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火燒新野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 作者:明州布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亂世之年,天下沒有永久的盟友,也沒有永久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
劉備平定宛城後,領十二萬大軍南下。諸葛亮便建議劉表要北上助力曹操抵抗劉備,以便保住荊州北麵的屏障。
畢竟新野城對於襄陽而言近在咫尺,若是新野有所閃失,最後的防線隻能設在樊城。
起初劉表並不同意,畢竟北上助曹需要人馬也需要糧草,結果諸葛亮卻說隻需要一個人,那便是他自己。
劉表便欣然答應了。
諸葛亮的出現左右了整個曹操陣營的決定。
曹操也是病急亂投醫,四下並無出路,也就聽從諸葛亮的安排。
三日後,劉備領大軍到達鵲尾坡。
二人麵對望不到頭的劉備大軍,雄赳赳氣昂昂,心中不免有些驚歎。
隻見諸葛亮試圖用言語激怒劉備眾人,引誘其攻打鵲尾坡,卻被趙塵一句話攔住。
趙塵笑道:“主公,不必理會。”
劉備自然答應,與趙塵一道領軍離去,進軍新野城。
路上,趙塵喚來關羽、張飛、趙雲和陳到四人。
他令關羽領軍一萬,前往新野東北麵的白河,查探是否有曹軍跡象,一旦發現便領軍襲擊。
又令張飛領軍五千,前往攻打樊城,若是能將曹軍引誘出樊城,便是大功一件。
張飛疑惑地問道:“軍師是否弄錯了,曹操不是在新野嗎?怎麽讓老張去樊城引誘曹軍。”
趙塵神秘地笑道:“翼德盡管照做便可,我料定曹軍大部分人馬此刻定然在樊城。”
張飛盡管不理解,也笑眯眯地領軍離去。
隻要有仗打,他也不在乎去哪裏。
隨後,趙塵又叫來趙雲,鄭重地說道:“子龍,有一項艱巨的任務交給你。樊城與襄陽地處相近,若是樊城有難,劉表定然領軍兵出襄陽。你領軍一萬,悄無聲息埋伏到漢水邊,若是襄陽方向有大軍來,便領軍襲擊,而後迴首攻打樊城。若是樊城方向火起,便領軍從樊城背後夾擊,攻取樊城。可明白?”
趙雲點了點頭,領軍離去。
最後,趙塵將陳到拉到跟前,吩咐道:“叔至,著你領軍一萬,帶好火箭前往樊城西麵。若見翼德引誘樊城中曹軍出城,便領軍向城中射火箭,等候子龍領軍殺來。若翼德未能成功,便與子龍一道,伏擊漢水來軍。”
陳到得令而去。
劉備走到趙塵身邊,笑道:“聽軍師排兵布陣,如同看一場大戲,酣暢淋漓。”
趙塵笑道:“主公,臣已經料到新野城乃空城也,城中定然有埋伏。我等不必理會新野,隻需在城外等候即可。”
劉備十分不解,曹操為何要放棄新野,若是堅守城池,好歹有所依仗,在野外之地,豈不是兩軍硬拚。
既然趙塵如此說,那便依照行事即可。
趙塵又叫來太史慈,命他領軍五千火速前往新野前往襄陽的必經之路等候,定會有大批百姓路過,屆時將百姓留下,請他們返迴新野。
太史慈領命而去。
劉備問道:“軍師,這我就十分不解。戰亂之年,這大批百姓從何而來?新野城中既然有埋伏,又為何要讓百姓返迴新野?”
趙塵迴道:“主公暫且安心,等到了新野一切謎底都會解開。”
他叫來張郃和張遼二人,命他們護好主公,對抗新野附近的大軍。
數萬人馬浩浩蕩蕩殺向新野。
另一邊,諸葛亮和曹操從鵲尾坡離去,匆忙趕往樊城,靜靜等候新野的消息。
曹操有些擔心,便問諸葛亮:“從剛才來看,或許趙塵已經識破你的計謀。”
諸葛亮迴道:“趙塵就算再厲害,也不可能料到新野中的埋伏,曹司空不必擔憂。”
“以趙塵之謀,沒有不可能的事。”
“就算被趙塵識破,也不會對曹司空有所影響,區區一座新野城,劉州牧也不會放在心上。而且州牧已經答應曹司空,會將樊城交給曹司空。”
話說到這個份上,曹操自然不便再多言。
本就是寄人籬下,能有一個城池安身便是好事。
若是劉備與劉表打得火熱,或許還能趁機多拿下幾座城池,甚至趁機南下取荊州南四郡以安身,豈不是好事。
二人快速領著大軍迴到樊城,來到城樓上,望向新野。
當日傍晚,劉備大軍到達新野城外。
隻見新野城城門大開,不見一個人進出,也聽不到一絲的聲音。
劉備十分奇怪,便問趙塵這是何故。
趙塵笑道:“新野城中沒有一人,就是一座空城。但我軍暫且不可進城,還需要稍加運作。”
說完,他便找來高覽、黃蓋兩人,令他們各自領軍三千,一人從新野東門進,西門出,另一人從北門進,南門出,查看是否有其他人,並引燃其中引火之物。
兩人領命而去。
兩組人馬殺入城中,果然見城中無人,各類房屋之上堆滿了硫磺稻草等引火之物。
二人各自令人引燃。
大火瞬間就吞噬了整個新野城,在秋風中肆虐,照亮了半個天際。
高覽和黃蓋二人遵照趙塵指令,分兵從西門和南門殺出。
忽然間不遠處有兩路人馬殺來,為首者打著徐旗號,另一路打著曹字旗號。
來者不是別人,正是徐晃和曹洪。
二人根據諸葛亮的計謀,見新野城火起,便領軍殺來,意圖將劉備大軍封鎖在新野城內。
誰知劉備大軍根本沒有進城,反而在城外等候著二人。
二人隻有區區一萬人馬,根本不是劉備大軍數萬人馬的對手。
高覽和黃蓋很快領著人馬就與徐晃和曹洪交上手,身後張遼領著兩萬人跟來。
徐晃和曹洪見形勢不妙,立刻領軍撤離。
新野城的大火也引起了樊城的曹操和諸葛亮的注意。
諸葛亮大喜,說道:“趙塵中計了。徐將軍和曹將軍應該很快就會有消息。”
曹操也十分興奮,畢竟讓趙塵中計太不容易了。
約莫過了一個時辰,樊城中的眾人沒有等來徐晃和曹洪,反而等來了張飛的五千人。
張飛在城下嘲笑道:“汝等怎麽龜縮在這個小城裏?”
劉備平定宛城後,領十二萬大軍南下。諸葛亮便建議劉表要北上助力曹操抵抗劉備,以便保住荊州北麵的屏障。
畢竟新野城對於襄陽而言近在咫尺,若是新野有所閃失,最後的防線隻能設在樊城。
起初劉表並不同意,畢竟北上助曹需要人馬也需要糧草,結果諸葛亮卻說隻需要一個人,那便是他自己。
劉表便欣然答應了。
諸葛亮的出現左右了整個曹操陣營的決定。
曹操也是病急亂投醫,四下並無出路,也就聽從諸葛亮的安排。
三日後,劉備領大軍到達鵲尾坡。
二人麵對望不到頭的劉備大軍,雄赳赳氣昂昂,心中不免有些驚歎。
隻見諸葛亮試圖用言語激怒劉備眾人,引誘其攻打鵲尾坡,卻被趙塵一句話攔住。
趙塵笑道:“主公,不必理會。”
劉備自然答應,與趙塵一道領軍離去,進軍新野城。
路上,趙塵喚來關羽、張飛、趙雲和陳到四人。
他令關羽領軍一萬,前往新野東北麵的白河,查探是否有曹軍跡象,一旦發現便領軍襲擊。
又令張飛領軍五千,前往攻打樊城,若是能將曹軍引誘出樊城,便是大功一件。
張飛疑惑地問道:“軍師是否弄錯了,曹操不是在新野嗎?怎麽讓老張去樊城引誘曹軍。”
趙塵神秘地笑道:“翼德盡管照做便可,我料定曹軍大部分人馬此刻定然在樊城。”
張飛盡管不理解,也笑眯眯地領軍離去。
隻要有仗打,他也不在乎去哪裏。
隨後,趙塵又叫來趙雲,鄭重地說道:“子龍,有一項艱巨的任務交給你。樊城與襄陽地處相近,若是樊城有難,劉表定然領軍兵出襄陽。你領軍一萬,悄無聲息埋伏到漢水邊,若是襄陽方向有大軍來,便領軍襲擊,而後迴首攻打樊城。若是樊城方向火起,便領軍從樊城背後夾擊,攻取樊城。可明白?”
趙雲點了點頭,領軍離去。
最後,趙塵將陳到拉到跟前,吩咐道:“叔至,著你領軍一萬,帶好火箭前往樊城西麵。若見翼德引誘樊城中曹軍出城,便領軍向城中射火箭,等候子龍領軍殺來。若翼德未能成功,便與子龍一道,伏擊漢水來軍。”
陳到得令而去。
劉備走到趙塵身邊,笑道:“聽軍師排兵布陣,如同看一場大戲,酣暢淋漓。”
趙塵笑道:“主公,臣已經料到新野城乃空城也,城中定然有埋伏。我等不必理會新野,隻需在城外等候即可。”
劉備十分不解,曹操為何要放棄新野,若是堅守城池,好歹有所依仗,在野外之地,豈不是兩軍硬拚。
既然趙塵如此說,那便依照行事即可。
趙塵又叫來太史慈,命他領軍五千火速前往新野前往襄陽的必經之路等候,定會有大批百姓路過,屆時將百姓留下,請他們返迴新野。
太史慈領命而去。
劉備問道:“軍師,這我就十分不解。戰亂之年,這大批百姓從何而來?新野城中既然有埋伏,又為何要讓百姓返迴新野?”
趙塵迴道:“主公暫且安心,等到了新野一切謎底都會解開。”
他叫來張郃和張遼二人,命他們護好主公,對抗新野附近的大軍。
數萬人馬浩浩蕩蕩殺向新野。
另一邊,諸葛亮和曹操從鵲尾坡離去,匆忙趕往樊城,靜靜等候新野的消息。
曹操有些擔心,便問諸葛亮:“從剛才來看,或許趙塵已經識破你的計謀。”
諸葛亮迴道:“趙塵就算再厲害,也不可能料到新野中的埋伏,曹司空不必擔憂。”
“以趙塵之謀,沒有不可能的事。”
“就算被趙塵識破,也不會對曹司空有所影響,區區一座新野城,劉州牧也不會放在心上。而且州牧已經答應曹司空,會將樊城交給曹司空。”
話說到這個份上,曹操自然不便再多言。
本就是寄人籬下,能有一個城池安身便是好事。
若是劉備與劉表打得火熱,或許還能趁機多拿下幾座城池,甚至趁機南下取荊州南四郡以安身,豈不是好事。
二人快速領著大軍迴到樊城,來到城樓上,望向新野。
當日傍晚,劉備大軍到達新野城外。
隻見新野城城門大開,不見一個人進出,也聽不到一絲的聲音。
劉備十分奇怪,便問趙塵這是何故。
趙塵笑道:“新野城中沒有一人,就是一座空城。但我軍暫且不可進城,還需要稍加運作。”
說完,他便找來高覽、黃蓋兩人,令他們各自領軍三千,一人從新野東門進,西門出,另一人從北門進,南門出,查看是否有其他人,並引燃其中引火之物。
兩人領命而去。
兩組人馬殺入城中,果然見城中無人,各類房屋之上堆滿了硫磺稻草等引火之物。
二人各自令人引燃。
大火瞬間就吞噬了整個新野城,在秋風中肆虐,照亮了半個天際。
高覽和黃蓋二人遵照趙塵指令,分兵從西門和南門殺出。
忽然間不遠處有兩路人馬殺來,為首者打著徐旗號,另一路打著曹字旗號。
來者不是別人,正是徐晃和曹洪。
二人根據諸葛亮的計謀,見新野城火起,便領軍殺來,意圖將劉備大軍封鎖在新野城內。
誰知劉備大軍根本沒有進城,反而在城外等候著二人。
二人隻有區區一萬人馬,根本不是劉備大軍數萬人馬的對手。
高覽和黃蓋很快領著人馬就與徐晃和曹洪交上手,身後張遼領著兩萬人跟來。
徐晃和曹洪見形勢不妙,立刻領軍撤離。
新野城的大火也引起了樊城的曹操和諸葛亮的注意。
諸葛亮大喜,說道:“趙塵中計了。徐將軍和曹將軍應該很快就會有消息。”
曹操也十分興奮,畢竟讓趙塵中計太不容易了。
約莫過了一個時辰,樊城中的眾人沒有等來徐晃和曹洪,反而等來了張飛的五千人。
張飛在城下嘲笑道:“汝等怎麽龜縮在這個小城裏?”