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出使江東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 作者:明州布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說眾人紛紛來到趙塵府邸,希望趙塵能出麵說服主公順應時勢,登上這九五之尊。
趙塵心中十分清楚,眾將士和謀士跟隨主公出生入死,自然是為了能更進一步,名留青史。
說白了,若是劉備真的建國登基,這些人都是開國功臣,自然能封王拜相,出入侯門了。
所以,他們比劉備都要著急。
這日的趙塵府中,人頭湧動,訴說著徐州下邳城外的祥瑞。
趙塵隻是微笑著,認真地聽他們說完,最後問了他們三個問題。
第一,若是主公登九五之尊,當今天子該怎麽處理?
第二,若是主公登基,江東孫權打出大漢反賊旗號,該如何應對?
第三,有沒有想過主公為何不願意?
三個問題問得眾人啞口無言。
步騭上前一步,對著趙塵行禮,說道:“軍師,這些問題也困擾著我等,今日前來,也是想請教軍師如何應對。”
趙塵笑道:“各位既然來了,就在鄙人府上喝杯茶,消消暑,稍安勿躁。”
話音剛落,忽然管家匆匆而來,說主公來了。
趙塵立刻領著眾人前往門口迎接。
劉備見眾人也都在院子裏,心中便明白了。
趙塵擔心劉備多想,立刻上前說道:“主公,今日諸位前來,是心中有疑惑,來臣這裏討口茶喝。外麵炎熱,還請主公移步大堂,嚐嚐臣的好茶。”
劉備雖然心中有所不悅,也不好在趙塵麵前袒露,畢竟趙塵沒有做錯什麽。
他跟隨著趙塵的腳步來到大堂,眾人行禮拜見。
趙塵笑道:“各位若是覺得茶葉可口,盡管問鄙府管家要,管家會安排人員送到各位府上去,一定讓各位滿意。”
此言一出,步騭等人便明白該迴去了。
他便率先告別趙塵,對劉備行了禮,轉身離去。
步騭一走,眾人也反應過來,紛紛告別。
倒是關羽和張飛二人不願離去。
趙塵笑著招唿二人坐下。
見眾人離去,張飛迫不及待地詢問劉備。
“大哥,下邳天降祥瑞,乃天佑大哥也,為何不乘勢再進一步?”
“翼德莫要胡言亂語,我已經位居丞相,再進一步便是稱王,甚至稱帝也,豈能隨意而為。”
說完,他將目光投向了趙塵。
趙塵知道劉備的意思,便說道:“主公,高祖皇帝曾經立下規矩,非劉姓不得稱王。主公本就是漢室宗親,稱王之事自然順理成章。”
“軍師的意思是讓我先稱王?”
趙塵笑道:“在坐的都是主公心腹,也是信得過的人。臣不瞞主公,眾人想要的,乃主公登基稱帝也。但臣知道主公尚有疑慮,時機也尚未成熟。臣建議主公先行稱王,待兩件事解決之後便可再進一步稱帝。”
趙塵的話說到眾人的心底。
關羽和張飛二人立刻讚同。
“大哥,軍師說的對,大哥可以先稱王,再稱帝。”
“二弟,三弟稍安勿躁。軍師說時機未到,我也認為時機不足。不知軍師所指兩件事具體是何事?”
“主公,一乃雒陽城的天子,二乃江東孫權也。”
劉備點了點頭:“此二事也是我所擔心的。軍師可有破解之策?”
“主公不必擔憂,臣早有安排。”
聽到劉備說這句話,趙塵心裏明白,他也是想著登基之事,隻是礙於當前時機不足,無法更進一步罷了。
“軍師速速道來。”
趙塵喚來史阿,在其耳邊輕聲說了幾句,史阿便匆匆離去。
“主公,天子之事,唯有兩種方法,一乃天子主動讓賢,天下依舊劉姓,延續大漢三百年基業,二乃天子意外消失,主公站住來穩定朝廷和天下,建立新的基業。”
聽了趙塵的分析,眾人陷入了沉思。
劉備問道:“軍師意下如何?”
“臣建議主公選擇前者,主公起兵至今便是以平定亂世,匡扶漢室為己任。如今天下既定,天子讓賢乃情理之中,主公繼位依舊是大漢王朝,既沒有違背主公當初起兵的初衷,而且天下士族大家也不會對主公有所言語,就算史學者也會認同主公。”
劉備聽之,十分滿意地點了點頭。
“臣已命史阿前往雒陽,對天子恩威並施。到時候主公隻需要給天子留好出路,讓賢之事水到渠成。”
張飛哈哈大笑:“軍師真乃神人也,此法甚好!”
劉備又問:“軍師所指第二件事,該如何處理?”
趙塵迴道:“江東孫權雖然此刻占據了揚州和交州,但已經強弩之末,根本不可能與主公對抗。明日臣便起身前往江東,憑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孫權歸降主公。”
“軍師萬萬不可,江東眾將對軍師頗有敵意,軍師此行豈不是以身犯險嗎?”
“軍師,大哥說的對,你不能去。”
“各位放心,我有把握,江東不敢把我怎麽樣。況且江東之地終究需要解決,總不能一直拖著。若是強行攻打,將士傷亡太大,不利於大漢恢複。”
劉備聽了,依舊不放心。
關羽站出來說道:“大哥,明日讓我陪軍師走一趟江東吧。”
“我也去!”
劉備立刻說道:“軍師,若是非去不可,就讓二弟,三弟領大軍護送軍師前往。”
趙塵笑道:“主公,我這是去做說客去的,不是去打仗,人不必多。要不就辛苦雲長,陪我走一遭江東,如何?”
“好!大哥,就由我陪軍師走一遭,一定保軍師安全。”
劉備已然覺得不夠,又傳令甘寧和徐盛,領水軍三萬順江而下,屯兵丹徒,命張遼和司馬懿領軍三萬,出廣陵隨時準備渡江。
趙塵自然答應。
次日,眾臣依照趙塵的意思上奏朝廷為劉備請功,請天子封劉備為王。
天子自然不敢反對,冊封劉備為漢王。
劉備也在府邸大行封賞,眾人官職一應提升。
同日,趙塵領著關羽,會同隨從三百人,出西陵城順江而下。
臨行前,劉備千叮嚀萬囑咐,讓關羽一定保障趙塵安全。
關羽立下軍令狀,定然將趙塵平安送迴。
趙塵心中十分清楚,眾將士和謀士跟隨主公出生入死,自然是為了能更進一步,名留青史。
說白了,若是劉備真的建國登基,這些人都是開國功臣,自然能封王拜相,出入侯門了。
所以,他們比劉備都要著急。
這日的趙塵府中,人頭湧動,訴說著徐州下邳城外的祥瑞。
趙塵隻是微笑著,認真地聽他們說完,最後問了他們三個問題。
第一,若是主公登九五之尊,當今天子該怎麽處理?
第二,若是主公登基,江東孫權打出大漢反賊旗號,該如何應對?
第三,有沒有想過主公為何不願意?
三個問題問得眾人啞口無言。
步騭上前一步,對著趙塵行禮,說道:“軍師,這些問題也困擾著我等,今日前來,也是想請教軍師如何應對。”
趙塵笑道:“各位既然來了,就在鄙人府上喝杯茶,消消暑,稍安勿躁。”
話音剛落,忽然管家匆匆而來,說主公來了。
趙塵立刻領著眾人前往門口迎接。
劉備見眾人也都在院子裏,心中便明白了。
趙塵擔心劉備多想,立刻上前說道:“主公,今日諸位前來,是心中有疑惑,來臣這裏討口茶喝。外麵炎熱,還請主公移步大堂,嚐嚐臣的好茶。”
劉備雖然心中有所不悅,也不好在趙塵麵前袒露,畢竟趙塵沒有做錯什麽。
他跟隨著趙塵的腳步來到大堂,眾人行禮拜見。
趙塵笑道:“各位若是覺得茶葉可口,盡管問鄙府管家要,管家會安排人員送到各位府上去,一定讓各位滿意。”
此言一出,步騭等人便明白該迴去了。
他便率先告別趙塵,對劉備行了禮,轉身離去。
步騭一走,眾人也反應過來,紛紛告別。
倒是關羽和張飛二人不願離去。
趙塵笑著招唿二人坐下。
見眾人離去,張飛迫不及待地詢問劉備。
“大哥,下邳天降祥瑞,乃天佑大哥也,為何不乘勢再進一步?”
“翼德莫要胡言亂語,我已經位居丞相,再進一步便是稱王,甚至稱帝也,豈能隨意而為。”
說完,他將目光投向了趙塵。
趙塵知道劉備的意思,便說道:“主公,高祖皇帝曾經立下規矩,非劉姓不得稱王。主公本就是漢室宗親,稱王之事自然順理成章。”
“軍師的意思是讓我先稱王?”
趙塵笑道:“在坐的都是主公心腹,也是信得過的人。臣不瞞主公,眾人想要的,乃主公登基稱帝也。但臣知道主公尚有疑慮,時機也尚未成熟。臣建議主公先行稱王,待兩件事解決之後便可再進一步稱帝。”
趙塵的話說到眾人的心底。
關羽和張飛二人立刻讚同。
“大哥,軍師說的對,大哥可以先稱王,再稱帝。”
“二弟,三弟稍安勿躁。軍師說時機未到,我也認為時機不足。不知軍師所指兩件事具體是何事?”
“主公,一乃雒陽城的天子,二乃江東孫權也。”
劉備點了點頭:“此二事也是我所擔心的。軍師可有破解之策?”
“主公不必擔憂,臣早有安排。”
聽到劉備說這句話,趙塵心裏明白,他也是想著登基之事,隻是礙於當前時機不足,無法更進一步罷了。
“軍師速速道來。”
趙塵喚來史阿,在其耳邊輕聲說了幾句,史阿便匆匆離去。
“主公,天子之事,唯有兩種方法,一乃天子主動讓賢,天下依舊劉姓,延續大漢三百年基業,二乃天子意外消失,主公站住來穩定朝廷和天下,建立新的基業。”
聽了趙塵的分析,眾人陷入了沉思。
劉備問道:“軍師意下如何?”
“臣建議主公選擇前者,主公起兵至今便是以平定亂世,匡扶漢室為己任。如今天下既定,天子讓賢乃情理之中,主公繼位依舊是大漢王朝,既沒有違背主公當初起兵的初衷,而且天下士族大家也不會對主公有所言語,就算史學者也會認同主公。”
劉備聽之,十分滿意地點了點頭。
“臣已命史阿前往雒陽,對天子恩威並施。到時候主公隻需要給天子留好出路,讓賢之事水到渠成。”
張飛哈哈大笑:“軍師真乃神人也,此法甚好!”
劉備又問:“軍師所指第二件事,該如何處理?”
趙塵迴道:“江東孫權雖然此刻占據了揚州和交州,但已經強弩之末,根本不可能與主公對抗。明日臣便起身前往江東,憑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孫權歸降主公。”
“軍師萬萬不可,江東眾將對軍師頗有敵意,軍師此行豈不是以身犯險嗎?”
“軍師,大哥說的對,你不能去。”
“各位放心,我有把握,江東不敢把我怎麽樣。況且江東之地終究需要解決,總不能一直拖著。若是強行攻打,將士傷亡太大,不利於大漢恢複。”
劉備聽了,依舊不放心。
關羽站出來說道:“大哥,明日讓我陪軍師走一趟江東吧。”
“我也去!”
劉備立刻說道:“軍師,若是非去不可,就讓二弟,三弟領大軍護送軍師前往。”
趙塵笑道:“主公,我這是去做說客去的,不是去打仗,人不必多。要不就辛苦雲長,陪我走一遭江東,如何?”
“好!大哥,就由我陪軍師走一遭,一定保軍師安全。”
劉備已然覺得不夠,又傳令甘寧和徐盛,領水軍三萬順江而下,屯兵丹徒,命張遼和司馬懿領軍三萬,出廣陵隨時準備渡江。
趙塵自然答應。
次日,眾臣依照趙塵的意思上奏朝廷為劉備請功,請天子封劉備為王。
天子自然不敢反對,冊封劉備為漢王。
劉備也在府邸大行封賞,眾人官職一應提升。
同日,趙塵領著關羽,會同隨從三百人,出西陵城順江而下。
臨行前,劉備千叮嚀萬囑咐,讓關羽一定保障趙塵安全。
關羽立下軍令狀,定然將趙塵平安送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