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亞門鎮
仙修之官場的崛起之路 作者:24以觀滄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拿到了行政介紹信,劉飛和區委組織部聯係了一下,約定了本周四上午報到。
周一晚上,劉飛再次請了村鎮的一些幹部和同鎮的駐村幹部聚餐,大家一起喝茶聊天。
都明白,今日大家還能一起暢快的聊天,明天以後,就不可能再這麽隨意了。
周二,劉飛收拾好了東西,開車迴到了家裏。
此刻已經到了12月中旬了,利用兩天的時間,劉飛把家裏安頓好了。同時,也換了一台車,畢竟這是去另外一個地方當一把手,不再是駐村了,還是得注意自己的形象。
買了一台二十幾萬的國產車,不奢華,也實用。
周四一大早,劉飛就來到了區委組織部幹部二科 ,找到了小吳。
“劉書記,你來了,快坐。”小吳一看到劉飛,就非常高興,連忙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劉飛在茶幾旁邊坐了下來。
小吳連忙泡起了茶,一會茶就泡好了。
給劉飛倒了一杯茶之後,小吳接著說道:“劉書記,今天是這樣安排的。一會有我們常部送你過去,我們先去舊會區 ,在區裏報到。接下來就由他們安排了。”
劉飛點了點頭,“辛苦你們了。”
“不辛苦。劉書記,你坐下,我去向常部匯報一下。”
“嗯。”
不一會,區委組織部部長常渾就從外麵走了進來,看到劉飛,就非常熱情的伸出了手:“劉書記,你也是我們大洋區出去的優秀幹部,以後有機會,要常迴家看看啊。”
“常部請放心,我一直受區裏培養,肯定會牢記區裏的恩德。”
聊了一會,十點到了,劉飛就開著車,跟在了組織部常部的車後麵,一起向舊會區區開去。
劉飛一邊開車,一邊思考舊會區的經濟情況,去年全區生產總值677億元,比上年增長9.6%,人均生產總值元,增長12.83%,這個成績,在整個江市中都排名前列。而亞門鎮,在舊會區中又是名列前茅,人均生產總值超過10萬元。是名副其實的經濟強鎮。
亞門鎮位於舊會區西南部,全鎮總麵積297平方千米,下轄2個社區、17個行政村 ,人口為大約3.5萬人 。境內有曆史文化遺址,有崖門海戰遺址,始建於清康熙年間的古炮台、有蔡李佛始祖館等多處景點 。是省裏首批工業衛星鎮,已建成全國首個“中國電鍍示範園區”新財富環保產業園等,土地肥沃且富硒含量高,適合發展農業。有水道直通南海,通航能力達2萬噸,已建成千噸級以上碼頭4個 。
轄區內還有多個溫泉景點,榮獲國家衛生鄉鎮榮譽稱號,被評為第二批粵省旅遊風情小鎮 。
這一項項成績,都顯示著這個鎮不一般,盯上書記這個位置非常多,特別是本地鎮和區裏的幹部,結果爭來爭去,被劉飛得到了,可想而知,那些人不會善罷甘休的。
新書記要來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整個鎮裏的幹部。
很多幹部都偷偷看向前段時間爭得你死我活的王濤和陳強,這兩個人王濤是鎮長,陳強是副書記。前段時間,前任書記因為貪汙腐敗暴露被查,空缺了一個位置。大家都在爭奪書記的位置,這兩個人爭得最兇,後台也最硬。
陳強的背後是區長李華。
此刻,兩人正在通話:“黨委書記已經定了,今天下午就要來報到了,你這段時間不要有動作,多看少說。”
“區長,這個新書記是什麽來頭?”陳強忍著怒氣問道。
“我也不知道他是什麽來頭。”
陳強大吃一驚:“區長,你也不知道。”
“我不知道很正常啊。我知道你現在肯定很生氣,但你別氣,你用腦子想想,新書記能跨市到這裏來擔任領導,肯定要經過省裏的。至少都在羊城市有關係。”
“區長,他真有關係,怎麽會來我們這裏當個小小的黨委書記,留在省裏,機會多得很呢。”
“你別管這麽多,你給我聽好了,別去和新書記對著幹,好好配合,以後還有機會。”
“好的,區長。謝謝區長提醒。”
掛斷了電話後,陳強使勁吸了一口氣,忍住了自己的怒氣,調整心情,結果毫無用處。想到自己今年都已經47歲了,再不進步,就晚了。
但是想到對方能空降過來,無非就是有背景,能力強,得罪人。就是不知道這個新書記屬於哪種人,但怎麽看也不像有大背景的人,至多在市這個層麵有點小背景,否則怎麽會來這個鎮當個書記。有背景在省裏待幾年,晉升的機會大得多。但無論如何,區長都專門打電話來提醒了,肯定不能得罪人。最好是供著劉飛,讓他鍍鍍金,刷點政績早點走人。最好走之前能推薦一下自己。
陳強收拾了一下表情,滿臉微笑的走出了辦公室,親自去會場查看下午的幹部大會會場,甚至親自擺放劉飛的水牌、茶杯、和凳子,引得大家悄悄暗讚:“怪不得能當領導呢,就這拍馬屁的樣子,比黨政辦主任都還殷勤。”
另外一邊,鎮長王濤也陰沉著臉,看著手中能公開查到的劉飛的信息,上麵有劉飛在連雲市駐村幫扶的材料,甚至查到了連雲市向省裏推薦劉飛的消息。
王濤屬於本地派,就是舊會區的人,從小到大都在這個區,在幾個單位和鄉鎮工作過, 今年已經54歲了,錯過了這次機會,基本沒有機會再上一步了。
王濤在亞門鎮樹大根深,在舊會區到處都有熟人。看到資料上劉飛的材料,顯示已經35歲了,但看相片,竟然和二十三四歲的人一個樣子。
“我該怎麽辦?”王濤在辦公室走來走去,想著對待劉飛的態度。
“咚咚。”
“進來。”
門打開了,黨政辦主任李紅走了進來。
“鎮長,剛接區委組織部通知,下午三點,組織部鄧部送新書記到任。”
王濤點了點頭:“會場準備得怎麽樣了?”
''已經準備好了。''
李紅頓了頓,又說道:“鎮長,陳書記在會場,親自幫書記擺放桌椅和茶杯。”
王濤輕蔑的笑了笑。
見沒有其他事情,李紅走了出去。
王濤現在已經下定了決心,陳強去拍馬屁,很正常,他是下屬。但自己和新書記卻是同僚,拉不下臉麵去拍。
既然不拍,自己年齡也大了,等不起了,那就隻能想辦法架空新書記,讓他早點走人,空出位置。
周一晚上,劉飛再次請了村鎮的一些幹部和同鎮的駐村幹部聚餐,大家一起喝茶聊天。
都明白,今日大家還能一起暢快的聊天,明天以後,就不可能再這麽隨意了。
周二,劉飛收拾好了東西,開車迴到了家裏。
此刻已經到了12月中旬了,利用兩天的時間,劉飛把家裏安頓好了。同時,也換了一台車,畢竟這是去另外一個地方當一把手,不再是駐村了,還是得注意自己的形象。
買了一台二十幾萬的國產車,不奢華,也實用。
周四一大早,劉飛就來到了區委組織部幹部二科 ,找到了小吳。
“劉書記,你來了,快坐。”小吳一看到劉飛,就非常高興,連忙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劉飛在茶幾旁邊坐了下來。
小吳連忙泡起了茶,一會茶就泡好了。
給劉飛倒了一杯茶之後,小吳接著說道:“劉書記,今天是這樣安排的。一會有我們常部送你過去,我們先去舊會區 ,在區裏報到。接下來就由他們安排了。”
劉飛點了點頭,“辛苦你們了。”
“不辛苦。劉書記,你坐下,我去向常部匯報一下。”
“嗯。”
不一會,區委組織部部長常渾就從外麵走了進來,看到劉飛,就非常熱情的伸出了手:“劉書記,你也是我們大洋區出去的優秀幹部,以後有機會,要常迴家看看啊。”
“常部請放心,我一直受區裏培養,肯定會牢記區裏的恩德。”
聊了一會,十點到了,劉飛就開著車,跟在了組織部常部的車後麵,一起向舊會區區開去。
劉飛一邊開車,一邊思考舊會區的經濟情況,去年全區生產總值677億元,比上年增長9.6%,人均生產總值元,增長12.83%,這個成績,在整個江市中都排名前列。而亞門鎮,在舊會區中又是名列前茅,人均生產總值超過10萬元。是名副其實的經濟強鎮。
亞門鎮位於舊會區西南部,全鎮總麵積297平方千米,下轄2個社區、17個行政村 ,人口為大約3.5萬人 。境內有曆史文化遺址,有崖門海戰遺址,始建於清康熙年間的古炮台、有蔡李佛始祖館等多處景點 。是省裏首批工業衛星鎮,已建成全國首個“中國電鍍示範園區”新財富環保產業園等,土地肥沃且富硒含量高,適合發展農業。有水道直通南海,通航能力達2萬噸,已建成千噸級以上碼頭4個 。
轄區內還有多個溫泉景點,榮獲國家衛生鄉鎮榮譽稱號,被評為第二批粵省旅遊風情小鎮 。
這一項項成績,都顯示著這個鎮不一般,盯上書記這個位置非常多,特別是本地鎮和區裏的幹部,結果爭來爭去,被劉飛得到了,可想而知,那些人不會善罷甘休的。
新書記要來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整個鎮裏的幹部。
很多幹部都偷偷看向前段時間爭得你死我活的王濤和陳強,這兩個人王濤是鎮長,陳強是副書記。前段時間,前任書記因為貪汙腐敗暴露被查,空缺了一個位置。大家都在爭奪書記的位置,這兩個人爭得最兇,後台也最硬。
陳強的背後是區長李華。
此刻,兩人正在通話:“黨委書記已經定了,今天下午就要來報到了,你這段時間不要有動作,多看少說。”
“區長,這個新書記是什麽來頭?”陳強忍著怒氣問道。
“我也不知道他是什麽來頭。”
陳強大吃一驚:“區長,你也不知道。”
“我不知道很正常啊。我知道你現在肯定很生氣,但你別氣,你用腦子想想,新書記能跨市到這裏來擔任領導,肯定要經過省裏的。至少都在羊城市有關係。”
“區長,他真有關係,怎麽會來我們這裏當個小小的黨委書記,留在省裏,機會多得很呢。”
“你別管這麽多,你給我聽好了,別去和新書記對著幹,好好配合,以後還有機會。”
“好的,區長。謝謝區長提醒。”
掛斷了電話後,陳強使勁吸了一口氣,忍住了自己的怒氣,調整心情,結果毫無用處。想到自己今年都已經47歲了,再不進步,就晚了。
但是想到對方能空降過來,無非就是有背景,能力強,得罪人。就是不知道這個新書記屬於哪種人,但怎麽看也不像有大背景的人,至多在市這個層麵有點小背景,否則怎麽會來這個鎮當個書記。有背景在省裏待幾年,晉升的機會大得多。但無論如何,區長都專門打電話來提醒了,肯定不能得罪人。最好是供著劉飛,讓他鍍鍍金,刷點政績早點走人。最好走之前能推薦一下自己。
陳強收拾了一下表情,滿臉微笑的走出了辦公室,親自去會場查看下午的幹部大會會場,甚至親自擺放劉飛的水牌、茶杯、和凳子,引得大家悄悄暗讚:“怪不得能當領導呢,就這拍馬屁的樣子,比黨政辦主任都還殷勤。”
另外一邊,鎮長王濤也陰沉著臉,看著手中能公開查到的劉飛的信息,上麵有劉飛在連雲市駐村幫扶的材料,甚至查到了連雲市向省裏推薦劉飛的消息。
王濤屬於本地派,就是舊會區的人,從小到大都在這個區,在幾個單位和鄉鎮工作過, 今年已經54歲了,錯過了這次機會,基本沒有機會再上一步了。
王濤在亞門鎮樹大根深,在舊會區到處都有熟人。看到資料上劉飛的材料,顯示已經35歲了,但看相片,竟然和二十三四歲的人一個樣子。
“我該怎麽辦?”王濤在辦公室走來走去,想著對待劉飛的態度。
“咚咚。”
“進來。”
門打開了,黨政辦主任李紅走了進來。
“鎮長,剛接區委組織部通知,下午三點,組織部鄧部送新書記到任。”
王濤點了點頭:“會場準備得怎麽樣了?”
''已經準備好了。''
李紅頓了頓,又說道:“鎮長,陳書記在會場,親自幫書記擺放桌椅和茶杯。”
王濤輕蔑的笑了笑。
見沒有其他事情,李紅走了出去。
王濤現在已經下定了決心,陳強去拍馬屁,很正常,他是下屬。但自己和新書記卻是同僚,拉不下臉麵去拍。
既然不拍,自己年齡也大了,等不起了,那就隻能想辦法架空新書記,讓他早點走人,空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