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幾天,培訓結束了。結束那天是周三,不是周末,劉飛還沒法迴羊城,隻能先迴村裏了。


    五個同鎮的駐村幹部打了輛車到鎮上,到了鎮上,幾個人有些不知所措了。


    “大家怎麽迴村呀?現在都6點了,叫村裏人來接嗎?”甘順問道。


    “我就在這兒等會兒,應該有小巴客車經過。”譚偉說道。


    劉飛看了看天色,都6點了,山塘村在山腳下,公交車一天就上午和下午兩趟,這會兒已經停運了,要麽叫人來接,要麽自己走迴去。


    劉春駐的村最遠,大概有20公裏左右,他隻能拿出電話,打給前一批駐村幹部,請對方來接了。


    “下次咱們還是把車開過來吧,這地方沒車,太不方便了。”趙睿也說道。


    大家紛紛拿起電話,找人來接自己。


    劉飛對大家說:“接我的人快到了,我去前麵等會兒,方便人家看到我。”


    “嗯,注意安全。”


    “注意安全,到了宿舍,在群裏報個平安。”


    互相道別後,劉飛走到一邊,離開他們的視線,然後在路上跑了起來。


    一路上,遇到有人時,他就放慢速度跑,沒人的時候,就撒開腿快跑起來。不到半個小時,就迴到了宿舍。


    李衛華正在自己房間玩手機,聽到隔壁開門聲,趕忙走了出來:“咦,劉科,這個點兒都沒車了,你怎麽迴來的呀?”


    劉飛點點頭,打了個招唿說:“坐別人車迴來的。”


    李衛華接著說:“我燜了點牛肉幹,一會兒一起吃飯吧。”


    “好。”


    劉飛進了宿舍,關上門,看著地上幾天沒打掃就落了樹葉,找出掃把清掃起來,沒一會兒就打掃幹淨了。


    過了一會兒,門口傳來敲門聲。


    劉飛用神識一掃,看到是李衛華站在門外,便拿起飯碗走了出去。


    “劉科,吃飯了。”剛打開門,李衛華的聲音就響了起來。


    “好呢。”


    兩人來到隔壁房間,這原本是以前學校老師的宿舍,兩室一廳,學校撤銷後,老師就搬走了。


    兩人走到客廳,餐桌上已經擺好了一盤炒青菜、一盤蒸雞蛋、一盤蒸熟的牛肉幹,還有兩碗米飯、兩瓶啤酒。


    晚餐挺簡單的,都是駐村幹部平常吃的飯菜,做起來方便,也容易儲存。特別是雞蛋,可是駐村的“心頭好”。


    兩人拿起啤酒,喝了幾口,開始吃起飯菜來。


    “李科,這炒青菜味道真好啊,你廚藝很棒呀。”劉飛嚐了嚐,誇讚道。


    “哪裏,哪裏。不是我廚藝好,是這兒的菜好。”


    “再好的菜也得配上好廚藝呀。”


    “嗬嗬,快吃飯,嚐嚐這蒸牛肉,味道挺不錯的。”


    兩人很快就吃飽了,把飯菜撤下去。李衛華倒了兩杯茶水,慢慢喝了幾口,這才說道:“劉科,我知道你想問養豬場那事兒。”


    劉飛點點頭。


    李衛華繼續說道:“這個養豬場是我們村和龍灣村,還有青陽鎮的3個村一起找唐老板合作的,我們5個村每個村都投了幫扶資金,每個村子100萬,這些錢都是單位財政資金出的,然後以村的名義投資,收益歸村裏,每年分紅後就發給村民了。”


    “李科,那一共投資了多少啊?”


    “我們投了五百萬,唐老板自己投了五百萬,一共一千萬。日常經營由唐老板負責,我們就監督財物方麵,不參與經營。”


    “那,這個養豬場的地址在哪兒呢?”


    “就在我們村後麵,你還沒去過呢,明天帶你去看看。就在靠近大山的那個地方,山腳下。”


    劉飛想了想,有點印象,現在住的學校就在半山腰,再往裏走,就到大山腳下了,沒路了。山腳下沒多少人住,豬叫聲也影響不到別人,確實是個合適的地方。


    “李科,這是好事啊。我聽說前幾年村民都拿到錢了。”


    李衛華點點頭,“確實是好事,前幾年因為豬瘟,豬肉價格高漲,養豬場辦得正是時候,當時賣了好幾次高價,賺了些錢。”


    “既然賺了錢,那就肯定不是錢的問題才停辦的,是什麽原因辦不下去了呢?”劉飛好奇地問道。


    李衛華沒說話,走進房間,拿出來一疊材料,遞了過去。


    劉飛接過來,仔細一看,是一大疊關於養豬場的材料,從調研、立項、洽談到確定合作夥伴,再到後麵的建設、開工、經營情況、分紅情況,都有記錄。


    李衛華說:“項目賺了錢,村民有了收入,鎮裏也有了政績,一切都往好的方向發展。你再看看後麵的材料。”


    劉飛翻了翻,後麵有兩張環保部門出具的《責令整改通知書》和《行政處罰決定書》。他又仔細看了看材料,原來市環保部門以未取得環保許可為由,責令養豬場停業整頓,過了十幾天又發了一份處罰決定書,徹底關停了養豬場。


    “看到了吧。這就是表麵原因。”


    “表麵原因?”


    “對。表麵原因,養豬場基礎設施建成後就開始運營了,當時也請了環保部門的人來協調,因為要盡快運營產生效益,好給村民分紅,還要抓住市場機遇,不能耽擱。所以當時環保部門來看了現場,覺得養豬場遠離人群,也開始按照環保要求建設無害化設施,就同意一邊經營一邊進行環保設施建設。其實在連雲市,這樣的情況挺常見的。要是每項都按政策機械地辦,等把所有手續都辦好,可能市場機遇就過去了,剛辦好就得麵臨關門了。”


    “這個辦法不是挺好的嗎,環保部門當時都同意了,為什麽後來又強硬地關停了呢?”


    李衛華歎了口氣,喝了口啤酒,才說道:“各地有各地的規矩,我們是外來的,雖說找了個本地的唐老板合作,可這唐老板就是有點小錢,沒什麽背景。整個連雲市的豬肉市場就這麽大,生意不好的時候,沒人找麻煩。生意好了,搶了別人的生意,自然就有人找麻煩了。”


    劉飛思索了一下,確實是這個道理呀。這項目紅火了,可不就意味著別人的生意受影響了嘛。而且能做大型豬肉生意的,哪有簡單的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仙修之官場的崛起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24以觀滄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24以觀滄海並收藏仙修之官場的崛起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