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多方支持
仙修之官場的崛起之路 作者:24以觀滄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鎮政府大樓在暮色籠罩下,顯得格外莊嚴肅穆,樓內燈火通明,卻透著幾分壓抑。劉飛結束了幾日的實地調研,拖著疲憊身軀迴到辦公室,將一疊厚厚的資料重重地擱在桌上,發出沉悶聲響。
他一屁股坐進椅子裏,仰頭靠向椅背,揉了揉酸澀的太陽穴。想到了這幾日的所見所聞。
“這旅遊強鎮之路,真真是荊棘載途啊……”劉飛喃喃自語。就在此時,手機鈴聲突兀響起,瞥了一眼來電顯示,原來是李德義打來的。
“劉書記,聽說你在鎮上搞那個旅遊項目?”電話那頭傳來李德義爽朗笑聲。
劉飛笑著應道:“是啊,本想大展拳腳,給鎮上謀條出路,沒想到困難重重,現在是騎虎難下了。”
李德義笑聲戛然而止,語氣轉為關切:“我就知道不容易。現在各地都在搶旅遊這塊蛋糕,競爭白熱化。你那邊資源雖說有特色,可名氣、資金、配套,哪樣都不占優,要突圍太難。上頭對這類項目審核也越發嚴格,你要是沒個周全規劃,專項資金申請難如登天。”
劉飛讚同道:“確實如此。”
李德義沉吟片刻,緩緩說道:“劉書記,我在文化和旅遊廳認識一些人。你可以把規劃做細做實,突出差異化,到時我也會和文旅廳說說,讓他們支持一下。”
劉飛沉思了一下,迴道:\"那好,我這邊準備一下,到時請你費心思了。\"
“嗬嗬,劉書記,我們兩人之間不用這麽客氣。”
剛掛斷了電話,緊接著又響了起來。
劉飛拿過來一看,是孫誌強的號碼。
接通後,孫誌強的聲音響了起來:“劉書記,聽說你準備大力開發旅遊項目?”
“是啊,有這個想法。”
“劉書記,我們集團就是搞旅遊項目的,不知道能否參與進來?”
劉飛本來都沒有想找孫誌強的意思,畢竟整個鎮的旅遊項目,要是由本地企業參加,項目搞好了,本地企業也會收益。但是現在的話,吳勝鋒雖然說大力支持,但他本身企業不是旅遊類,就算大力支持,也最多是出點錢,不專業。
聽到孫誌強的話,劉飛想了下:“行。我還在大力推進這件事情,要是通過了,到時你們再過來考察吧。”
“好的,多謝劉書記給我這個機會啊。”
掛斷電話,劉飛陷入了沉思。雖然全鎮搞旅遊開發,前期投入資金缺口大,僅憑鎮財政那點,無異於杯水車薪,但是現在又能向上級申請專項資金,又有專業集團來參與,項目運營應該不成問題。就是鎮裏的景點還存在很多問題,前期投入時間成本太長,不能快速讓人看到收益。
正出神間,辦公室門被輕輕叩響。“進來。”
劉飛應道,隻見副書記陳強和黨政辦主任李紅推門而入,兩人麵容憔悴,顯是這幾日也為旅遊計劃操勞不少。
“劉書記,您迴來了。調研情況如何?”陳強率先開口,眼神透著探尋。
劉飛指了指桌上資料:“不容樂觀啊,問題比預想得多。古跡修繕、生態保護、配套完善,樁樁件件都迫在眉睫。”
李紅輕歎一聲:“我們這幾日也沒閑著,找了些周邊鄉鎮取經,情況大同小異,都是起步艱難。但有幾個鄉鎮靠引入專業文旅公司,托管運營,慢慢盤活了資源。”
劉飛眼睛一亮:“這倒是個思路?”
陳強接過話茬:“我們打聽過,得有足夠吸引力的政策優惠,比如土地租賃優惠、稅收減免,再加上咱們的資源潛力,或可一試。”
劉飛微微點頭,心中想到,引入文旅公司雖有希望解決運營難題,可政策優惠一旦過度,難免損害鎮長遠利益。若是交給孫誌強的長峰集團,他們是專業的,有自己在,優惠政策也不用過度,可以實現雙贏。
“還有一事,劉書記。”李紅猶豫片刻,續道,“這幾日鎮裏流言蜚語不少,有些幹部對旅遊計劃信心動搖,私下議論紛紛,甚至有傳言說……有人盼著計劃泡湯,好看您笑話。”
劉飛濃眉緊鎖,心中自是知曉這“有人”所指何人,他冷哼一聲:“我一心為鎮謀發展,豈會因這些閑言碎語退縮!不過,民心不穩,終是隱患,得想法子安撫。”
陳強建議道:“要不召開全鎮幹部大會,再次闡明計劃意義與前景,提振士氣?同時,把困難和應對措施坦誠相告,凝聚眾力共克時艱。”
劉飛思索片刻,拍板道:“就這麽辦。下周一召開全鎮幹部大會,你們去安排。這幾日,咱們抓緊完善細化規劃,務必拿出令人信服的方案。”
待陳強和李紅離去,劉飛叫來了盧銳。
“書記,你找我。”
“嗯,我改了一下,重新製定了一份專門的旅遊計劃,你再拿去潤色一下。”
“好的,書記。”
盧銳拿了修改方案,迴到了自己的辦公室,開始重新修改潤色。
時間匆匆,轉瞬至周一。鎮政府禮堂內,人頭攢動,全鎮幹部齊聚一堂,氣氛凝重。劉飛身著筆挺西裝,步伐沉穩走上講台,目光掃過台下眾人,眼神堅毅而自信。
“同誌們,今日召集大家,想必都清楚是為了什麽事。旅遊強鎮計劃自提出以來,爭議不斷,困難重重。但我今日站在此處,就是要告訴大家,這計劃,必須推進,也唯有推進,才能帶領我們鎮走出困境!新的方案也發給大家了,大家可以再看看。”
台下眾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劉飛抬手壓了壓,繼續說道:“我知道,大家心存顧慮,資金短缺、基礎設施差、宣傳無門,這些問題我都清楚。但我們不能隻看眼前困難,更要看到機遇!咱們鎮的自然景觀、曆史古跡,獨一無二,隻要善加利用,定能在旅遊市場闖出一片天地。”
說著,劉飛點開投影儀,展示一幅幅精美的圖片,都是他調研時拍攝的鎮內美景與古跡。“大家看,這綠水青山,是大自然饋贈;這千年古跡,承載曆史厚重。我們守著如此寶藏,豈能坐以待斃?”
隨後,劉飛詳細闡述規劃細節:引入專業文旅公司合作模式、多渠道籌措資金設想、線上線下結合宣傳推廣策略,以及分階段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步驟。
台下幹部們起初神色各異,有質疑、有擔憂,但隨著劉飛講解深入,漸漸多了幾分思索與認同。
他一屁股坐進椅子裏,仰頭靠向椅背,揉了揉酸澀的太陽穴。想到了這幾日的所見所聞。
“這旅遊強鎮之路,真真是荊棘載途啊……”劉飛喃喃自語。就在此時,手機鈴聲突兀響起,瞥了一眼來電顯示,原來是李德義打來的。
“劉書記,聽說你在鎮上搞那個旅遊項目?”電話那頭傳來李德義爽朗笑聲。
劉飛笑著應道:“是啊,本想大展拳腳,給鎮上謀條出路,沒想到困難重重,現在是騎虎難下了。”
李德義笑聲戛然而止,語氣轉為關切:“我就知道不容易。現在各地都在搶旅遊這塊蛋糕,競爭白熱化。你那邊資源雖說有特色,可名氣、資金、配套,哪樣都不占優,要突圍太難。上頭對這類項目審核也越發嚴格,你要是沒個周全規劃,專項資金申請難如登天。”
劉飛讚同道:“確實如此。”
李德義沉吟片刻,緩緩說道:“劉書記,我在文化和旅遊廳認識一些人。你可以把規劃做細做實,突出差異化,到時我也會和文旅廳說說,讓他們支持一下。”
劉飛沉思了一下,迴道:\"那好,我這邊準備一下,到時請你費心思了。\"
“嗬嗬,劉書記,我們兩人之間不用這麽客氣。”
剛掛斷了電話,緊接著又響了起來。
劉飛拿過來一看,是孫誌強的號碼。
接通後,孫誌強的聲音響了起來:“劉書記,聽說你準備大力開發旅遊項目?”
“是啊,有這個想法。”
“劉書記,我們集團就是搞旅遊項目的,不知道能否參與進來?”
劉飛本來都沒有想找孫誌強的意思,畢竟整個鎮的旅遊項目,要是由本地企業參加,項目搞好了,本地企業也會收益。但是現在的話,吳勝鋒雖然說大力支持,但他本身企業不是旅遊類,就算大力支持,也最多是出點錢,不專業。
聽到孫誌強的話,劉飛想了下:“行。我還在大力推進這件事情,要是通過了,到時你們再過來考察吧。”
“好的,多謝劉書記給我這個機會啊。”
掛斷電話,劉飛陷入了沉思。雖然全鎮搞旅遊開發,前期投入資金缺口大,僅憑鎮財政那點,無異於杯水車薪,但是現在又能向上級申請專項資金,又有專業集團來參與,項目運營應該不成問題。就是鎮裏的景點還存在很多問題,前期投入時間成本太長,不能快速讓人看到收益。
正出神間,辦公室門被輕輕叩響。“進來。”
劉飛應道,隻見副書記陳強和黨政辦主任李紅推門而入,兩人麵容憔悴,顯是這幾日也為旅遊計劃操勞不少。
“劉書記,您迴來了。調研情況如何?”陳強率先開口,眼神透著探尋。
劉飛指了指桌上資料:“不容樂觀啊,問題比預想得多。古跡修繕、生態保護、配套完善,樁樁件件都迫在眉睫。”
李紅輕歎一聲:“我們這幾日也沒閑著,找了些周邊鄉鎮取經,情況大同小異,都是起步艱難。但有幾個鄉鎮靠引入專業文旅公司,托管運營,慢慢盤活了資源。”
劉飛眼睛一亮:“這倒是個思路?”
陳強接過話茬:“我們打聽過,得有足夠吸引力的政策優惠,比如土地租賃優惠、稅收減免,再加上咱們的資源潛力,或可一試。”
劉飛微微點頭,心中想到,引入文旅公司雖有希望解決運營難題,可政策優惠一旦過度,難免損害鎮長遠利益。若是交給孫誌強的長峰集團,他們是專業的,有自己在,優惠政策也不用過度,可以實現雙贏。
“還有一事,劉書記。”李紅猶豫片刻,續道,“這幾日鎮裏流言蜚語不少,有些幹部對旅遊計劃信心動搖,私下議論紛紛,甚至有傳言說……有人盼著計劃泡湯,好看您笑話。”
劉飛濃眉緊鎖,心中自是知曉這“有人”所指何人,他冷哼一聲:“我一心為鎮謀發展,豈會因這些閑言碎語退縮!不過,民心不穩,終是隱患,得想法子安撫。”
陳強建議道:“要不召開全鎮幹部大會,再次闡明計劃意義與前景,提振士氣?同時,把困難和應對措施坦誠相告,凝聚眾力共克時艱。”
劉飛思索片刻,拍板道:“就這麽辦。下周一召開全鎮幹部大會,你們去安排。這幾日,咱們抓緊完善細化規劃,務必拿出令人信服的方案。”
待陳強和李紅離去,劉飛叫來了盧銳。
“書記,你找我。”
“嗯,我改了一下,重新製定了一份專門的旅遊計劃,你再拿去潤色一下。”
“好的,書記。”
盧銳拿了修改方案,迴到了自己的辦公室,開始重新修改潤色。
時間匆匆,轉瞬至周一。鎮政府禮堂內,人頭攢動,全鎮幹部齊聚一堂,氣氛凝重。劉飛身著筆挺西裝,步伐沉穩走上講台,目光掃過台下眾人,眼神堅毅而自信。
“同誌們,今日召集大家,想必都清楚是為了什麽事。旅遊強鎮計劃自提出以來,爭議不斷,困難重重。但我今日站在此處,就是要告訴大家,這計劃,必須推進,也唯有推進,才能帶領我們鎮走出困境!新的方案也發給大家了,大家可以再看看。”
台下眾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劉飛抬手壓了壓,繼續說道:“我知道,大家心存顧慮,資金短缺、基礎設施差、宣傳無門,這些問題我都清楚。但我們不能隻看眼前困難,更要看到機遇!咱們鎮的自然景觀、曆史古跡,獨一無二,隻要善加利用,定能在旅遊市場闖出一片天地。”
說著,劉飛點開投影儀,展示一幅幅精美的圖片,都是他調研時拍攝的鎮內美景與古跡。“大家看,這綠水青山,是大自然饋贈;這千年古跡,承載曆史厚重。我們守著如此寶藏,豈能坐以待斃?”
隨後,劉飛詳細闡述規劃細節:引入專業文旅公司合作模式、多渠道籌措資金設想、線上線下結合宣傳推廣策略,以及分階段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步驟。
台下幹部們起初神色各異,有質疑、有擔憂,但隨著劉飛講解深入,漸漸多了幾分思索與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