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來波反擊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 作者:明州布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說曹操不理會劉琦,堅守在夏口,因為他知道此地才是趙塵南下的咽喉。
隻要夏口沒有丟,大局尚有挽迴地餘地,若是夏口丟了,趙塵南下的步伐便勢不可擋。
夏口的位置就如同諸葛亮一出祁山之時街亭對於隴西的位置。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再者,曹操隻有一萬人馬,想要與劉備和趙塵的數萬大軍對抗,根本不現實。十萬大軍都不一定能對付地了他的三萬人馬,更何況如今人數反而比他少呢。
劉琦無奈,但機不可失,便獨自領著八萬大軍北上,準備硬剛劉備和趙塵。
曹操得知消息之後,心中暗叫不好。
若是劉琦大軍覆滅,江夏郡就難守了,劉備再進軍西陵,掌控長江的咽喉,大局便是一邊倒。
他匆忙叫來荀彧等人商議。
荀彧建議曹操按兵不動,等劉琦大軍與劉備交上手之後再看情況。
曹操從之。
建安七年十一月底,天寒地凍,許多河水結上了冰。
零度的河水冰冷刺骨,風吹在臉上如同刀割一般。
南方的冬天不同北方,透著一股抵擋不住的陰冷,穿再多的衣服也會感覺冷。
將士們換崗之後常常圍在火堆邊上,烤著火,聊著天。
劉曄送來的好消息讓趙塵大為歡喜,有了劉曄的投石車,就算劉琦有八十萬大軍,也不會是劉備大軍的對手。
沒過數日,劉琦大軍便已經來到劉備大營前,高聲叫戰。
趙塵建議劉備閉門不出,一來是挫一挫劉琦大軍的銳氣,二來也是要等等劉曄的投石車。
見劉備大營一整天都懸掛著免戰牌,劉琦心中惱火。
他詢問諸葛亮計謀。
諸葛亮說道:“劉公子隻需兵分三路,第一路趁夜襲擊劉備正營,第二路守在安陸城外,等候著城內人員出兵營救大營,而後襲擊之,第三路領軍埋伏在自家大營外。我料定趙塵也會來夜襲,我便讓他有來無迴。”
劉琦依計行事。
三路大將各自出兵準備。
此時的趙塵沒有其他任何動作,唯一便是等著劉曄的投石車。
能用工具消滅對方的,絕不會用硬碰硬的辦法。
保存有生力量才是王道,這邊是趙塵的理念。
當日夜,忽然營地外殺喊聲震天,突然射進來許多火箭,明火在寒冬時節很快就點燃了營帳。
趙塵緩緩走出營帳查看情況。
恰好遇到了匆匆而來的劉備。
“護衛來報,說劉琦大軍夜襲大營。”
趙塵點了點頭:“主公不必驚慌,有叔至和子義在,中軍亂不了。”
聽到趙塵如此說,劉備逐漸放下心來。
要知道劉琦有八萬人馬,若是八萬人一起來攻打營寨,自己的兩萬兄弟根本無法抵擋。
趙塵話音剛落,又有一名護衛來報,說安陸城方向發現劉琦大軍。
劉備疑惑,忙說:“莫非安陸城有危險?”
趙塵搖了搖頭:“如今寒冬臘月,安陸城雖然不大,但城牆剛剛經過加固,又撒上了水,結成了冰,十分光滑。隻要守將能堅守不出,劉琦想要強行攻城,難上加難也……”
話沒有說完,趙塵意識到其中有問題。
他詢問護衛營地外和安陸城外大軍具體人數,都是誰領軍。
護衛迴道:“攻打大營的人馬約莫兩萬多人,領軍者打著文字旗號。安陸城外發現的大軍也有兩三萬人,打著李字旗號。”
聽完,劉備和趙塵都哈哈大笑。
趙塵有些驚訝地看著劉備,似乎在問他為何笑。
劉備很自然地解釋:“厚德,劉琦派出了數萬大軍來襲擊,自家大營定然空虛,不如我軍反過來夜襲他大營,如何?”
劉備本想此計謀應該會得到趙塵的認可,可誰想趙塵反而勸道:“主公,此事萬萬不可。劉琦分兵兩路,一路在營地外,一路在安陸城,顯然並不是為了真的攻打營地,而是圍點打援也。半夜用火箭,點燃營地,好讓安陸城中的守將以為大本營遇襲擊,引誘其出城,而後半路襲擊,便可擊破城中力量,同時拿下安陸城。此刻我軍若是貿然取襲擊劉琦大本營,我料已有一路大軍暗中埋伏,等候著我軍到來。這次夜襲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虛實實著實容易讓人中計,這般計謀劉琦想不出來,定然出自諸葛亮之手。”
“厚德指得是曾經劉表帳下,襲擊豫州的諸葛亮。”
“正是此人。原來這段時間沒有找到他,是到了劉琦手中。”
“那我軍該如何應對?”
“主公放心,臣自有辦法應對。”
趙塵下了一道命令:“眾將士堅守崗位,不必出擊,不出一個時辰,敵軍定然退去。”
他又叫來陳到,命他領一萬人,隨時準備著,一旦敵軍撤離,便領大軍從營寨後門出,前往雲夢西麵的府河埋伏。敵軍撤離,那裏是必經之路。
陳到領命而去。
趙塵又找來太史慈,將營地中最精銳的三千鐵騎交給他,命他輕裝上陣,待陳到領軍殺出之後,便領著鐵騎直奔劉琦大營,隻需要消耗一波即可,萬不可戀戰。
太史慈從之。
最後,趙塵喚來關羽,命其領著三千人馬,假裝劉琦敗兵,前往安陸城,趁著城外的劉琦大軍鬆懈之際,從內部突破,又命安陸城中的徐盛與關羽配合,準備擊潰這路大軍。
關羽笑而從之。
一切安排妥當,趙塵便請劉備到營帳裏小坐,喝些茶等候著好消息。
劉備歡喜,他知道隻要每次聽趙塵排兵布陣,定然會取得大勝,以前都可以,如今也不例外。
所以他隻管與趙塵安心等候即可。
果不其然,約莫過了一個多時辰,劉備大營外的文聘將不管如何騷擾都無法讓劉備大軍出營,手中的火箭也基本射完了,隻好準備領軍返迴。
陳到見狀,便悄悄地從大營後門出發,直奔府河。
太史慈在陳到出發之後,也領著三千鐵騎殺出,直奔劉琦大營。
關羽見時機成熟,領兵而出,前往安陸城。
此時的劉琦大營中,劉琦正在焦急地等候著消息,嘴上不停地念著“為何還不來消息”,“為何還不來消息”。
起初諸葛亮十分鎮定,勸慰劉琦稍安勿躁。
隨著時間的推移,也不見劉備大軍來襲擊大營,諸葛亮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隻要夏口沒有丟,大局尚有挽迴地餘地,若是夏口丟了,趙塵南下的步伐便勢不可擋。
夏口的位置就如同諸葛亮一出祁山之時街亭對於隴西的位置。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再者,曹操隻有一萬人馬,想要與劉備和趙塵的數萬大軍對抗,根本不現實。十萬大軍都不一定能對付地了他的三萬人馬,更何況如今人數反而比他少呢。
劉琦無奈,但機不可失,便獨自領著八萬大軍北上,準備硬剛劉備和趙塵。
曹操得知消息之後,心中暗叫不好。
若是劉琦大軍覆滅,江夏郡就難守了,劉備再進軍西陵,掌控長江的咽喉,大局便是一邊倒。
他匆忙叫來荀彧等人商議。
荀彧建議曹操按兵不動,等劉琦大軍與劉備交上手之後再看情況。
曹操從之。
建安七年十一月底,天寒地凍,許多河水結上了冰。
零度的河水冰冷刺骨,風吹在臉上如同刀割一般。
南方的冬天不同北方,透著一股抵擋不住的陰冷,穿再多的衣服也會感覺冷。
將士們換崗之後常常圍在火堆邊上,烤著火,聊著天。
劉曄送來的好消息讓趙塵大為歡喜,有了劉曄的投石車,就算劉琦有八十萬大軍,也不會是劉備大軍的對手。
沒過數日,劉琦大軍便已經來到劉備大營前,高聲叫戰。
趙塵建議劉備閉門不出,一來是挫一挫劉琦大軍的銳氣,二來也是要等等劉曄的投石車。
見劉備大營一整天都懸掛著免戰牌,劉琦心中惱火。
他詢問諸葛亮計謀。
諸葛亮說道:“劉公子隻需兵分三路,第一路趁夜襲擊劉備正營,第二路守在安陸城外,等候著城內人員出兵營救大營,而後襲擊之,第三路領軍埋伏在自家大營外。我料定趙塵也會來夜襲,我便讓他有來無迴。”
劉琦依計行事。
三路大將各自出兵準備。
此時的趙塵沒有其他任何動作,唯一便是等著劉曄的投石車。
能用工具消滅對方的,絕不會用硬碰硬的辦法。
保存有生力量才是王道,這邊是趙塵的理念。
當日夜,忽然營地外殺喊聲震天,突然射進來許多火箭,明火在寒冬時節很快就點燃了營帳。
趙塵緩緩走出營帳查看情況。
恰好遇到了匆匆而來的劉備。
“護衛來報,說劉琦大軍夜襲大營。”
趙塵點了點頭:“主公不必驚慌,有叔至和子義在,中軍亂不了。”
聽到趙塵如此說,劉備逐漸放下心來。
要知道劉琦有八萬人馬,若是八萬人一起來攻打營寨,自己的兩萬兄弟根本無法抵擋。
趙塵話音剛落,又有一名護衛來報,說安陸城方向發現劉琦大軍。
劉備疑惑,忙說:“莫非安陸城有危險?”
趙塵搖了搖頭:“如今寒冬臘月,安陸城雖然不大,但城牆剛剛經過加固,又撒上了水,結成了冰,十分光滑。隻要守將能堅守不出,劉琦想要強行攻城,難上加難也……”
話沒有說完,趙塵意識到其中有問題。
他詢問護衛營地外和安陸城外大軍具體人數,都是誰領軍。
護衛迴道:“攻打大營的人馬約莫兩萬多人,領軍者打著文字旗號。安陸城外發現的大軍也有兩三萬人,打著李字旗號。”
聽完,劉備和趙塵都哈哈大笑。
趙塵有些驚訝地看著劉備,似乎在問他為何笑。
劉備很自然地解釋:“厚德,劉琦派出了數萬大軍來襲擊,自家大營定然空虛,不如我軍反過來夜襲他大營,如何?”
劉備本想此計謀應該會得到趙塵的認可,可誰想趙塵反而勸道:“主公,此事萬萬不可。劉琦分兵兩路,一路在營地外,一路在安陸城,顯然並不是為了真的攻打營地,而是圍點打援也。半夜用火箭,點燃營地,好讓安陸城中的守將以為大本營遇襲擊,引誘其出城,而後半路襲擊,便可擊破城中力量,同時拿下安陸城。此刻我軍若是貿然取襲擊劉琦大本營,我料已有一路大軍暗中埋伏,等候著我軍到來。這次夜襲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虛實實著實容易讓人中計,這般計謀劉琦想不出來,定然出自諸葛亮之手。”
“厚德指得是曾經劉表帳下,襲擊豫州的諸葛亮。”
“正是此人。原來這段時間沒有找到他,是到了劉琦手中。”
“那我軍該如何應對?”
“主公放心,臣自有辦法應對。”
趙塵下了一道命令:“眾將士堅守崗位,不必出擊,不出一個時辰,敵軍定然退去。”
他又叫來陳到,命他領一萬人,隨時準備著,一旦敵軍撤離,便領大軍從營寨後門出,前往雲夢西麵的府河埋伏。敵軍撤離,那裏是必經之路。
陳到領命而去。
趙塵又找來太史慈,將營地中最精銳的三千鐵騎交給他,命他輕裝上陣,待陳到領軍殺出之後,便領著鐵騎直奔劉琦大營,隻需要消耗一波即可,萬不可戀戰。
太史慈從之。
最後,趙塵喚來關羽,命其領著三千人馬,假裝劉琦敗兵,前往安陸城,趁著城外的劉琦大軍鬆懈之際,從內部突破,又命安陸城中的徐盛與關羽配合,準備擊潰這路大軍。
關羽笑而從之。
一切安排妥當,趙塵便請劉備到營帳裏小坐,喝些茶等候著好消息。
劉備歡喜,他知道隻要每次聽趙塵排兵布陣,定然會取得大勝,以前都可以,如今也不例外。
所以他隻管與趙塵安心等候即可。
果不其然,約莫過了一個多時辰,劉備大營外的文聘將不管如何騷擾都無法讓劉備大軍出營,手中的火箭也基本射完了,隻好準備領軍返迴。
陳到見狀,便悄悄地從大營後門出發,直奔府河。
太史慈在陳到出發之後,也領著三千鐵騎殺出,直奔劉琦大營。
關羽見時機成熟,領兵而出,前往安陸城。
此時的劉琦大營中,劉琦正在焦急地等候著消息,嘴上不停地念著“為何還不來消息”,“為何還不來消息”。
起初諸葛亮十分鎮定,勸慰劉琦稍安勿躁。
隨著時間的推移,也不見劉備大軍來襲擊大營,諸葛亮心中不免有些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