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收服龐統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 作者:明州布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說趙塵給趙雲一個錦囊,讓他速速去取江陵。趙雲依照趙塵的計謀,先拿下江陵上遊的咽喉枝江,而後假裝成敗軍去騙取江陵。可誰知南郡功曹一眼就識破了此計謀,堅守城池不出。
趙雲無奈,不願意強攻,便將消息送到趙塵處。
趙塵頗為驚訝,他那條計謀騙開尋常的守將根本不成問題,想到江陵城中還有能人,居然識破了他的計謀。
當日趙塵便請示劉備,領軍前往江陵城。
來到城前一交流,才發現守城者乃功曹龐統。
趙塵這才明白為何自己的計謀會被識破,這樣的小計自然無法糊弄過龐統。
龐統更是驚訝。
趙塵的名聲早就傳遍了整個中原,幾乎沒有諸侯、謀士沒有聽說過趙塵的威名,連尋常百姓特別是劉備管轄範圍內的百姓,大部分都認識趙塵,都知道趙塵的厲害。
頭頂著天下第一謀士的名聲,趙塵走到哪裏都會成為焦點。
很多諸侯曾經都想方設法給趙塵送禮,送官職,最為明顯的便是天子和曹操,都想將趙塵籠絡到自己帳下,趙塵都是照單全收,但依舊待在劉備身邊。
所以才有了今日的盱台縣侯趙塵,侯位甚至比主公劉備還要高。
論在大漢的地位,趙塵和劉備旗鼓相當。
隻是在軍中,趙塵甘願在劉備帳下。
能被趙塵認出來,對於龐統便是一種認可。
就像是天下第一之人居然會認得一個尋常的謀士,小小的南郡功曹,這豈不是天下的喜事?
至少能說明一點,龐統他在趙塵心中有一定的地位。
趙塵微笑著迴道:“龐統龐士元,襄陽人,曾經龐德公稱汝為鳳雛也,吾豈能不識?”
龐統笑道:“著實未曾料到先生居然能記得鄙人名號。”
“士元兄非百裏之才,如今屈居於南郡功曹,甚至憋屈。以先生之才,任荊州治中從事也是綽綽有餘,至於行軍打仗,先生更是得心應手,軍師中郎將之位正是為先生所設。”
聽到趙塵不斷地恭維他,龐統也沒有拒絕,隻是笑著接受。
能得到趙塵的認可,比打多少勝仗都厲害。
“先生說笑了,統自詡有些才華,但與先生比起來,恐有不及。軍師中郎將之位,豈敢與先生同輝。先生曾經的計謀,精妙絕倫,統甚是佩服。”
趙塵見龐統語氣有所緩和,便趁機說道:“士元兄,當今亂世有誌之士都希望尋得一明主以施展才華。荊州劉表劉景升,年輕之時乃當世才俊,確實是明主,隻是末年過於保守,安於現狀,早已不適合士元兄效力。更何況如今荊州頻繁易主,時局動亂,士元兄何必堅守在此地。就算其他諸侯前來取荊州,若是不識士元兄之才,士元兄也無法一展抱負,倒不如趁此機會,擇一明主,全力輔佐,將來必成大業。”
趙塵的話讓龐統陷入了深思,其實他早就想過。
荊州乃百戰之地,非雄主不得鎮守。
劉表早已不是曾經的八駿,沒有四處擴張之意,守在荊州如同架在火上烤,十分難受。
劉備的出現確實讓龐統有過這麽一個念頭。
但畢竟如今的劉備軍團中人才濟濟,以他默默無聞之人前去投靠,不知道何時何地才能出人頭地。
倒不如留在荊州,四看時機,尋其他合適的諸侯。
今日趙塵前來,不僅認識他,還認可他的才華,若是有他推薦,進入劉備軍團,自然不會被忽視。
他說道:“先生之意,統自然明白,隻是不知……”
趙塵笑道:“士元兄不必擔憂,我主劉備乃當今明主,今已占據天下三分之二,如今天子也已經被我主救迴,從任何方麵看,天下諸侯無人能與之匹敵。若是士元兄願意投入我主帳下,厚德願鼎力推薦。”
話到此處,龐統自然也不再猶豫。
他當即迴道:“統願投入劉皇叔帳下,跟隨軍師征戰天下。”
趙塵大喜:“如此甚好,甚好啊!”
前一刻,趙雲領著大軍沒有將江陵拿下,下一刻,趙塵便領著大軍將龐統說服。
趙雲不得不佩服大哥的魅力。
趙塵也沒有費一兵一卒便將江陵城收入囊中,南郡至此便成為了劉備的領地。
整個荊州,最重要的三郡,南陽郡、南郡和江夏郡,劉備已得其二。
對於未來戰局頗為重要。
周瑜聽到此消息,無奈感歎:“趙塵之謀,總能先我等一步。南郡落入劉備之手,江東陷入被動局麵也。”
數日後,劉備領大軍進入江陵,與江夏郡隔江相望。
趙塵一刻都不曾停留,立刻將龐統介紹給了劉備。
他隻說了一句話:“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劉備頗為吃驚,想不到在趙塵口中還能聽到如此高的評價。
“軍師說笑了,天下還有比軍師更厲害之人?”
“各有側重罷了,鳳雛便是此人,龐統龐士元也。”
劉備見此人長相醜陋,心中不免疑惑,但因趙塵舉薦,自然不敢怠慢。
“軍師以為士元先生可任何職?”
“荊州別駕,軍師中郎將。”
劉備大為吃驚,居然將龐統與其並列。
“厚德莫要說笑。”
“主公,龐統之才,絕不在我之下。”
劉備思索了片刻,迴道:“既然如此,那便如厚德所說,任其為荊州別駕,但軍師中郎將之位改為奮武校尉,由厚德節製,如何?”
趙塵謝過劉備,並將龐統找來。
劉備當麵宣布決定,龐統謝恩,又看了一眼一旁的趙塵,眼神中充滿了敬佩和感激之情。
事後,南郡各自縣官員位置基本不變,劉備隻是讓步騭下文書,通知各縣注意戰事。
他又問趙塵:“軍師,如今天子在右,該如何應對?”
趙塵明白劉備的意思。
有天子在,除了劉備原本府中之事,其他大小事宜自然都需要經過天子。這對於一方諸侯而言,確實頗為難受。
但劉備又不敢擅自處理,便詢問趙塵建議。
趙塵迴道:“主公,請天子還都雒陽。”
趙雲無奈,不願意強攻,便將消息送到趙塵處。
趙塵頗為驚訝,他那條計謀騙開尋常的守將根本不成問題,想到江陵城中還有能人,居然識破了他的計謀。
當日趙塵便請示劉備,領軍前往江陵城。
來到城前一交流,才發現守城者乃功曹龐統。
趙塵這才明白為何自己的計謀會被識破,這樣的小計自然無法糊弄過龐統。
龐統更是驚訝。
趙塵的名聲早就傳遍了整個中原,幾乎沒有諸侯、謀士沒有聽說過趙塵的威名,連尋常百姓特別是劉備管轄範圍內的百姓,大部分都認識趙塵,都知道趙塵的厲害。
頭頂著天下第一謀士的名聲,趙塵走到哪裏都會成為焦點。
很多諸侯曾經都想方設法給趙塵送禮,送官職,最為明顯的便是天子和曹操,都想將趙塵籠絡到自己帳下,趙塵都是照單全收,但依舊待在劉備身邊。
所以才有了今日的盱台縣侯趙塵,侯位甚至比主公劉備還要高。
論在大漢的地位,趙塵和劉備旗鼓相當。
隻是在軍中,趙塵甘願在劉備帳下。
能被趙塵認出來,對於龐統便是一種認可。
就像是天下第一之人居然會認得一個尋常的謀士,小小的南郡功曹,這豈不是天下的喜事?
至少能說明一點,龐統他在趙塵心中有一定的地位。
趙塵微笑著迴道:“龐統龐士元,襄陽人,曾經龐德公稱汝為鳳雛也,吾豈能不識?”
龐統笑道:“著實未曾料到先生居然能記得鄙人名號。”
“士元兄非百裏之才,如今屈居於南郡功曹,甚至憋屈。以先生之才,任荊州治中從事也是綽綽有餘,至於行軍打仗,先生更是得心應手,軍師中郎將之位正是為先生所設。”
聽到趙塵不斷地恭維他,龐統也沒有拒絕,隻是笑著接受。
能得到趙塵的認可,比打多少勝仗都厲害。
“先生說笑了,統自詡有些才華,但與先生比起來,恐有不及。軍師中郎將之位,豈敢與先生同輝。先生曾經的計謀,精妙絕倫,統甚是佩服。”
趙塵見龐統語氣有所緩和,便趁機說道:“士元兄,當今亂世有誌之士都希望尋得一明主以施展才華。荊州劉表劉景升,年輕之時乃當世才俊,確實是明主,隻是末年過於保守,安於現狀,早已不適合士元兄效力。更何況如今荊州頻繁易主,時局動亂,士元兄何必堅守在此地。就算其他諸侯前來取荊州,若是不識士元兄之才,士元兄也無法一展抱負,倒不如趁此機會,擇一明主,全力輔佐,將來必成大業。”
趙塵的話讓龐統陷入了深思,其實他早就想過。
荊州乃百戰之地,非雄主不得鎮守。
劉表早已不是曾經的八駿,沒有四處擴張之意,守在荊州如同架在火上烤,十分難受。
劉備的出現確實讓龐統有過這麽一個念頭。
但畢竟如今的劉備軍團中人才濟濟,以他默默無聞之人前去投靠,不知道何時何地才能出人頭地。
倒不如留在荊州,四看時機,尋其他合適的諸侯。
今日趙塵前來,不僅認識他,還認可他的才華,若是有他推薦,進入劉備軍團,自然不會被忽視。
他說道:“先生之意,統自然明白,隻是不知……”
趙塵笑道:“士元兄不必擔憂,我主劉備乃當今明主,今已占據天下三分之二,如今天子也已經被我主救迴,從任何方麵看,天下諸侯無人能與之匹敵。若是士元兄願意投入我主帳下,厚德願鼎力推薦。”
話到此處,龐統自然也不再猶豫。
他當即迴道:“統願投入劉皇叔帳下,跟隨軍師征戰天下。”
趙塵大喜:“如此甚好,甚好啊!”
前一刻,趙雲領著大軍沒有將江陵拿下,下一刻,趙塵便領著大軍將龐統說服。
趙雲不得不佩服大哥的魅力。
趙塵也沒有費一兵一卒便將江陵城收入囊中,南郡至此便成為了劉備的領地。
整個荊州,最重要的三郡,南陽郡、南郡和江夏郡,劉備已得其二。
對於未來戰局頗為重要。
周瑜聽到此消息,無奈感歎:“趙塵之謀,總能先我等一步。南郡落入劉備之手,江東陷入被動局麵也。”
數日後,劉備領大軍進入江陵,與江夏郡隔江相望。
趙塵一刻都不曾停留,立刻將龐統介紹給了劉備。
他隻說了一句話:“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劉備頗為吃驚,想不到在趙塵口中還能聽到如此高的評價。
“軍師說笑了,天下還有比軍師更厲害之人?”
“各有側重罷了,鳳雛便是此人,龐統龐士元也。”
劉備見此人長相醜陋,心中不免疑惑,但因趙塵舉薦,自然不敢怠慢。
“軍師以為士元先生可任何職?”
“荊州別駕,軍師中郎將。”
劉備大為吃驚,居然將龐統與其並列。
“厚德莫要說笑。”
“主公,龐統之才,絕不在我之下。”
劉備思索了片刻,迴道:“既然如此,那便如厚德所說,任其為荊州別駕,但軍師中郎將之位改為奮武校尉,由厚德節製,如何?”
趙塵謝過劉備,並將龐統找來。
劉備當麵宣布決定,龐統謝恩,又看了一眼一旁的趙塵,眼神中充滿了敬佩和感激之情。
事後,南郡各自縣官員位置基本不變,劉備隻是讓步騭下文書,通知各縣注意戰事。
他又問趙塵:“軍師,如今天子在右,該如何應對?”
趙塵明白劉備的意思。
有天子在,除了劉備原本府中之事,其他大小事宜自然都需要經過天子。這對於一方諸侯而言,確實頗為難受。
但劉備又不敢擅自處理,便詢問趙塵建議。
趙塵迴道:“主公,請天子還都雒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