意:“這件事情,我定會查清。”
徐文義本想準備像樣的飯菜招待薑孟川,但家中實在貧寒,隻能用村裏自釀的米酒,再加上一些家常菜。
徐文道更是拿出了家裏僅剩的半塊臘肉,用豆角燉了一鍋熱氣騰騰的臘肉燉豆角端上了桌。
薑孟川看到桌麵上的飯菜,心裏微微一動,端起酒杯,輕輕抿了一口:“好酒!”
“這米酒是村裏釀的,雖然比不上大人的百釀春,但在我們這個村裏,已經是難得的美酒了。”
徐文義笑嗬嗬的開口說道,語氣中盡是誠懇。
薑孟川眼神微微一閃,放下酒杯,若有所思道:“這酒雖然簡單,但入口微甜,帶著一股獨特的米香。”
“如果能改進一番,說不定能成為江陵的一大特產。”
徐文義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喜,略帶幾分試探的開口問道:“大人的意思是……”
“如果這酒真能改良,說不定能成為我醉鄉酒坊的下一款主打產品。”
薑孟川微微一笑,語氣中帶著幾分笑意。
聽到薑孟川這話,徐家兄弟皆是一愣,隨即眼底浮現出了幾分激動之色。
“若真能如此,那我們村子裏的百姓,說不定能因此脫貧!”
徐文道激動地說道,眼神中流露出幾分希冀。
“事情沒有那麽容易,不過我願意試一試。”
薑孟川微微一笑,眸光深邃的開口說道。
這一夜,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薑孟川與徐家兄弟可謂是徹夜長談。
從村裏的米酒聊到當地農田,從農田聊到鄉親們的生活,最後更談及江陵府整體的農業狀況。
“難不成家中還有什麽難言之隱?”
他這番話問的盡是真誠,沒有半分看不起的意思。
很明顯,若是徐家還有什麽困難的話,薑孟川也會毫不猶豫的出手相助。
然而隨著薑孟川話音的落下,徐文義臉上卻是流露出一抹尷尬之色。
他撓了撓頭,略帶幾分不好意思的開口說道:“實不相瞞,家中這些年為了供我讀書,確實是傾盡所有,甚至跟父老鄉親們借了不少的銀子。”
“再加上弟弟年紀輕輕便扛起了養家糊口的重擔,身子也不太好。”
“他早年原本是想跟著我一起讀書的,但家裏確實供不起兩個人,便隻能讓我自己繼續讀下去。”
說到最後,徐文義的眼神中流露出幾分悔色。
這些年來,他自認為已經足夠努力,甚至可以說是傾盡所有,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徐文義常常有想過,若是當年放棄讀書的是自己而不是弟弟,會不會徐文道已經成功考取功名入朝為官。
越這樣想著,他心中對家裏的愧疚便越深。
聽到徐文義這番話,薑孟川點了點頭,心中頓時明了。
這世道寒門學子求學不易,尤其是家境貧寒之人,常傾家蕩產供孩子讀書,隻為搏一個出頭之日。
但隻不過,這樣的家庭多之又多,最後能成功的卻是少之又少。
正當幾人站在院子裏說話時,屋內傳來腳步聲,一個瘦削的年輕人急匆匆地走了出來。
此人身材單薄,臉色有些蒼白,顯然是因為這些天的折騰傷了元氣。
來著不是旁人,正是徐文義的弟弟徐文道。
他一出來便猛地看到了薑孟川,眼中頓時湧出熱淚,竟是撲通一聲跪下,語氣顫抖的開口說道:“大人……小人徐文道,今日能順利洗刷冤屈,皆是大人之恩!”
“此等大恩,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報答!”
他的語氣中盡是哽咽,望向薑孟川的神色中是說不出的感激。
看到徐文道這副模樣,薑孟川連忙上前將他扶起,語氣和藹的開口說道:“徐文道,此案並非你犯下,理應還你清白。”
“為你洗刷冤屈乃是我分內之事,何須行如此大禮?”
徐文道被薑孟川扶起,仍然緊攥著衣角,眼中盡是感激之色。
“快進去吧,別讓爹等急了。”
徐文義在旁邊說道,眼神中也是說不出的欣慰。
三人來到屋內,隻見屋內光線昏暗,隻點著一盞煤油燈。
家具簡陋,屋子裏甚至連像樣的桌椅都沒有,隻有一張破舊的木桌,擺著幾個粗瓷碗。
最裏麵的一張床上,躺著一個須發花白的老者。
他臉色蒼白,神色萎靡,顯然是受了不少傷。
聽到動靜老人睜開眼睛,看到薑孟川的瞬間,他頓時掙紮著想要坐起身來。
薑孟川見狀,連忙上前按住他的手臂,低聲道:“老先生重傷未愈,不必如此。”
看到薑孟川這副模樣,徐父眼中滿是感激,聲音沙啞道:“老夫一介山野村夫,不知禮數,還請大人見諒。”
“這次若非大人,我徐家恐怕已經家破人亡了……”
說到最後,他的神色中流露出幾分悲切。
畢竟他們徐家幾代人都是本本分分的農民,這還是頭一次遇到這種事情。
若不是因為薑孟川出手相助的話,指不定最終會鬧出怎樣的慘劇來。
“這是我身為江陵知府應該做的事,老先生不必如此。”
薑孟川聞言微微一笑,不卑不亢的開口說道。
徐文道站在一旁,臉上滿是愧疚之色,聲音哽咽道:“當日他們衝進院子抓我時,家父攔在門前,被他們活生生打斷了腿……”
“這一切,都是因為我……”
薑孟川聽到這句話,眉頭皺了起來,眼底閃過一絲冷意。
“誰打的?”
他的語氣中帶著幾分冷厲,很顯然是對鄉親們這種行為感到十分不滿。
無論是什麽案子,如此這般動用私刑,都讓他無法接受。
徐文道低著頭,眼中浮現出憤恨之色:“當時人多混亂,家父被人推倒在地,又被人踢了幾腳。”
“至於具體是誰……我也沒看清。”
隨著徐文道話音的落下,薑孟川眼神一沉,眼底閃過一絲寒意:“這件事情,我定會查清。”
徐文義本想準備像樣的飯菜招待薑孟川,但家中實在貧寒,隻能用村裏自釀的米酒,再加上一些家常菜。
徐文道更是拿出了家裏僅剩的半塊臘肉,用豆角燉了一鍋熱氣騰騰的臘肉燉豆角端上了桌。
薑孟川看到桌麵上的飯菜,心裏微微一動,端起酒杯,輕輕抿了一口:“好酒!”
“這米酒是村裏釀的,雖然比不上大人的百釀春,但在我們這個村裏,已經是難得的美酒了。”
徐文義笑嗬嗬的開口說道,語氣中盡是誠懇。
薑孟川眼神微微一閃,放下酒杯,若有所思道:“這酒雖然簡單,但入口微甜,帶著一股獨特的米香。”
“如果能改進一番,說不定能成為江陵的一大特產。”
徐文義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喜,略帶幾分試探的開口問道:“大人的意思是……”
“如果這酒真能改良,說不定能成為我醉鄉酒坊的下一款主打產品。”
薑孟川微微一笑,語氣中帶著幾分笑意。
聽到薑孟川這話,徐家兄弟皆是一愣,隨即眼底浮現出了幾分激動之色。
“若真能如此,那我們村子裏的百姓,說不定能因此脫貧!”
徐文道激動地說道,眼神中流露出幾分希冀。
“事情沒有那麽容易,不過我願意試一試。”
薑孟川微微一笑,眸光深邃的開口說道。
這一夜,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薑孟川與徐家兄弟可謂是徹夜長談。
從村裏的米酒聊到當地農田,從農田聊到鄉親們的生活,最後更談及江陵府整體的農業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